《共同参与愉快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同参与愉快教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共同参与-愉快教学数学是愉快教育的源泉,因为数学中经常出现“问号”,有“问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变“问号”为“句号”,完成知识上的“转化”,则必须通过自身的探索实践来实现,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满足的愉快感、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情感将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功。因此,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给他们创造获取成功的机会。例如圆锥体积的教学,就可以改变以前那种“教师演示学生看,老师推导学生听”的教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探求新知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1、削一削学生“削
2、铅笔”。削之前,铅笔的一段是圆柱,削之后,这一段变成了圆锥。师:铅笔的一段削过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生:铅笔的一段由圆柱变成了圆锥。师:削后的圆锥与削前的圆柱有什么关系?生:等底等高。师:可以看到,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一部分。如果已知圆柱的体积,求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需要知道什么?生:需要知道圆锥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师:你希望通过什么办法,弄清圆锥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看看书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2、猜一猜。 出示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容器,提问:圆柱与圆锥联系密切,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让学
3、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学生为了知道自己猜对没有,实验验证已成为迫切需要。3、倒一倒。 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学生观察后发现:“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问:圆锥体积一定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吗?再演示(不等底不等高的较小圆锥容器),让学生往刚才圆柱容器倒水,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到“圆锥体积不一定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圆锥体积一定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呢?带着这个问题,老师让学生重新观察前面的圆柱和圆锥,并分组讨论。在学生得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后,再用与小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让学生再次实验验证,学生为自己观察所得的结
4、论被证实而高兴。 3、练一练。 教师让学生运用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下面的练习,并说出思考过程。 (1)一个圆锥体积是18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 (2)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它们的底面半径相等,高也相等。圆柱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积是多少? 这样通过练习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归纳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做好了孕伏。学生自己积极地参与了“削一削”、 “猜一猜”、“倒一倒”、“练一练” 的教学实践活动,发现了规律,总结出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由于自己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并获得了成功,从而产生了愉快和喜悦。总之,小学数学的愉快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变学习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活动,并尽可能获得成功,以增强成功的情感体验;要善于设计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智能发展。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