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词语在汉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096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词语在汉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动物词语在汉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动物词语在汉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动物词语在汉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动物词语在汉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词语在汉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词语在汉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物词语在汉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摘 要: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汉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之异同会有助于语言学习。通过对同一动物在汉英语言中内涵相同、相反、零对应、不同的动物词可能引起相类似的联想诸方面的对比研究, 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生动地揭示出汉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通过英汉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动物词都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 文化差异给动物词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 动物词也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语动物词 英语动物词 汉英文化色彩对比 原因分析The Chinese-to-English animal

2、 phrase cultural color differ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Abstract :It is the most basic main factor of language that phrase remit, is the quantity biggest composition in the cultural burden. This text carries on the contrast analysis to the cultural color of the animal phrase within two kinds of lang

3、uage of English-to-Chinese, emphasiz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obvious difference of the race plant culture and English race culturals, and analyze the Chinese-to-English animal culture produces the difference of reason, namely the mode of thinking dissimilarity of two races, appreciate beauty the

4、 mental state dissimilarity, the cultural traditional dissimilarit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social custom dissimilarity. However, the different country, the different nationality, the different language classification. Understand these, be advantageous to acrossing the cultural social intercour

5、se.Key words: Chinese language plant phrase; English plant phrase; Cultural color; The difference analysis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 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 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 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 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 汉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

6、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 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 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denotation) 外, 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ultural connotation) , 即该词所隐含的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生产的“山羊”牌闹钟质量好, 畅销国际市场。可是在英国却无人问津, 原因就在于商标用的词语上。在中国“山羊”可代表博学之人,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老山羊爷爷很有学问;而goat 在英语中含有“好色的不正经的男子”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 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给人带来的联想截

7、然不同。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汉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之异同会有助于语言学习。通过对同一动物在汉英语言中内涵相同、相反、零对应、不同的动物词可能引起相类似的联想诸方面的对比研究, 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生动地揭示出汉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一、同一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 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 赋予动物词相同的文化内涵。比如: 英国人说:“He is a fox. ”中国人的理解是“他这个人非常狡猾。”可见英语中也常用狐狸来形容人奸诈、狡猾。又如, as cunn

8、ing as a fox (象狐狸一样狡猾)。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文化赋予了“狐狸”相同的文化内涵。 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同一动物词还有很多。羊(sheep ) 在中西文化中均被视为一种性情极驯服、温顺的动物。该词在英汉文化中都用来比喻性格温和、恭顺。 鹦鹉(parrot) 是一种会模仿人发音的鸟, 英汉文化中都用来表示只会学舌, 人云亦云, 没有独立见解的人。 狼(wolf) 本性贪婪、凶残, 所以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相似的表达方式as cruel as a wolf (像狼一样凶残)。 猪(pig) 除了生性肮脏、贪吃外, 还有懒、憨、丑等文化内涵, 如eat like a pig; mak

9、e a pig of oneself (指大吃大喝)。 蜜蜂(bee) 在英汉语言中都是“忙碌勤劳”的象征, as busy as a bee (像蜜蜂一样忙碌)。 鸽子(pigeon) 是和平的象征, 因此中国人称之为“和平鸽”。 驴子(ass) 在中英文中都用来形容那些愚蠢、没有头脑的笨蛋, 如make an ass of oneself(使自己出洋相、干蠢事)。二、同一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从传统文化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两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10、2.1 传统文化差异使一些动物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龙(dragon) 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文化中, 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 龙是帝王的象征, 历代皇帝都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时至今日, 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 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 诸如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龙凤呈祥, 生龙活虎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却认为dragon 是邪恶的代表, 是一种

11、狰狞的怪兽, 是恶魔的化身。“圣经”中撒旦被称为dragon。英语中还称凶暴的女人为dragon, 如She is a real dragon, youd better keep aw ay from her.(她是凶狠的母夜叉, 最好离她远点)。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 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这一概念, 最好将其译成the Chinese dragon。如“亚洲四小龙”可译成“Four tigers”, 而不是“Four dragon s”, 以免引起误解。 类似的动物还有凤凰(phoenix)。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 是百鸟

12、之王, 人们用凤凰比喻皇后。所以在汉语中凤凰象征“吉祥”。然而英语中phoenix 寓意“纯洁”, 还有“再生、复活”的涵义。如Religion, like a phoenix, 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 (宗教就像凤凰一样,在战争的灰烬中又复活了) 。2.2.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 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对该动物喜欢、欣赏, 那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 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 (1) 同一动物词在汉英两种语言

13、中褒贬意义截然不同。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表示褒义, 在汉语中却表示贬义, 如狗(dog)、猫头鹰(owl)、熊(bear)。 与人友善的dog 和令人厌恶的狗。在英汉语言中狗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 都表示家养的, 有四条腿, 可帮人看家护院的一种动物。但其文化内涵意义却差异甚大。狗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 可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 如help a dog over a still(助人度过难关) , a lucky dog (幸运儿) , an o ld dog (老手) , love m e, love m y dog (爱屋及乌)。很显然, 这些说法反映了英国人的文化心理, 他们视狗为

14、可爱的同伴, 人类最好的朋友, 如as faithful as a dog 就是用来形容人的忠诚。可在汉文化中, 狗是屡遭谩骂的东西, 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带有狗字的词语明显具有贬义色彩, 如走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丧家狗、狗仗人势、狗咬狗等。 智慧的owl 和不祥的猫头鹰。在英语中owl 是一种聪明、机智的鸟, 因而带有“精明、智慧”等文化内涵, 如as wise as an owl (象猫头鹰一样聪明)。但在中国人心目中由于它夜间叫声凄惨, 认为它是不祥之物。人们一听到猫头鹰叫就会想到厄运或不吉利的事即将来临, 所以才有“猫头鹰进宅, 好事不来”的说法。 天才的bear 与窝囊熊。熊在中

15、国人和英国人头脑中产生的联想意义更是大相径庭。在英语口语中bear 可形容有特殊才能的人, 如He is a bear at math (他是个数学天才)。但中国人一谈到与熊有关的词汇就会想起“窝囊、没本事”等文化内涵,如“瞧他那个熊样儿”、“真熊”等贬义词。 (2) 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具有贬义, 而在汉语中却含有褒义色彩的也比比皆是, 如, 孔雀(peacock)、蝙蝠(bat)、海燕 (petrel)、喜鹊(magpie)、鱼(fish) 等等。 骄傲狂妄的peacock 与吉祥美丽的孔雀。由于英汉民族的审美角度不同, 所以同一动物常常在他们的心目中产生不同的联想。英国人强调peacock

16、与人媲美的高傲的一面, 如as proud as a peacock(孔雀般骄傲) , play the peacock (沾沾自喜)。而汉族人注重她开屏时的美丽, 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美丽的象征。 邪恶的bat 与吉利的蝙蝠。西方人一提起bat就害怕。蝙蝠令人厌恶, 使人联想到丑陋与罪恶, 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 的习语都含有贬义, 如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 bat 成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蝙蝠因其中“蝠 字与“福”字同音, 摇身一变成了吉祥物。 兴风作浪的petrel 与英勇顽强的海燕。英国人把petrel 喻为那些带来灾祸、纠纷的人,朗

17、文当代英汉双解词典将petrel 释义为“A stormy petrel is a person whose presence excites discontentment, quarrelling, etc. in a social group. ”, 由此可见其一斑。而在中国人眼里, 海燕是不屈不挠、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 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海燕之歌更是歌颂了海燕这种坚毅勇敢的精神。 令人生厌的magpie 与报喜的喜鹊。英语中magpie 用来比喻爱唠叨、喋喋不休的人。而在中国喜鹊被视为“吉祥鸟”, 人们把它与喜事、吉利、运气联系在一起。人们常说:“喜鹊叫, 喜

18、事到”, 喜鹊临门是令人高兴的事。 可怜的fish 与给人带来富裕的鱼。fish与鱼的文化内涵在中英文化的喻义更是大相径庭。英语中fish 含有贬义色彩, 一般用来形容不好的人和事, 如a poor fish (可怜虫) , a loose fish (生活放荡的女人) , a big fish(大亨),a cool fish(无耻之徒),a strange fish(奇人、怪人)。由fish构成的习语也非常生动有趣。如:fish in the air本意为“空中钓鱼”,喻指“方法(向)不对而达不到目的”,相当于汉语中的成语“缘木求鱼”。又如: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喻

19、指“如鱼离水、感到生疏”,feel the fishes喻指“葬身鱼腹;晕船”。 含fish的一些谚语更加赋有哲理性。如: 1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门弄斧。(原意为:决不要教鱼游泳。) 2The best fish smell bad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久居别家招人嫌。(原意为:鱼过三天就要臭。) 3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原意为:捉鱼不要怕鞋湿。) 4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20、 as ever came out of it纵然失去一个机会,不愁没有其他机会。(原意为:海里的好鱼是取之不尽的。)而汉语中鱼和“余”谐音, 中国人过春节时除夕夜的餐桌上不能没有鱼。据说, 即使在不出产鱼的山区, 人们也用木头刻成鱼的形状, 摆在餐桌上, 藉此表达年年有余(鱼) 的良好企盼。特有的社会习俗赋予了鱼以丰富的文化色彩。三、同一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没有相关对应词3.1. 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中却没有相关的文化内涵cat (猫) 在英语民族文化中是一种有着丰富喻义形象的动物, 如rain cat s and dogs (大雨倾盆)。中国人对此想象不到, 由

21、于文化差异更难于理解。英语中还有很多与猫有关的习语, 如, bell the cat (为别人冒险) ,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泄露机密) , a cat in the pan (叛徒) 等等。而汉语中很少有与猫有关的类似表达法。beaver (海狸) 是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种动物, 它有特有的技艺和富于独创性, 英美人通常用它来比喻工作勤奋认真的人。而对于那些对此一无所知的中国人来说, 它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已, 海狸这一动物词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联想。3.2. 同一动物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英语中却没有蚕( silkworm ) 产于中国, 吐出的

22、丝所织成的丝织品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丝绸之路”早就闻名于世,中国的蚕文化源远流长。“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高度颂扬了蚕的奉献精神, 蚕的这一特定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的心里,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文化烙印。可silkworm 在英国人的眼里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只小虫, 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可想而知。四、不同的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 即中英文中用不同的动物词来表达同样意思。虽然两种语言中所用的动物词不同, 但它们的喻义却是相似的。 比喻“胆小”, 我们立刻会想到中文的“胆小如鼠”, 中国人常用鼠来形容胆子小。而英语中却用r

23、abbit, chicken, pigeon 来类比, 如as timid as a rabbit, chicken-hearted or pigeon- hearted。 比喻“着急”, 汉语用“热锅上的蚂蚁”, 英语却用like a cat on hot brick s (热砖上的猫)。 比喻“说大话”, 汉语说“吹牛”, 可英语中却用talk horse。 汉语中一般用牛来形容力气大; 而英语中要用horse, 如, 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 比喻“顽固”, 英语用as stubborn as a mule (顽固得像头骡子) , 而汉语通常说“犟得象头牛”

24、。 形容一个人蠢笨, 在汉语中一般用“猪”来指代,如蠢猪、笨得象头猪等; 而英语中却用ass 来表达这个意思, 如, make an ass of oneself (干蠢事)。中文常用“猫哭老鼠”来形容虚伪和伪善, 英语中相似的表达法是shed crocodile tears (鳄鱼的眼泪)。汉语中人们把老虎看作百兽之王, 人们常用“虎”形容勇猛威武。而英语中雄壮威猛的形象当首推lion , 如, as bold as a lion。以上数例只在说明中英两种语言中的不同的动物词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正是文化差异导致了语言表达上的不同。通过英汉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

25、何一种语言中的动物词都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 文化差异给动物词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 动物词也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要想真正掌握词汇就必须在理解词的内涵上下功夫。同样, 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 就应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 研究其文化差异, 阅读时切忌望文生义。只有深入地了解英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注释:金良年主编,中国神秘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87页中国日报网站常胜英语单词巧记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 第四章第四节“动物名称衍生出来的惯用语”第六章第三节“英语单词趣味记忆法”赵新“汉英植物文化的社会差异”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 P130-131参考文献:英语教学网站西祠胡同金良年中国神秘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98牛津双解大辞典200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