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级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7119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中级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中级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中级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中级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养中级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中级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中级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结题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养中年级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一、小课题的提出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课外优秀图书的阅读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图书对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良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对优秀作品、经典读物、流行图书等做到“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阶段目标”中提出三个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145万字。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显得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奇台三小三年级语文课题组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调查统计,发现60%的学生没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为了尽快让学生养成主动读书的习惯,我们提出了此课题的研究。二、小课题研究的界定及理论依据(一)小课题研究的界定:“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是一定的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良好课外阅读习惯”就是让孩子从小广读博览,诵读千古美文,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当孩子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古今的美文,当孩子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孩子的气质,孩子的谈吐,就会慢慢变得高雅起来,孩子的读写能力,甚至其他

3、学科的学习,就都有了一个扎实宽厚的基础。千百年来,我国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多读”,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吕叔湘先生强调,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通过持续而广泛的阅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就会越来越深厚,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发展提高。古有妇儒皆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今,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

4、们的不谋而合。众所周知,一个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可见,引导小学生走进课外的阅读世界十分必要。 (二)理论、实践、政策依据及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一学段“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课外阅读的直接目标应该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具有较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

5、时,他们便能较好较快的同化新的学习内容,学得更快,学得更好。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形成。我们必须明白,语文素质的提升归根到底还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勤奋阅读和领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同样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勤奋阅读与领悟。为了使素质教育得以全面实施,应把新课程理念,从校内带向校外,从课内阅读带向课外阅读,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的提高。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

6、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们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 因此,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理想、阅读目的,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掌握方法,实现阅读效果最优化;促进丰富多彩的小学读书活动,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三、小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方法(一)研究的目标1、本课题从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入手,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阅读的形式以及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形成学校课外阅读指导特色。2、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让教师介入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的

7、课外阅读与教师的指导同步,探索有效的指导形式,提高推荐阅读的质量,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外阅读,品尝课外阅读的乐趣,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通过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使学生喜欢阅读,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学会做人。 (二)研究的内容1、探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途径,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养成“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知书达理”的文明人。2、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阶段要完成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制定体切实可行的措施。3、对四年级学生开展研究:四年级:“广泛阅

8、读”,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各类信息,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养成阅读习惯(1)设立阅读目标。(2)开展“日有所诵、班级读书会 、阅读教学 、经典诗文吟诵 ”等活动。(3)编写推荐书目,含必读和选读。(4)编写课外阅读校本教材、经典诗文吟诵校本教材。(5)制定“阅读卡”。(6)进行班级读书会的模式研究,撰写案例、分析和反思。5、对课外阅读进行科学、有效、人性化的评价。6、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三)研究的方法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2、调查法。3、经验总结法(四)研究的步骤A、课题前期工作:2013年6月2013年7月成立课题组,针对现有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

9、象,学习、研讨如何改革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使之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准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方面的资料,对研究内容有清楚的认识。B、课题启动阶段:2013年8月2013年9月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2、收集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文献及实践资料。3、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验准备。C、课题实施阶段:2013.102014.51、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深入实践研究。2、按方案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研究,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与交流。3、做好研究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并对研究

10、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4、开展“阅读汇报课”和教学设计、经验论文撰写等活动展示活动成果。5、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D、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 1、完善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教学模式;在全校进行推广,不断地深入阅读教学的改革。 2、课题组对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工作。 3、课题成果展示。(五)研究的过程A对四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1、个别调查。2、对本校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分析现状。(1)学生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读书。(2)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很不足。(3)学生课外阅读意志品质不强,阅读量小。(4)学生课外

11、阅读畏难情绪较大,能力较低,方法不多。(5)适应学生阅读的好书不多。B组织读书活动。(1)与学校图书馆联系适时开放阅读。(2)组建班级图书角。(3)单周开展读书交流活动。C班级读书会。四、研究结果与成效1、通过研究使课题组的语文教师们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语文教育观。积极探索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的方法:优化校园阅读文化环境,营造师生阅读的良好氛围;开设阅读指导课程,教会学生读书方法;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链接,拓展学生阅读空间;引发师生亲子共读,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努力促进阅读习惯,强化学生养成教育;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读书使学生的视野得到

12、极大的拓展,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同化新的学习内容更快更好。3、家长对课外阅读形成了新的理解,亲子阅读被更多家长接受和重视,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到读书的感动和乐趣。五、存在问题及改进1虽然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有效的读书方法,但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教师探索阅读指导课力度不够,学生仍未掌握自主、有效的读书方法。2实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多课外拓展的机会,学习兴趣与潜能得到发展,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优等生原有的基础夯实,视野更开阔,发展速度愈快,从而加速了班级的两极分化。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使他们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受益,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3、还应在阅读课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能力。4课题组部分教师已形成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还有部分教师发展不均衡,要促使实验教师全面发展,推出精品课。教师的理论水平还达不到一定的高度,限制了研究开展的深度和广度。5我们要努力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六、课题组成员 信清华 韩凤美 吕彩云 柴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