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129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摘要: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体育学科,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有效教学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和措施。关键词:有效教学;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措施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教师遵循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利用有效教学理论成功引起、激发、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如今,有效教学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并取得良好效果。随着新课改的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学生没有明确的体育学习目的,学习体育技能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教学要

2、求、理念、方法过于传统,组织有效性不高;课堂教学仍以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几乎没有探究的时间;上课内容过于单调,没有知识与技能的生成等,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终身体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存在的体育教学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1.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学生的发展关键在教师,一个教师只有具备对教材正确、深刻的理解,才能把教材内容表述得清晰、准确、流畅、有条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围绕学科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多么好,技术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

3、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在体育教学中,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学生不懂体育方面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找体育老师来帮助。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作为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很关键,虽然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容易。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做到。还有一点,我觉得在现阶段作为体育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和身体语言应融合于教学基本功中。在教学过程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是相互传递相互调节的,从生理学和心理学分析

4、,语言的强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生动的讲解能使学生理解动作要领,有说服力的语言则能有效地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适当的强化语言提示,能弥补直观形象示范的不足,帮助学生纠正动作偏差。虽然,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学生有足够练习时间,但是,语言是师生交流思想信息的重要的载体,是联系师生教与学活动的重要纽带。体育课语言表达的形式除讲解外,还有提示和口令等。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包括语言在内的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才不致出现尴尬场面,使教学过程得心应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2.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每个

5、人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各个不同的鲜明个体。孔子曾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更应该扎实地体现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因此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个体有差异,身体条件、兴趣爱好、技术技能、知识水平等不同,那么,学生上课表现的情况也不同。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受益,要具体分层对待,操作上首先是学生分层,接着是目标分层、教学分层,最后是评价分层。学生分层,即可把学生分成强、中、弱三个层次。体育成绩好、身体素质好的分在一组开展教学,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培养动脑、想象和自学的能力,提出较高发展性的教学目标,通过

6、其自身的努力练习,能较快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那种自我满足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课,更加热爱体育课。体育成绩及素质中等的学生分为一组,先给其信心,只要有信心,就会有行动,培养他们观察、理解和动脑动手能力,再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习,努力训练,就可以进步。体育成绩及素质弱的学生分在一组,以模仿性练习为主,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以增强其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学习与训练,就能取得成功。必要时可让强、中两组的同学来帮助他们,同学之间语言易沟通,把体会传授给体育成绩及素质弱的同学。总之,具体分层对待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避免造成优等生“吃不饱”

7、,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发生。因此,教师在学习方法指导上要注意分层施教、分类指导,设置练习内容时要注意学生的层次性,针对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内容,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真正做到“善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练习时都有成功感,继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优化组织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教学中有很多教学方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体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如:体育游戏教学法,是一个由运动动作组成的

8、、具有一定情节的体育手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应多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法。孩子在幼儿园接受的体育教育也恰恰正是这种运动游戏,为了使孩子能很快适应小学的体育教育,在教学各个环节设计各种有效游戏实现教学目的就成为必然。这时游戏的目的应更加明确,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而且不容易做好。因此在站队时,给每个学生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等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迅速站好队。由于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所以通过“请你像我这样做”“吹泡泡”和“无声操”等小游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

9、快提高从而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小学体育教材与幼儿园的体育教材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这些技术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就不能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的强调整齐,而忽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只能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如“模仿人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等游戏。又如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如果毫无变

10、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在教学中加上一些如“追逐跑”、“小动物赛跑”、“迎面接力”的游戏。孩子们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奔跑着,欢笑着,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游戏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又如,情境教学法,它是有效利用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目的就成为有效教学设计的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一堂课的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 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也易于接受

11、。如学习立定跳远,就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在用语言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与学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于是引出青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在“障碍接力游戏”时将它改编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主题,将游戏内容故事化.“ 小八路”克服各种困难,依次跳过小河、爬过山坡、绕过小树林、钻过山洞,最后快速奔跑将情报及时、迅速地送到“目的地”.在练习中,学生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兴致非常高涨,引发出无穷的乐趣.在练习几次之后,还可让学生自己重新设计“各种障碍”的路线,如跳过“小河”、钻过“山洞

12、”、爬过“山坡”、绕过“小树林”,最后快速奔跑将情报送到目的地等。总之,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并把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知识有梯度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明晰的教学目标,进而达到增强体质,发展体能,掌握技能等目的,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 苏友伟.实施有效体育教学案例分析.南京师范大学.20112 袁保忠.新课标下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灵活应用.辽宁师范大学.20113 王滨.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有效教学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04 徐芳. 从微观教学谈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教

13、育教学.20115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上接229页)四十几个学生画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物,金色的孙悟空,红脸的关公,其中有一个同学绘制了一张李林甫的脸谱,他在介绍人物时说,“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个人物设计两种色彩。李林甫一面在皇帝面前表现的忠心耿耿,一面排除异己残忍狠毒,是个有双重性格的人物,所以我给他一边红脸,一面白脸。”这样的作品,这样的答案出自于初中一年级学生,我们可以很真切的感受到他创作作品时的用心参与,他完成作品后的骄傲和成就感。每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教师应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

14、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作为我国经典的文化艺术遗产,戏曲艺术应自然地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艺术品味,使他们知道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上以及在不同国家、名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感情深处由衷地喜爱时,认识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戏曲才能摆脱困境,弘扬戏曲艺术才能成为现实。作为艺术课程的实施者、参与者,对戏曲艺术的传承发扬,教育工作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发挥艺术课的学科优势,使我国古老的戏曲根深叶茂,日久常新。(上接230页)主题旋律。视唱法便可以起到加深学生对音乐主题的感受和记忆作用。视唱法即在音乐欣赏

15、前、欣赏中或欣赏后,演唱作品的主题旋律。3.2 创编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必须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创编练习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创编练习可设计出多种形式,例如我在教学欢乐的火把节时有意识在课的尾声让学生进行舞蹈的创编。学生们对歌曲基本熟练以后,我通过播放简短的彝族“火把节”歌舞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再组织同学们把课上亲手制作的“小火把”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桶里,形成一堆“篝火”。这时,我积极鼓励学生模仿视频中的“火把节”既兴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鼓励学生大胆上台表演展示。我示范彝族古老的“跳月”舞步,并且让全班同学一起学做动作,拉开班级“火把节”的舞会序幕。就这样

16、,身为老师的我也高兴的加入同学们的队伍,并且和他们一同手拉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课堂里洋溢着彝族“火把节”欢腾、热闹的节日气氛。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创造、模仿能力,增强了班级的团队精神,更感受到祖国少数民族的无穷魅力。再如为乐曲命名的练习也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整体感受能力。学生在没有任何文字提示下,用简短的词语来描述他们对音乐最原始、最朴素、最真切的感受。在教学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特征,紧紧抓住和围绕儿童的心理特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氛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诚然,儿童心理特征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方面,但我相信只要抓住儿童心理特征,以此为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和依据,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能营造出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