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教育》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教育》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在高年级阶段安排了部分历史题材的内容,较中年级的教材来说,没有那么活泼了,也没有那么好调动学生的兴趣点了?作为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教育?一,目标制订明确集中,找准活动开展的支点。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重点。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是以“散点”形式呈现的。教材在编写时,不是按历史学科知识上的逻辑,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联相关的历史内容。因此,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来制订课时目标,这是品德与社会课历史题材课教学中首
2、先要突破的,是教学的灵魂所在,是活动得以开展的支点,更是考证课堂活动设计有效性的直接依据。有效的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的目标定位既要能体现理性的历史观,又要强调精准化。二、背景铺垫重组教材,系起生活联系的纽带选择有趣、有效的方法来实施历史题材课的教学,可以架起教学目标的认知领域与学生情感领域的金桥,营造引人人胜的美学氛围,拨动学生求知心灵的“情弦”,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历史教育内容彰显生命的色彩。首先,背景铺垫激发时空情感的起搏器。品德与社会中编写历史题材的主题内容时,注重历史的“人化”,力求凸显历史的细节,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们与活生生的“历史人”进行对话。但事物总存在着两面性,教材这样的安排对历史事
3、件的前因后果整体叙述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缺失,导致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历史事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在历史细节与学生之间联起一条纽带,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如某教师在执教南京大屠杀一课时,初次试教,一下子就直奔主题,让学生观看电影南大屠杀片段,教师的目的可能是想让学生明白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中国血淋淋的罪证,由此引发对日军侵华行为的讨论。但是由于该片是一部老片子,画面和音响效果都欠佳,看了几分钟的电影后,学生仍一头雾水。他们在电影中看到血流成河的场面,有点震惊,但也仅此而已。看来,离开时代背景,不交代战争因果,割断时空联系,仅凭电影片段是无法拉开“
4、悲愤”的序幕的。于是,在原先的设计上,对教案做了调整,改为“亲历历史观看一段日军残暴屠杀中国人民的短片”。教师课件出示一段描述日军残暴屠杀中国人民的短片,教师激情诉述:“你看到的,将是你永远都无法想象的影片,八年抗战,血雨腥风!日军暴行,惨绝人寰!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 500万!南京大屠杀就有30多万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如果让所有的死难者手牵着手,可以从南京一直延伸到苏州;所有的死难者身上的血液重达1 200吨,尸体可以装满2 500节火车车厢”在激起学生的情感之后,再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与感受。有了这么多的铺垫,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与伤害有了深刻的感
5、受,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就像一个起搏器一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的脉搏,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其次、教材重组激活静态历史的驱动器。社会是在不断动态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标准、人生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也不能静态不变,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如浙教版的五年级下册“圆明园在哭泣”一课,由于在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如果在此课中以同一角度重提相同话题,一味以视觉上的媒体展示和语言上控诉的方式再次声讨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所
6、犯下的罪行,教学上可能就达不到应有的情感化和实效性要求。因此,慈溪施吉章老师在教学这一课当中独辟蹊径,利用时事重组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学中,他引入了2009年2月25日圆明园鼠、兔兽首铜像拍卖会及相关的文物追讨事件等时事新闻,组织学生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活动,结合观看央视中国周刊的专题报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事件的背后故事和动态进展。接着,他在课堂上灵活地创设了一个新闻发布会的模拟情境,让学生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身份阐述自己对该事件所持的观点和看法。这个活动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纷纷踊跃发言,对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战争中非法掠夺文物的行为表示了愤怒和谴责。学生的情感在激烈的讨论中得以释放,
7、施老师则根据教材中“圆明园该不该重建”的小辩论,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引出了“兽首头像该不该回购”这样的拓展话题,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这次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施老师有序地将时事元素加以组织呈现在课堂之上,创造性地挖掘了学生内在情感因素,真正地引发了学生的道德冲突,促进学生形成理性的价值观,从而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再次、回归生活指导生活,拉近历史时空的距离。鲁洁教授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按照学科分为历史“地理“公民,也没有一纯道德的生活,道德的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确,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真正地面对真实的生活,通过课堂所学能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可曾几何时,人们这种感恩之心正在令人心惊地缺失。当今社会,很多孩子的孝敬意识越来越淡薄,感激别人的情感越来越麻木,只知索取,不愿回报。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自私和贪婪。因此,对小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刻不容缓。参考文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给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