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71654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他的创造机能就是那种对文化最敏感的机能,就是那种最能丰富和超越成就的机能,也就是那种最容易受到压制与挫折的机能。”以前,我们很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更新、教育观念的更新,但在对教育对象的研究上很少注意。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明确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语文学科的性质中,也将它定义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在教学的研究中,也应该把学生纳入我们的研究对象,并做重点研究。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已经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每个学生的

2、学习兴趣的高低不同。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什么是兴趣?“喜好的情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学习兴趣,是指对学习的喜好的情绪。人,生下之后,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都会对事物产生兴趣。兴趣的起源是人的好奇心。好奇心能在某一方面得到满足,他在这个方面就会产生更大的好奇;反之,则不会再有好奇心。好奇的程度也有不同。怎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呢?好奇心是唯一的天然的本能的学习。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有这样几条激发的途径:一是从情景入手进行激发:即是为学习创设一定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都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是注意新旧知识的适当冲突: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故意在新课的开始时,设置与以前的学习相反或有矛盾的情节,从而让学生有弄个明白的心理,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目的。三是在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教学的难度,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效果。教学内容太难或太易,都不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抓住这个重点。学生对外界的事物是有兴趣的,肯定有兴趣的程度差别和目标的差异。老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更不能打消这可贵的东西。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在什么方面,知道自己怎样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向哪里转移和发挥作用。教师的绝妙功夫在课堂;医生的功夫在病床。因此,我们在构思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是为学生的不懂而服务的。在

4、这点上,老师的角色具有多维表现:教师要读懂学生(了解每个小时),要读懂主编(教师是读者),教师要让学生读懂教师(教师是教练),教师要读懂自己(教师是裁判)。在每堂课上,如果有70%的学生掌握了70%的内容就是最佳结果了,他今天没掌握,明天、后天总有一天会理解的。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激发好奇心的关键之一。分析一个人好学的动机有三种:一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功利性二是探索问题-体验性。“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三是“要像好色一样好学”。

5、-生理上的境界。最高境界就是第三种,但也是最难的。我国最早的、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也可以说明,自古以来,善和美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在对学生学习的动机的激发方面的训练,不仅老师要及时反思,更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给学生创造成功的体验,是激发好奇心和兴趣时必要的步骤。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为能达到的目标而努力,不为达不到的目标去花费力量。努力的程度决定于期望值和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一个人长期没有成功的体验,就可能出现:没有理想,没有斗志,心里状态焦虑。在心理学研究上,叫做习得性功能障碍,即认知功能受损,思维不流畅,提取信息困难,消极情绪前就不想学习。学生具体表现

6、在不想学习的起点的是从不及格开始的。他从未有过成功,也就不去追求成功;从来考试不及格,也就不想再去及格了,几次以后,对学习自然就没有热情了。特别是极个别的学生,表扬的作用更大。如我们学校的二年级学生刘启林。这个学生智力水平较高,但自我控制能力极差。在一个时期,老师说你是否得了多动症,于是在课堂和平时的生活中,他总是不停的制造麻烦,变得越发的不可收拾。我在对其表现和语言进行分析时发现:当老师说她或询问其出错的原因时,他的语言就是老师或家长的批评的语言,并以此为借口,不断地出现错误。我在指导对他教育策略时提出提出:该学生不能以批评的方式加强教育,只能采取正面引导。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确实有很大的进步。 在观念上,老师应该转变教育教学中习得的陈旧观念,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促进者、服务者,丢下延续几千年的师长的架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观念的转变,决定行动的落实。我们从事的教育是一种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追求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求新。只有教师对这个事业的不懈追求,才有与你共同成长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