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描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2018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描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描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描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生描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描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描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描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 【摘要】: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丰富多彩,动静结合好不热闹,学生和教师似乎都很投入,可学习效果却不怎么理想。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堂教学中“描述”流于形式。在常态课上,我们经常发现,对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来说,师生的教学活动往往比较轻松、正常,而怎样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推理的过程和结果用科学语言具体地描述出来却是个薄弱点。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仔细地观察事物、敏锐地捕捉现象、具体地描述观察到的内容的能力。关键词: 描述 交流 思维描述,形象地说就是具体地叙述。描述虽然不是直接的探究活动,但它往往贯穿于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之中,起着催化的作用

2、。首先,在探究活动前,知道待会儿要对探究的问题、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行描述,有了这样的任务,学生就必须更加深入地去思考探究中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及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这样,描述就起到了一个引领与导向的作用。其次,在探究过程中,由于稍后要进行数据的比较,现象的分析,也需要进行描述,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必须边认真观察,边积极主动地收集信息,以便获得更多的感性材料,这样,描述就起到了一个促进与激励的作用。再次,在探究活动之后要进行研讨,对观察到的现象、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整理,通过比较、分析、推理、归纳,最终形成概念,这样,描述就起到了促进概念形成的作用。另外,小学科学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概念,多数是描述性

3、的概念,描述对于概念的表达起着直接的作用。由此,我认为描述并非简单的现象记录与表达,而是始终与思维相伴的。想要描述就一定要有手、脑的参与,描述到什么程度就是操作、思考到什么程度。可以这样说:描述的内容与程度,往往就是探究及其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科学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形成概念,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对事物进行准确、形象的描述。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该如何做呢?一、增强学生参与描述的责任感小学生好奇、好动,但往往乐于动手积极的外部肢体动作,而疏于动脑积极的思维参与。特别是高段的学生,由于敏感的自我,连动口也谨慎起来。对于以动脑为基础的动口描述来说,并不像动手探究那样热闹有趣,学生总是有一

4、定的顾虑和压力的。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重视培养学生参与描述的责任感,让学生明确描述的意义,激发参与描述的积极性。1明确要求,强化意识科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描述能力的训练,强调描述与实验同样重要。实验是通过动手操作,把活动过程、现象展现出来。描述是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通过表达,让别人明白。课堂上不仅要动手实验,还要让学生描述。因此,教师要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布置观察任务的同时,提出描述的要求。在描述时,应思考一下怎样描述更确切,当别人在汇报时,想想如果换成我该怎样描述,有什么要补充的。总之老师欣赏积极动手的学生,同样也喜欢善于描述的学生。在动手实验的基础上,能细致描

5、述,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才是具有科学素养的学生,从而强化学生描述的意识。2评价跟进,鼓励参与孩子往往在获取了成功体验后,会更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及时发现会描述的孩子,如“你描述得可真具体!”“你不仅观察到了主要现象,还发现了不少别人没发现的细节,了不起!”“你不但能对物质进行多方位的观察,并能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来描述,真不错。”“你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真是一个有主见的小朋友!” 教师能长期对学生的描述给予鼓励、赞扬,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爱上“描述”。二、教给学生描述的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针对一个研究对象,可

6、以描述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尽量从多角度去观察、描述。尤其是在起始年级、起始课里,教师在让学生描述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怎样描述,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描述方法。1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面对一个研究对象,想要进行描述,必须抓住它的显著特征,包括静态的、动态的、实验过程、现象及猜想等。如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这一课,描述高锰酸钾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用处等方面去描述,即静态描述。在此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一定是眼睛看到的,还应是动态的。高锰酸钾不仅仅是一种深紫色的颗粒状晶体,如果放入水中,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或再搅拌一下,又会怎样呢?即动态描述。此外,应用比较、形象等方法把整

7、个实验过程描述清楚,即全程描述。如高锰酸钾的溶解:先轻轻地往杯中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及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紧接着用搅拌棒轻轻搅拌,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再描述高锰酸钾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最后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2运用科学的词汇进行描述我们要让学生在科学的课堂里面说科学的语言,使我们的科学课更有科学味。比如说关于“烧瓶”,科学老师要告诉学生这是圆底烧瓶还是平底烧瓶,如果老师不说,学生碰到了就只会说“烧瓶”。再比如说“这条鱼不新鲜了”,生活中我们说 “不好了,不能吃了”。在科学课堂里我们就是要告诉孩子这鱼“变质了,腐败了”,而不要说这个 “不行了”、“很臭了”等类

8、似的语言。让学生运用科学词汇来进行描述,很重要。三、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个人的观察方法、观察结果,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变为大家共享的财富。有效的倾听能帮助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学生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1以身作则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倾听,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老师是孩子学会倾听的最好榜样。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发言时,有些老师常常自顾自地翻教案,或眼睛不看发言的同学,这样,无形中使学生感到老师很不重视自己的发言。学生发言时,老师应带头专心致志,侧耳倾听。当学生的发言很流畅、有独特见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点头

9、、微笑报以回应;当学生的发言吞吞吐吐、不知所云时,教师也要专心地去听,切不可打断,等发言完了再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2专项训练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当学生整理完信息准备汇报时,教师应让所有的同学放下手中的笔,人坐端正,一定要保持教室安静。当学生发完言后,要让学生来评判,及时让听的学生表明态度:对xx同学的描述,我赞同;对xx小组的说法,我反对;对xx同学讲述的内容,我有补充;我赞同刚才一位同学的说法,但我还有不同表述“逼”得学生不得不认真听他人的发言,并能及时将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相比较,得出一个最佳的结论。四、积极创建有效的“思维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发展学生理性思维为主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

10、“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交流描述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合理的思维场,这样的科学课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1时间要保障给予学生充足的交流机会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解释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外显的过程,也是一个暴露思维发展轨迹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是对整个探究活动的思考,是以后进行探究活动的准则。无论活动有多么丰富,形式有多么花哨,无论是在活动开始之前,还是在活动结束之后,一定要保质保量地进行交流活动,教师要做到不吝啬、不焦躁、不赶时,能静下心来与学生一起探讨实验所蕴含的科学道理。2内容要关注聆听思

11、维的跳动描述应该是学生发展思维、显现智慧的地方。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描述中形成一股浓浓的“思维场”。 如五上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将一组沉浮材料放入水中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时,不应只满足于谁沉谁浮,更应追问:它们沉得有什么不同?浮得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观察,发现原来越重或越小的物体沉得越厉害,越轻或越大的物体浮得越厉害,这样一来,学生对表述“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当重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这个结论就显得更精确和简单了。如果我们总置学生的思维点于不顾,以学生的回答为终点而不加以引导,学生的认识就只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不能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也就只能囫囵吞枣。教师在引导学生整理归纳科学问题时,主题要小,所解释的现象要简化,不要变量太多,但要挖得深,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积极开展师生、生生互动,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科学课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描述,往往成为探究教学的难点。科学教师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学中认真落实,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生的描述表达能力就会有一定的提高。【参考文献】: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2 ThomasL.Good、JereE.Brophy: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