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改革习作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7234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改革习作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改革习作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改革习作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改革习作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改革习作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改革习作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认为:“作文教学一向是最难处理的问题。教师批改下功夫很大,学生不看,等于白花力气,应该改变改变方式。”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讲究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巧妙地运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性地进行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催化剂”,使他们在评价中获取激励,享受教育,健康成长。一. 善于从多角度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一篇好的作文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包括主题的鲜明,中心的明确,感情的真实,立意的新颖,构思的巧妙,层次的清晰,语言的流畅,书写的美观等很多方面。这也应该是每一位评改作文的教师心目中所默认的优秀习作的标准。以往,我们总是把这些

2、所有的方面加起来作为一条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习作,评价的结果可想而知。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小学生仅仅只是一个个刚接触写作,学习写作的学习者,他们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和进步,这样的要求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力所不能及的。我们与其明知学生不可为而使其为之,以致使他们在一次次的打击之后丧失写作的兴趣,倒不如采取分项评价的批改策略,从而便于使学生了解自己习作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逐步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如此一来,评价的标准多了,老师的评价方式也就变得更加丰富了,学生们也会更容易从老师的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找到习作的动力。 例如,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都上六年级了,但写作的水平还不如四年级的学生。每次

3、习作不是三五行就完事,就是给你留下一个“半拉子工程”,而且字也写得非常潦草,批改他的作文让我好头疼,有段时间我甚至都不愿看到他的作文,也只是草草的批个日期了事,我也没什么批语可写。指导有一次,我在批改幸福的家庭那次习作时,他的作文有一次引起我的注意他竟然足足写了不下六百字!即使他的字,我看起来依然那么费力,但我还是仔细读完了这篇作文。虽然他的作文和别人的有着很大差距,但我发现他的作文很真实。于是我便抓住这一点对他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真实地东西才最感人!并在班上诵读了他的作文,他激动地都掉下了眼泪。后来,我发现他不再那么害怕写作文了,而且习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评价习作时,

4、不要只是死死地抓住一条标准不放,只要学生有任何一点做得不理想就对他们全盘否定,大加指责,这样的评价方式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应该尽量使评价的标准具体化、多样化,善于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衡量,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使评价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二. 评价的语言应富人性化语言是一门艺术,评价学生习作的语言更是艺术。小学生的作文难免有不足之处,而我们的评语就是要帮他们指出这些不足,因此,批评是在所难免的。我曾见过这样的作文评语:“怎么搞得?错了这么多字!真成了错别字大王了!”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却不知所措,错别字迟迟没有订正出来。同样是针对学生习作中的错别字问题,有一位老师在其错别字

5、下面一一画上符号,并写了这样的评语:“请把画上符号的字改过来。只要认真,大部分字你是会写的;个别字查查字典,你也能改正;如果实在不会,我很愿意帮助你!我期待着你的错别字一天比一天少。要努力啊!”结果这孩子积极地订正了那些错别字,并在以后的作文中,乐于查字典,问老师,错别字逐渐减少。显然,第二位老师的评语要比第一位老师的评语更富人性化,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可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说法,巧妙地进行批评,就能够化否定为建议,化要求为商量,化指责为引导,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大大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更是把对学生习作的评语演艺成了一门艺术。他的评语亲切自然,自成一家,颇能给人

6、启迪,没有“中心明确,条理清晰”等抽象空洞的词语,也没有“错别字太多,语句不通”之类直接、无情的指责。他的点评,有的是如叙家常般的谈心与交流,有的是要恰到好处的评价。例如,一位小学生写了我们要吃红烧肉这篇习作后,贾老师写了这样的评语:“我也是吃肉大王,我也最喜欢吃红烧肉。用夹心肉煮熟以后,放在油锅里炸一会儿你把心里话我们要吃红烧肉用作标题,醒目,一下就把人吸引住了。第一节开宗明义,直接切入主题,简明,毫无拖沓之感。第二节具体描写了妇女俩喜欢吃母亲烧的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第三节记录了母亲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凡事有个度。肉好吃,但不能多吃。最后,小作者明白健康是最重要的这个理儿。一气呵成,不失为一

7、篇有趣的佳作。”三.灵活习作评价的过程,更多地体现学生习作过程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即评价的分数或等级,是任何评价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最终都要给学生一个分数或等级,但这样一个分数或等级,真的就能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习作达到较高的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文多评,逐次提高等级的作文评价策略。当作文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选择更好的写作题材和方法,老师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这样,我们能有效地减少终结性评价结果有可能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从

8、而使我们的评价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的习作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习作过程的评价包括写作的态度,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因此,我们的评价策略和方式也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语言天赋,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写作的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优等生的习作也可能有出现问题的时候。当学生的作文问题比较严重,为了避免学生获得的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我们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评价策略。等帮助学生弄清了问题的原因,让学生把在作文修改或重新写作后,再进行评价。例如,第一次写读后感时,许多学生的作文都写成了内容摘要或课文分析,这是由于他们还没有真正掌握读后感这类文章的写法。这时,老师就可以对学生

9、的作文暂不评价,指导他们去反复诵读范文,等他们熟悉了读后感的文章结构和基本写法之后,再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在学生的习作中,有时会出现令老师疑惑不解的情况。如一个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突然写出了一篇充满文采,有如行云流水一般的佳作,他是有了突出的进步,还是弄虚作假了呢?一个向来写作水平优异的学生有时的习作却令老师大失所望,他是江郎才尽了,还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呢?为了实事求是地批改作文,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写作的积极性,防止发生抄袭的现象,老师也可以采取当面了解情况,协商批改的评价策略。四. 开放习作评价,多方参与作文评价的全过程 新课程条件下开放式的习作评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交流,多方参与的平

10、台,参与的有老师、同学、家长和学生自己。形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己、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一种类似讨论、研究性的双向互动的评价活动。在习作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努力优化自己的评语,而且还应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写评语,鼓励学生给其他学生写评语。让学生在用心读一读作文、夸一夸亮点、想一想不足、提一提建议、写一写评语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了自主性,提高了积极性。不过,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指导者”、“组织者”这个角色,尤其是在学生已习惯于“走过场”式地浏览别人习作来完成老师提出的“同桌互改”任务的时候。为了保持学生评改习作的热情,教师可以经常地组织学生交流批改心得。在一位老师的习作评改课上,同学

11、们是这样交流的:“某某同学错了三个字,四个标点,我帮他改正了。”“我给某某送了一个好词。”“我给某某圈出了好多好词佳句!”“某某第一段写得不够通顺,我给她指出了。”当这样的交流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作者本人的感谢后,批改者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批改得也更细了。同时,这样的交流也促进了学生自评的积极性。一个学生听了别人的评改意见之后这样说道:“我听了同学的修改意见,深受启发,在第二段还加进了”在这样的习作评改模式下,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水平,评价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总之,习作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学中我们必须恰当地利用科学的评价理论来运用评价手段,调整评价策略,优化评价方法,以激励和鼓舞学生的信心,让他们“爱作文,乐作文”,进而善于作文,积极主动地投身习作实践,从而获得更大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周平儒 2、 课堂评价论 刘志军 3、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