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调查与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238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调查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调查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调查与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调查与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调查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调查与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题 目 名 称 永顺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调查与分析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指 导 教 师 职 称 填 写 时 间 吉首大学教务处制一、选题的依据: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理论意义:课外体育活动指体育课以外的所有体育活动,它是体育教学的良好补充,它是学生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的重要途径川。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也可以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运动中表现自我、满足自我并产生深刻自我体验,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然而,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学生肩负着家长的望子成龙、老师的殷切期望以及学校的重托,这一特殊群体的课外体育活动更是令人担忧。现代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校体育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与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实际意义: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课教学的延伸,它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学生能够根据

3、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因此,对学生本身来说,能够在长期的锻炼中得到乐趣,而娱乐性是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永顺县是湘西州一个偏远的县,但它也是湘西州一个教育大县,作为重点中学的永顺一中升学率能与州民中相抗衡。那么,它是只重视文化成绩,还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为了客观地了解永顺一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并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为改进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依据,使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学生得到应有的体育活动的机会。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体质问题已是不容忽视的了,光靠学校体育是远远不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必不可少。美国的课外体育活动注重学生的潜在

4、教育,如课外体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参与态度、促进和完善其个性发展。日本课外体育活动也非常强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再主张将课外体育活动的目标仍局限在知识、技能和体力发展上 ,而是倾向于对学生情绪、态度、理想、意识、价值等抽象心理方面的影响。而国内,仍不能摆脱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影子”,从学校出发,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我认为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质的问题,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满足学生的需求。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不应该只限于在学校进行,利用自己空余时间在社会上也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有一定的帮助。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其中

5、对少年儿童进行了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四个方面的24项指标监测,结果发现,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在5年间持续上升,已经成为青少年体质和健康的最大问题。同时,肺活量水平在各年龄组中与2000年相比也呈下降趋势。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主要原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6、确保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产生积极与消极原因的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 永顺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1.1 永顺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 1.2 永顺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 1.3 永顺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1.4 永顺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

7、动的场地情况2 影响永顺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2.1 影响永顺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 2.2影响永顺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需重点研究的是影响永顺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研究方法:1.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文内容有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2问卷调查法:共发出调查表360份,回收351份,有效问卷348份,有效回收率96.7%。1.3 访谈法:随机对永顺一中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就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动机、方式、场地情况、次数与时间、项目以及影响他们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访谈。1.4

8、数据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所得数据进行常规数据统计处理。2、技术路线:首先对课外体育活动这个含义进行深入的理解,再研究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项目以及影响因素等,然后实地调查,最后总结成文。3、实验方案:实地考察问卷发放与回收资料收集整理归纳论文总结。4、可行性分析:参照问卷,归纳结果,认真分析,搜集大量资料,在一定的时期内完成论文。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本课题的研究时间期限为六个月左右,2009年9月开题,2009年12月结题。研究进度分为查阅指导教师指定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发放问卷、资料整理、最后成文四个阶段。2009年9月 查阅文献资料阶段。2009

9、年1012月 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发放问卷阶段。2010年1月 资料整理阶段。2010年25月 最后成文阶段。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1成效钝.盐城市中学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04):21-22.2严君.关于提高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几项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1997(2):58-59.3蔡理.社会需要与学校体育目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4):33-35.4施小菊.试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 .体育科学,2003(4):20-24.5陆遵.体育教材与学生运动倾向关系论J .体育科学,2001(5):8-10.6赵卫民.陕西中

10、小学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2(3):32-33.7王宇明.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与对策J.体育学刊, 2003(10):56-588刘振波.浅谈中学课外体育活动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9(2):42-43.9姜梅.浅谈中学体育课外活动的几个问题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33-34.10杨健运.新课程标准下重点中学体育课外活动模式探究J. 苏州大学学报,2005(03):52-23.11竺航: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7(1):105-109.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七、指导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