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级讲读课文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7240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低级讲读课文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低级讲读课文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低级讲读课文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低级讲读课文教学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低级讲读课文教学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低级讲读课文教学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低级讲读课文教学模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低年级讲读课文教学模式(一)理论依据 1.朗读是小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途径。叶老曾精辟地指出:“有人以为学习语文课的目的惟在作文,读书盖为作文之预备,故讲读之际,喋喋言作法,言技巧。我则语之读书亦为目的。教师能引导学生裨善于读书,则其功之伟。果能不为死讲乱讲,而养成学生读书之良好习惯,不知不觉之中自能影响作文。”叶老精确指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又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是一种比默读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既是摄取内化的过程,又是表达和外化的过程,是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2.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江泽民同志说过:“无论学什么语

2、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能的。”熟读背诵,可以使学生将书面语言内化吸收为自己的语言。3.快乐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注意的持久性差,无意注意占优势,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记忆力优于理解力,且多好奇好动。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表演,营造和谐、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学习,思维活跃,注意力稳定、集中。“导读精讲、快乐学习”教学模式正是在上述理论指导下构建起来的。“创设情境,导读精讲,诵读欣赏,强化练习”,它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3、、练为主线”的原则,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逐步掌握读书方法。(二)功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敏锐的语感能力和自学识字能力,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并通过学习过程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2.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三)适用范围此模式适用小学低年级讲读课文。 二、操作程序(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可以用幻灯、投影、录像、挂图、音乐、录音等音像手段或语言描绘、问题激趣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示课题,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根据注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培养初步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2.老师范读或放课文录

4、音,给学生树立榜样;学生模仿语气再读课文,结合图说出课文大意。3.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纠正读音的错误和断句的错误。(三)导读精讲,深入理解1.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在课本上圈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自身生活经验理解词句含义,或用词素分析法理解词意。大部分词语只要达到意会即可,不必都口头解释。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要做精要点拨或讲解。这时的“读”可用轻声读、默读、引读、按句接读、按段接读,反复吟读疑难句等形式。2.指导学生用情朗读。在讲读课文的同时,主要用示范的方法指导朗读,注意文章的基调,各部分情感的变化,语气、语速、韵律、节奏、停顿、重音等。要一个词

5、一个词地读,一个词组一个词组地读,切忌一字一顿,千文一调。朗读时要求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把自己融入课文中,用心去感受课文,想像再现课文情节,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能力。这时的“读”可用男女对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边表演边朗读等形式。(四)总结全文,诵读欣赏1.对照板书,理清层次,总结全文,领悟中心。2.品评欣赏,熟读背诵。让学生从课文中走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看看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是用什么方法写的。可用比较法体会文章用词造句之精妙,也可倾听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想像情境,欣赏意境。可以背诵精彩片断,也可背诵全篇。可以参照板书背诵、按关联词背诵、边看图边背诵、边表演边背诵、看图复述等

6、。(五)学习字词,强化练习1.尝试指导,学习字词。(1)学生尝试自学生字。学生在前面讲读课文中已基本掌握了字音字义。现在主要让学生尝试运用同音字辨析法、基本字加偏旁法、部件拆析法、联想法等口头分析字形,找出记忆的最佳方法,并口头扩词、部分词口头造句,以加深对词意的理解,增强字词活力。(2)老师随时指点订正,对难点加以讲解、强调。(3)学生边写边记忆字形。(4)学生尝试默写生字,找出不会的地方,再集中精力学习。2.知识迁移,强化练习。依据课文,仿词练句,通过强化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词的训练有词语使用范围、词义轻重、词语搭配、感情色彩、构词特点、一字多词等。句的训练有按课文内容填空、连词成句

7、、补充句子、常用句式、句型、用词造句、比较句子的异同等。篇的训练可以复述课文、续编故事等。思维训练可以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等。三、实现条件(一)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备课要备出重点、难点和解决问题的措施。2.教师要有较强的朗读能力和指导朗读的能力,语言要生动有趣,有感染力。3.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并能及时反馈调控。(二)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要有学习兴趣,初步的自学读书的习惯;一定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识字基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动脑思考,大胆发言。附:教案示例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4课两只小狮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为”,并进行扩词练习。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说出

8、“练功”、“苦头”、“生活的本领”、“真正的狮子”等词语的意思;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集体背诵课文。3.懂得要从小锻炼独立生活的本领,不应当依赖父母,更不应当靠父母的权势生活。能用“应该”、“本领”、“真正”造句。二、教学时间本课3课时完成。三、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看到过狮子吗?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狮子一家。狮子爸爸和狮子妈妈是林中的大王,他们的本领非常大,大大小小的野兽都乖乖地听他们指挥。狮子妈妈生下两只小狮子,出示课题这两只小狮子长得一模一样,十分漂亮,可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却完全不一样。出示图像1你们看,一只小狮子在(练本领),另一只却懒洋

9、洋地(晒太阳)。出示图像2懒狮子竖起大拇指在跟小树说什么?出示图像3狮子妈妈对小狮子说什么?两只小狮子将来都能成为森林中的大王吗?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了解大意。2.教师范读课文。3.学生模仿语气再读课文,结合图说出课文大意。教师用引答法小结。“两只小狮子,一只整天练习( ),非常( ),另一只却懒洋洋地( ),什么( ),想凭爸爸的( )和( )生活,狮子妈妈对他进行了( )。4.齐声朗读课文,纠正读音和停顿的错误。(三)导读精讲,深入理解1.用对比法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两只狮子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用笔画出来。勤奋

10、的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有什么用处?(为下文理解“练功”、“苦头”、“生活的本领”做好准备。)(2)用示范法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只小狮子的勤奋,另一只小狮子的懒惰。对勤劳的小狮子要用赞美的语气读,对懒惰的小狮子用责备的语气读。“整天”、“非常”、“却”、“什么”要强调,读重音。可以男女对读,“一只”,“另一只”;大声朗读;轻声想像读等。2.用引读法学习36自然段。(1)齐声朗读36自然段。(2)师引读3、4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练功”指的什么?反复吟诵“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联系上文理解“苦头”。(3)师引读5、6自然段。懒狮子想将来怎样生活?他是怎么说的?从课本上画出

11、来,结合图理解句意。(4)学生按行列分段接读36自然段。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学生议论后老师引答小结:“懒狮子不练功,是因为他不愿(吃苦头),想凭着(爸爸妈妈的本领和地位)生活。”(5)指导朗读,体会懒狮子怕苦头怕累和依赖别人的思想以及得意洋洋的心情。3.用表演法学习第7自然段。(1)按句接读第7自然段,加强句子概念,分清3句话各自的意思。(2)默读第7段。狮子妈妈是怎样教育懒狮子的?从课文中画出来,然后边表演边朗读。(3)狮子生活的本领是什么?怎样才算真正的狮子?学生讨论,老师小结。(4)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语重心长的教育,用表演加深理解。(四)总结全文,诵读欣赏1.

12、深化理解,发展想像。那只刻苦练功的小狮子一定会学会生活的本领,成为真正的狮子。那只懒洋洋晒太阳的小狮子会怎样呢?2.领悟寓意,接受教育。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么做?3.欣赏课文,熟读成诵。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背诵边表演课文,也可戴头饰演课文剧,达到集体背诵课文。在读中欣赏。(五)学习字词,强化练习1.尝试指导,学习字词。(1)教师边复述课文边出现生字,学生认读。(2)学生尝试口头分析字形,老师指导订正。进行口头扩词练习,加深字词的理解,增强字的活力。(3)指导书写。(4)尝试默写。(5)再次识记难点。2.知识迁移,强化练习。(1)听写词语。(2)用“应该”、“本领”、“真正”造句。(3)说话训练:你会做哪些家务事,选一件讲给大家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