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文教学和经典诵读高级研修班体会.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242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诗文教学和经典诵读高级研修班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诗文教学和经典诵读高级研修班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诗文教学和经典诵读高级研修班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诗文教学和经典诵读高级研修班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诗文教学和经典诵读高级研修班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诗文教学和经典诵读高级研修班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诗文教学和经典诵读高级研修班体会.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诗文教学和经典诵读高级研修班体会 唤醒沉睡的读书情结 做爱读书的老师,教爱读书的学生 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研修班,收获很大,在这短短的六天里,经历了无数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们无一例外的被触动了,震撼了,感染了。在名家面前,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苍白、浅薄和无知,今天我坐在这里,说实话,我诚惶诚恐,因为,我所能转达给大家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皮毛。如果说我曾面对一片海洋,那我今天带给大家的,只是一瓢浅浅的海水。接下来,我就针对此次外出学习,我感触最深的几点来谈一谈。在这次学习中,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就是山东教育社总编、中国教育报记者陶继新。以前看到“陶继新”这个如雷贯

2、耳的名字,通常是在各大报刊,在教育在线,却始终未见其人。这次,我终于有幸聆听了他的“经典诵读之树常青”专题报告,让我有幸见到了陶先生其人,也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了他独具的风采和魅力。他的报告,磅礴,大气,开阔。与会的所有听众都被陶先生精妙的见解,深邃的思想,脱俗的谈吐所深深吸引和陶醉了。我更是用耳,更确切地说是用心,聆听了陶先生这场精彩的报告,生怕漏掉其中的一个字。陶先生的报告会内容共分十个部分:1、读书成为生命成长的必需。2、“取法乎上”乃读之“众妙之门”。3、诵读经典方能“不窥管,见天道”。4、疏离浮躁是文化升值之根。5、读书教学相得益彰。6、读学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7、思考与读书同行。8、经

3、典诵读的思考与行动。9、奇才在高层次之读中横空出世。10、经典诵读系终生幸福之旅。一、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需在这10点中,我对其中几点感受颇深:第一点就是“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需”。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上学的时候,也很喜欢读书,古今中外的名著也看了一些,课下睡前也总喜欢手握书本,享受读书带来的心灵世界的净化和升华。平时要是写点东西,虽然不能说字字珠玑,但也可以稍稍引经据典,看的过去。但是毕业以后呢,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教书匠,每日里只知道备课上课,依仗着原有的一点文化底蕴,应付着平日的总结、反思、论文,大有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之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次听了陶老师的报告,不禁让人豁然

4、开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已好久不读书了。取而代之的是逛商店、买衣服、游戏娱乐,物质享受的提高让我们有了浮躁之气,不能静下心来读书。那曾打动我们的书香不再有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了,再也找不到那时读书的那种超然忘我的感觉了!水无源则竭,一个人若停止了读书,停止了学习,就如一潭死水,不再拥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所幸的是现在终于有人对我当头棒喝一声:赶快读书。的确,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需。作为教师更是如此。在我们工作当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需要有一桶水,甚至,自己必需是一条长流不竭的小溪 。只有这样,你的路才会越走越长,你的教学之树才会常青,那如何做到

5、这一点?唯有读书。通过读书,吸取新的知识,接纳新的教学理念,采百家之长,从而内化,整合,成为自己的东西。提起窦桂梅,相信有的老师一定很熟悉。窦老师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全国特级教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提名十大杰出教师等称号。这样一个卓有成就的教育者,我们很难想象,她是出生在长白山脚下一个闭塞的小山村里。那么,她又是怎样走出了大山,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呢?窦老师说,是不间断的学习。窦老师小的时候,是在本村上的小学,她的小学老师,是村长的妹妹。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整个小学能学到的东西,我们可想而知。后来,她上了师范,也是生平第一次走进了图书馆。满屋琳琅满目的书籍,一瞬间震撼了她

6、。在如此丰富的知识面前,她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正如她所说,自己仿佛是一块干硬的海绵,急不可待的要泡到知识的海洋里吸个饱。读书,像一种心灵的呼吸,不但陪伴了她整个的求学生涯,还一直延续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工作之后的窦桂梅,拼命的读书,吸取知识,充实着自己。在繁杂的工作之余,她还会努力挤出时间写教学随笔和教育心得,在网上贴出自己的文章,和网友进行交流 。她认为,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长期的读书积累,窦老师写下许许多多的心得,这里有她曾说过的一段话,非常有意思,豪爽幽默中,透露着读书带给她的欢欣。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就读书来说,我不敢称自己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7、,但我爱读书。我不敢说自己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因为我底气不够。不过,我真的知道,读书太好了!人,要想有气质,要想真正地漂亮起来,一定要读书,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你穿再贵的衣服,买再高档的化妆品,仅仅都是外在的修饰,经过岁月的打磨,还是会像电影手机里说的那样“产生审美疲劳”。一句话,要想保持内在的魅力,读书就是最高档的“身心保健品”。一个人读书读多了,内心那个丰富呀!感觉社会、人生、周遭一切的时候,你的心境就不一样,看书看多了,我觉得人生怎么这么有意思、这么多姿多彩!跟着作者和主人公痛苦的时候,我哭过了,化作了一次沉甸甸的人生经历,有时还觉得:太好了,我刚才又排毒了。看书看多了,你觉得自己不

8、止活过一回,而是和书中的男男女女一起,活了上百回、上千回,获得生命的厚度和审美的愉悦,人生多带劲儿啊!我常想:巩利和冰心都 75岁的时候,谁漂亮?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读书滋润了我的内心,精神世界变得丰富了,人就舒展了,神经也展开了。有的老师每天皱着眉头,有的老师脸上乌云密布,孩子怎么可能星光灿烂呢?其实,精神的状态对生理有直接的影响。内心健康丰富的人,心灵就舒展,甚至眉毛、眼睛都可舒展开来,脸上也就写满了阳光,还不长疙瘩,因为毒都排出去了。(窦桂梅)她还送给我们一条“知识折旧率”: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同事知道;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确实,不学习,不思考,不实践,就会落后,被时代淘汰

9、。二、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书要读经典。确实我们也常常读书,但是,世上的书籍浩如烟海,而且良莠掺杂,我们读起来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读哪些,从哪开始,这些问题常常令我们困惑。在这次讲座中,陶老师提出“取法乎上”的读书取舍观,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他是这样说的 :“中国有句古话: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高层次的文化阅读,能达到从一当十的效应,其作用等同于拉长了人的生命。如果一味寻求好奇,读没有太大文化含量的图书或报刊,即便是读上终生,也只能在文化的下层上徘徊。”陶老师的这番话,为我们今后读书定下了一个如何取舍的标准,让我们茅塞顿开,这正如爱德勒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不要错过一本好书,

10、不要浪费精力读不值得你读的书。”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老师会说,我们每天要上那么多的课,要批改那么多的作业,哪有什么时间去读书呢?对于这一点,陶老师是这样说的:“我想是你没有寻找读书的时间,没有充分认识到读书在你教学中的重大作用。我们写教案确实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日复一日地写下去,你还是在写别人的东西,即使花了很长时间,仍不是你自己的东西,形成不了你的个性、你的风格。因此,从现在起,你不妨每天拿出半个小时读经典,一年之后拿一个小时,两年后拿两个小时,这样你的读与教,就会步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上课也会越发得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这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教有功底课自彩”。不仅是老

11、师讲课,学子们要成才,经典阅读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这里有一个关于鲁迅劝读的例子:20世纪30年代,一次鲁迅先生答左翼作家问。那时的青年作家很崇拜鲁迅,问:先生你文章写得这么快,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可谈吗?鲁迅回答得很幽默:如果有秘诀可谈的话,作家的儿子肯定成了作家,他肯定会传给他儿子。鲁迅的儿子海婴也没有成作家。他又说:那些作为技法的话都是骗人的鬼话,惟有多读多写。而且陶老师还认为,孩子的经典阅读,时机越早越好,文本越文越好,内容越深越好,方法越简越好。说到这里,也许有的老师认为,在学生们还不能充分理解精品文章的时候就大量阅读,似乎有些简单和莽撞。实际上,这却是语文教育和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正

12、所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伟大的方法。许多名人成功的事例都证明了这个方法。杨振宁说,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宋诗词。许多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70多年来,人生旅途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步体会到一些名句的真义,对诗句感悟更深了。我国著名的学者钱钟书先生,堪称学术界的集大成者。他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和惊讶的,甚至在钱老辞世的时候,江泽民主席亲自给他的夫人打电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的字样。那么,为什么钱钟书老先生会取得如此高得成就,这和他小时候的学习经历是分不开的。钱钟书出生的时候,他

13、的父亲为他取名“仰先”,取“仰慕先哲”的意思,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钱钟书从小就酷爱读书,六岁的时候,在亲戚家的附塾附学,曾经读过毛诗。以后由伯父教他读书。读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以及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等等大量的小说。十三岁的时候,钱钟书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大量阅读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十五岁那年返家度暑假,开始读古文辞类、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大型选本,从此开始系统阅读,这是他一生治学之始。在以后的求学道路上,钱钟书所读的书更是数不胜数,有人称钱老读书是“照相机”式的阅读。不但量多而且过目不忘。正是这些书籍,为钱钟书以后的发展成长打下了坚

14、实的基础,钱钟书一生当中,著书立作,写下大量宝贵作品,做过翻译,担任过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同时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可以说,钱钟书老先生的一生,是精彩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不断学习的一生。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昔日足够的阅读、背诵、积累,钱老怎会取得如此光辉的文学业绩!我们同时还要记得,这种背诵积累不只用来培养学者、文学家,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血脉、文明素养和精神底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有一句名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我们需要了解的世界,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但要读中国的圣贤之书,而且还要阅读外国的经典作品,因此,我们要采取博而广的阅读方式。“我们老师要具有世界

15、文化的眼光,而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眼光,故而,我们不仅要背诵中国的经典作品,同时还博览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这样不仅仅会让你了解一些知识,更会获取一个窥观世界的全新视角,你的思想,你的情趣,你的品位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取法乎上的背诵和阅读应伴随我们一生。读书是我们生命成长的必需,读书为我们的成长插上腾飞的双翼,面对着我们的孩子,面对着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怎样让中华经典诗文燃亮他们的人生,滋养他们成长呢?窦桂梅校长在这方面颇有研究,在清华附小,古诗文诵读已成为他们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开展的部分活动。 1家庭自学。充分利用家庭的有效时间学习古

16、诗是巩固拓展古诗词学习的良好途径。目前小学生学习任务很繁重,学习的科目又多,因此,古诗文扩展教学的内容大多要靠学生自己挤时间自学完成。在这点上,教师的调度很重要。可以周六、周日的作业少留一些,寒假、暑假的作业少留一些,以便留出更多的空余时间让孩子学习古诗文。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了更多的古诗词。而且学生们大多养成了每晚向家长背诵古诗的习惯。 2单元辐射学习。单元辐射学习即以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材)出现的古诗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例如教学夜宿山寺时引出李白的另一首望天门山;由贺知章的咏柳引出另外一首绝句;由杜牧的山行引出另外一首秋色这样,由于新出现的诗与教材中的诗是同一

17、体载形式,所以学生都学得比较扎实。 3组织诗歌朗诵会。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都要分别举行两次诗歌朗诵会。在所学的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小组选出代表参加比赛。为了给小组争得荣誉,代表们有的配乐朗诵,有的浅吟低唱,有的编成小品进行表演。这项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更使有一技之长的同学有了用武之地。经过两次评选,全班选出几名背诵大王,教师给他们颁发奖品和喜报。 4诗配画和诗化作文。每周从背诵的3首古诗词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配上想象的画面,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出诗歌表现的空间与色彩形象。另外,每周还要求学生选一首诗改写成小作文,将浓浓的诗情变为生动可感

18、的篇章。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将自己喜欢的诗词在头脑中加工、物化,既训练了想象力,又培养了绘画能力、作文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 5诗文集锦。让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诗词收集起来,并贴上自己的照片,附上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警句,再适当配上插图,贴在日记本上,看着彩照上那一个个可爱、神气的孩子,读着他们钟爱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名言佳句,真是让人喜不自禁! 6给诗人写信。每年的寒暑假,都要求学生给自己喜爱的诗人写封信。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达2000多人,自村夫到皇帝,从稚童到老叟,诗坛群星灿烂。让学

19、生寻找诗人的足迹,了解诗人的生平、代表作及成才的事迹或悲凉的人生,写出对诗人的感受认识或者鉴赏评价。有的学生写道:“李清照奶奶,你的心情还好吗?”“谭嗣同,您够男子汉!”“李白,你的铁棒磨针的故事是真的吗?”“杜甫爷爷,我从未看见过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景象!”“虞世南先生,你的那首蝉难道仅仅是写不停叫着的知了吗?不,你同时也在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在描写着自己。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种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写作能力,既理解了诗人不同的精神境界又发表了新时代学子的看法。 这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成就了学生的精神家园,他们怎能不喜欢呢?除了窦桂梅老师介绍的这些活动,教学经典诗文还有

20、许多其他的各式各样的方法,比如做诗词贺卡,诗文书签,办诗词手抄报,诗配画,举办赛事会,等等。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新颖有趣的方法,那就是教唱古诗词歌曲。中国的“诗”和“歌”从她们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形影不离,密不可分的。诗经、楚辞、乐府、词曲,原来都是可以拿来唱的。我们给古诗配上优美的旋律,使古诗变成美妙的歌曲。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孩子记忆古诗文,听音乐,学古诗,一举两得。这里我选了其中的几首歌给大家听一下。为诗歌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相配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对诗歌咀嚼消化品味的过程。只有对诗歌的内涵有深刻、独到的理解,才能找到与之相配的音乐来表现。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陶行知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诗词便是语文教育真正的“灵魂的粮食”。 强化诗教,便找回了语文的灵魂。我们坚信,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典精品,会同空气一样毫无痕迹地从学生的口中渗入血液,留存于生命之中。诗中的智慧、风骨、操守、意境,将凝聚在他们体内,并将成为他们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错过的岁月已然错过,但学习永远不嫌晚!让我们把对经典的学习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弥补从前错失的美丽。学习,就从现在开始,跟我们所有的孩子们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