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索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索与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索与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训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因此学生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情感与合作技能等方面都得
2、到了提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交流与竞争;有效性评价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一)有效参与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有效参与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来透视分析: (1)从参与的范围分,可分为部分参与和全员参与。在学习中,性格开朗、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获得较多的参与机会,而性格内向、腼腆拘谨的学生可能成为看客。若组织不好,调控不当,会产生活动中的马大效应。(2)从参与的表现分,可分为外在参与和内在参与。在学习中,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常常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因而也常常受到教师、同学的关注。但也有一些学生性格较为文静、沉静,面对新的问题,外部反映并不强烈,但却喜欢沉思冥想,口讷心慧,冷
3、不丁地提出一些想法,却很有见地,耐人寻味。实际上后者也在参与,甚至是实质性的深度参与。在目前的学习中,我们往往对前一部分学生引导、调控不够,对后一部分学生关爱、鼓励不够。(3)从参与的过程分,可分为阶段参与和全程参与。有的学生只对某一环节、某一方面感兴趣,而对于其他过程就不大关注,而有的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4)从参与的效果分,可分为有效(高效、低效)参与和无效参与。像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经式的参与就是无效参与。 (二)有效的合作是小组合作的关键。合作小组的组建,既要依据学生共同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倾向,使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
4、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组内交流,组际竞争。要想实现有效合作,组内经常开展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小组合作如果缺乏交流或交流不畅,合作过程中就容易产生问题,甚至合作难以维系。合作小组内的交流形式多种多样,有座谈,交谈,商讨,成果展示或相互交换等。通过交流能增进理解,联络感情,达到心理共融和默契。通过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同伴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或相互调整,使合作得以滋润和优化。通过交流,还可以提高交际能力,推动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在提倡组内交流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组际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评价 (一)有效性的基本理念
5、(1)互动观合作学习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不仅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把握,分配学习任务,控制教学进程,同时要求教师关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2)目标观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讨论,共同提高,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效果突出时,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从而达到认知、情感与技能均衡的教学目标。(3)师生观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合作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
6、当好“演员”,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4)形式观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讲授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的,讲授过程也力求简明扼要,耗时短而成效显著,能为后来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5)情境观合作性的情境,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会意识到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
7、己利人”的学习情境。(6)评价观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二)有效性的评价的基本原则(1)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分而是促进转变性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基本用于区别胜利者和失败者,而不是作为一种转变性的协调发展过程。学习的目的不单纯是理解前人发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是探索未知领域的活动。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与学习个体,不存在简单划一的评价标准。学习者面对未知的领域,目标是方向性的,但没有已知的答案。因此,学习者需要的更应是一种新起点下
8、的挑战性驱动,评价不是区分,而是为了调节学习者的行为。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仍可以采用区分,但这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2)评价主要通过学习者的自我反思而最终实现 在学习中,评价的主体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学习者、导师、学习伙伴等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主动的探索者本身是最重要的评价者。当然,教师可以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他是一个促进有效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另外,合作小组中的互评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有效性的评价的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只有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才最能起到反思的作用,引起自我的改进。因此学生必须是评价的中心对象、主要的评价者。评价中的首先
9、应当是考虑的是自我评价;然后是协作者或者同学的评价;最后是教师或者家长、社会对学习者的评价。 (四) 有效性的评价的内容(根据评价内容设计量表一、表二、表三、表四) (1)是评价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 A 小组成员出勤率 B 是否认真努力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C是否积极参与 D 是否有责任感 E 是否主动协作,组员关系是否协调 F 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 G 是否主动提出探究设想和建议。(2)是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对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 A 查阅资料和筛选资料
10、的数量和质量 B 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 C 使用新技术 D 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 E 对学习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3)是评价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查学生在一次探索式活动中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4)是评价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反映出来。(5)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张简报、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探究笔记,
11、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与研究的意义(一)更有利于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伴随着浓厚的情意色彩。学习行为又是一种社会化行为,唯有同他人沟通、互动,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学习具有多元目标,包括激发创造精神、增强主体意识、陶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习体验科学研究、学会人际交往养成合作精神、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等。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
12、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将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理所当然地成为研究性学习的比较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学习并非培养天才儿童的超常教育,也不同于偏重少数特长学生的课外活动,它面向的是全体中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往往出现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被动学习状况,赋予全体学生远比传统课堂教学中多
13、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担当一部分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所以,对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组织形式。(三)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在接受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往往体现为结构化的教学程度,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学习过程始终。课题研究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好坏。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舀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不仅如此,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还表现在同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中,社会调查、访谈、外出收集资料、向专家请教等等,不仅需要合作伙伴的同心协力,而且要独立地运用社会交往技能去争取成功。可以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