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7278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摘要: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环境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谈了一下自己的粗略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深度融合 学习过程 正文:二十一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学校教育日益处在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人-机、人-人互动系统的学习环境下。目前,信息技术环境已成为整个校园与课堂环境中最具震撼力、最具魅力的一部分,甚至有人称之为“数字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可以

2、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促进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中。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

3、全新理念,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深刻思想内涵。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使信息技术发挥更大作用,从而对教育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前提: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学生更高的学习素质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给教育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变化,怎样切实有效将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外对教学的精心设计则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工作很忙很辛苦,但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时代的要求。首先:对教师来说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知识技能。能熟练操作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形成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和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

4、能力,能持续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学校和相关的教育机构也应定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新技能的培训工作。 其次: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学习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正确理解和评价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局限,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第三: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能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能运用有关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营造有利于学习和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能在不同教学模式和不同教学环节中熟练运用有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第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能力。能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前的准备阶段、具体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等不同环节,

5、将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五: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辩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习惯。能结合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引导学生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并能在教学活动中以身示范;能利用技术资源使全体学生都能公平受益。第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能够对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反思、总结提高;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与同事、学生、家长、专业人员等进行交流、合作;能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

6、习。深度融合环境下不仅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信息技术素质,同时也加大了对学习者信息技术素质的要求。笔者认为对当今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像语文一样,是以后更好学习各科知识,会自学的基础。因此要不断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最后内化为知识的能力。从小学起就要学习简单的计算机使用,在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应力求以各学科的知识信息为载体,使学生看到如何使用计算机来获取和巩固这些知识,而不是干巴巴地讲解程序设计语言或应用软件命令。各科教师也要都承担一定的信息技术教育任务,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非常自然地接受训练和教

7、育,把信息技术知识融汇在各科学习和课外活动中。二、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度融合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学生的学习要分为三个阶段: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学习、课后的复习和评价。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是将信息技术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让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起到积极的优于传统方法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在课前的个别化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友好、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优良的个别化学习环境。教学软件采用超文本结构,呈现的教学内容要系统、全面,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

8、学习者既能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又有充分的选择空间。 在课后的分析评价和复习过程中:可以设计程序通过检查、测验等方法反馈信息,分析评价教学效果。信息可以反馈给教师,也可以使学习者能够进行自我评价。这类CAI课件可以自成体系,也可以穿插于其它CAI教学模式的课件之中。有时也将试题库归为CAI教学软件。基于因特网为基础载体的各种信息将成为未来知识的主体,而信息存储、信息交换、信息创造、电子商务等等各种活动均逐渐对因特网产生一定的依赖性。所以我们不能仍然以完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学生,那样会让学生与目前社会的发展完全不相适应,学生离开校门后完全不适应社会,什么都要从头学起。所以课前的个别化学习和课后

9、的分析评价和复习可以以网络为载体。下面主要说一下课堂展示过程。上课前教师首先要考虑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模式。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有:“任务型”即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自己或在老师帮助下来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型” 即学生或师生发现问题,学生独立探索、研究问题;“协作型” 即可以开展集体讨论或辩论相结合。实际教学中可以几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一些积极的作用。这种“任务型”、“探究型” 和“协作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大部分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从而为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教学模式

10、的好坏没有定论,不能说哪种模式好,哪种模式不好,而这种“任务型”“协作型”“探究型”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课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甚至是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中不同的内容适合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一些艰涩的课节讲授都很难理解透彻,就不适合让学生自己探究,而是要设计一节讲授与探究结合的课型。而一些比较简单的课节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课节可以设计探究合作课型。就是传统的讲授法一言堂也有它适合的课程和课节,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在确定了教学模式之后,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实现教学目标,做出教学媒体的选择、组合、应用的规划。设计课堂展示类课件用来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用图形、图

11、像、动画等媒体表现一些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和动态演变过程,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利用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尽可能地激发学习者的联想,唤起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从而更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结构,而且更要让学生通过对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以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如:对英语课堂中动物、食物和景点介绍,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要花三节课的时间才能讲完,而且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师制作了一个10分钟的教学片,请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并配乐

12、解说。结果,该片因其优美真实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富有感染力的解说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仅仅一节课便学完了三节课的教学内容。高中物理原子 原子核一课中,学习的是抽象的微观领域的知识,把本节课的微观信息利用Flash或者是3d max制成课件,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把教学内容变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信息,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的设计,优化了信息的获取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益。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先思考本节课最适合的教学模式,然后让信息技术以它最合理的方式呈现在它最该出现也最起作用的教学环节,没太大意义的时候可以不用,用了这种方式就一定要体现出它在此处的优越性,用了就一定要

13、比其它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有益。 三、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控制和把握融合的节奏:避免盲目应用,更要避免走进应用的误区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对教育改革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信息技术是服务于教学的一个手段,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状况和学校自身情况,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解决好谁上学、在哪学、怎么学、怎么评价的问题。Internet网,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具有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知识和资源都是按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

14、织起来的,因而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并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沃土。但是,网络学习存在着它的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不可控性,笔者认为课堂要可控,无论是课改也好,强调自主学习也好,都不能忽视一点:学生的学习行为必须可控,这是基于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全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因特网存在其缺陷和局限性,但是这些都改变不了信息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我们的学生必须面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事实。目前的网络状况还不是特别适合学生学习的普及,期待网络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加强网络的可控性,让网络更适合于教学,服务于教学。我所了解的一所

15、新加坡的高中,学校开办了一个网站,老师讲课的时候用的幻灯片和课程资料,下课后都传到网上去作为学习资源,学校每月会组织一到两次网络学习课。每个学生在开学的时候就会收到了学校发的账户和密码,学生在学校是实名制上网。别人只能看首页,资料看不到,资料需要登录才能看。学校有监控,也基本上没什么人浏览不良网站。作业都是全校统一的,没有书,都是学校统一发讲义,在讲义的最后都是统一的练习题。然后老师留,在习题课的时候讲。每一章讲完后,在网上可以找到所有这一章习题的答案,方便学生再次查看。在新加坡的高中,自学占80,老师在课上讲的也不是很细,都要自己预习和复习。我觉得新加坡的这种方式比较好,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自

16、学的能力,又不失在校期间对学生浏览网站行为的控制。我们国内也需要一些有资质的机构建立和健全一些学习的网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推进融合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要实事求是,理性地推进融合。比如说外语学科的某些课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只能是增大了课堂容量实际这些利用其它手段也一样可以做到,比如发小试卷。语文课谁都可以讲,但讲出的内涵和给学生的体会却是千差万别,信息技术应用之下不要忘了老师思维与思想的火花与学生的心灵进行碰撞,引起共鸣,不要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用。我听过一节数学课讲尺规做图,整节课都没有出示电子白板中的刻度尺,而是使用了智能笔功能,这样的应用不如不用。老师一定要根据

17、不同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特点,避免盲目应用,避免课本搬家等形式主义倾向。各地区各学校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教育发展的情况逐步推进应用与融合的步骤,切忌不要盲目应用,避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未起到应起的效果。主要参考文献:1、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 何克抗2、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A.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曹青.3、浅议社交网络与泛在学习的实线 河南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 郑明 4、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 北京师范大学 杨开城5、改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常州高级中学 任惠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