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问题情境探究模式初探.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292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问题情境探究模式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问题情境探究模式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问题情境探究模式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问题情境探究模式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问题情境探究模式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问题情境探究模式初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问题情境探究模式初探【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以学生为本,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理解、感悟和体验。这样,体育课堂就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关键词】问题情境;自主学练;合作探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提倡“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改进

2、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中的探究性学习。笔者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掌握探究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运动技能,促进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一个便于操作的的问题情境探究模式。1.“问题情境探究”模式的构建1.1教学结构“问题情境探究”模式的教学结构表现为“提供生活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练探索教师点拨运动技巧”,体现的是学生尝试性地学,教师点拨性地教,强调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走完学习过程。教学结构中的三大块从课堂时序上纵向排列、相对独立、各有层次;从课堂教学多种因素横向考虑,又互为联系,相互结合,使教学

3、过程构成一条具有正态价值取向的发展链。1.2 主要特征该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其显著特征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力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该教学模式摈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代之以“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思想课堂教学中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广度,而是要将知识作为载体,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2.2强调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强化。该教学模式将创设问题情境作为重要环节,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能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不断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整个学习

4、过程中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得到较好的配合。1.2.3强调师生角色的新定位。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的地位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2.“问题情境探究”模式的教学策略2.1提供生活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的热情这里的问题情境其实就是遇到的一个生活情景,一个没有直接明显方法、想法或途径可遵循的情景。课堂中的问题情景一般是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从而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在与二年级学生进行“踏石过河”游戏时,我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小朋友们

5、,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帮农民伯伯搬运南瓜。但是要渡过前面的这条小河,才能到达农场。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三块木板,同学们利用这三块木板过河,边铺木板边过河,看看哪个小组过河方法多,而且又快又稳?”问题情境犹如吹响的号角,击起的战鼓。各个小组都气氛活跃,组内分工,合作交流。结果,有的组用小木块依次进行,采用跨跃方式过河,有的组仅用其中两块小木板交替过河2.2自主学练探索 学会探究的方法运动技能的获得不应该仅仅是接受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历练中感悟的过程。学练的过程暴露的是学生的困难、障碍与矛盾,也容易展示出聪明才智、独特个性与成果。因此,自主学练强调学生探索的经历和获得技能的体验。虽然这意味着学生要面

6、临困惑、挫折和失败,甚至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这却是一个人在体育学习生涯中生存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自主学练主要是学生在实践中寻求问题的解决,获得技能的发展。在上四年级跳上成跪撑跪跳下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探究题:这个动作可以分解为哪几步来进行练习?你选的是哪一种?学生带着问题自由组合,有的两人一组,一人练习助跑起跳,一人保护;有的三人一组,一人做跪跳下,二人帮助,有的练习辅助动作跪跳起在汇报学习情况时,学生纷纷发言:“老师,我觉得应该分解为两个环节来练习,先是跑过去,双脚起跳,再是跪上跳箱

7、,再跳下来。我选用的是先练习双脚起跳,我觉得自己跑起来踏着板没有力量。”“老师,我觉得应该分解为三个环节进行练习,先是练习以前学过的跪跳起,接着是练习跪在跳箱上跳下来,最后练习跑过来,双脚起跳,我选用的是先练习跪跳起,因为我跪上跳箱时跳不起来。”同学们自己发现,自主尝试,合作探究,使难度较大且单调、乏味的技术动作化难为易,使学生获得发展力。2.3教师点拨运动技巧 体验探究的乐趣我们在不断反思中还认识到,我们的课改绝不能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过高估计学生的自主能力,把体育课上成“休闲型体育课”。因此,在学生自主学练后,我们十分重视进行运动技能的指导点拨,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能。一节体育课上,

8、我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要领后,便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可还有一半同学掌握不好。我便吹哨集合准备给同学们再示范强化。谁知这时一声尖叫“青蛙!”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有的吓得四处逃窜,更多的同学拥上前去围观。我见势箭步上去,只见一个男孩子趴在地上用手戳那只绿绿的大个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最调皮捣蛋的王强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老实过,立定跳远一点儿没学会又来搞这个名堂。我简直火冒三丈,正要上前发作,但灵机一动,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相像吗?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且让他们仔细观察起来。“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蹬的?”我引导道。这时同学们睁大眼睛

9、,个个在认真地观察。“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小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很好,观察得真仔细!”我及时加以鼓励。“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回答道。“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我又问。“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身体全部展开了。”小王强跳起来答道。“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轻巧地落地。同学们,想不想再试一试呀?”“想!”同学们齐声答道。同学们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起劲地练了起来。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很快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总之,“提供生活问题情境

10、学生自主学练探索教师点拨运动技巧”,这样的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阵地的教学模式超越了一般的体育教学生活化所倡导的创设生活情境的局限,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生存发展力与生命张力。3.“问题情境探究”模式的评价策略3.1以评“学”为主的策略这此模式中提倡评价以学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由此,在评价中,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人,而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及其效果。教师应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整。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包括的内容有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参与程度、思维与能力的发展等,这些都要靠教师来判断与诊断。这里讲的评价并不是减少对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

11、者或辅导者的作用的评价,而是强调对教师的引导作用的评价,要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如教师在问题设计时是否注重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否真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否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意义建构等。3.2以内在评价为主,以外在评价为辅 这此模式中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内在评价,并认为最好的评价者是本人。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分析和原认知工具,以使他们能够自己反思和评价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以便促使其成为一个自我促进、自我控制的学习者;评价的内容应该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协作学习精神。因此,评价应该是外在评价和内在评价的结合,且以内在评价为主。学生内在评价关注的是自我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自我评价的基础础上调控

12、自己的学习,即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人到自己的知识建构中去,形成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检查的能力。同时,教师的外在评价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更宽阔的平台来真正理解知识,从而发展思维与运动能力,而不是使学生过分注重外在评价,学习仅以取得外在评价为中心。 参考文献:1毛振明 赖天德. 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探究学习. 中国学校体育,2006(8) 2郑金洲. 重构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3)3季浏. 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叶澜.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教育研究,2002(5)5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教育研究与实脸.2000.(3)6刘娟.建构主义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评论.2001.(3)7魏祥迁,朱红.论建构主义教学观与教学改革.中国成人教育.2004. (8)8平成全.论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创设.教育探索.19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