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学生论文摘要: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也称创新精神,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意愿。只有具有这种意愿,才能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也于向书本、向前人、向老师提出质疑,才能具
2、有创新的冲动,才能激发创新意识。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善思、多疑、好问,喜欢尝试,对识记汉字、阅读课文、背诵古诗等都很有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要千方百计地给予保护与激励。1、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以创新教育见长的美国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创新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我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总是和学生一道读课文,我们洪亮
3、流畅地读、准确清晰地读、饱含激情地读,教室内书声琅琅,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 此外,教师要由权威性传授知识转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言和交流的机会。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应用;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试”。教师则始终处在“导”的位置,让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尝试、主动获取,在此过程中,学生那怕是有一些误差,也是可取的,至少他敢于创新,教师应该鼓励他、引导他,为他的尝试创造条件。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所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
4、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2、运用语文教材的创新因素,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很多,广泛分布于字、词、句、段及每篇课文中。小语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几乎都有创新性,它们从选材、立意到谋篇布局、遗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新精神。甚至课文中某个汉字的识记,都很有学问,都有可能诱发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研究和运用这些创新因素,进行创新教育。3、巧用多媒体,激发创新思维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靠的是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和一张嘴来进行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
5、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和思考方面有较大的缺陷,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要进行创新教学与创造力培养,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习惯了左脑思维,因为重左轻右,左右脑发展不协调,大脑潜能未能很好地挖掘出来,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语文教学则很好地引导学生双脑并用,大脑的潜能就能得到较好开发。而多媒体教学就是把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引入课堂教学。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比之传统的教师讲课,形式更多样化,也更新颖,可以营造气氛,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所谓耳听为虚,眼观为实。画面则形象、逼真、系统且有色彩的展示出事物的变化
6、过程,从而更有利于集中精神。我讲读胡同文化时,我拿出到北京旅游时拍摄的一大组相片,通过实物投影放大投影出来,并以我的现场解说,绘声绘色,令学生兴趣大增,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透彻了。学习完祝福,也不妨播放同名电影,因为学生对电影的领悟能力是较好的,所以用于强化印象,感受主题,效果不错。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在理解和表达问题时,要求有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不说大话、空话、套话、假话,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思考问题时,要求思路开阔,敢于突破传统定势,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7、方面的特殊功能,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象、推动联想,最终实现创新。1、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文学科在发展学生思维中的特殊作用,有的地方体现的比较明显,如司马光中的逆向思维,称象中的求异思维,思忌赛马中的变异性思维等;有的地方则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如小山羊一课,看似很平常,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完全文之后,可以通过启迪:“小山羊还可以和谁交朋友?请大家都来当个小作家、小画家,给课文和插图续几个片断怎么样?” 2、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方法有下述几种:一是鼓励观察,促进联想。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始
8、发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使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通过观察产生联想,通过联想实现创新。如秋天这一课,完全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去亲身观察、体验秋天的美景,然后教师再启示:“同学们能不能想象出冬天和春天又会是怎样的呢?”这时学生就会依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积极联想。二是增强直观、展开想象。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人类社会的希望,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就会失去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动力。儿童时代最易幻想、最具想象力,善于形象思维。因此,我们必须依据儿童的特点,结合课文中的一些神话、童话及科学幻想故事,充分运用幻灯、投影、图片、音像设备、电子计算机等各
9、种教学媒体,进行直观形象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想象的基础和丰富的想象素材,让学生尽情地去想象。三是减少统一,鼓励求异。古人云:学则生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太多,字词理解,要以字典为准:提练中心,要以教参为准;回答问题,要以教师的教案为准等。实际上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感受、独立创新的自由,对学生有百害而无利。因此,我们要允许求异,鼓励质疑。四是突破定势,实现灵活。传统教学方式是以讲授式、问答式为主,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完全局限在教师设计的琐碎的问题之中,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为改变这种状况,可大
10、胆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如自读提问方式、分组讨论方式等,甚至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去感悟、去寻找灵性。3、开展活动课,培养创新精神 苏联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时时处处用各种手段激活学生心中探究和表达的欲望,使他们主动学习,自觉探究,培养创造能力。 学校以外,可以开展活动课教学。所谓活动课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活动教学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认知活动中的地位,认为要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置学生
11、于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中,主张学生由主动经验和探索的活动发现知识。而目前,众多家庭拥有电脑设备,也为这一点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可以在家里、在电脑公司,使用教学软件,达到补充在学校听课不足的目的。目前有一些教学软件非常便于学生自我训练,它通过声音、画面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堂主动学习,课后也可以自学,无师自通。因此,语文教学应以课本为主要内容,在教学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等原则指导下选一些学生喜爱的课题来开展活动课,充分解放学生,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这是带有创新、发现性质的学习
12、。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对他们所不知道的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发现,才能主动实现对客体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提高,才能促使学生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因此现代语文教育观提倡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注重健全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1、营造宽松气氛,唤起学生的自信心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以及过度强调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要么不敢想、不敢说,要么就说假话、套话、空话,这种现象显然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13、,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现代教育中老师急需唤回学生的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思、疑、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那么,教师应当怎样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呢?首先,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要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只有在学生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他们才会投入、才会自信。例如:我曾设计过的一次新思维习作训练田忌赛马新编,我让同学们想象:齐威王赛马失败之后心情如何?他会怎么想、怎么做?他手下的谋士们会帮他出哪些主意?你能
14、想到什么妙招帮助他反败为胜?请大家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同学们兴致高涨,诸如“美马计”、“挖陷井”、“喂泻药”、“调虎离山计”五花八门,说起来头头是道,个个俨然是“赛诸葛”,演起来妙趣横生、惟妙惟肖,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写出来的习作精彩纷呈、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同样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懂多少就说多少,不懂的就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水平的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教师则适机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个个跃
15、跃欲试,让他们自信地发表意见。2、巧妙设计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是要最终体现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形成能力上。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的艺术性和巧妙性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老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语文课堂上事倍功半的催化剂。例如我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时,我让同学们搜集有关诗人杜甫人生遭遇、个人创作风格,以及当时时代背景的资料,并提出了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问题:是什么促使这位性格沉郁、诗风深沉内敛的大诗人写下这样
16、一首“生平第一快诗”?显露出“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万分欣喜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的赤子之心?学生们通过自学、讨论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还在班上掀起了一个研究唐诗、唐史、及大唐著名诗人创作风格的热潮。一篇篇小论文应运而生,虽然稚嫩,但让同学们品尝到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无穷乐趣。3、开展良性竞争,鼓励学生的进取心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由竞争而产生的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竞争环境的心理能力都是二十一世纪不可缺少的现代人素质。我们教师必须结合语文教学,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不断进取
17、。如:学习课文赵州桥时,我请学生们自由组合,成立临时旅行社,把赵州桥介绍给游客们,比一比哪家旅行社服务质量最高,导游介绍得最好,能随时解答游客提出的问题。并推出评选“星级旅行社”的活动。同学们都开动脑筋,积极准备,首先把课文内容吃透,再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有关资料,以备回答各种问题。终于在上课时,每家旅行社都在前一组同学的基础上吸取优点,改进不足,有的加上自备的简易道具,有的小导游在介绍时不仅对课文的内容了如指掌,还加上了丰富的课外知识介绍起来像模像样,煞有其事。可见是用了一番心思的。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们进步的呢?是创新,是进取心内驱为萌发的创新灵感,因此进取心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个性品质,也是让现在学生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