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育理念.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73316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化教育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化教育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化教育理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活化教育理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化教育理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化教育理念.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我理解生活化教育理念就是不要超越幼儿现实,根据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能见到听到,幼儿比较熟悉的生活情节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样幼儿才会有兴趣,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老师也才能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掀起了以纲要为契机的新课程改革。“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已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即:从生活中来课程内容“生活化”,到生活中去课程实施手段“生活化”,强调关注幼儿的生活,改变了幼儿园教育中孩子被动学习,教师机械灌输的局面,从根本上实现了幼儿的主体发展。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谈谈自己对“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几点感悟。一、顺应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重

2、视“生活化”理念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这些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不断发展阶段,生长是摆在第一位的,这个特定的时期决定了生活是幼儿获得发展和经验的源泉,而这一特性也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必须“生活化”,这也是幼儿园课程区别于小学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符合学前儿童生命存在的。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儿童察觉到学习内容与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就越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就越有效。幼儿教育并不是把幼儿关在一个教室中,坐在那里听老师一个人说,而是要让幼儿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中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

3、通过“生活化”课程,学会如何生活,这样才能突显出“生活化”理念所隐含的教育价值,这一点每个幼教工作者都必须清醒的看到。二、教学活动组织应体现“生活化” 幼儿的学习都依赖于生活中对具体事物的反复探索和经验,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生活,实施的途径包括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活动、活动材料生活化等。如语言活动:丰富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材料进行活动。我班开展的“开心一刻”主题活动中,便是利用幼儿自己的照片进行讲述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幼儿敢说,想说,能说,使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如数学活动:脱离了生活的数学是枯燥的,幼儿是没有兴趣

4、的,我班在墙面布置中体现数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体现数学,如利用每天的排队习得序列关系等。如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的根同样要汲取生活的营养,我班的绘画活动树,就是让幼儿走出教室,来到真正的树旁进行创作。利用石头、瓦片进行绘画,丰富表现形式,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再比如我班的区角游戏活动,幼儿通过区角游戏,再现了对生活的理解,体验他们渴望体现的事情,并在投放的材料中突出了生活化。在“我的小餐厅”,孩子们自己当厨师,用海绵做成了蛋糕,纸箱做成了微波炉,包装纸做成了饺子等。在动手区利用废旧鞋盒,塑料垫做成棋盘、棋子、小动物的头饰,用树叶和花生壳做成风铃。体育区用饮料瓶做成的高跷,用塑料袋做成的毽子,用丝

5、袜做成投掷器等,都让幼儿活动起来倍感亲切,并充分感受到生活世界的物品利用价值。三、重视幼儿日常活动,挖掘教育价值幼儿日常活动皆为教育,日常活动主要指晨间入园、进餐、饮食、睡眠、入厕、盥洗、自由活动、离园等相对比较固定的活动。教师要明确日常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生活条理化帮助幼儿梳理已获得的零散的片段经验,使之系统化、整体化、形成态度、情感和社会性的教育资源。如入园离园时的礼貌教育,幼儿集体生活中的规则意识,活动中的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矛盾,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与同伴、老师之间关爱与沟通,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四、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陈鹤琴“大自然大社会是我

6、们的活教材”理论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挖掘它的教育价值。我园植物园中种植了葫芦,从播种开始,我班老师便带领孩子每天坚持观察记录它的生长过程,当孩子们看到了一个个小葫芦挂在葫芦架上时,有的孩子高兴地流下了眼泪,我班由此生成了一个“我的发现”主题活动,通过记录“葫芦生长”,“和葫芦说心里话”“画葫芦”等,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在“和葫芦说心里话”活动中,孩子们个个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眼光中充满了好奇与热爱。我班最不爱说话的小朋友竟然对着小葫芦大声地说了很多,这不正是体现了“生活化”教育的价值吗?五、教师要与幼儿真正地一起生活 在幼儿园里,每天与幼儿在一起的是教师,能否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得发展也同样取决于教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决不能以为幼儿什么都不懂,对幼儿的生活不理解,不重视,甚至与幼儿之间产生了一座“心门高墙”。教师必须要溶入幼儿的生活世界,应做到1、行为上融合: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应是零距离的,语言应是儿化的;2、观念上融合:教师以正确的儿童观去衡量幼儿的表现,不以成人的意志去评价幼儿;3、情感上融合:教师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情感应是真诚自然的,发自内心的。 总之,在教育实践中体现“生活化”理念的过程,就是使幼儿园教育教学鲜活、生动的过程。教师必须坚持“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