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综合实践活动因“实践”而精彩.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7374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综合实践活动因“实践”而精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综合实践活动因“实践”而精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综合实践活动因“实践”而精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综合实践活动因“实践”而精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综合实践活动因“实践”而精彩.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综合实践活动因“实践”而精彩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最基本方式。注重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实践,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让综合实践活动因“实践”而精彩起来。 关键词:实践兴趣锻炼感悟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

2、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的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它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关注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那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因“实践”而精彩起来? 一、 让实践有“实”。 实践课,顾名思义,重在“实践”。然而,据我了解,在目前各个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感觉与一般的课堂毫无二致。最常见的有这样两种课型,一种是制订计划型。即学生坐在教室里,由老师将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的主题告诉学生,

3、然后,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活动目标、任务分配、任务过程等。整堂课都洋溢着热闹的气氛,却给人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去实践之前的计划固然重要,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项活动该如何去做,可到底老师会不会带领学生按制订的计划去做呢?那就不得而知了。另一种就是汇报型。即学生将“实践”后获得的知识、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整堂课在学生妙语连珠的言语中结束。可他们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那就又不得而知了。我觉得,这样的课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课,顶多只能算“模拟”课。毕竟说与做是有一定差距的,会说不会做的大有人在,能说不能做的事情更是不胜枚举。尤其是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甚至自

4、己的衣袜都不会洗,但他们坐在教室里都会侃侃而谈诸如“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之类的话。还有很多事不是我们个人所能解决的,甚至说不是一个国家所能解决的。例如环境的污染,就需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因此,坐在教室里上这样的“实践”课,和“纸上谈兵”有和何区别呢?我觉得倒不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做点具体的小事情,实践课毕竟还是需要“实”一点。 二、 让实践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它关系到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一个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常常会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学习。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5、不如乐之者。”我觉得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好,让学生在活动还没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我校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挖掘身边的资源,在校园里开辟了“小小农庄”,在活动之前同学们早已跃跃欲试,也正是这种心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兴趣高昂,因此,学校开展的以小小农庄,快了多多为主题的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有声有色。 三、 让实践有“炼”。 教育部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中指出:“增设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

6、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展示自我,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我们知道在“课题实施”阶段,就会开展各种调查与采访活动,安排学生能与组内成员合作完成调查活动,做好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收集和整理好活动的资料。所以,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事前考虑周到的好习惯,并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和别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设计好活动中每一个面临的问题,在这一系列实施课题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各项能力得以提高,从中学会了收集信息、分析和整理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实践活

7、动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着眼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其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已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新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并能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四、 让实践有“悟”。 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所强调的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去调查,去研究,去感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们在实践中经历了或成功,或失败,或欣喜,或沮丧的亲身体验后,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虽然是

8、初步的、稚嫩的,却也是非常可贵的。如我校开展的小小农庄,快乐多多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农庄里播种、浇水、施肥,学当农民,把那些蔬菜照顾得真是无微不至。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知道了蔬菜的生长过程,体会到了要想蔬菜长得好,一定要科学种植。当学生们看着自己种植的蔬菜渐渐长大,懂得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也从中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不再随便浪费粮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了真实的实践,学生也就有了真实的感悟。 五、 让实践有“延”。 我认为让实践有“延”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实践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课内实践指导课外实践。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具备高尚的品质

9、,有着过硬的素质。尤其是实践活动课,更是要体现这一点,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养成的好习惯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才是综合实践课的真正意义所在。其二,我觉得我们一个主题研究结束,并不等于我们的实践活动就结束了,实践活动应贯穿于学生整个生活的始终。如通过了解学校周边环境这一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且也有一些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但这远远不够,我们更希望的是学生能一如既往的将这一实践活动进行到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新课程的一道亮丽风景,有着新的理念和新的操作,它需要我们关注的并不是学生定量的结果,而是关注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发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设法解决问题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不难看出,只有真正重“实践”,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因“实践”而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