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对小学劳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7419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55.对小学劳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155.对小学劳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155.对小学劳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5.对小学劳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55.对小学劳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小学劳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小学劳技课改论文主要精神,针对过去小学生活与劳动课堂教学情况,本文为了让学生掌握技能,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并使学生达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以及摄取服务的有机结合,从四方面对小学劳技课提出了思考:1、要有新颖教学内容; 2、要转变教学观念; 3、转换教师角色;4、要认真备课,加强直观现场指导还要有全面教学评价。关键词:劳技课教学 思考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劳动与技术这门学科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技能,注重探究、引导创新,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并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小学劳技正在不断革新、试验和改

2、进之中。作为一名一线的劳技教师,本着对小学劳技课的热爱,对小学劳技课的教材内容、教学理念等,也有几点个人浅薄的思考。一、要有新颖的教学内容。原来我们用的小学劳技教材是小学生活与劳动,教材编写人员在编写本套教材的本意是要将小学的劳技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紧紧结合起来,我个人看来,这种编写的指导思想是相当好的,但由于时代的发展有些内容已经有些陈旧,同时代发展不够吻合,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在小学劳技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一定要新颖,要跟上时代节拍。原来有很多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的,如煮鸡蛋、扎拖把等,都应该删去,但现在改革后还有,我觉得应该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劳动内容

3、较多,涉及范围也比较广,因而我个人认为,可以把小学劳技课的内容分为几大块,如手工制作、家庭烹调、园林花艺、金工木工、生活常识等等。在每一册的教材中,依据地方特色、季节和学生的年龄,都分别安排以上这几块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劳技课中学到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如,“家庭烹调”的课上,可以教学生制作一些地方特色的菜肴和小吃介绍地方饮食文化等,特别天台山饮食文化较为发达,风味独特,各有讲究。其中风味小吃、农家特色山野饮食特别受到游客的青睐。如天台可以特色小吃主要有饺饼筒、水晶蛋糕、猪肉麦饼 、扁食、蛋清羊尾。其中饺饼筒是天台特有而最具特色的食品。农家特色山野饮食主要以高山蔬菜、野菜、野味为特色。高山蔬菜

4、主要有番茄、黄瓜、青椒、青菜、豆角等;野菜以野生苦菜、野生蕨菜、香椿芽、马兰头主;天台山上野生动物种类很多,其中野兔、野猪、雉鸡、溪鱼、天台香鱼等,能让你大快朵颐,百吃不厌。这样的教材既吸引学生又服务天台的经济。更重要让学生以掌握了一门技能;在“手工制作”课上,可以教学生编制一些简单易学的手工工艺品,培养学生心灵手巧、做事仔细认真的态度;在“园林花艺”中,可以教学生种植花草、养花插花,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虽然这几块内容在现行的教材中也有体现,但还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如,一些新型家用电器的使用,像微波炉、洗衣机、空调、电饭煲等,这些家用电器已经进入了中国广大的家庭,为提高我们的家庭生活质量立下

5、了汗马功劳。但我们的教材内容中,只提到了电视机的使用和保养,而且还是那种式样很旧、现在根本很少见到的那种,再去学习已经在生活的舞台上隐退的知识,还有这个必要吗?另外,中国已经加入了WTO有好几年了,我们的学生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外打交道,我们是否可以试着在“生活常识”这一块内容中,通过网络和我们教师讲解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生活常识,学会吃西餐,了解一些社交礼仪呢?为“生活常识”的内容注入新鲜的血液。当然,在小学劳技课的教学内容上,还可以尽可能地推陈出新,为我们的小学劳技课,加上更多更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二、要转变教学观念。我们过去认为课堂教学是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6、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者。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一直遵循着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导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操作练习”。对一节课的评价是看教师是否完成了预先计划好的教学任务;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看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是否牢固。而小学劳技课在小学的课程中地位低微,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劳技教师,教研活动偶尔有一两次,只有在教学大比武时有人参加比赛,所以,新课程的教学观念要从单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变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由只关注间接经验的掌握转变为注重直接经验的体验与学习。教改后的课堂教学应

7、该是一个开放性和生成性的课堂运行体系。学生不再是单一的接受者,课堂教学应该是“提出问题-师生共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并拓展应用”的学习过程。同时,我们的教师不要先想怎么去“教”,而要先想学生怎么来“学”。例如想制作天台的特色小吃,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饺饼筒的制作方法吗?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接着验证带领学生去实地参观了解如饺饼筒的制作:1、材料:麦粉,猪肉,芹菜,豆腐干,鸡蛋,粉丝,芋艿,等等2、制作过程,很耗时,全过程大概要四个小时。特制平底锅“鏊”制成粉皮,在粉皮上面放上肉片、猪肝、蛋皮、金针菇、粉丝、笋丝、芹菜等各种配料,包裹成长条形,再在“鏊”上烤至两面黄,让其里面的各色菜的味道溶合在一起即

8、可食。又如笋茄为天台山所特有,以毛竹笋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先将幼嫩的竹笋去皮后放入锅内,加上适量的食用盐烧开,再用文火煮六至七个小时,然后烘晒,一般需要七至十天才能烘干。由于这里的竹笋质地好,蒸煮时间长,竹笋体内的纤维转化为更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可用于煮肉或烧鸡、鸭和烧汤。不仅具有新鲜竹笋的营养特点,如低脂肪、低糖、富含植物蛋白质和钙、磷、铁、镁等矿物元素,还具有口感脆软、清香鲜美等优点。这样让学生了解了制作的方法,回去后在节日时可以当妈妈的小助手亲身体验一下使学生真正掌握技能。三、转换教师角色。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9、课堂教学关系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使得学生机械地按照教师所讲的、所示范的方法与步骤进行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个性化和行为个性化的发展。我认为,改革后的新课程,应该是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创造和知识,在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点中,求得新的发现。这一转变,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思维的解放、个性思维的呈现、创新意识的滋长;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劳动思维

10、变化与发展,关注学生在劳动中的个性体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劳动课要选择一些尽可能做到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能亲手操作的知识进行教学。例如:五年级学到种蕃茄一课时,学生没见过怎样种蕃茄,并且老师也不熟识这方面的知识,讲起来抽象,有难度。于是老师们经过商讨,这节课选择种大蒜的教学内容。先布置让学生回去跟大人了解了解,上课时先师生共同探讨如何种大蒜,接着教师拿出几个花盆,分装上土,提来一桶水,准备一把蒜瓣放在讲坛上。课堂上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在松软的土壤里动手种蒜瓣,并告诉学生怎样施肥,怎样浇水,保持怎样的密度。接着让学生口述种大蒜的要领,最后让学生分组轮流动手种大蒜,又布置作业,回家在阳台上的花盆里

11、,门前的花园中,菜哇上种大蒜。这样动手动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到简单的劳动知识,也没有照搬课本的内容,而是结合本地实际,使学生真正掌握了一种劳动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从内心认识到:教师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感到:老师与我们在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比学生更聪明;老师是该怎么做的代表者。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很强,如果他发现了老师教给方法是最好的,那么他就不再去自己思考了。四、要加强现场指导。首先要认真备课,选好教学内容、劳动场地,通知学生带好劳动工具。要加强现场指导,并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操作示范

12、。例如四年级钉纽扣一课,教师备好课后,事先通知学生带好缝衣针一枚,两眼扣两粒,四眼扣两粒,碎布一块,小剪刀一把,线团一个。在劳动课上,老师用投影机出示两眼扣和四眼扣的图片和一件上衣的图示,让学生懂得钉扣子钉在什么位置合适,又动手做示范怎样握针,怎样穿针引线,并教学生:“注意线不能太长,否则容易绕结。”并告诉学生左手怎样按紧扣子,左右手怎样配合,防止被针刺手指或不小心钉在自己穿的衣服上。老师讲完钉扣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钉扣子的比赛,最后引导学生针线和小刀要放好,不要乱丢乱放,以免扎伤自己或别人,并让学生谈谈学会钉扣子的好处,进行思想教育。现场指导直观明了,我认为加强现场指导是提高劳技课课堂教

13、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另外,我认为小学劳技课还要有全面的教学评价。小学劳技课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以学生是否能做出和老师一样的作品,是否懂得了老师所教给的知识为标准。这样的教学评价未免太过片面。在小学劳技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评价也要全面。除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以外,我认为还应该对学生的制作过程进行评价,如制作过程的独立性、创新能力的体现等等,都应该成为教学评价的内容。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对小学劳技课教学的几点拙见。只有我们广大劳技教师共同探索,共同研究,不断总结,不断进步,小学劳技课才能发挥其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刘学贵 刘立华:农村学校劳技课程改革刍议吉林教育2006年11期。2、雷小琼:小学劳动课教学十法江苏教育杂志2000年7月出版第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