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小学四级数学抽样调研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467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月小学四级数学抽样调研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月小学四级数学抽样调研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月小学四级数学抽样调研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月小学四级数学抽样调研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月小学四级数学抽样调研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月小学四级数学抽样调研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月小学四级数学抽样调研分析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1月小学四年级数学抽样调研分析报告一、基本数据比对与分析2012年11月和2013年1月连续两次对四年级数学进行质量抽样调研,现将两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1、全区的及格率仍维持在92.6%,全区差分率由5.5%下降到3.3%。本次区均分81.65分。区平均分最高学校87.7分,最低74.3分,相差13.4分。2、综合得分(名次)比对情况。(略)通过两次检测,全区的后进生的转变已经得到广大老师的重视,要坚持下去;另外优等生的培养工作还要加强。学校之间的差距还存在,薄弱学校要力争提高优秀率,缩短与其他学校的差距,以促进全区均衡教育的发展。二、典型错误分析(一)、计算部分本次计算共计35分,

2、分别考核口算8题(8分)、竖式计算4题(9分)、混合运算3题(6分)、简便计算4题(12分),总体学生的正确率都较高。1、口算本学期的口算均为整数运算,正确率高,错误极少。2、竖式计算正确率较高,但也有学生出现一些错误,4题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求验算,错误率最少,可见学生只要验算,可以再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作为教师平时应该要求学生养成检验计算的好习惯,验算就是一种经验的好办法。3、脱式计算典型错误:360152=36030=12错误率:8%成因分析:说明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法则,尤其是两级运算的运算方法,掌握的还不熟练,往往会将两级运算当成一级运算,学生拿到题目不先去分析类型,而是简单的从左往右依次

3、计算或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要强化两级运算方法,进行两级和一级运算的对比练习。如“360152”与“360152”对比。4、简便计算1835=3(635)错误率:8%成因分析:这样的做法,学生没有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应该把18分成92,这样可以用2先和35乘得到70,再乘9得到630及1835=9(235)。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体验,如3625,学生能想到将36分成94。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联想能力,看到25就想到找出一个4,看到35就想到找出一个2,等等。(二)、填空部分(24分)1、填空第1题“如果7536的商是一位数,里的数可能是 ;”典型错误:学生错误答案“4”。错误率:30%成因分析:这

4、题的正确答案是1、2,学生填写时候,出现两种错误:一是只考虑百位,而没有考虑十位。除数是两位数,要想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要小于36。二是学生审题不清,将这题看成“里的数最大是 ;”。以后要加强这两种题型的比较以及试商方法的理解。2、填空第5题“将用计算器计算30189 的操作步骤在表中补充完整:”典型错误:显示栏中的三个空格,前两个空格不填或天错。错误率:80%成因分析:这题学生的错误率最高,不难发现,学生主要出现以下几种原因:一是计算器的学习不过关,个别学生看不懂这题,还有的只会算出结果,看不懂过程。而是有的学生做题目缺乏认真审题,以为只要填最后一个空格,所以前面两个空格没填。以后的教

5、学中,要让学生关注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3、填空第9题“一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枚数1100010000100000000质量6克( )千克( )千克( )吨典型错误:学生错误答案有“600、6000、600000”。错误率:10%成因分析:这题学生主要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不会转化;二是没有关注单位,只看数字的变化。(三)、操作部分(6分)操作题第3题“画出的线段中,最长的一条长 厘米 毫米。”典型错误:画出的线段中,最长的一条长3厘米30毫米。错误率:20%成因分析:这题较好的考察了学生测量的准确性,往往错误的学

6、生是没有把尺子的0刻度线与线段的一个端点对齐,而是直尺的左端与线段的一个端点对齐。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错误测量方法,学会灵活测量的要求。(四) 、选择部分(9分)1.选择第3题“计算27234时,把除数看作30试商,商9后结果怎样?”商大了 商小了 商是9典型错误:学生错误答案有“商小了”。错误率:35%成因分析:对于试商,有的学生只会做计算,不会灵活的调商。而这题就是考察学生学会灵活的调商。会灵活调商的学生计算速度就快,而不会灵活调商的学生,每次只能尝试计算,计算速度明显低下。2、选择第8题“水果店赵阿姨打算购买100千克苹果,后来发现梨的价钱只有苹果的一半,就拿出一半的钱去买梨。她一共购进苹

7、果和梨多少千克?”50 100 150典型错误:学生错误答案有“50或100”。错误率:15%成因分析: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目表达的数学意义,这样的题型,教师要让学生多见识这种联系生活的题型。(五)、解决问题部分(26分)1、解决问题第2题“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了5天,还有36页没有看。(1)这本书一共96页,小欣平均每天看多少页?(3分)(2)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书还要几天?(3分)”典型错误:96(3612)错误率:15%成因分析:5天与36页这两个条件放到一起,两条件之间没有联系,而学生根据以往做题经验,两个条件放到一起就有联系,5天是已经看的天数,应该与已经看的页数有联系。可见,部分学生

8、还不会找有联系的条件,做应用题只是套题型。应该培养学生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应用题,而不是简单的套题型。2、解决问题第3题“学校买120盆花放在这些教室里,平均每个教室放多少盆?(4分)”典型错误:120(46)错误率:10%成因分析: 学生观察图出现错误,一层应该有3间教室,而学生数成6间教室。学生简单的数出每层有6个门,就武断的认为有6个教室。可见,要提高学生看图能力的培养。3、解决问题第5题“5. 在一个正方形草地的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上各有一棵,每两棵树之间间隔5米。 (1)这个正方形草地的边长是多少米?(2分)(2)这个正方形草地的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2分)”典型错误:主

9、要错误方法(1)58 (2)48错误率:70%成因分析:这是一道找规律题目,但将题目放置于一个大的环境下,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解决问题,这时不少学生不能找到相应的条件解决问题。尤其是第二问学生错误认为一条边种8棵,四条边就种32棵,其实还要减去顶点重复的4棵,及28棵,这一问题可以用找规律方法去解决,四条边是个封闭图形,棵树就等于段数,一条边有8-1=7段,故四条边有28段,及28棵。三、教学建议(一)注重能力发展,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通过本次检测,发现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测量的能力、读图的能力有待增强。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是不强,强化分析法、综合法分析题目的能力。如选择题的第8题

10、学生读不懂题意,应用题的第5题不能用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分析。2、学生操作能力较期中有一定增强,但还要培养准确测量的实践能力。如,操作题第3题,学生量线段的误差较大。3、加强学生审题(读图)能力的培养。如,解决问题第3题,学生都不会数班级数。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二)关注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与优化,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的转变对于班级的整体提升至关重要。如本次

11、期末数学成绩,灵岩小学均分83.6、横梁中心小学84.1,横梁中心小学的均分高点,两校优秀率差不多,但两校的差分率分别是1.8%和2.9%,因而灵岩小学综合分反而比横梁中心小学高一点。从卷面上能反映出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大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用笔有一定的要求,卷面整洁,书写端正。而个别学校用笔不规范,学生书写潦草。可见,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指导学生如何检查计算等,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养成错题的收集与经常反思的习惯,等。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

12、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三)用数学思想和观点分析问题,重视优等生培养。本次检测优秀率最高学校是51.4%,最低学校是14.4%,而这两所学校的成绩也是一个最高,一个最低。纵观所有学校的成绩,优秀率好的学校成绩就较好。而关注优等生的培养,则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每一个题目的解决无不渗

13、透着数学思想的内涵,只是有意无意而已。学习中要有意识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要特别对各种题型做题规律、方法不断总结,逐步提高做各种题型的能力。数学思想是解题方法的灵魂,复习中要有意识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进行思考,逐步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夯实基础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本次考试,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有的学生缺乏知识之间的关联,如简便计算, 1835=3(635),而学生不能想到35=9(235)更好,学生平时知识掌握如何拆数,进行计算,却缺乏知识之间的对比,优化。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教师还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2013年1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