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分层施教”校本教研案例.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635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分层施教”校本教研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分层施教”校本教研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分层施教”校本教研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分层施教”校本教研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分层施教”校本教研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分层施教”校本教研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分层施教”校本教研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分层施教”校本教研案例一、研究概况 研究主题: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分层施教 主要形式:课例研究 活动主持:参与人员:李家段镇中心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办专家 时间:二、研究过程 (一)、主题生成 今年期初,我校数学教研组六位教师共同商议并确定校本研究活动内容,组长任晔把收集到的组内教师教学中常见的疑难困惑提供给大家,我们发现,许多教师都有同样的困惑:课堂中,教师难以兼顾全体,照顾了后进生,优生吃不饱,学习兴趣低迷,照顾了优生,后进学生又跟不上。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后,认为有必要把它作为本期校本教研的主要议题。 (二)、理论学习

2、 在明确研究主题后,我们数学组的几个同志开始围绕主题自由学习、讨论。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及小组讨论,大家认为提倡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程度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4月10日,教研组组织我们六位教师对因材施教及分层教学理论进行了培训学习。 (三)、课例研究 我们认为,要使研究达到一定的深度,必须要在教学中实践提炼,在课堂中总结经验、得失。因此,教研组决定在六年级上一堂分层教学的研究课,围绕课例展开研究。研究共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课前研讨 围绕熊胜良老师将要执教的圆柱体的表面积一课,我们展开了充分讨论,提出了基本的教学设想: 1、学生分层将执教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教师将同一层

3、次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组成若干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 2、目标分层 知识与技能目标上,后进生只要求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中等生和优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解决较难的求圆柱表面积的实际问题。(如“求无盖圆柱水桶表面积”等类型习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后进生只要求在教师的讲解、演示下理解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中等生要求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下理解计算方法,而优生则主要通过自主探究和拼拆图形的方式理解与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求每一位学生均能积极、愉快地参与。 3、分层练习将课堂中的练习题、课后的作业题分成必做题与选做题,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

4、练习。 4、在分层教学中要继续贯彻好新课程理念。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方式理解掌握。活动中,应倡导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步:课堂观察 围绕如何促进面向全面、分层施教这一主题,参与教研的老师从不同视角对熊老师的教研课进行观察与记录。 1、学生参与程度的观察(附统计表) 2、分层施教在课堂教学程序中的基本体现(附表) 第三步:课后调查 让参与研究的老师与学生谈话,对学生当堂作业进行抽查,设计学生学习水平问卷,调查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四步:研讨分析 教研组召集参与教研的老师,通过观察及调查资料分析,评价本堂数学课的得失,探讨数学分层教

5、学方式如何运用。下面是研讨分析的实录概括: 任晔老师: 熊老师的这堂数学课,较好地贯彻了分层教学的理念,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设计乃至教学实施过程都渗透了个性差异教学。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师对优生、中等生、后进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即使是简单的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由来。老师在教学中都赋予了不同的层次要求。后进生重在掌握,中等生重在理解,优生重在探究。让他们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极大程度地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中,复习题、练习题、作业题以不同星号的形式出示,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教师对后进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让他们有机会答问、

6、上台板演,教师的评价体现了对他们的关心与激励。教师的下组辅导后进学生的做法值得提倡。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了“教、扶、放”的艺术,肯定了学生的差异,做到了因材施教。 黄学贤老师: 学习熊老师的这堂分层教学研讨课后,我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 首先可以肯定,这种教学模式是受学生欢迎的。在与三个层面的9位学生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学生认为这种练习与学习的方式很新颖,他们愿意自己选择练习题、作业题。 其次对圆柱体表面积公式的理解与运用的调查中来看:我共出了三个不同梯度的练习题。第一个给出圆柱的半径和高求它的表面积只有一个学生出现了错误,还是得数做错了。第二个求圆柱体零件的应用题只有两名学生

7、不会做。第三个求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有五名学生不会,只占12%,可见大部分学生一节课中能理解并准确运用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以我多年教学这一内容的经验来看,教学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张自然老师: 我留心观察了熊老师这堂课的教学流程。基本可以概括为复旧引新探究实践总结归纳巩固运用布置作业五个步骤。复旧引新、总结归纳是合的部分。探究实践、巩固运用、布置作业是分的部分。五步中有分有合,有合有分,体现了老师成功驾驭课堂,进行有效指导的教学艺术。这五步教学流程,我们可以把它提炼成数学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开展,我认为并不十分成功。场面虽

8、然比较热闹,但收场过早,学生状态还没有完全进入。而且我发现在后进生的小组中,讨论不够热烈,有几位坐在那儿不出声,不发表任何意见,这些学生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大大阻碍了他们的发展、提高。所以,我认为,分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多关注后进生组,而且合作时必须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把握恰当的时机,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吴雄伟老师: 我在课堂中重点观察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况。从发言情况来看,优生举手答问的人数要多,而后进生明显信心不足,举手答问人数较少。熊老师本堂课共提问23个,后进生答问9次,优生答问8次,中等生答问6次。小组合作交流时,优生组讨论积极,能自主探究面积由来。后

9、进生组有4人未积极参与。本堂课上共有3人注意力不太集中,其中优生1人,后进生2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如何让后进生在分层教学中积极参与,是我们大家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五步:专家指导 本次教研活动我们邀请到了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办三位专家共同参与,会上基教办肖主任对本次课例研究做了专题指导。 肖主任:我认为,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十分成功的,具体的说: 1、形式好。以课例研究为基本方式,以课堂为主阵地,训练、研究、培训相结合,使校本教研落到了实处。 2、课堂好。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差异,练习、答问、学生板演照顾了各个层面的学生,促进了全面发展。 3、内容好。分层教学虽然并不是什么新颖的主题。但研究价值

10、很大。 4、效果好。整理出了分层教学基本模式,学习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分层教学理论,对老师必定有大的收获。 建议:1、分层教学实施中要强化反馈,及时了解各层面学生的学习情况。 2、加强训练,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不能流于形式。 3、要重视分层评价,对每个层面学生的要求不尽相同。(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4、将分层教学运用于工作实践。 三、反思 1、校本教研主题要鲜明。本次研究问题的生成来源于教师教学中的疑惑,研究主题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对于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研究过程中,教师能紧紧围绕分层教学这一主题展开学习、研究、讨论,对教师的思想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系统的洗礼,比漫无目的、走马观花式的听课、评课效果好得多。 2、校本教研研究要深入。这次课例研究,课前有集中的研讨,课中有细致的观测,课后有效果调查,用数字说话,从具体事实分析,这样让每一位教师真正做到了深入参与。所以课后研讨时,每位老师的发言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这种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值得在以后校本教研中借鉴。 3、校本教研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力量之一。在进行课例研究前,我们组织的对因材施教及分层教学方式的学习、讨论与培训为后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例研究中专家的指导对我们完善分层教学方式及校本教研方式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