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案例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76506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案例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案例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案例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案例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案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案例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案例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背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提问作为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外显形式。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有着启发学生思维、提供教学线索、教会学生学习的功能。研究课堂提问,尤其是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也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需要。2、现状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与学生对课文的自学得不到落实,教师提问的内容只能处于浅层化或不管学生实际,盲目透用外来教案设计的问题不无关系。问题设计的随意化,导致我们的课堂里充斥着太多的无效提问。3、地位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教学对话中,由教师发问学生回答而引起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教学行为方式。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

3、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课堂提问,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但对于我们学校教师来说,对课堂提问的理解还有失偏颇,运用起来大多满足于为问而问,不管实效。由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艺术化的、有效性的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二、课题的界定1、不同的人对课堂提问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有人则认为师问和生问都是课堂提问形式;而

4、现代汉语词典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课堂提问的界定是:课堂提问是在课堂环境中,教师向学生所提出的问题。2、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整体性、启发性、层次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 “启发式”的教育理论提问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问的研究始于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

5、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课堂教学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6、,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对其他班级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观察,了解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中存在哪些较明显的问题,并就原因进行分析。(2)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案例研究,研究什么问题适合于师生互动,研究什么样的形式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研究如何控制师生互动的有效时间,研究如何处理师生间互动和学生间互动的协调等。五、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通过研究培养教师课堂提问的效率意识,促进转变观念,构建有效互动的语文课堂。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3

7、、形成各种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六、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1)、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平时语文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表现出来的状态、情绪等,并加以考察与分析。(2)、调查法。制订符合实际的问卷,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为课题研究积累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3)、行动研究法:把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研究与落实师生互动的行动结合起来。运用行动研究法,改进和总结课堂中同伴合作和师生互动的途径和方法。(4)、案例法。本课题的研究以案例研究为主,通过对一些案例的记载和分析,使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的效果。(5)、文献法。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有关的理论,学习其他教师与本课题有关的研

8、究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在本班进行尝试。2、研究思路(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前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其产生原因,澄清教师的教学观念,来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2)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研究问题情境创设的一般操作模式,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类型及途径。(3)从课堂提问的类型、特点、提问的过程、要求等方面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七、课题的研究步骤、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1)拟定课题方案。(2)学习有关理论,调查分析目前我校小学语文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情况。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5月

9、)(1)具体进行小学中年级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案例研究。(2)及时地进行阶段性研究材料的积累,探索出“师生互动”有效的课堂教学途径和方法。总结阶段(2013年6月)(1)收集分类各种原始资料(2)分析研究课题的过程资料,进行经验总结和理性提炼,写出结题报告,汇编研究成果。2、主要措施(1)成立实验中心组做到组织保证,人员落实,活动落实。(2)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研究,分工合作,中心组成员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构思对策,力求每次活动能吸纳一组信息,解决一、两个问题,形成一定的观点。每个成员写一份相应的论文或调查报告。八、课题组织:组 长:梁庆兰 负责课题总筹划,联络协调、指导等工作。主持人:高 智 承担课题组的指导、资料收集、总结等工作。课题组成员:张敬明 单兰壮 承担管理资料,撰写报告孙 迪 陈 赪 承担活动记录 高 磊 马 蕾 祁明春 万艳 周正玲承担语文教学实验研究等工作。万 艳 周正玲 语文教学实验研究和整理资料等工作。九、本课题的成果形式1、撰写研究报告。2、撰写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案例研究的调查报告。3、撰写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案例研究论文、案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