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604481黄河的历史变迁.ppt.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7727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3604481黄河的历史变迁.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33604481黄河的历史变迁.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33604481黄河的历史变迁.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33604481黄河的历史变迁.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33604481黄河的历史变迁.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3604481黄河的历史变迁.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3604481黄河的历史变迁.ppt.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河的历史变迁,110710048 历史二班 李莹,2/16/2023,目录,一 概述二 历代河道变化及发育情况三 河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四 治理及启示,2/16/2023,一概述,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

2、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2/16/2023,二历代河道变化及发育情况,黄河河道格局发育进化的9个时期 1初始格局在新生代以前燕山运动的地壳褶皱已造就了黄河形成发育一切活动的北部边界屏障由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我国境内广大范围都属于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地区,是形成我国现代地貌轮廓的主要动力在当时黄河还分为4段:由源头经古札陵湖、古鄂陵湖向东流入古若尔盖湖由拉加寺峡谷向北进入古青海共和地盆从刘家峡以下经兰州盆地流入古银川湖由河曲向南,穿过一系列小湖泊进入汾渭湖盆,(到中更新世,积石、三门以及贵德兰州之间的一连串峡谷先后形成,才完成全河的连接,东流入海长江的贯通入海要到晚更新世晚期)

3、,2/16/2023,2 禹河时期,对“禹河故道”的简述是:“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磔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对于具体河流湖泊的记载还存在明显漏洞。,3 周秦时期,东周先秦时期,或“宿胥口(今浚县附近,淇河、卫河合流处)改道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这是黄河河道发育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从此以后黄河再也没有回到过更北的地区,而是让给海河去酝酿营造另一个新的水系了,2/16/2023,4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黄河下游进入“地上河”,决溢频繁阶段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是国家(特别是黄河流域)统一时期,既是大规模

4、水利建设时期,也是黄河大决口增多时期,也是治黄研究大进步时期这一阶段大力治理黄河,重视堤防建设,而竟决口改道接连不断整个黄河干道逐步南移,2/16/2023,5 两汉时期 在西汉与东汉交替,经过大水灾、大战乱以后的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负责修汴渠、治黄河,工程浩大,投力甚巨,而工期很短完成后很长历史时期内水灾的记载较少史册记载少见有各种原因,而且实际决溢已有记载和估计出现的次数也相当频繁,但河流改道现象并不严重确是不能否认的相对稳定的时间,6 隋唐时代,公元712世纪,是人类活动大力干预黄河发育的时代,是进一步加强黄淮海(甚至长江)互相联通的时代,也是黄河下游开始离海河而并淮河的过

5、渡时代这段时期是黄河干流河道大体稳定而黄河总格局大转变的时期 隋唐之际,更为兴盛,内河航运在隋代是我国历史上开拓发展的顶峰,由中游而下游,由利用干支流天然河道、辅以人工筑渠而进入人工开凿长渠以联通天然干支流,由局部单线建设变为同时伸向全黄淮海冲积平原东北、西南的整个边界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难以伦比,2/16/2023,7金、元、明、清时期黄河夺淮结束了王景治河后下游较稳定于华北的800年,并引发促成了海河独立水系的发展、夺淮后黄河活动于原淮河流域中下游又是800年,实际上是在黄淮海平原北部新生一个注入渤海的水系和取代了另一个注入黄海的水系元、明、清三代逐步修成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直通南北的大运河

6、,克服地势障碍,缩短运道,又能与海运联接由于航运开水源、抗淤积、避洪涨、使运输的要求不断改造黄淮海的若干支流和干流,始终成为黄河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战争频仍、“以水代兵”的事件从先秦起就经常发生,而这一时期中的历次水攻规模大于往昔,遗留影响也更久远深广战乱造成的决溢大都久拖不加堵复,灾害痛苦大,但任其漫流自择出路反而更较匀布地塑造了新的流域地貌湖泊、湿地也被淤填和位置移动,是水系改组的内容之一,2/16/2023,8近代时期黄河在南部大面积轮流淤灌之后集中淤垫了淮河的大块西南侧地,减少了铜瓦厢决口形成的黄河新道的堆积,也加大了淮河入海的比降,以此完成了四千年黄河冲积扇周游放淤全部黄淮海平原、不断发

7、育滋长的历史,迎接此后半世纪至一世纪的黄河新纪元,2/16/2023,9现代时期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为合理控制治理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a人力、财力、规划研究的组织管理进入一全新的长时期安澜阶段 b20世纪后30余年为较长周期的干旱气候,显露出洪灾以外的其它问题 c决溢改道事件剧减,但地上河现象也继续加剧,河道产尺度的平直和小尺度的折曲的对比反差加剧 d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 e20世纪中叶恰是黄河四千年周游遍布黄淮海平原而结束发育塑造了完整一轮任务的时期,2/16/2023,2/16/2023,三河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1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影响地球大气循环,影响水文情势,影响风力侵蚀,黄土

8、高原的形成改变就与我国季风气候息息相关全球暖冷变化影响海平面的升降,又引起海岸侵蚀基准面的升降,从而引起河流比降的变化由于我国近代气象学家对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各代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的推测作出过重大贡献,足以与河道变形时代相比附,作用和反应的时期尺度(时序和历时)和变化的数量级难以适当地贴合对应而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说明把最近二三千年的黄河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推到气象变化是很困难的,2/16/2023,2 植被条件 地表的植被由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而变化,而植物变化影响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影响河流挟沙量的多少,也是河道演变的因素有专家对于王景治河后河道长时期稳定保安的原因归之于东汉以后南

9、北朝及五代期间游牧民族侵入,并扩大草原而减少农垦,从而水土保持改善,河道安定这种解释似乎说得通的,近年来更显得具有生态环境意义但进一步对照历史记载和河道变化分析,也难以取得严格证明王景以后河道决溢事件仍然频繁出现,只是河道总体格局相对稳定而已,植被的改变情况也缺少详实资料,河水变清更未见于任何史册植被与水土流失与河道淤垫三者存在依存关系是普遍接受的,但在时间尺度的配合和影响作用的数量级和力度上能否取得相应的结果,还无法令人置信,2/16/2023,3 地质构造运动 河道改道本身可视为一种广义的地质变化运动,一种由于河流颗粒冲积物的推移而形成的表层地貌变化、不同时间尺度内的空间变化地形地貌变化是

10、在基底地质构造运动结果的基础上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环境条件影响上进行的整个黄河的形成发育过程首先是由于地壳板块活动,发生褶皱、断裂、城陷、隆起,又同时受到流体的侵蚀而引发塑造成的但这个活动从中生代后期,亦即可远推到1亿年以前,就开始进行,在第四纪即距今2500年以前受冰川作用后,到第四纪的全新世黄河才从源头入海贯通,也已数百年中国第四纪的活动构造主要不在东部,更不在黄河下游,一方面活动迄今并未完全停止,但总体上已是很稳定了地质学者们对河南、河北的勘测研究表明1,禹河旧道的沉积物埋深约在50m以下,有的厚度竟达200300m,时间分辨率在49万年之间中新生代济源、开封的凹陷沉降幅度达2000900

11、0m,全新世以来沉降约360m,其中如内黄隆起、东港地堑等处的升降幅度的数量级也大体如此近百年来不均匀下沉运动的幅度多以毫米计地质学者们普遍承认,近二三千年中由于基底运动变形的量级远远小于由于河流冲淤所产生的变形,2/16/2023,黄河地势地貌景观图,2/16/2023,2/16/2023,四治理及启示,数千年治理黄河的有益经验,与近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足以正确有效地改变原地貌 无论是“善淤、善决,善徙”,还是“悬河、槽高滩低、堤根洼”,特别是后者,都是在今天应该迫切解决和有条件解决的不可回避的重大任务不可简单认为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治理该另求正本清源之道才算正确高明在黄河

12、四千年后将在已抬高一层的平原上可能重新开始灌淤一轮的形势面前,在黄河近50年建设的基础上,在近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必须以治理改造微地貌为直接目标综合措施必须是自然水流和人为调节导引集中的水流并突出起用机械浚挖共同结合进行的综合措施,积极主攻悬河及槽、滩、岸畸形错位发展等地貌改造问题数千年治河手段的最大局限就是只能在平面上修防,在垂直高程无法控制,不能高筑高提,也不能深淘低挖现在黄河上壅水提水工程甚多,而挖深还刚开始类似“淤临淤背”的工程必将以新的形式开拓发展,2/16/2023,对水沙资源充分使用、优化配置和市场价值的变化发展前景要放眼估计近30年对泥沙与水同样是可贵资源应注意利用的

13、认识已很普遍,但实践中还缺少系统、有效地规划调度对黄河每年产沙、输沙、淤沙分布都有大致相同的估计和说法,但为了主动调配使用泥沙而需要作为操作依据的冲淤状态的详实情况和处理方法还待进一步调查研究机械浚填从局部辅助性质转变为改造微地貌的主要经常措施,其间还有一过渡的技术空隙有待实践填补无论是水沙或水沙之间比例搭配的各种运作的优化配置更需要专门研究分析设计至于在市场经济中泥沙作为商品的价值和政策问题还是个尚未探知的领域现今我国建筑材料已禁止制造粘土砖,长江和运河中违法采沙屡禁不止,黄河北金堤发生土方盗窃案件等事例,说明泥沙不仅无害,而且似乎已成为某些用途方面的紧缺物资 水资源“河道内用水”的提出和研究还刚开始,黄河泥沙资源在防止今后海岸萎缩而保留适当数量的出海泥沙资源也是应考虑的新问题,2/16/2023,黄河美景古迹,2/16/2023,黄河之水天上来,2/16/2023,孕育生命历史的母亲河,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