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7807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一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一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一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一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及分析题号:001出处课堂作业本P2,T4错题记录4. 选一选,在 里打“”。(3) 少 少 和 同样多错因分析 这是第一次做这样的选择题,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孩子来说,只要有发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就会很高兴地打“”了。很少会有孩子选了一个答案后再去思考还有没有第二个也是正确的答案。所以,在这里就要开始培养孩子们做题的习惯。题号:002出处课堂作业本P20,T4错题记录4 估一估。 由( )个 拼成。至少需要( )个 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错因分析 对于部分刚见到这些立体图形的学生,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还很弱。所以一下子要让他们判断出至少需要( )个 才能拼成一个正方

2、体是有困难的。这题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搭一搭。题号:003出处课堂作业本P21,T4错题记录4想一想,至少切( )刀,就能把正方体的豆腐切成8块。原因分析 这题虽然作业本上已经画出了正方体的豆腐,但学生潜意识中就觉得切就是一刀一刀从上往下切,所以他们很难会想到还有一刀可以从侧面切。因此,他们的答案都会比3刀多。题号:004出处课堂作业本P22,T2错题记录2 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1)一枚一元硬币是(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原因分析 虽然一元硬币学生都有见过,但由于在教学中出现的教具都比较大。在这一定势影响下,学生见到这样扁扁的东西,就很难和圆柱联系在一起了。所以

3、,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出现一些学生不易判断的图形突破他们的思维定势,加深他们的形象记忆。题号:005出处课堂作业本P32,T5错题记录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3+7=( )+( )=( )+( )=( )+( )=( )+( )8-( )=5-2=( )-( )=( )-4=( )+( )原因分析 第一题学生容易理解一些,因为3+7在前,学生就会知道这一题都要等于10,而且等于10的算式学生已经能熟练记忆。但第二题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因为这题挺复杂的: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既有求减数的,又有求被减数的,还有两个数都不知道的;而且可以算出得数的算式藏在中间,学生会有无从下手之感。题号:006出处课

4、堂作业本P35,T2错题记录2 用下面的数写连加或连减算式。你能写多少个? 9 4 5 3 2原因分析 这题会有理解上的歧义:是只要选三个数做连加连减,还是选四个数,其中三个做连加连减另一个是和。如果是第二种理解,就可以教学生先找五个数中哪三个数的和会等于其中的一个。题号:007出处课堂作业本P42,T4错题记录4. 在( )里填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7,这个数是( )。 原因分析 由于学生刚接触个位、十位,还有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较差,所以对于第二个条件很多学生想当然地以为个位就是7了。所以这种题应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去理解题意。题号:008出处课堂作业本P4

5、6,T4错题记录4. 今天是2012年5月15日。 妈妈:我今天出差,3天后回来。 我:妈妈几号回来呢?原因分析 由于现在的数数策略是用画图再数的办法来解决的,当学生画好图数数时就不知道“3天后”这15日算不算了。这种题在让学生学会数数的策略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理解题意。题号:009出处课堂作业本P46,T5错题记录5无论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小林都排在第5个。这个小组一共有( )人。原因分析 这题学生会很容易草率地算成5+5=10(人),所以在带领学生理解题意的同时,让他们试着自己画画图。如果会画图,他们就会恍然大悟其中的陷阱了。题号:010出处课堂作业本P47,T3错题记录3. 填一填

6、。(6)11和18,( )接近10,( )接近20。原因分析 这题学生先要理解“接近”的意思,同时还要知道只能在11和18两个数中选择。当学生这样理解了题意,他们才会找到解决的办法。题号:011出处课堂作业本P57,T4错题记录71064. 如右图,在正方形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一行、每一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18。原因分析1. 计算“三个数相加的和是18”对部分学生就已经有些困难。2. 学生还不理解“每一行、每一列、两条对角线”。3. 学生面对这么多空格不知从哪里入手。题号:012出处课堂作业本P61,T4错题记录4.12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找到了1个小朋友,还有(

7、)个小朋友没有被找到。原因分析 本题学生都算成了12-1=11(人),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带领他们回忆玩捉迷藏游戏的过程后,他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躲起来的只有11人,有1个人是在找的。题号:013出处课堂作业本P63,T2错题记录2. 说一说,算一算。(3)游走了5只鸭子,还有6只鸭子。原来有多少只鸭子?原因分析 这题有部分学生一看到“游走”,就会用减法计算,误以为游走了就会少了。应该说这部分同学并没有理解“原来”一词,更没有理解“求原来有多少?”是把游走的和剩下的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所以,教学生审题、理解题意非常重要。题号:014出处课堂作业本P65,T7错题记录254

8、87. 在正方形的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一行、每一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原因分析 这题在以前练习中出现过,但都是已经告诉我们三个数之和,求空格中的数。而这题学生在题中找不到这个“和”是多少,所以就不知道怎样去解决了。所以,提醒学生每一行、每一列及两条对角线上仔细地找一找,发现三个数的“和”藏在哪儿。题号:015出处课堂作业本P67,T5错题记录5.先找规律,再填数。(2)1,2,4,7,11,( )。原因分析1.很多学生审题不仔细,并没有仔细找出规律就误以为找到了规律,结果写出来的答案完全不符合规律。2.这样的规律在以前的练习中出现不多,以前都是连续加1减1或连续加2减2的,而这里出现了不规则的规律,要带领学生念念规律、发现规律,再填数。题号:016出处课堂作业本P71,T9错题记录9.把4,5,6,7,8填在 里,使每一行、每一列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18。原因分析 学生拿到这题往往会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提醒:把哪个数放在中间最合适。当确定了中间的数后,再算算怎样搭配就可以凑成两组等于18的算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