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924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三角形在平面图形中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特性的认识和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既要知道三角形的特性,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会用大写字母标记三角形,同时要知道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最后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本节课的难点是掌握画高的方法。备课之前,我首先参考了许多老师的教案与课件,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教案。一开始,我在黑板上出示三个点,让学生说能想到什么图形,然后出示一些图形进行判断,从而教学三角形的定义,之后让学生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进行观

2、察后得到三角形的共同特征:有3个角,3个顶点以及3条边。为了表述方便,我引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一般可以英文字母表示,进而整个三角形,3条边,3个角,就都可以用字母表示出来了,在这里培养了学生用符号表示的思想,有效地渗透了数学思想。同时在这里我有意地让学生说说每个顶点的对边是什么,并且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教师说顶点学生说对边。设计这样的环节为画三角形的高进行铺垫。这些内容由于通过学生的自学,学生可以掌握,因此我在教学安排上并未花太多的时间,把重点放在画高这个环节上。由于考虑到画高是这节课的难点,怕自己时间把握不好,于是我把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提到前面,在教学完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后,就进行稳定性的教学

3、,最后才进行三角形画高的教学。但是这样下来,给听课的老师一种很突兀的感觉。在画高这个环节中,我先通过三幅图,让学生说说哪幅是心目中三角形的高,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后通过打开书本看书本上是怎么表述的,这样让学生初步明白高的含义。在教学画高的环节上,我考虑到有的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自己尝试着画锐角三角形的高,于是在课上,我安排学生先自己尝试,然后让学生上台画以及说方法,之后我再进行小结画高的基本方法。整节课下来,发现画高这个难点还没有有效地突破。由于教学画高时,没有介绍三角尺的直角边,造成有部分学生连三角尺的直角边都找不到在那里,更不用说如何摆三角尺。自己是

4、如此安排此节课的,上完课后,有幸得到戚老师的指导,把课进行了修改,确定了第二稿。首先,课一开始出示3个点,给学生造成思维定势,因此在第二稿时一开始就用课件出示生活中多个含有三角形的物体,如:三脚架、电线杆、路灯等,从这些生活中常见物体中引入三角形,既简明又激了学生的兴趣。然后从这些物体再次出发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设计成三角形,从而自然地过渡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我本以为三角形的稳定性就让学生初步了解就行了,经过戚老师的指导,发现稳定性其实还有第二层含义,那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固定,那么它的大小和形状就唯一确定了,因此在课上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围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得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固定,那么

5、它的大小和形状就唯一确定了。但是由于自己教学经验的不足,这个环节还是没有很好的完成。数学课堂应还给学生,但是有时还是少不了教师的讲授,因此在画高教学上,戚老师建议还是教师先示范讲解画法,然后学生再进行尝试,这样显得更好,否则让学生先进行尝试的话,学生可能改正不了自己错误的画法。同时经过戚老师的指导,发现小学应该与初中接轨,因此,在画完三角形的三条高后,让学生看着图得到三角形三条高相交于同一点,原来知识可以无限地延伸与拓展,这样优等生也能吃得饱饱的,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在教学锐角三角形内画高花了太多时间,造成钝角三角形的时间来不及。课后,老师们提出在学生反馈锐角三角形内画高时,不用再进行方法的表述,这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就来得及,同时课件可以演示三条高也是相交于同一点的,从而得到无论什么三角形,它的三条高都是相交于一点的。这节课内容多,知识量大,新的数学述语多,但学生参与面大,人人动了手,都亲身体验了画高的方法。理解了三角形的特性,从生活中来,又回到了生活中去,做到学数学,又用数学,充分体现了生态课堂的特点,学生快快乐乐地,情绪激昂的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效果明显。但是作为年轻教师,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如杨老师提出的数学语言上存在的不规范性,这是我急需改进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