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评课稿.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930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评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学生主动参与中 养成良好倾听习惯人教版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评课稿听了范老师上的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作为一位年轻老师能够勇于参加这次教学活动,而且做了精心的准备已经不容易,能够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更不容易。下面我想重点谈本节课的四点成功之处,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一教学情景的创设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圆柱体的体积和圆锥体的体积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课设计从回忆圆柱体的特征和圆锥体的特征开始,让学生从原有认识结构里提取与本课相关的信息,为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并将圆柱体形状的一筒沙慢慢倒在桌上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一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学生通过这一现象,自然地会把圆锥的体积与

2、圆柱的体积联系起来。极具情趣的教学情景再加上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在很短时间内产生对探究新知的欲望。二有效的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范教师没有拘泥于课本和传统的做法。只给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操作,而是给学生一个圆锥和几个不同的圆柱,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互相协作,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等有效活动,得出等底等高、不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和等底不等高四种不同的情形,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清楚地认识圆锥和圆柱的关系。使圆锥的体积计算自然地与圆柱体积的计算联系起来。为探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做好了铺垫。课堂中教师善于挖掘知识本身的智力因素,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

3、,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小组合作学习。当他们自主地用高与底面同或不同的圆锥和圆柱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时,自然地引发了不同结论的争论,此时学生产生了要进一步操作验证的内在需求,教师及时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增强了对实验条件的辨别能力和对多余信息的判断能力。不难看出,学生学得主动,感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在“肯定否定肯定”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在认知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和谐的发展,他们在相互交往中加深了理解、沟通和包容,品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在这一活动之前,如果能让学生根据四种情形进行一下猜测圆锥的体积和相关的

4、圆柱的体积会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两种(其中一种必为等底等高)一起研究,填好报告单,总结实验结果。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可以避免操作过程的单一性,使这个探究过程更加的丰富。三重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及数学模型的建构。 在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遵循“猜想验证建立模型应用”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亲身经历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探索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倾听 范老师在课堂中特别注重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当学生发言的时候,她能带头专心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都能从头到尾听完整,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给学生树立了懂得倾听的榜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范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倾听表现及时地进行有效评价和鼓励,让学生得到心理的满足,促使其在课堂上听课更专注。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当然,我相信范老师通过这次的锻炼,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