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级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965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级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级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级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级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级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级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整理与复习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合理地设置空白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将已有的数学知识形成网络,数学思想方法得到巩固提高,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总复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11页。学情与教材分析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种统计量分别在三下、五上和五下相对独立呈现。本课选用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教材,属于

2、“统计与概率”领域。教材力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系统理解和对比掌握三种统计量的意义与实际应用技能,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能力。此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与掌握三种统计量的意义和用途,并初步具有估算的方法与能力。现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综合出现,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准与年龄特点,但在思维水平上显然提高了要求。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整理数据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技能技巧。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深化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提高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合理的统计量进行分析决断的能力。3.经历生活数学化的过程,增强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培养学

3、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梳理旧知。(一)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统计量的总复习。说说你学过哪几种统计量?(板书课题: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结合数据实例说说:关于这三种统计量,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统计量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总数量总份数) 总体水平中位数: 在有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最居中的那个数据。 一般水平众数 :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集中趋势学生可互相补充,黑板上板书相应的概念。师生共同小结。【设计意图:本环节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陈述式梳理知识的过程,注重放手让学生来清点、分类、整合,促进知识的系统化,提高学生的

4、概括能力。】(二)选一选。1.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2.六(3)班有43人,六(4)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的跳绳成绩,应该选取(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3.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在所有选手中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 )进行比较。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4九位同学比赛投篮,每人投5次,成绩如下:0、0、0、2、2、2、5、5、5。这列数中,众数是( )。A、0、2、5 B、0 C 、没有 二、比较辨析。(一)选一选。区运动会的入场式上,三明实小的4名运动员肩扛宣传牌走过来了!你们知道这4个人选是怎么确定的?1

5、课件出示:三明实小的男女运动员身高情况如下(单位:m)。男:1.56 1.45 1.60 1.65 1.60 1.60 1.41 1.39 1.55 1.67 1.60 女:1.63 1.63 1.60 1.49 1.46 1.63 1.54 1.55 1.53 1.58 1.482整理数据如下:男:1.39 1.41 1.45 1.55 1.56 1.60 1.60 1.60 1.60 1.65 1.67 女:1.46 1.48 1.49 1.53 1.54 1.55 1.58 1.60 1.63 1.63 1.63师:为什么选众数?根据平均数和中位数来确定会怎样?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

6、比巩固,深化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提高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理的统计量进行分析决断的能力。】(二)估一估。1.课件出示例2:六(1)班同学体重情况如下表。体重/kg30333639424548人数245121043(1)在上面这组数据中,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2)不用计算,你能发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小组讨论。列式,电脑验证。2.六(2)班同学体重情况如下表。体重/kg30333639404142人数245121043现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还比中位数大吗?为什么?(3)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这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学情预设:若学

7、生提出用众数表示比较合适的话,再出示下表:】3.六(3)班同学体重情况如下表。体重/kg30333639424548人数2135121043全班49人,中位数是39,而众数是33,显然中位数更合适。【设计意图:本环节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技能技巧,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逻辑性,从而对平均数的估算从不规范到规范,再到严谨,提升了数学思考。】三、拓展延伸。在青年歌手冠亚军决赛中,11位评委给两位歌手的打分如下。一9.89.79.79.69.69.69.69.59.49.49.1二109.79.69.69.69.69.59.59.49.49.2(1)你认为哪位歌手的最后得分高,为什么?(2)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的方法来计算,平均分是多少?你认为这样做是否有道理?为什么?【设计意图:本题选择了现实生活的情境,可引导学生讨论后再回答,让他们明确在评分的时候采用这个方法的合理性。】四、回顾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在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时要注意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