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80744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023/2/16,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某些重要阶段起指导作用或主导作用的基本准则。共有原则和特有原则,2,2023/2/16,三大诉讼的共有原则:,一、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案件人民法院依法对民事案件进行独立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是指人民法院作为整体独立行使审判权,而不是由个别法官独立审判。,3,2023/2/16,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忠实于案件的真实情况。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以法律作为衡量、评价是非的尺度和标准。,4,

2、2023/2/16,三、对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要严格依法办事;对于诉讼当事人,不能因为他们的民族、种族、职业、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能因人而异,在适用法律上要一视同仁。,5,2023/2/16,四、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各民族公民都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如果诉讼参与人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人民法院应当为其聘请或指定翻译人员;在少数派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进行。,6,2023/2/16,五、检察监督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合法性实施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

3、有权对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的正确性与合法性实施法律监督。,7,2023/2/16,民事诉讼特有原则,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民事诉讼法第8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当事人有平等的行使权利手段并有权获取人民法院的平等保障。,8,2023/2/16,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适用范围:适用的主体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所有当事人。适用的案件凡是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案件,无论是财产权益争议案件,或是身份关系争议案件,都适用该原则。非讼案件不适用这一原则。适用的程序除特别程序、

4、公示催告程序等非诉讼程序外,其他诉讼程序都适用该项原则。适用的人民法院适用于审理民事案件的各级人民法院和各专门法院。,9,2023/2/16,二、辩论原则,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辩论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就案件所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反驳与答辩,从而查明案件事实,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0,2023/2/16,二、辩论原则,辩论原则的主要内容:(1)辩论权是双方当事人都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2)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3)辩论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

5、程。(4)辩论的方式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口头辩论又称为“言辞辩论”,主要集中在法庭审理阶段。书面辩论主要集中在其他阶段。,11,2023/2/16,二、辩论原则,辩论原则的实施保障:审判人员应当为当事人提供行使辩论权的机会。审判人员应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当事人的辩论活动。在辩论过程中,审判人员应当保持“中立”地位。,12,2023/2/16,二、辩论原则,当事人辩论权与法院裁判的关系:作为裁判根据的事实、证据,必须经当事人的辩论、质证,凡是未经当事人辩论、质证的事实、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根据。当事人辩论的结果,应当作为人民法院裁判民事案件的基础。,13,2023/2/16,三、处分原

6、则,民事诉讼法第13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即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或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14,2023/2/16,三、处分原则,处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享有处分权的主体是当事人。(二)当事人处分权行使的范围包括对程序利益的处分和实体利益的处分。在程序方面,当事人对诉讼的进行和终结有决定权。在实体方面,当事人自主决定审理的对象和范围。,15,2023/2/16,三、处分原则,处分原则的适用: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方式,表现为积极处分和消极处分。

7、积极处分原告提起诉讼、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撤诉;被告承认原告的请求、提起反诉等,都是行使处分权的积极形态。消极处分一审判决后,当事人不提起上诉、执行时效期内不申请强制执行,都是对自己权利的消极处分。,16,2023/2/16,三、处分原则,处分权的行使贯彻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1)诉讼只能因当事人行使起诉权而开始。(2)诉讼程序开始后,原告可以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还有权提出反诉。(3)在诉讼进行中,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可以自愿协商达成调解协议,也有权拒绝调解。(4)诉讼发生后,能否由一个程序发展到另一个程序,一般也取决于当事人的处分行为。,17,

8、2023/2/16,三、处分原则,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首先,法院审判权对当事人处分权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其次,人民法院应当为当事人行使处分权提供保障。,18,2023/2/16,四、法院调解原则,民事诉讼法第9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诉讼当事人就争议的问题,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其民事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形式。是一种诉讼活动。,19,2023/2/16,四、法院调解原则,法院调解原则的含义:(1)法院调解既是一种审理案件的方式,又是一种结案

9、方式。(2)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时,必须遵守自愿原则与合法原则。(3)法院调解不能久调不决。,20,2023/2/16,四、法院调解原则,法院调解的意义:法院调解有利于及时、彻底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法院调解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当事人的团结。法院调解有利于法制宣传,预防和减少诉讼。,21,2023/2/16,四、法院调解原则,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适用的案件。一般来讲,凡属于民事权益争议性质、存在调解可能的案件,人民法院均可以用调解方式解决。适用的程序。法院调解原则适用于解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审判程序的全过程。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但是,非诉讼程序以及强制执行程序不能适

10、用调解原则。,22,2023/2/16,四、法院调解原则,法院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自愿原则。包括程序上的自愿和实体上的自愿。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合法原则。包括程序上的合法和实体上的合法。,23,2023/2/16,五、支持起诉原则,民事诉讼法第15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24,2023/2/16,民事诉讼基本制度,(一)合议制度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25,2023/2/16,(二)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

11、审判人员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的有关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退出该案诉讼程序的制度。,26,2023/2/16,(三)公开审判制度,公开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审判过程应当向群众公开、向社会公开;不公开审判的案件,也应当公开宣判。,27,2023/2/16,(四)两审终审制度,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和判决即告终结的制度。根据两审终审制度,当事人对第一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不服的,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经过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裁判后,对该案件的审理宣告终结,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已经生效的裁判确有错误的,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加以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