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解析.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8145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解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解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解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解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解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解析.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011年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解析,CRBSI是内科ICU医院感染中常见类型,n=13,592,Richards MJ,et al.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0;21:510-515,3,导管接口污染CR-BSI的重要原因,4,常见类型的诊断,导管病菌定植 插管部位无感染征象而远端导管半定量培养发现病菌15个或定量培养病菌浓度100,5,常见类型的诊断,局部感染 插管局部皮肤有红肿、压痛或脓性分泌物,6,常见类型的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定量或半定量培养和其他静脉抽取的血液培养分离到相同病原体,并且病人有血液感染的临床表现

2、而无明显的其他感染来源;血液感染病人导管培养不能取得实验室证据,但如果拔取导管全身感染征象好转,可认为是CR-BSI的间接证据,7,发病机制(1),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移行至皮下导管导管接口部污染经血行污染导管端口输液污染(注:有和无隧道CVC的差别),2023/2/16,Dr.HU Bijie,8,发病机制(2),导管材料感染菌内在特性细菌生物膜biofilm,9,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使CR-BSI明显减少,上海市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减少约25%),推行干预措施,上海市插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上海市插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13,血培养送检正确率逐年改善,血流感染(BSI)漏诊

3、病例减少,2006年:采样方法错误严重,怀疑有血流感染时,绝大多数医院仅抽1次血标本送培养,正确率不足20%2007年:大多医院已经有很大改善,全市平均双份送检率达到82.3%2008年:进一步改善,全市平均双份送检率高达98.6%2009年:仅2所医院双份血培养送检率低于60%,14,Broviac 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导管相关血流感染),NICU,208天没有1例血流感染(2006-2007),0,5,10,15,20,25,30,35,2005-June,2005-July,2005-Aug,2005-Sep,2005-Oct,2005-N

4、ov,2005-Dec,2006-Jan,2006-Feb,2006-Mar,2006-Apr,2006-May,2006-Jun,2006-July,2006-Aug,2006-Sep,2006-Oct,2006-Sep,2006-Nov,2006-Dec,2007-Jan,2007-Feb,2007-Mar,2007-Apr,2007-May,rate/1000 Broviac days,1973年Broviac等报道了1种全硅塑右心房导管在前胸壁通过经皮锁骨下隧道放置,15,导管相关BSI干预流行病学/操作改进 39 month period 237 cath.-rel.bloodstr

5、eam infections avoided BUMC Estimated annual cost savings in cost avoidance=$2.5-4 x 106,Garcia R,et.al.Abstract,APIC-Used with Permission,16,美国医院拯救十万生命运动,始于2004年12月14日目的是改善操作规程,在2006年6月前避免100,000住院病人不必要的死亡发起创议的医院超过2000所预防三种主要的医院感染SSIVAPCA-BSI,17,预防CR-BSI:bundle,留置导管术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Maximal sterile barrier

6、s洗必泰皮肤消毒Chlorhexidine skin antisepsis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Site choice严格执行手卫生规则HAND HYGIENE每天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导管抗菌导管Antibiotic-coated or antiseptic-impregnated catheter插管后的护理Post-insertion care,18,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Center for Medicare&Medicaid Service)停止支付部分医院感染诊疗费,2008年10月1日后出院的病人,如出现以下八类情况,CMS将不再支付给医院相关费用,2009年还将

7、增加项目Object left in surgery,手术留下异物Air embolism,空气栓塞Blood incompatibility,配血不合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插管相关尿路感染Pressure ulcers(decubitus ulcers),褥疮Vascular catheter-associated infections,血管插管相关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mediastiniti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手术部位感染冠状动脉搭桥术

8、后的纵隔炎Hospital-acquired injuries fractures,dislocations,intracranial injuries,crushing injuries,burns,and other unspecified effects of external causes 医院内获得的外伤骨折,脱臼,颅内损伤,挤压伤,烧伤,其他外源性的影响,2011年美国CRBSI防控要点,1.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采取最大无菌屏障措施;3.用含氯己定(洗必泰)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4.避免常规更换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预

9、防感染的手段;5.当严格执行上述方法仍不能降低感染率时,使用消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20,1.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1.明确插管指征、正确操作和维护程序及正确感染控制措施。(A)2.对进行导管插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和遵从程度进行周期性评估。(A)3.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和维护的人员才能被指派本项操作。(A)4.确保ICU适当的护理人员的水准。观察性研究表明,没有经验的护士或患护比例增加,与ICU中插管相关血液感染(CRBSI)相关。(B),22,2.导管及插管部位选择,(一)外周及中线导管midline cathet

10、er,1.对于成人,应选择上肢部位进行插管。(类)2.对于儿童,可选择上肢、下肢或头皮(新生儿或小婴儿)部位进行插管。()3.根据插管目的、维持时间、了解相关感染和非感染并发症、插管操作者的个人经验等因素,选择导管种类。(B)4.避免在给药或输液时使用钢针,以防止液体外渗时发生组织坏死。(A)5.当静脉输液治疗可能要超过6天时,应使用中线导管或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6.对于使用透明敷料者,通过敷料外触诊辨别是否有疼痛和肉眼观察,每天评估插管部位情况。对于使用纱布或不透明敷料,除非患者有感染迹象如局部压痛或其他可能CRBSI迹象,否则不应揭除。()7.当患者出现静脉炎(热、痛、红或

11、触感静脉索)、感染或导管故障时,及时拔出外周静脉置管。(B),(二)中心静脉导管(CVC),1.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损伤并发症(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锁骨下静脉狭窄、血胸、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的风险。(A)2.对于成人,避免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点。(A)3.当对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选择锁骨下静脉而非颈静脉或股静脉,以减少感染风险。(B)4.对于隧道式CVC放置部位,尚无适宜推荐意见。(未明确)5.对于血液透析或终末期肾病患者,应避免选择锁骨下静脉部位,以防锁骨下静脉狭窄。(A)6.对于须接受长期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

12、采用造瘘或植入等方式而非CVC。(A)7.使用超声引导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如果这项技术可用的话),以减少反复插管试探次数和机械并发症。超声引导技术仅供接受过全面培训的人员使用。(B)8.使用能满足病人处理的最少数量端口或腔道的CVC。(B)9.关于胃肠外营养置管,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10.当无必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A)11.当遵守无菌技术不能得到保证情况下(如急诊放置导管),应尽快更换导管,即48小时内。(B),锁骨下静脉穿刺作为置管常用部位,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27,3.手卫生和无菌操作,1.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导管及更换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

13、,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再触摸该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B)2.在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时须无菌操作。(B)3.进行周围静脉置管时,若对插管部位进行皮肤消毒后不再触碰该部位,则佩戴清洁手套即可。(C)4.进行动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及中线导管置管时,必须佩戴无菌手套。(A)5.更换导丝操作时,在接触新的导管前,应更换无菌手套。()6.更换敷料时,佩戴清洁或无菌手套。(C),无菌操作前准备,手卫生、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无菌手术衣,30,Efficacy of Hand Hygiene Preparations in Killing Bacteria

14、,Good,Better,Best,Plain Soap,Antimicrobial soap,Alcohol-based handrub,31,4.最大无菌屏障措施,1.在放置CVC、PICC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大无菌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B)2.肺动脉插管时,应使用无菌套管进行保护。(B),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建立无菌屏障,35,5.插管部位皮肤准备,1.在进行周围静脉置管前,采用消毒剂(70%酒精、碘酒、聚维酮碘或葡萄糖酸氯己定)进行清洁皮肤。(B)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应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

15、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70%酒精。(A)3.尚无研究比较酒精+氯己定和酒精+聚维酮碘皮肤消毒作用差异。(未明确)4.关于氯己定在2月婴儿中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5.根据生产商的规定,应保证在进行插管时皮肤表面的消毒剂已干燥。(B),用2%洗必泰局部消毒,38,6.插管部位敷料应用,1.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的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插管部位。(A)2.若患者易出汗或插管部位有血液或组织液渗出,应选用纱布覆盖,直至本问题解决。()3.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A)4.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部位使用抗菌膏或油脂,因其

16、易导致真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5.不要使导管及插管部位浸入水中。在做好防护措施后(例如导管与接口用防透水覆盖),可进行淋浴。(B)6.对于短期CVC置管部位,每2天更换纱布敷料。(B)7.对于使用透明敷料的短期CVC置管,至少应每7天更换敷料。除非在儿科患者导管被掉出的风险超过敷料更换的益处(B)8.覆盖于隧道或植入式CVC部位的透明敷料更换不应频于每周1次(除非敷料变脏或松弛),直至插入部位愈合。(),9.对于已愈合的长期隧道CVC置管部位出口处,覆盖敷料的必要性,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10.保证插管部位护理与插管材料相匹配。(B)11.所有肺动脉插管均应使用无菌套管。(B)12.对于2个月

17、的患者使用暂时性短期导管,在采用基础预防措施后,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率仍较高,则可使用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B)13.尚无其他类型氯己定相关敷料推荐意见。(未明确)14.更换敷料时,肉眼观察插管部位或在敷料外进行触诊。若患者有压痛感、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表现提示局部或血流感染,应立即揭开敷料检查插管部位。(B)15.鼓励患者及时报告插管部位任何变化或任何新的不适。(),覆盖透气透明无菌贴膜,42,7.患者清洁,使用2%氯己定每日清洁皮肤1次以减少CRBSI。(类),洗必泰全身擦浴,显著降低病原菌皮肤的定植(MRSA、VRE、鲍曼等)减少交叉感染降低CRBSI的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的使

18、用,44,8.导管固定装置,使用免缝合装置固定装置降低感染率。(类),填写置管日期、置管人,敷料:穿刺点应覆盖无菌纱布或者无菌、透明、透气的专用贴膜。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或者有污物时应该及时更换。,46,9.抗菌药/消毒剂涂层导管,对于导管预计留置超过5天的患者,若采用综合措施仍不能降低CLABSI率,推荐使用氯己定/磺胺嘧啶银或米诺环素/利福平包裹的CVC。综合措施应包括至少有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教育人插入和维护导管的工作人员、使用最大无菌屏障措施、置管时使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A),47,10.全身性抗生素预防,不要在插管前或留置导管期间,为预防导管定植或CRBS

19、I而常规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B),48,11.抗生素/消毒剂软膏,在插管操作完成及每次透析后,在血液透析管出口处可使用聚维酮碘消毒剂软膏或杆菌肽/短杆菌肽/多粘菌素B软膏。须根据制造商的建议,保证透析导管的材料不会与油膏发生反应)。(B),49,12.抗菌药物封管、抗菌导管冲洗和导管封管预防,对于长期置管患者,虽然最大程度地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但仍有多次CRBSI史,可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溶液封管。(),50,13.抗凝剂,对于多数患者,不要常规抗凝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51,14.更换外周及中线导管,1.对于成人,不需要短于7296小时更换外周置管来减少感染和静脉炎的风险。(B类)

20、2.在成人,关于更换外周导管的临床指征,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3.在儿童,仅在有临床指征时更换外周导管。(B类)4.仅在有特别指征时才更换中线置管。(类),52,15.更换CVC、PICC及血透导管,不要常规更换CVC、PICC、血透导管或肺动脉导管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B)不要仅因发热而拔除CVC或PICC。应根据临床表现综合评估。()对于非隧道式导管,不要常规通过导丝更换导管来预防感染。(B)对于非隧道式导管可疑感染者,不要通过导丝更换。(B)当没有明显感染证据时,可通过导丝引导更换有故障的非隧道式导管。(B)在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导管时,在对新导管进行操作前,须重新更换无菌手套。(),54

21、,16.脐带导管,1.当出现任何CRBSI、下肢血管功能不全或血栓征象时,移除脐动脉导管,而且不要重置。()2.当出现CRBSI或血栓征象时,移除脐静脉导管,而且不要重置。()3.关于对脐带导管使用抗菌药物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4.在脐带插管前,对插管部位用消毒剂进行清洁。避免使用碘酒,因为其对新生儿甲状腺有潜在影响。可使用其他含碘制剂(如聚维酮碘)。(B)5.不要在插管部位涂抹抗菌软膏,因为此举可以导致真菌感染和抗菌药物耐药。(A)6.使用低剂量肝素(0.251.0 U/ml)注入脐动脉导管封管。(B)7.在不需要置管,或发现有下肢血管功能不全迹象时,尽快拔除脐带导管。脐动脉导管留置最多不

22、超过5天。()8.在不需要时,应尽快拔除脐静脉导管,但如果无菌技术得当,其可最多留置14天。()9.当脐带导管功能不良,且没有其他指征需要移除导管,同时脐动脉导管留置时间短于5天,或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短于14天,可以重新置管。(),56,17.成人和儿童患者外周动脉导管及压力监测装置,1.对于成人,选择桡、肱、足背动静脉较股动静脉或腋窝更有利于预防感染。(B类)2.对于儿童,不应使用肱动静脉,选用背部及胫骨后血管较股部或腋窝部血管更有利于预防感染。(类)3.在外周动脉穿刺操作时,最少佩戴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并使用小的无菌布。(B类)4.在进行腋窝或股动脉置管时,应采用最大无菌屏障措施。(类)

23、5.仅在有临床指征时才更换动脉导管。(类)6.不再需要时尽早移除导管。(类)7.尽可能使用一次性转导装置。(B类)8.不要常规更换动脉置管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类),9.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压力换能器每96小时更换,同时更换系统其它部件(包括输液管、连续冲洗装置和冲洗液)。(B类)10.保持压力监测系统所有部件(包括校准设备和冲洗液)无菌。(A类)11.尽量减少对压力监测装置的操作。应用封闭冲洗系统(即连续冲洗),而不是开放系统(即使用注射器和三通阀),来保持压力监测导管通畅。(类)12.若压力监测装置不是通过三通阀而是隔膜,使用前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隔膜。(A类)13.不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输注

24、含葡萄糖或胃肠外营养液体。(A类)14.若不能使用一次性压力换能器,可重复使用的换能器应依据厂家说明书建议的方法进行灭菌。(A类),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60,18.更换给药装置,1.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96小时内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至少每7天更换1次。(A类)2.关于间断给药装置的更换,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3.关于更换给药针的时间间隔,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4.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24小时内更换输液管。(B类)5.输注丙泊酚的患者,根据厂家建议,应在每6或12小时更换输液瓶时更换输液管。(A类)6.关于给

25、药针留置时间,尚无推荐意见。,62,19.无针导管系统,无针装置至少应与输液装置同时更换。频于每72小时更换,不能带来额外益处。()无针装置接口更换频率不应频于每72小时更换或根据制造厂家的建议更换,以减少感染率。()保证系统各成分相匹配,以减少渗漏或破裂。()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氯己定、聚维酮碘、碘剂或70%酒精)擦拭接触的端口对其进行消毒,以减少污染风险。(A)使用无针系统连接静脉输液管。(C)在使用无针装置时,劈裂式活瓣可能优于其他机械瓣,因为后者机械瓣可增加感染风险。(),你是否了解-正压接头的高感染风险,Rate,April 2004 Valves introduced,Dec 200

26、4 Valves removed,JHH Nosocomial CR-BSI Rates2003-2004 by Quarter-PICU,开始应用正压接头,停止应用正压接头,Maragakis LL,Bradley KL,Song X,Beers C,Miller MR,Cosgrove SE,Perl TM.Increased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Rate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Mechanical Valve Intravenous Access Port.Infection contr

27、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2006;27(1),静脉输液方式的发展,液体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极易造成污染,进气管仍与外界相通,无法避免液体污染,无需使用进气管,全密闭,避免污染,患者的感染是由污染所致,Dr.HU Bijie,66,Portals of Entry in the IV System进入的门户,Admixture,(Extraluminal),(Intraluminal),Closed vs.open system,67,Drug Admixture Systems,Closed Admixture Systems,Improves safety,s

28、implicity,and savings,MiniBag Plus,ADD-Vantage,Duplex,SOLOMIX,Premix,MiniBag,Glass Bottles,Semi-Closed Admixture Systems,Closed Container,Open Container,Semi Rigid,Flush Solution Containers冲管装置的选择,Single dose containers are preferred 推荐独立包装容器Single dose vials,e.g.10 mL vial of preservative-free norm

29、al saline 独立包装容器,例如10ml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Prefilled syringes 预冲式注射装置,2011年美国CDC指南CRBSI预防中,加入维护的Bundle,Insertion bundles导管插入核查表手卫生穿刺点,避免股静脉最大屏障保护洗必泰消毒皮肤,Maintenance bundle擦拭接口(洗必泰-酒精或酒精,15秒)使用抗菌导管含洗必泰的贴膜抗菌剂封管洗必泰洗澡(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的医院感染一种引起医疗费用增加的医院感染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我们的目标:零风险、零感染、零宽容!,71,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