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382830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11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配位化合物1、配位化合物的定义CuSO4(aq)Cu(OH)2 溶解生成深兰色透明溶液,NH3.H2O,NH3.H2O,NaOH,无NH3味,+BaCl2,BaSO4 白,有SO42-,无兰色,无游离Cu2+,深兰色结晶,酒精结晶,实验说明(并经分析证实),Cu(NH3)4 SO4硫酸四氨合铜(II)Cu(NH3)4 SO4 Cu(NH3)4 2+SO42-,一、配位化合物的定义,1、配离子金属离子或原子与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阴离子以配位键相结合所形成的复杂离子。2、配位化合物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以及中性配位分子。,二、配位化合物的组

2、成,Cu(NH3)4 2+SO42-Ni(CO)4,内层,外层,中心原子,配位体,配原子,(一)配位体分类,1、单齿配体(一个配体含有一个配原子);Cu(NH3)4SO4Co(H20)(NH3)52(SO4)32、多齿配体(一个配体含有多个参与反应的配原子)。也叫螯合剂。H2N-CH2-CH2-NH2(简称en)、Y4-、C2O42-Cu(en)2 SO4,3、异性双基配体(一个配体含有多个配原子但参与反应的只有一个配原子)。Ag(SCN)2-二硫氰酸根合银(I)Fe(NCS)63-六异硫氰根合铁()硝基-NO2-亚硝酸根-O-N-O-,(二)配位数,即与中心原子结合的配原子的总个数。对于单齿

3、配体 配位数配体数Cu(NH3)4 SO4配位数Co(H20)(NH3)52(SO4)3对于多齿配体 配位数=配体数配原子Cu(en)2 SO4 配位数,配位数决定于中心离子和配体的性质,影响配位数的因素有:1、电荷(静电作用)2、空间效应3、电子层结构、半径4、配合物形成时的条件(浓度、温度),(三)配离子的电荷,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原子和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Co(H20)(NH3)52(SO4)3Cu(en)2 SO4,三、配合物的命名,总则:(一)内外层顺序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二)配体顺序(两个以上配体)1、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2、先阴离子配体,后中性分子配体。3、若配体类型相

4、同时,则按配原子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三)表示中心原子的氧化值和配体数,配离子为阳离子时,将其看成普通阳离子。例:Cu(NH3)4Cl2 氯化四氨合铜()配离子为阴离子时,将其看成普通含氧酸根。例:K4Fe(CN)6 六氰合铁()酸钾,细则,(一)仅有一种配位体时:1、配位数配体名合中心原子名中心原子氧化态离子2、配体数用“一、二、三、四”等数字表示。配体数为“一”时常省略。3、中心原子氧化态用“0、”等数字外加括号()表示。,Fe(CN)6 4 六氰合铁()离子PtCl62-六氯合铂()离子Ag(NH3)2+二氨合银()离子Ni(NH3)62+六氨合镍()离子,例:,(二)有2配体时,配体

5、顺序,1、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2、先阴离子配体,后阳和中性分子配体。3、若配体类型相同时,则按配原子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4、若同类配体的配位原子相同,则原子少的配体在前,多的在后。5、“4”中均相同,则按结构式中与配位原子相连的原子的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命名配体的次序,“无前有后,先负后分;配体相同,原子排序;配原相同,少前多后;配体配原均相同,不排老大排老二。”,例:Pt(NH3)2Cl2 二氯.二氨合铂()Co(NH3)3(H2O)Cl2二氯.三氨.水合钴()配离子为电中性时,将配离子命名中的“离子”去掉即可。,例:Pt(en)(NH3)2(NO2)Cl2+,氯硝基二氨乙二胺合

6、铂()离子,在鲍林提出的杂化轨道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112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一、配合物价键理论1、中心原子与配位原子以配位键相结合。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2、形成配位键前,中心原子的空轨道首先进行杂化。目的也是提高成键能力。3、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数目和类型。,二、杂化轨道类型,1、中心原子有次外层d轨道参与杂化的称为内轨型例dsp2 d2sp32、中心原子没有次外层d轨道参与杂化的称为外轨型例sp sp3 sp3d23、中心原子参与杂化轨道和自身电子层结构、配原子的电负性有关。,三、与前面讲的杂化轨道的区别,1、sp、sp2、sp3杂化轨道内有电子

7、,分为等性和不等性杂化,最多形成四条共价键。2、sp、sp3、sp3d2、dsp2、d2sp3杂化轨道内没有电子,有d轨道参与,分为内轨型和外轨型,最多形成六条配位键。,四、外轨型特征,中心原子最外层轨道参与(sp sp3 sp3d2)杂化前d电子不发生重排一般磁性较大(单电子多)配体大多为F-、Cl-、Br-、I-、H2O能量较高NH3可内可外,Sp杂化,Ag+,Ag,4d105s1,4d10,4d,5s,5p,4d,5s,5p,Ag(NH3)2+,配位数=2,Sp3杂化,Ni2+,Ni,3d84s2,3d8,3d,4s,4p,3d,4s,4p,NiCl42-,配位数=4,Sp3d2杂化,F

8、e2+,Fe,3d64s2,3d6,3d,4s,4p,3d,4s,4p,Fe(H2O)62+,配位数=6,4d,五、内轨型特征,中心原子有次外层d 轨道参与(dsp2 d2sp3)一般杂化前d电子通常发生重排一般磁性较小(单电子数少)配体多为CN-、NO2-、ONO-、CO配合物能量较低、稳定,dSp2杂化,Ni2+,Ni,3d84s2,3d8,3d,4s,4p,3d,4s,4p,NiCl42-,配位数=4,d2Sp3杂化,Fe2+,Fe,3d64s2,3d6,3d,4s,4p,3d,4s,4p,Fe(CN)64-,配位数=6,4d,六、决定类型条件,1、中心原子的本性:中心原子的d电子数;2

9、、配体:A、配体数 B、强场配体、弱场配体(d轨道的电子排布主要取决于配体场的强弱,强场配体可促使电子重排),d5 例,Fe 3d64s2,Fe3+,3d,4s,4p,4d,d2sp3,sp3d2,3d,4s,4p,4d,Fe(CN)63-,Fe F63-,Fe(H2O)63+,d3 例,Cr 3d54s1,Cr3+,3d,4s,4p,4d,d2sp3,sp3d2,3d,4s,4p,4d,Cr(CN)63-,Cr(H2O)63+,杂化类型和空间构型,根据磁矩可以判断何种类型的配合物,主要是根据单电子数目的变化,在磁矩上反映出变小来判断形成内轨型配合物。,=,n是单电子数,总结(如何判断杂化类型

10、),1、d电子数2、配体3、配体数4、空间构形5、磁性大小6、稳定情况,价键理论的成功与不足,成功地阐述了配位键的形成过程、配离子的空间构形、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以及配合物的稳定性和磁性。不能解释参加成键电子的能量问题,因此不能定量解释配合物的稳定性,也不能解释配合物的可见、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和颜色问题。,例题3,1、已知(Pt(CN)42-中Pt2+以dsp2杂化轨道与CN-成键,Pt(CN)4 2-的空间构型为()A、正四面体 B、直线型 C、八面体D、平行五边型 E、平面四方型,E,11-3 配位平衡,Cu(NH3)4 2+Cu2+4NH3,解离,配位,K稳=,Cu(NH3)42+,Cu2+

11、NH34,=1/K不稳,配位平衡常数的几点说明,1、配体数n相同的配合物,K稳 或K总稳,说明配合物稳定性。不同则不能由K稳或K总稳来比较稳定性比较的条件:配离子的类型相同例:FeY-K稳=1.71024,Fe(CN)6-K稳=1.0 1042稳定性:FeY-Fe(CN)63-,例1试分别计算(1)0.10mol/L FeY-(1.2*1025)和(2)0.10mol/L Fe(CN)63-(1*1042)中Fe3+的离子浓度,FeY-Fe3+Y4-平衡时:Fe3+=xmol/L,Y4-=xmol/L,FeY-=(0.1-x)mol/L,K稳=,FeY-,Fe3+,Y4-,(0.1-x),x2

12、,=,=,0.1,x2,X=Fe3+=0.91*10-13mol/L,Fe(CN)63-Fe3+6CN-,平衡时:Fe3+=ymol/L,CN-=6ymol/L,Fe(CN)63-=(0.1-y)mol/L,K稳=,Fe(CN)63-,Fe3+,CN-6,(0.1-y),y(6y)6,=,=,0.1,46656y7,y=Fe3+=1.5*10-7mol/L,2、过量配位剂可增加配离子的稳定性,例2 在含有0.10mol/L的Cu(NH3)42+配离子溶液中,当NH3浓度分别为(1)1.0 mol/L(2)2.0mol/L和(3)4.0mol/L 时,Cu2+离子各为多少?Cu(NH3)42+C

13、u2+4NH3 0.1-x x 1.0+4x 0.1-y y 2.0+4y 0.1-z z 4.0+4z,K稳=,Cu(NH3)42+,Cu2+NH34,=2.1*1013,(0.1-x),X(1.0+4x)4,=2.1*1013,(1),X=Cu2+=4.8*10-15,(0.1-y),y(2.0+4y)4,=2.1*1013,(2),y=Cu2+=3.0*10-16,(0.1-z),z(4.0+4z)4,=2.1*1013,(3),z=Cu2+=1.9*10-17,3、K稳或K总稳的大小可用于判断反应进行方向及程度。K稳或K总稳,配位反应进行得越完全,(1)HgCl42-+4I-HgI42

14、-+4Cl-(2)Cu(NH3)42+2Ag+2Ag(NH3)2+Cu2+Ks HgCl42-=1.2*1015 Ks HgI42-=6.8*1029KsCu(NH3)42+=2.1*1013 KsAg(NH3)2+=1.1*107,例3试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向右进行?,K(1)=,HgI42-Cl-4,HgCl42-I-4,HgI42-=Ks HgI42-I-4 Hg2+,HgCl42-=Ks HgCl42-Cl-4Hg2+,K(1)=,Ks HgI42-,Ks HgCl42-,=5.7*1014,进行且完全,K(2)=,Ag(NH3)2+2 Cu2+,Cu(NH3)4 2+Ag+2,Ag(NH

15、3)2+=KsAg(NH3)2+Ag+NH32,Cu(NH3)4 2+=KsCu(NH3)42+Cu2+NH34,K(2)=,(KsAg(NH3)2+)2,KsCu(NH3)42+,=5.8,进行但不完全,例4 在1.0L起始浓度为0.10mol/L的Ag(NH3)2+溶液中,加入0.20molKCN晶体(忽略体积变化),求溶液中Ag(NH3)2+、Ag(CN)2-、NH3及CN-的平衡浓度。KsAg(NH3)2+=1.1*107KsAg(CN)2-=1.3*1021Ag(NH3)2+2CN-Ag(CN)2-+2NH3 0.10 0.20 x 2x 0.10-x 2(0.10-x),K=,(0

16、.10-x)2(0.10-x)2,x(2x)2,=,0.1*(0.2)2,4x3,=,KsAg(CN)2-,KsAg(NH3)2+,=1.2*1014,x=2.0*10-6,Ag(NH3)2+=x=2.0*10-6 CN-=2x=4.0*10-6 Ag(CN)2-=0.10-x=0.10NH3=2(0.10-x)=0.20,三、配位平衡的移动,(一)配位平衡与酸碱平衡1)酸效应:(考虑配体)酸碱质子理论:F-、CN-、SCN-、CO32-、C2O42-、NH3、OH-、CH3、COO-等属共扼碱,溶液酸度增加,共扼碱与质子生成共扼酸,促使配离子解离溶液酸度,游离配体浓度,配离子稳定(酸效应),

17、FeF63-+6H+Fe3+6HFCu(NH3)42+4H+Cu2+4NH4+,例,2)水解效应(考虑中心离子),高价态金属离子具有显著水解作用:例 FeF63-水溶液中:FeF63-+6H2O Fe(H2O)63+6F若溶液酸度(偏碱性条件)则Fe(H2O)63+H2O Fe(H2O)5(OH)2+H+由于的水解导致的解离溶液酸度,配离子稳定,酸效应:酸度,配离子稳定水解效应:酸度,配离子稳定所以,在不发生水解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溶液PH另外,介质的酸度受配体反应的影响例 H2Y2-+Ca2+CaY2-+2H+随反应进行,H+,V逆措施:加入缓冲溶液,提供稳定PH环境,(二)沉淀平衡的影响,Ag

18、+Cl-AgCl+2NH3Ag(NH3)2+Ag+2NH3+Br-AgBr K稳Ag(NH3)2+=1.1*107KspAgBr=5.35*10-13,沉,沉,配,配,KspAgCl=1.77*10-10,例 向0.1mol/LCu2+溶液中通入NH3气直到NH3=6.0mol/L,试计算溶液中的Cu2+和pH值。这时溶液中有没有Cu(OH)2析出?,Cu(NH3)42+Cu2+4NH3,0.1-x x 6,K稳=,Cu(NH3)42+,Cu2+NH34,=2.1*1013,=(0.1-x)/64x=0.1/64x,X=3.7*10-18,K稳=2.1*1013 Ksp=2.2*10-20,N

19、H3+H2O NH4+OH-,6 X X,Kb=,NH4+OH-,NH3,=x2/6=1.76*10-5,X=1.0*10-2,pOH=-lgOH-=-lgx=2pH=14-pOH=12,OH-2Cu2+=1.0*10-4*3.7*10-183.7*10-22 2.2*10-20所以无沉淀,(三)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氧化还原 配位平衡移动配位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改变FeCl4-Fe3+4Cl-+I-Fe2+1/2I2,配,氧,方向改变:,4Au+O2+2H2O 4OH-+4Au+Au/Au+1.68V O2/OH-0.401V逆向进行4Au+8CN-+O2+2H2O 4Au(CN)2-+

20、4OH-Au(CN)2-/Au-0.59VO2/OH-0.401VAu(CN)2-+Zn Zn(CN)42-+2Au,11-4 螯合物-螯合物特点,同一个配体可形成两个以上的配位键,从而配体与中心原子形成环状结构。Cu(en)2 SO4,C,H,2,N,H,H,H,N,C,H,2,H,C,u,N,C,H,2,H,H,C,H,2,H,H,N,2+,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1),同一配体中,配原子间相隔二个或三个其它原子,从而与中心原子形成五员环或六员环螯合物(张力最小)。称为稳定环。(结构解释)螯合物的稳定性具有相同配原子的单齿配体形成的配合物。,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2),形成的螯合环数越多

21、稳定性越大。Cu(NH3)42+KS=1013 Cu(en)22+KSl020在人体内的配合物大多数以螯合物形式存在。,EDTA与中心原子形成五个五员环,稳定性很大。,C,a,N,C,H,2,C,H,2,N,C,H,2,O,C,O,C,H,2,C,H,2,C,O,O,C,H,2,C,O,O,O,C,O,2-,CaY2-,EDTA与M螯合的特点,1、形成的螯合物十分稳定;2、不论M的价数为多少,EDTA:M=1:1(M+YMY);3、形成的螯合物MY易溶于水;4、Y与无色M螯合,得到无色螯合物;Y与有色M螯合,颜色加深。,例题4,1、下列分子或离子能做螯合剂的是()A、H2NNH2 B、CH3C

22、OO-C、HOOH D、H2NCH2NH2E、H2NCH2CH2NH2,例题5,1、下列试剂中能与中心原子形成六员环结构螯合物的是()A、C2O42-B、H2NCH2CH2COO-C、-OOCCH2CH2COO-D、CH3NH2E、H2NCH2CH2CH2NH2,例题5,B、H2NCH2CH2COO-,C、-OOCCH2CH2COO-,例题,在Co(en)(C2O4)2-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A、2 B、3 C、4 D、6 E、8,D,例题,1、Cu(NH3)4(H2O)22+2、CuCl2(CH3NH2)23、Cu(NH3)4Zn(CN)4,四氨.二水合铜()离子,二氯.二(甲胺)合铜(II),四氰合锌(II)酸四氨合铜(I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