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吸痰、针刺伤、封存病案演练.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83656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氧吸痰、针刺伤、封存病案演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吸氧吸痰、针刺伤、封存病案演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吸氧吸痰、针刺伤、封存病案演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吸氧吸痰、针刺伤、封存病案演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吸氧吸痰、针刺伤、封存病案演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氧吸痰、针刺伤、封存病案演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氧吸痰、针刺伤、封存病案演练.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急预案演练,2012.11.20,医护人员发生职业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和程序,【应急预案】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患者为乙肝、丙肝者,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患者为HIV阳性者,3.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

2、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一片,同时通知院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流程】,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通知院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情景假设,一护士为一名患者肌肉注射后,针头复帽,一不小心手指被刺伤出血,检查病例:1.该患者刚入院,没有任何检查单;2.该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该患者HIV抗体检测阳性.,情景假设,一护士为一名患者更换血性引流袋,一不小心引流液溅入眼内.使用职业暴露防护箱.,展开联想: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1.医务人员对

3、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2.工作中因怕麻烦而长期形成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习惯;3.担心经济成本增加,不注意必要的防护.,职业暴露如何预防,1.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安全处置锐利器具(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2)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3)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4)抽血时建议使用真空采血器,并应用蝶型采血针。(5)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6)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7)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8)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9)

4、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2、对所用器具严格消毒 对一般的诊疗用品用后应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和浸泡,需送供应室消毒的物品必须送供应是消毒.控制病原微生物传播.3、认真洗手:医务人员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这是造成病原体在病人中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4、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工作时,必须戴手套;若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在进行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诊疗和护理工作中,除佩戴手套和口罩外,还应带防护眼镜;当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的情况下,还应穿上具有防渗透功能的隔离衣。,职业暴露上报注意事项

5、,职业暴露后的处理:通常应遵循以下4条原则:1、及时处理原则;2、报告原则;3、保密原则;4、知情同意原则。,1、及时处理原则:(1)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清洗被污染局部;(2)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进行冲洗;(3)存在伤口时,应轻柔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4)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包扎处理。,2、报告原则:职业暴露发生后要立即向科室负责人和院感科汇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让部门和单位领导了解和分析意外发生原因和后果,以便于对当事人提供医疗和心理支持,并在发生暴露感染乙肝,丙肝,HIV情况下,对个人、家庭生活

6、予以救助和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报告时要查找事故原因,并对事故过程和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损伤的程度、接触物的种类和是否含有乙肝,丙肝,HIV的情况、处理方法和经过、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及首次用药时间、药物的毒副作用情况及用药的依从性。,3、保密原则:由于目前社会人群对艾滋病认识的偏差,导致HIV感染者面临来自各方的歧视和压力,因此,意外暴露发生后,当事人最好仅向部门主管和单位主要领导报告,有关知情者应为当事人严格保密,特别是已造成暴露感染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向外界和无关人员泄露当事人的感染情况。,4、知情同意原则:目前针对HIV暴露后使用的

7、预防HIV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对第一次用药时间尽可能要早,第一次服药时间超过24小时,药物的有效性则不能保证;同时,所有用于暴露后预防的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预防效果不是绝对的,只能降低意外暴露后感染HIV的发生概率。因此,如需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HIV感染,有关人员应先告知当事人有关利益和风险,在知情同意和充分考虑利弊的基础上自愿选择是否使用。,另外,HIV职业暴露发生后,应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样作HIV抗体本底检测,以排除是否有既往HIV感染;此后4周、8周、12周和6个月后各检测一次。如本次检测结果阴性,事故发生3个月后HIV抗体检测仍未阳转,提示职业暴露性HIV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

8、但应继续观察至12个月;若12个月后未出现阳转,可排除职业暴露后HIV感染。,紧急封存患者病历及反应标本的 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关于封存患者病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当出现纠纷和医疗争议,患者及家属要求封存病历时,病房要保管好病历,以免丢失。2.及时准确地将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记录。3.备齐所有有关患者的病历资料。4.迅速与科主任、护士长、科教科(晚间及节假日与院总值班)联系。,【应急预案】5.科教科或总值班与患者或近亲家属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患者病历的主观部分的复印件。并收取工本费每张0.4元。主观病历为: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

9、、病程记录等。6.封存的病历由科教科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科教科。7.如为抢救患者,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及时据实补齐。,【流程】患者及家属要求封存病历科室保管好病历及时准确记录备齐病历资料迅速与科教科或总值班联系三方共同在场时封存主观病历的复印件封口处注明封口的日期、时间并加盖公章科教科保管抢救病历6小时补齐,情景设置,一住院患者,突发肺栓塞,经抢救无效猝死,家属难以接受,悲痛欲绝,情绪激动,冲进医生办公室,质问医护人员(正在补写抢救记录),抢夺病历.医护人员劝说无效,立即通知科教科(夜间通知总值班),三方在场封存病历,封口处加盖医院公章,由科教科保管.,(

10、二)关于封存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患者在医院期间进行输液、输血、注射、药物治疗时,发生不良后果,要当场将标本保存,注明使用日期、时间、药物名称、给药途径。2.疑似由于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的不良后果时,科室应向科教科(夜间向总值班)报告。同时由护士长报告护理部。3.科室医务人员、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科教科或总值班人员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4.封存标本需在封口处加盖医院印章,同时注明封存日期和时间。,5.封存标本由科教科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科教科。6.需要进行检验的标本,应当到由医患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

11、构进行检验。7.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检验机构时,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8.对封存标本进行启封时,应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9.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科室要对血液立即进行封存保留,并向医教科汇报,同时通知医院血库,由院方与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联系。,【流程】发生不良后果当场将标本保存向分管部门报告双方共同在场时现场封存实物封口处盖章章注明封存日期和时间科教科保管标本需进行检查时到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或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部门检验封存标本启封时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疑似输血反应封存保留血液报告血库血库人员与供血机构联系,情景设置,患者25床,输液500ml,进300m

12、l,护士巡视病房时,患者诉浑身发冷,发抖。护士立即关闭液体,返回护士站告诉医生、护士长。准备生理盐水250ml,输液器一具,地塞米松注射液、异丙嗪注射液、砂轮、消毒盘、治疗车入病房。给予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静脉注射地米5mg、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家属随即对液体产生质疑,抢夺液体.医护人员劝说解释,护士长立即通知科教科(夜间通知总值班),三方在场封存反应标本,封口处加盖医院公章,注明封存日期、时间,由科教科保管。需要进行检验的标本,应当到由医患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检验机构时,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对封存标本进行启封时,

13、应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三、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发生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一)立即打开备用氧气袋,调试好流量,连接吸氧管,继续吸氧,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二)必要时将氧气筒推至床旁,给予吸氧。(三)密切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及病情变化。(四)通知器械科进行维修。,【程序】,吸氧装置发生故障用氧气袋吸氧 或连接氧气筒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及病情变化通知器械科进行维修。,四、吸痰过程中中心吸引发生故障的应急预案和程序,【应急预案】(一)立即分离吸痰管,用50ml注射器链接注射器吸痰,冰箱家属做好解释。(二)如注射器抽吸效果不佳,连接电动吸痰器吸引。(三)密切观察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必要时再次吸引。(四)通知器械科进行维修。,【程序】,分离吸痰管接50ml注射器 接电动吸痰器 观察病情 通知维修,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