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ppt.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8387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林七贤.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竹林七贤.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竹林七贤.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竹林七贤.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竹林七贤.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林七贤.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林七贤.ppt.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竹林七贤,谈魏晋风度的具体体现,竹林七贤,所谓的“魏晋风度”,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其清谈之风从东汉末年开始,前后分为五期,即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园陶令,产生背景,“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曹操杀了孔融,司马昭杀了嵇康,司马懿宰了何晏,司马师宰了夏侯玄,魏晋风度,第一眼便是血染的风采。信仰失落的痛苦和官方压抑的恐怖,致使魏晋文人一边精心避祸,一边强行理解,仓猝之间行为乖张,出现了种种独特的风度。“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宗白华美学散步,深沉持重、幽远

2、明达的山涛,山涛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一生历经几起朝政变故。他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39岁以前,只是一个山野布衣;40岁始入仕途,虽有几次辞官,但后半生几乎都在官场度过。史书对山涛的记载与评价,大多针对他后半生事迹而言,对他的前半生只有极少的一点记载。从他后半生的材料看,山涛长期居官场,与司马氏的关系甚融洽,且任职又极勤勉(嵇康曾因此与他绝交),似乎是与“竹林七贤精神”背道而驰的。,“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可悲现实,促使山涛在其后半生中采取了一种消极忍让的处世态度。晋书记载他:“晚与尚书和辶卣交,又与钟会、裴秀并申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

3、”。晋书说:“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拨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山涛之品格,他在出任官职之前就由于雅好老庄之学,遂确立了以老庄哲学为主的人生态度。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结交了阮籍、嵇康、吕安等名士,作竹林之游,通过实践加强了他的哲学信念。,他为人含而不露,自持而不高傲,正直而不轻狂,其他竹林名士那种不拘礼法、清高自傲、轻时傲世、狂放、任诞等外在表现,在他身上表现得不很明显。世说新语中“任诞”、“简傲”诸篇中对七贤中的其他人皆有许多记载,而对于山涛却一条也没有,相反对他的记载都是沉稳、持重、朴拙、含蓄。,山涛入仕,山涛于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初仕途,正是

4、曹爽、何晏当政之时,司马氏势力还不很强大之时。而当司马懿称疾,山涛感觉其夺权的危机将至时,即辞官而去。山涛再次入仕在几年以后。山涛与司马懿的张夫人(宣穆后)是中表亲关系。此时司马氏当政已是大势所趋,他是不可能拒绝宣穆后的力邀的;何况紧接着的晋武帝司马炎有所作为,山涛便一心辅晋了。,雅好老庄的文弱书生向秀,向秀,字子期,约生于公元227年,卒于公元272年。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西晋时的玄学名士,性好老庄之学,发展了何晏、王弼的“贵无”思想,主张“死生出入,皆炎欠然自处,”礼法出于“自行”,开玄言之风。在司马昭时曾为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但据晋书本传载“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据记载曾著有庄

5、子隐解,但已佚。现存有他的难养生论。向秀博学多才,对道家理论的研究极为深刻,又不固执一端,而是广开学路,儒、道并举,对后代学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世说新语载:“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之外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并注引秀别传:“与嵇康、吕安为友,趣舍不同。嵇康傲世不羁,安放逸迈俗,而秀雅好读书。”由此可见,向秀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投心书海,与世无争的文弱书生的形象。由于他并好儒、道,所以在他身上兼具道家的消极避世与儒家的尊礼忍让的特点,这正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中国普通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向秀之“竹林精神”,他是以自己的渊博学问、“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来

6、驾驭他自己的,这正是“竹林之性”在他身上的体现。“竹林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把道家的思想精髓体会入微,这是“竹林七贤”与那些貌似放达不羁、实际并无其他理想追求的人的重要区别,难养生论所表现的思想倾向,他还从事实出发说明了不可能有导养而至于数百岁的人;还指出嵇康提倡的那种“抑情忍欲,割弃荣辱”的养生办法,使人割舍人伦之乐,对于养生反而是有害的。,养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向秀、嵇康在这个问题上虽有争论,但持论都有一定合理之处。他们都强调人的重要性,特别是个人的重要性。这些观点是庄子那种“独与宇宙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在经过汉代“独尊儒术”的僵化统治后的重新复兴,这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性放达

7、、嗜酒成性的刘伶,刘伶,生卒年不详。字伯伦,沛国(今江苏沛县)人。魏末,司马氏擅权,他高倡摈弃名教、复返自然。晋武帝时对策,他崇奉老庄之学,申述“无为而治”之义,未为所用。著有酒德颂及诗集北芒客舍他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却是一个道家哲学理论的忠实的实践者,也是魏晋名士中任性放达、不拘礼法的典型。,刘伶,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他追求的人生真谛不在于外在的东西,而是道家最高的本体“道”,因而他能够“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不论美丑,直面人生真谛,“得意而忘形”。他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无拘无束,对世俗礼法更是嗤之以鼻。世说新语任诞记载:“刘伶恒纵酒放达,或

8、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历史上最早的宅男,刘伶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与老庄一脉相承,庄子幻想“独与宇宙天地精神往来,上与造物者澉,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的逍遥自在的人生;刘伶的“大人先生”则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的旷达之士;庄子所描写的一系列“真人”形象,如王骀、申徒嘉等,他们虽然形貌支离,外形丑陋,但却都是精神充实,能做到无权贵、无利禄、无色貌、无言说,体会到了“道我为一”、天地之大美的“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真人;刘伶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外貌虽丑、精神上却真正达到

9、了“无己”境界的一代贤士?他以自己的执着追求,把自己的审美理想转化为行动,为魏晋时人们审美趣味的转变树立了一个榜样。,超然洒脱、精通音律的阮咸,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人。他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晋武帝时,山涛荐之于晋武帝,但由于他行为放达,未为所用。阮咸是阮籍之兄的儿子,在“竹林七贤”中除了嵇康、阮籍外,是最具有艺术家气质的一个,琵琶弹得时称天下第一,以至有一种琵琶即以“阮咸”命名;而且他精通乐理,曾写下了律议。,阮咸,阮咸之于音乐,。阮咸对于音乐的要求是“合雅”、“中和”(“勖所造声高,高则辈,夫亡囯之声哀以思,其民困,今声不合雅,俱非德正中和之音”)这是延用了中囯传统关于音乐的说

10、法,包含有儒家的影响。但从本质上说,阮咸关于音乐“合雅”、“中和”的要求与儒家那种“中和之音”是有很大区别的。阮咸的要求是从审美的角度,从欣赏分析当时的音乐与音律之间是否相符中得出的。荀勖所调乐器都与音律不符,听起来不甚协调。际咸对所谓“雅乐”和“音乐”都是一视同仁的,他所要求的“中和”并不抑制人们情感的抒发,他本人在弹奏琵琶时每每任兴而发,无拘无束,就是证明,聪明骁勇、克勤克俭的王戎,王戎,生于公元234年,卒于公元305年,字浚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少年时以聪明、勇敢闻名,为时人所不及。曾与阮籍等人交,被列为“竹林七贤”之一。后于司马氏时参与伐吴,骁勇善战,仕途通显,官至中书令、光

11、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司徒。晚年以克勤克俭而著名,于“八王之乱”时死于奔途中。,勤俭?鄙吝?功名心最盛!,戎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到他成人时,司马氏的江山已基本坐稳,所以他不存在阮籍、嵇康等人的处境选择问题。世说新语中关于王戎有大量记载,集中来说有几个方面:一是他少年时聪明、勇敢,为当时的帝王、名士所赏;二是他晚年的勤俭、好财,王戎,世说新语雅量载:“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世说新语伤逝”,世说新语德行:“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

12、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戎虽不受,厚报其书。”,嵇康,隐居竹林时,嵇康的音乐造诣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嵇康的琴曲的题材大多来源于自然景物,在手弄琴弦的过程中,都呈现出他自然平和的人生观。,嵇康之于音乐,嵇康在声无哀乐论阐述他的基本观点是:“声之于心,明为二物。”音乐只是一种“自然之和”,与人的感情变化是“殊途异轨,不相经纬”的。在琴赋也讲了同样的道理。,阮籍,阮籍字嗣宗,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生于陈留尉氏,就是河南开封边上尉氏县,卒于魏元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阮籍的一生差不多刚好是曹魏一朝代的始末。,阮籍啸台,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