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程序开发实训(论文)说明书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8428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sp.net程序开发实训(论文)说明书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Asp.net程序开发实训(论文)说明书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Asp.net程序开发实训(论文)说明书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Asp.net程序开发实训(论文)说明书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Asp.net程序开发实训(论文)说明书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sp.net程序开发实训(论文)说明书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sp.net程序开发实训(论文)说明书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 A程序开发实训(论文)说明书题 目: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院 (系):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1年7月1日摘 要卫生监督涉及多个部门间的协同工作。监督部门首先到各监督对象处抽取样品,将样品登记后,将信息传递到卫生监测部门进行检验,根据监测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书来作出监督文书。传统作法是采用人工传递信息,这使得监督与监测部门都将重复录入样品信息、检验报告书等。重新开发覆盖这两个部门的系统,是非常巨大的一项工作。如何在使用原来的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一个系统覆盖这两个部门,在使用原来系统软件的基础上,实现两个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呢?我们采用了We

2、b Services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卫生监督现状,提出卫生监督哑待用Web Services技术解决软件重用问题,然后逐一分析解释 Web Services的各种概念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本系统使用C#2010与.NET框架进行网页的编辑,使用SQL2005进行数据的存储,采用可视化的面向对象模型分析语言UML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与建模,保障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便于系统开发。经历了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的实现、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等过程。本系统主页显示了卫生监督相关的新闻信息,主要实现了,新闻信息的查看与查询,企业用户注册,登录,权限判定的跳转页面,账号、用户

3、、企业信息的修改,账号权限的设置,新闻的录入与修改、删除,样品信息的录入与修改、删除,检验结果的录入与修改、删除,个人信息与企业信息的修改等模块。以及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MD5加密,验证码等功能,基本能满足基本满足卫生监督系统的活动要求,解决了传统方法软件重用的问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关键词:卫生监督管理系统;UML;C#;SQL Server; AbstractHealth monitoring involves a number of inter-sectoral collaboration. Oversight to the supervision of an object a

4、t the first sample, the sample registration, monitoring of the information passed to the health department inspection, the monitoring report issued by the department to mak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struments. Traditional approach is the use of artificial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which makes

5、 the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department will repeat the input sample information, test reports, etc. Re-develop the two sectors covered by the system, is a very great work. How to use the original system,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system to cover the two sectors in the use of the original sys

6、tem software,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data sharing between the two departments? We used Web Services technology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tatus of health monitoring, health surveillance proposed stand dumb software reuse Web Services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problem, t

7、hen one by on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Web Services concepts and key technologies.The system uses C # 2010 with. NET Framework for web editing, using SQL2005 data storage, using visual object-oriented modeling language UML for system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modeling to ensure maintainabilit

8、y of the system to facilitate system development. Experienced a feasibility analysis, needs analysis, outline design, detailed design,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testing, assembly testing and validation process.This system shows th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related news and information, the main achie

9、vement, news and information, view and query the enterprise user registration, login, permissions determine the jump page, account, user, business information changes, account permissions settings, News entry and modify, delete, and modify the sample information entry, delete, test results of input

10、and modify, delete, 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personal information changes and other modules. And data to add, modify, delete, query, MD5 encryption, authentication code and other functions, can basically meet the basic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activit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raditional method

11、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oftware reuse, has some practical value.Key words: Health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UML;C#;SQL Server;目 录1 绪论11.1 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研究意义11.2 卫生监督现状11.3 可行性分析21.3.1经济可行性21.3.2技术可行性21.3.3政策可行性31.4 论文主要工作31.5 论文安排42 需求分析52.1 系统功能模块需求52.1.1层次方框图52.1.2各模块说明62.2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72.2.1一级

12、数据流图72.2.2核心模块的二级数据流图82.2.3重要数据字典102.3 系统静态建模122.3.1全局用例图122.3.2核心模块的局部用例图122.4 系统动态建模142.4.1时序图142.4.2协作图162.4.3状态图172.4.4活动图和泳道图183 系统设计213.1 概念结构设计213.1.1全局E-R图213.1.2各模块的局部E-R图213.2 逻辑结构设计233.2.1关系表的范式与约束233.2.2关系表间的关系图253.2.3系统类图263.3 物理结构设计273.3.1存储方式和位置273.3.2索引273.3.3配置图284 系统实现与编码294.1 前台设计

13、294.1.1主要功能模块的界面与代码294.1.2核心算法编程314.2 后台设计324.2.1后台功能模块的界面及编码324.2.2登录与MD5加密算法354.2.3用户权限管理354.2.4生成随机验证码355 测试375.1 正确测试用例375.1.1测试用例设计375.1.2测试结果405.2 错误测试用例405.2.1测试用例设计405.2.2测试结果425.3组件图426 结束语446.1 主要成果446.1.1完成的系统功能446.1.2系统特点446.2 展望456.2.1未完成的系统功能456.2.2存在的不足之处45参考文献46附 录471 绪论1.1 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

14、研究意义针对国内卫生监督现状,设计实现“卫生监督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实现卫生监督机构政务电子化、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资源共享化,在卫生监督机关之间和卫生监督机构与社会之间建立网络化信息沟通渠道。适应卫生监督机构改革和发展要求,以转变职能、政务公开、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的,发展卫生电子政务应用。保证卫生执法监督数据的快速、规范采集,信息的全面、有机结合,以及快捷、有效、安全、科学的综合决策和应急指挥能力。同时建立卫生监督数据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标准卫生监督数据,实现上下级和其他单位的数据共享,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卫生监督科学管理,规范监督流程,加强监督力度。是各级卫生监督

15、部门规范管理,提高执法效率,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帮手2。卫生监督将涉及多个部门间的协同工作。监督部门将首先到各监督对象处抽取样品,将样品登记后,将信息传递到卫生监测部门进行检验,根据监测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书来作出监督文书。传统作法是采用人工传递信息,这将使得监督与监测部门都将重复录入样品信息、检验报告书等。重新开发覆盖这两个部门的系统,将是非常巨大的一项工作。如何在使用原来的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一个系统覆盖这两个部门,在使用原来系统软件的基础上,实现两个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呢?我们采用了Web Services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1.2 卫生监督现状 国家“九五”计划以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

16、设己初见成效:“三网一库”和电子政务建设逐步推进,疾病控制、远程医疗和医学教育等信息系统建设有了一定的提高,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也有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建设和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缺乏政策引导及财政保障机制,导致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卫生监督信息化底子薄、基础差1。与此同时,由于各地、各县没有统一的硬件建设标准和软件开发规范可循,各地、各县、各个机构开发的信息系统软件虽然众多,地方与地方之间,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之间、卫生监督与医疗救治之间,甚至卫生监督机构内部各专业之间、本级卫生监督机构与本级卫生行政部门之间,信息数据的采集、交换、发布分散,卫生执法监督相关信息不能实

17、现整合、交换和共享,既导致网络硬、软件系统建设资金和信息资源严重浪费,还使卫生执法监督相关人员和社会公众无法方便、快捷地获取及时、全面、可靠的信息数据,甚至造成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效率低下、监管重复或脱节。卫生监督部门与卫生监测部门原来是一个部门,一般就是各地的卫生防疫站中的两个主要部门。卫生监督的执法依据是卫生监测部门出具的卫生检验结果报告书。随着经济的发展,卫生监督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监督的公平性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卫生监督与监测均为一个单位所给出,也就缺少了公平性。因此,提出将卫生监督部门与卫生监测部门分离,分别成为两个独立的部门。卫生监督就是国家的执法部门,属于公务员系列,而卫生监测就

18、成为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卫生检验检测中心,从而出现了一个卫生监督部门将需要多个卫生监测部门来出具检验报告书,一个卫生监测部门将为多家卫生监督部门服务的情况。这样的就使得原来为各地的卫生防疫站开发的卫生监督软件系统不适合于新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完全重新开发新的软件系统;二是在不改变原来的系统上增加一些功能,实现原来软件的重用。显然第二种方法的开发时间、代价都要小得多。而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需要规划好两类软件的对外接口,采用软件重用技术,在不改变各自部门原来的业务的基础上,实现这两类部门之间多个部门的自动调用。1.3 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报告从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和政策可行性三

19、方面分析。1.3.1经济可行性卫生监督传统作法是采用人工传递信息,这使得监督与监测部门都将重复录入样品信息、检验报告书等。本系统通过电子信息手段来记录采集样品信息,防止各部门进行重复的操作,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降低各部门的活动经费。1.3.2技术可行性本系统使用的是.NET平台,当今使用.NET平台开发软件系统有一定的优势,该平台支持多种语言,如C+、C#、JScript、Visual Basic等,也支持多种应用程序开发。多样性的语言为.NET的易用性提供了保证。.NET Framework除了支持多种语言外,还一个诱人的特性是.NET 支持不同语言之间的互相调用。3 且B/S最

20、大的优点就是在不用安装任何专门软件的情况下便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只要有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B/S模式下的软件系统,也就是说客户端不需要维护。同时也考虑了本人有限的编程知识与技术,选择采用个人比较熟悉的开发工具进行开发。1.3.3政策可行性卫生监督业务应用系统是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和目标,是实现卫生监督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完善的卫生监督业务应用系统应涵盖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中规定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科学地完成卫生监督信息的采集、处理、交换、统计和分析,辅助实现卫生行政许可审批、卫生监督执法、决策指挥和信息发布。卫生监督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针对性强、涉及面

21、广、实施周期长、管理跨度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1.4 论文主要工作(1)获取需求:根据所掌握的需求资料,分析总结和提取需求,按照软件工程学的方法,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2)绘制系统层次方框图和数据流图顶层图,层次方框图分:前台和后台两部分,我的工作重点是通过数据库加工处理数据实现商品的展示和商品的网上交易,以及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和统计。(3)概念结构设计:根据所设计的数据库画出系统的全局E-R图和各实体的详细实体E-R图。(4)逻辑和物理结构设计:分析各实体的关系数据模型,列出逻辑结构表,说明数据库存储路径及创建主外键等。(5)编码:分析和归纳每个模块的主要设计思想和核心代码。

22、(6)系统测试:安排合理的测试用例,对每个模块进行测试。1.5 论文安排 卫生监督管理介绍及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可行性分析第一章:绪论 将论文编写的主要章节以及相应的概述绘制成直观的系统论文框架图,如图1.1所示:第二章:需求分析 包括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技术可行性、政策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第三章:系统设计 包括卫生监督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需求、数据流图及系统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 第四章:系统实现与编码 主要包括卫生监督管理系统前台设计、后台设计、随机验证码等。 第五章:系统测试 包括了系统正确测试用例、错误测试用例及组件图。 第六章:结束语 包括主要成果和对系统的展望。 图1.1 论文安排图2

23、需求分析2.1 系统功能模块需求2.1.1层次方框图系统分为前台子系统和后台子系统,图2.1和图2.2画出了系统模块的主要层次。其中前台子系统包括新闻资讯、登录模块。新闻资讯又包括送检信息、检查结果公示、专项整治、政策法规和新闻查询模块。后台子系统报告登录模块。登录模块包括系统管理员模块,新闻管理员模块,工作人员模块和企业用户模块。图2.1前台系统层次方框图从图2.1可以看出,卫生管理系统前台为两个模块即:新闻资讯模块与登录模块,其中新闻资讯模块包括专项整治、政策法规与新闻查询。图2.2后台系统层次方框图从图2.2可以看出,卫生管理系统后台在登录后根据登录管理员得不同分为4个模块:系统管理员管

24、理模块,新闻管理员管理模块,工作人员管理模块与企业用户模块。 2.1.2各模块说明(1)注册模块企业的注册与工作人员的注册需要联系系统管理员,若一个企业已经注册过,则这个企业的员工才可以注册,否则无法进行注册。(2)登录模块登录模块用于各权限的用户进行登录使用,登录时系统会判断登录权限,并进行相关权限的页面跳转。(3)新闻管理模块新闻管理员用户登录后可进行该模块的管理,管理员登录后,可对各种类型的新闻信息进行管理。(4)查询模块查询模块分为新闻查询,样品查询与送检信息查询。新闻查询:个用户以及匿名用户都拥有该模块的使用功能。样品查询模块:当工作人员登录后可进行样品信息的查询。送检信息查询:当企

25、业用户登录后,可查询该企业的送检信息。(5)样品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需要工作人员登录后,可对样品信息进行录入,修改,与删除工作。(6)检测结果管理模块该模块需要工作人员登录后,可对检测结果信息进行录入,修改,与删除工作。(7)个人信息管理模块个用户登录后可进行个人信息的管理。(8)用户与企业信息管理模块系统管理员登录后可进行用户与企业信息的管理。(9)用户权限管理模块系统管理员登录后可进行用户权限的分配,本系统分为4中权限:系统管理员权限,新闻管理员权限,工作人员权限与企业用户权限。2.2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2.2.1一级数据流图图2.3顶层数据流图从图2.2顶层数据流图可以看出,卫生管理系统后

26、台登陆后有4种登录权限,分别为:系统管理,新闻管理,工作管理与个人管理,相关的管理对应相应的数据表。2.2.2核心模块的二级数据流图图2.4系统管理员数据流图从图2.4可以看出,系统管理员登录后可对账户信息,用户信息,企业信息进行相关的数据操作。图2.5新闻管理员数据流图从图2.5可以看出,新闻管理员登录后可对新闻进行相应的管理。图2.6工作人员数据流图从图2.6可以看出,工作人员登录后可对样品信息和检验结果进行相应的管理,管理包括修改、删除、添加样品信息与查询功能。图2.7企业用户流程图从图2.7可以看出,企业用户登录后可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并且查询该企业送检的样品信息的检验结果。2.2.3

27、重要数据字典(1)数据项以“企业名”为例。数据项:EpName;含义说明:唯一标识每一个企业别名:企业名称;类型:字符型;长度:50;取值范围:1至50;取值含义:用中文表示该企业的名称;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与群落编号一一对应。以“账号”为例。数据项:UserName;含义说明:唯一标示每一个账号;别名:账号名称;类型:字符型;长度:50;取值范围:1至50;取值含义:使用字符标示账号名称; 以“企业属性”为例。数据项:EpAttribute;含义说明:唯一的标识企业的性质,企业性质包括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联营企业、其他企业等别名:企业性质名称;类型:字符型;长度:50;取值范围:1

28、至50;取值含义:用中文标识企业的性质;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与目编号一一对应,并作为企业信息表中的外键。(2) 数据结构以“企业”为例,“企业”是该系统中一个核心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企业;含义说明:是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主题数据结构,定义了企业有关信息组成:企业编号,企业名称,企业法人,企业属性编号,所在地,联系电话,经营范围(3) 数据流“查询结果”可如下描述:数据流:查询结果说明:用户按条件查询的最终结果数据流来源:查询数据流去向:显示组成:新闻信息,列表平均流量:每页显示10条数据(4) 数据存储“样品信息表”可如下描述:数据存储:样品信息表说明:记录采样数据流入数据流:收集样品信息流

29、出数据流:样品记录组成:样品编号,企业编号,样品名称,送检日期,送检数量,单位编号,采样人,生产日期,采样地点,送检编号数据量:无限制存取方式:按样品编号存取(5) 处理过程“查询样品信息”可如下描述:处理过程:查询样品信息说明:按照多种条件进行样品信息的查询输入:查询条件;输出:查询结果;处理:在用户进入查询页面后,按照不同查询条件进行样品信息的查询,并输出结果。2.3 系统静态建模2.3.1全局用例图用例图是从用户的角度来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分析系统所需的功能和动态行为。图2.8系统全局用例图从图2.8可以看出用户分为4种,分别为:系统管理员,新闻管理员,工作人员,企业用户,其中系统管理员

30、可以对用户,企业,信息进行管理,并且能够为账户分配权限,新闻管理员可以对新闻进行管理,员工可以对样品信息,检验结果信息进行管理,企业用户可以查询送检结果,管理个人信息。2.3.2核心模块的局部用例图(1)新闻信息管理员用例图图2.9新闻信息管理员用例图从图2.9可以看出新闻信息管理员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管理进行各种操作,同时可以管理个人信息。(2)匿名用户用例图图2.10匿名用户用例图从图2.10可以看出非登录用户可以进行新闻的浏览,新闻的查询,与用户的注册。(3)工作人员用例图图2.11工作人员用例图从图2.11可以看出工作人员可以进行个人信息的管理,密码的修改,样品信息的查询、录入、删除、修

31、改,检验结果的查询、录入、删除、修改。2.4 系统动态建模2.4.1时序图时序图是一种交互图,用来描述系统对象之间的交互,它强调对象之间消息的时间顺序,也就是描述类以及类系统之间的相互交换以完成期望行为的信息。3. 系统管理员管理时序图:图2.12系统管理员管理时序图从图2.12可以看出,用户在登录页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经过权限的判断进行页面的跳转,跳转到系统管理员用户后台页面后,管理员可进行用户、企业信息的管理,并进行用户权限的分配。(2)新闻信息管理员管理时序图图2.13新闻信息管理员管理图从图2.13可以看出,用户在登录页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经过权限的判断进行页面的跳转,跳转到新闻管理员

32、用户后台页面后,管理员可进行新闻信息的管理,并进行个人信息的管理。2.4.2协作图(1)工作人员管理协作图:图2.14工作人员管理协作图图2.14表现出各模块之间的协作关系。(2)匿名用户访问协作图图2.15匿名用户访问协作图图2.15表现出匿名用户与新闻模块间的协作关系。2.4.3状态图新闻信息管理状态图图2.16新闻信息管理状态图图2.16展现出了新闻管理员从登录到使用管理员功能到退出的所有可能的状态。2.4.4活动图和泳道图系统活动图图2.17系统活动图从图2.17可以看出用户在没有登录的条件下可以浏览新闻,查询新闻,用户在登录的条件下会根据权限的判断跳转到不同的页面,跳转之后根据权限的

33、不同,则功能也不相同,各自能够完成各自的功能。系统泳道图图2.18系统泳道图图2.18主要通过泳道来划分并呈现各个角色在系统中的主要活动,包括登录用户与匿名用户在权限范围内的主要活动。3 系统设计3.1 概念结构设计3.1.1全局E-R图图3.1 系统全局实体E-R图图3.1全局E-R图,该图分析了整个系统的功能,表明了各权限用户登录后可进行的操作,表明了各实7体之间的关系。3.1.2各模块的局部E-R图用户实体E-R图图3.2用户实体E-R图图3.2用户实体E-R图,该图表明了各权限用户登录后均可进行的操作,用户登录后,可对个人密码与个人信息进行修改。样品检测实体E-R图图3.3样品检测实体

34、E-R图图3.3样品检验实体E-R图,该图表明了工作人员的登录后可进行的操作,工作人员登录后可对样品信息与检验结果进行管理。3.2 逻辑结构设计3.2.1关系表的范式与约束经过数据库系统分析和逻辑设计后,数据库的结构已经非常清晰,首先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中建立一个数据库db_SanSupMangementSystem。然后,分别建立8个表:检验结果表,企业属性表,企业信息表,新闻信息表,样品信息表,单位表,用户表,用户信息表,每个表与逻辑设计中一种的关系模式相对应。下面是每个数据库表中的属性,包括属性列的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是否为空、约束和备注说

35、明内容。(1) 检验结果表表3.1检验结果表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可空约束备注CRID编号INT主键自动编号CheckCompany检验单位VARCHAR50是EpID被检企业编号INT外键SamID样品编号INT外键CheckResult检验结果TEXTReportDate报告日期DATETIME自动获取日期PassOrNot通过否INT0,通过;1,未通过表3.1为检验结果表,该表由检验结果编号,检验单位,被检企业编号,样品编号,检验结果,报告日期等字段构成构成,该表符合2NF。(2) 企业属性表表3.2企业属性表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可空约束备注EpAID企业属性编号INT主键A

36、Name属性名称VARCHAR50是唯一表3.2为企业属性表,该表由企业属性编号与属性名称构成,该表符合2NF。(3) 企业信息表表3.3企业信息表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可空约束备注EpID企业编号INT主键EpName企业名称VARCHAR50是唯一EpCorporation企业法人VARCHAR50是EpAID企业属性IDINT是外键EpAddress所在地VARCHAR100是EpPhone联系电话VARCHAR50是EpSOB经营范围VARCHAR50是表3.3为企业信息表,该表由企业编号,企业名称,企业法人,企业属性编号,企业所在地等字段构成,该表符合2NF。(4) 新闻信息表表

37、3.4新闻信息表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可空约束备注NewsID新闻编号INT主键Title新闻标题VARCHAR50Author作者VARCHAR50NewsContent新闻内容TEXTNewsLevel新闻类型VARCHAR50是4类新闻PublishDate发表日期DATETIME自动获取日期Degree浏览次数INT是表3.4为新闻信息表,该表由新闻编号,新闻标题,作者,新闻内容,新闻类型,发表日期,浏览次数构成,该表符合3NF。(5) 样品信息表表3.5样品信息表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可空约束备注SamID样品信息编号INT主键EpID被检企业编号INT外键SamName样品

38、名称VARCHAR50SendDate送检日期DATETIME是SamNum样品数量INTUnitID单位编号INT外键PickMan采样人VARCHAR50是RecordMan记录人VARCHAR50是PickDate采样日期DATETIME是ProductionDate生产日期DATETIME是PickAdress采样地点VARCHAR50是Checkoutstate检验状态INT0:检验中;1:已检验表3.5为样品信息表,该表由样品信息编号,被检企业编号,样品名称,送检日期,样品数量等字段构成,该表符合3NF。(6) 单位表表3.6单位表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可空约束备注UnitID

39、单位编号INT主键UnitName单位名称VARCHAR50唯一表3.6为单位表,该表由单位标号和单位名称构成,该表符合2NF。3. 用户表表3.7用户表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可空约束备注UserID账户编号INT主键UserName账号名称VARCHAR50唯一PW密码VARCHAR50UserLevel用户权限INT4种权限表3.7为账户表,使用该表来进行系统登录,该表由账户编号,账户名称,密码,用户权限构成,该表符合2NF。3. 用户信息表表3.8用户信息表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可空约束备注UserInfoID用户信息编号INT主键UserId账号IDINT外键Name姓名VAR

40、CHAR50EpID所在企业编号INT外键Position职位VARCHAR50是Phone联系电话VARCHAR50是Address联系地址VARCHAR200是E_Mail邮箱VARCHAR50是表3.8为用户信息表,该表由用户信息编号,账户编号,姓名,用户所在企业编号构成,该表符合2NF。3.2.2关系表间的关系图图3.4为数据表间的主键和外键关系图。图3.4关系图3.2.3系统类图图3.5系统类图图3.5描述了系统类的静态结构。包括类得内部结构以及类之间的关系。3.3 物理结构设计3.3.1存储方式和位置数据库采用的是微软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安装

41、的版本是:简体中文企业版,数据库文件名称为:db_SanSupMangementSystem和日志文件db_SanSupMangementSystem_log,分别存储于系统的默认文件夹App_Data下面。3.3.2索引表3.1 系统运用的索引表编号表名列名索引名称索引类型1tb_CheckResultCRIDPK_tb_CheckResult聚集2tb_EpAEpAIDPK_tb_EpA聚集3tb_EpAAnameIX_tb_EpA非聚集,唯一4tb_EpInfoEpIDPK_EpInfo聚集5tb_EpInfoEpNameUP_EpName非聚集,唯一6tb_NewsInfoNewsID

42、PK_tb_NewsInfo聚集7tb_SampleInfoSamIDPK_tb_SampleInfo聚集8tb_UnitUnitIDPK_tb_Unit聚集9tb_UnitUnitNameIX_tb_Unit非聚集,唯一10tb_UserUserIDPK_tb_User聚集11tb_UserUserNameUP_UserName非聚集,唯一12tb_UserInfoUserInfoIDPK_tb_UserInfo聚集3.3.3配置图图3.6 系统配置图4 系统实现与编码4.1 前台设计4.1.1主要功能模块的界面与代码(1)首页模块功能描述:本模块主要用户未登录用户访问本网站时的首页,显示新闻标题与导航。首页如图:图4.1 新闻首页(2)新闻查询模块功能描述:本模块可通过新闻标题,作者,类型3种查询条件进行模糊新闻查询。新闻查询如图:图4.2 查询新闻(3)会员登录模块功能描述:本模块主要用于本站会员进入会员的功能界面,分为4种会员:系统管理员,新闻管理员,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