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外调干程序.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8584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外调干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京外调干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京外调干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京外调干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京外调干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外调干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外调干程序.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京外调干程序一、什么人能申请京外调干?1(一)主调人员的条件1(二)配偶随调或随迁的条件3(三)子女随迁的条件3二、符合条件人员办理京外调干程序41.教职工提交申报材料、人事处审核材料42.人事处经办人员在教育部调配系统中生成帐号43.教职工自己上传电子材料54.人事处经办人员审核电子材料(一审)55.人事处经办人员审核纸质材料(二审)66.教育部审核二审材料77.教育部报送人社部78.人社部审核并批复79.人事处领取批件并向教职工出具相关介绍信7申请京外调干工作流程一、什么人能申请京外调干?外地户籍且需占用我校事业编制的调入人员。调入人员的配偶及子女可以随迁。(一)主调人员的条件1.分为绿色

2、通道和计划内选调两种。绿色通道: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调任国家重点院校的院(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高新工程学科带头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员、中科院创新岗位首席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员、九五以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人员。上述人员可随时办理选调手续,不占用年度京外调干指标。在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用的条件为博士生导师。审核时应特别注意:选调人员应在京外和京内均被聘为博士生导师方符合标准。如调任重点院校院(系)主任,应有职务任命文件。计划内选调:分为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能人才。上述人员需占用年度京外调干指标。京外调干指标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分配给教育部,由教育部实行

3、总量控制。实际工作中一般只会遇到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两类。公务员和技能人才目前还没有遇到过。A.公务员: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和三年以上相关职位工作经历。B.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应为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并且需同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或副高均可)。C.管理人员:一般应选调担任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人员。该类人员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审核时应特别注意,此类人员应在京外和京内均担任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且有职务任命正式文件。D.技能人才:应为京内紧缺的专业人才并到基层一线从事相关技术操作工作,需具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上学历和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中华技能大赛奖项人员、五一

4、劳动奖章获得者可放宽到高级工技术等级。2.选调人员年龄条件主任科员以下职务公务员原则上不超过35岁、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处级)人员原则上不超过45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原则上不超过50岁。特殊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50岁。说的简单点: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不超过50岁;处级管理人员原则上不超过45岁。(二)配偶随调或随迁的条件选调人员配偶应同时随调或随迁。随调:随调(迁)人为干部、工人或者有工作经历的城镇无业人员的,按随调办理(即京内应有工作接收单位);随迁:属于农业人口(注:户籍卡上注明农业人口)、城镇无业人员(注:应有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无

5、业证明)或退休人员(应有退休审批表和退休证)的,按随迁办理(即无需有京内工作接收单位。)需特别注意的是:如配偶不随调(迁),应由配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证明,说明因何原因不随迁,本人已了解相关政策,以后不申请办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遇到配偶为在读学生或博士后的,应咨询教育部看能不能办理随调或随迁。(三)子女随迁的条件子女应同时随迁。随调或随迁子女应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且为亲生子女,独生子女年龄按25岁以内掌握;非独生子女年龄按20岁以内掌握。另外,收养子女及在国外生育子女(独生子女除外)不能办理随迁,需待其父母到京工作和落户之后,按社会投靠方式向当地户政部门申报。参考文件:从京外调配人员审批备案

6、工作规范(文件一)二、符合条件人员办理京外调干程序1.教职工提交申报材料、人事处审核材料目前按照以下顺序:(1)教职工将材料做成电子版并按材料清单顺序排好,发送至人事处经办人员邮箱;(2)人事处经办人员对照审核要点审核申报材料;(3)审核电子材料无误后,人事处经办人员通知教职工报纸质材料;(4)人事处经办人员对照原件审核复印件,审核无误后将原件退回,留下复印件;参考文件:材料清单(文件二)材料审核要点(文件三) 报送材料需知(文件四)2.人事处经办人员在教育部调配系统中生成帐号操作步骤如下:(1) 登录;(2) 点击“直属机构”,录入帐号(ruc),密码(654321),点击“登录”进入初始操

7、作页面;(3) 点击左侧“添加调配申请人”;(4) 录入“申请人姓名”(指京内一方的姓名)、确定“上报类型”、“性别”、录入“邮箱地址”(指申请人的邮箱)。录入完成后点击“为申请人开通帐号”,即生成帐户和密码;(5) 在初始操作页面中,点击“调配申请人管理”一项,即可看到申请人的帐户和密码。将帐户和密码告知申请人。参考文件:上传材料需知(文件五)3.教职工自己上传电子材料(略)4.人事处经办人员审核电子材料(一审)(1)登录;(2)点击“直属机构”,录入帐号(ruc),密码(654321),点击“登录”进入初始操作页面;(3)点击左侧“材料审核”,进入审核页面;(4)根据人员类别,分别进入“京

8、外调干-占指标”、“京外调干-不占指标”。找到“未审核”一栏,点击“审核”按钮进入页面;找到具体的人,点击“审核”进入材料页面;每一份材料后面都有“审核按钮”,点击“审核”进入,如材料没有问题,则点击“通过”。一个人的全部材料审核通过后,点击“通过审核并上报教育部”,即将材料通过一审。5.人事处经办人员审核纸质材料(二审)当系统中人员状态变为“通知进行二审”时,表明教育部已通过电子审核。人事处经办人员可向教育部人事司报送纸质材料。一般按照以下程序:(1)使用发文签批单,向主管校领导报送京外调干的请示(经过三校后,由校办出具一式三份正式文件。在落款前的空白处,要注明“所需材料经过原件核对无误”,

9、由人事处经办人员和主管处长签字);(2)按材料清单的顺序整理材料;(3)填写报文登记表;(4)在学校对该批申请人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具体要求见文件;公示可以与以上四步同时进行)。(5)在完成上述4步程序后,将上述五步的材料通过EMS邮寄给教育部。地址为: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人事司编制调配劳资处,邮编100816,目前的联系人为闫兆伟,目前的电话为66097753。参考文件:报文模板(文件六) 报文登记表(文件七) 关于从京外调配人员工作信息公示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八)6.教育部审核二审材料可能会要求学校补充或修改部分材料。7.教育部报送人社部在系统中的人员状态变为“上报人社部”。8.人社部审核并批复可能会要求学校补充或修改部分材料。审核无误后,人社部出具批件。9.人事处领取批件并向教职工出具相关介绍信(1)人事处从教育部人事司领取批件(批件原件给教职工,人事处留存复印件)(2)人事处为教职开具介绍信(按工作调动办理的,需开具进京工作函;户口落学校集体户的,需开具给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的介绍信及给学校户籍办的介绍信。)(3)人事处将批件、介绍信及办理需知给教职工。参考文件:进京工作函(文件九) 给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的介绍信(文件十) 给学校户籍办的介绍信(文件十一) 办理需知(文件十二)办理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