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未来城起步区项目(B2、E1、E2、C1、C2、C4、C5区宗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85926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未来城起步区项目(B2、E1、E2、C1、C2、C4、C5区宗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连未来城起步区项目(B2、E1、E2、C1、C2、C4、C5区宗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连未来城起步区项目(B2、E1、E2、C1、C2、C4、C5区宗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连未来城起步区项目(B2、E1、E2、C1、C2、C4、C5区宗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连未来城起步区项目(B2、E1、E2、C1、C2、C4、C5区宗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未来城起步区项目(B2、E1、E2、C1、C2、C4、C5区宗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未来城起步区项目(B2、E1、E2、C1、C2、C4、C5区宗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总论1.1 项目背景大连未来城起步区项目选址位于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内,建设项目由大连三寰土地整理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该公司将负责大连未来城起步区的开发、土地整理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连未来城依托西郊森林公园,临近机场新区、土羊高速、旅顺北路、明珠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其优秀的自然资源和相对完善的区域大配套,构成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园区规划中,将以产业发展为先导,突出园区自然生态特色,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秀的环境品质,打造生态和谐、高效便捷的生态社区型产业园区。大连未来城分为A区、B区、C区、D区、E区五大功能区,规划将B2、E1、E2、C1、C2、C4、C5区作为起步区先期开发建设。成

2、熟的区域需要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是文明城市的重要体现,是城市价值的力量源泉。规划合理的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等都是区域内不可缺少的。因此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大连未来城开发建设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大连未来城起步区项目(B2、E1、E2、C1、C2、C4、C5区宗地)总占地面积为684600平方米,本建设项目为大连未来城起步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场地平整、给水管网及设施、排水管网及设施(雨水/污水)、电力工程、供热工程、通信网络工程、燃气工程、市政道路,即“七通一平”,建成后将为大连未来城启动区提供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

3、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有关规定,受大连三寰土地整理有限公司的委托,由大连经环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 编制依据本次环评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材料。1.3 评价等级和范围1.3.1 评价等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综合工程性质和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特征,本工程采用的评价见表1-1。表1-1 评价等级划分评价内容工作等级依 据环境空气二级项目属城市路网和管网建设项目,依据评价导则HJ2.2-2008,评价等级定为二级。声环境二级项目为路网项目,所在区域为1类功能区。依据评价

4、导则HJ/T2.4-2009,确定评价等级为二级。生态环境三级依据评价导则HJ19-2011,长度50km,属于一般区域,评价等级三级。1.3.2 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并参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评价范围的划分原则和本项目现场踏勘调查实际情况,确定本评价范围如下:(1)环境空气: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2)声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3)生态环境:道路用地界外各100m以内的范围区域;(4)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甘井子区营城子街道;1.4 环境保护目标大连未来城启动区用地类型主要以果园、荒地、山地以及居民、

5、小型工业企业为主,区域内居民将全部动迁并集中安置。本项目近期、远期敏感目标见下表。表1-2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时段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备注近期B2区临近的居民距规划路30m大气、声环境保护目标E区东侧的居民距规划路100m中远期新建道路两侧住宅、学校等新建道路两侧大气、声环境保护目标2 工程概况2.1 项目名称、性质项目名称:大连未来城起步区项目(B2、E1、E2、C1、C2、C4、C5区宗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建设单位:大连三寰土地整理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地理位置:大连市甘井子区明珠路、前黄路交叉口以西区域。2.2 项目投资及来源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23200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企

6、业自筹。2.3 项目组成2.3.1 道路工程本项目新建路网全长2.408公里,包括1条城市II级主干路、1条城市级次干路和4条城市II级支路,各道路主要建设参数见表2-1。表2-1 道路建设规模参数序号建设项目名称建设长度(m)道路等级红线宽度 (m)设计车速(km/h)11号路646城市次干路II级3030-4022号路559城市支路II级1820-3033号路280城市支路II级62044号路56城市主干路II级4040-6055号路258城市支路II级1820-3066号路402城市支路II级1820-30合 计22012.3.2 管网工程本项目管网包括给水(新水)管网、给水管网、排水(

7、污水)管网、排水(雨水)等管网及电力通讯等。包括:水、路、电、讯四项的长度、走向和平面示意图。(1)给水(新水)管网项目新建给水(新水)管线2711m,自来水水源由城市净水厂供给。(2)给水(中水)管网规划建设分质供水系统,在建设自来水供水系统的同时,建立再生水供水系统。项目新建给水(中水)管线2157m。(3)排水(污水)管网项目新建污水管线2626m。(4)雨水工程项目新建雨水管2395m,雨水经规划雨水管收集后排入河道内。2.4 项目工程方案2.4.1 道路工程本项目路网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2。表2-2 路网工程主要技术指标项 目单 位4号路1号路2、3、5、6号路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8、II级城市次干路级城市II级支路计算行车速度km/h40-6030-4020-30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BZZ-100BZZ-100最小净高机动车道m555非机动车道m3.53.53.5人行道m222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400300150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1007040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m70050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403525平曲线最小长度m857050竖曲线最大纵坡%789最小坡长m14011085停车视距m604030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35060040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050700400竖曲线最小长度m403525抗震设防度7772.4

9、.2 给水(新水)管网工程1、给水(新水)量预测根据本建设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叙述,规划建成适应现代化城市需要的城市供水系统,实现安全供水。水源引自城市净水厂,新规划两条压力给水管线引入本地区,将本地块分为两个供水压力分区,即低压区(6090米)、高压区(90120米)。根据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法预测出总用水量约为2.41万立方米/日。自来水水量约为1.93万立方米/日。规划区不设独立的消防供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自来水管道应满足生活及消防用水所需。在管网建设的同时,按消防要求布设消火栓和消防设施。本区域用地主要以住宅及公建、商业用地和商住综合用地为主。其自来水(新水)量预测采取两种方式分

10、别进行预测,分别为用地性质用水量指标法、单位人口用水量指标法。2、给水(新水)系统方案(1)给水(新水)水源在旅顺北路上有三道沟净水厂引出的DN900毫米的现状给水管。区内无大的给水设施。由于现状900毫米城市给水管线输送至旅顺地区,输水量已不能满足本地区远期发展用水量;另外由于本规划区地面高程均在60米以上,规划分压供水。规划沿土洋高速基础设施走廊带建设由城市净水厂至旅顺的DN1600mm输水干管,除供旅顺外,也可保证该区域的供水。(2)给水(新水)水压大连未来城启动区规划地面标高在50130m之间,确定市政管网最小供水水压为28m,区内高层(超高层)建筑需自行设置加压泵站。通过给水平差计算

11、,水源引入点水压需达到116m,就能满足整个区域28m服务水头要求。(3)管线布置区内给水管沿规划道路敷设,形成主环和次环,局部枝状敷设。部分小路及绿化带以支线布置,保证整个区域给水供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管线具体布置详见图2-3(给水(新水)平面布置图)。(4)预留管布置1)预留管布置原则生态科技城地块主要为居住及公建用地,给水(新水)预留地块甩头时,考虑供水可靠性及安全性,每隔150200m布置一个预留管。预留管在考虑当地冻土深度及地下水、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埋深,但覆土深度大于1.2m。(5)消火栓布置消火栓设置原则:在每个交叉路口处必须设置消火栓,其余部分每隔80m120m设置一个

12、消火栓,并且保证消火栓距离机动车道边距离小于2m。消火栓采用SX100-100-65地下式干管消火栓,消火栓井径均为1200mm。3、管道基础及附属构筑物(1)管道基础给水管管道基础形式均采用砂基础。当地下水位低于管道基础时,直接采用15cm厚砂基础。砂基础密实度要求90。具体参见沟槽回填断面示意图。当地下水位高于管道基础时,需要采取土工布包裹处理,防止砂基础流失,土工布技术指标应满足国家标准:GB-T7638。(2)沟槽回填管沟回填时,必须管道两侧同步进行,严禁单侧回填,两侧填筑高差,不应超过一个土层厚度(200-250mm)。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沟槽禁止采用机械回填,其余部分沟槽

13、方可采用机械回填,但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管沟回填材料要求:当管道位于机动车道下时,采用中、粗砂回填至管顶以上50cm,砂层以上至路面结构层以下30cm段按照道路要求的回填材料进行回填,其上至路面结构层以下采用1层3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3%)垫层,以防止管道过路段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当管道位于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时,采用中、粗砂回填至管顶,砂层以上至地面或人行道结构层以下采用山皮土(或原土)夯填,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管沟回填密实度要求:胸腔部分密实度应95%,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密实度要求87%,其它部分密实度根据管道位

14、置不同采用不同标准:当管道位于机动车道下时,其它部分密实度应满足道路工程设计要求;当管道位于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时,其它部分密实度应90%。(3)排气(泥)井给水管线在高点处需设置排气阀,低点处需设置排泥阀。排气阀采用GP-1.0高速排气阀,排泥阀均采用DN100的软密封闸阀,排气阀井与排泥阀井井径均为1200mm。2.4.3 给水(中水)管网1、中水水源及水量在建设自来水系统的同时,建设再生水输配系统根据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法预测出再生水总水量为0.48万立方米/日。再生水水源来自营城子再生水厂,规划由北侧新建营城子再生水厂引出再生水干管至规划区,沿规划道路环状敷设,局部枝状。原则上沿道路平行给水

15、管敷设再生水管线。给水及再生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宜控制在1.2米左右。主干管由旅顺北路北部规划道路引入水源。本项目再生水主要用于绿地、道路浇洒、景观用水和洗车等。2、给水(中水)系统方案(1)管网水压地块采用一级供水压力系统,结合整个区域竖向,保证最小服务水头10m。(2)管网布置区域内中水管线布置呈环状与枝状结合的中水系统,以保证供水的安全性。(3)管材选择本项目中水管线采用球墨铸铁管。3、附属构筑物(1)阀门和阀门井阀门用于调节管线中的流量和水压,在发生事故时,切断事故管线,保证其他管线正常供水和方便抢修事故管段,阀门安装在阀门井内。(2)排气阀和排气阀井排气阀安装在管线的高起部位,用于在投产

16、、平时或检修后排除管内空气,保证管道的过水断面。在管道隆起处,必须安装排气阀,排气阀安装在排气阀井内。(3)排水阀和排水阀井排水阀用于排除管道中的沉积物和管道检修时放空存水,因此在管线最低处应安装排水阀。排水阀安装在排水阀井内。2.4.4 排水(污水)管网1、排水分区现状有三条自然河渠由南向北流经规划区,区内大部分地区无组织排水,雨水顺地势排入沟渠,区内无污水处理厂,污水未处理排放。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2、污水量预测本区域污水排放系数取0.85,根据所预测的给水量计算该区域的污水量为2.05万m3/d。3、污水工程方案(1)污水出口规划区界内不设污水处理厂,污水经收集后重力流排入北侧规划

17、金龙寺河污水处理厂。金龙寺河污水处理厂规模为7万吨/日。(2)管线布置污水管道采用低边式布置,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主干线应靠近分支管多的一侧。污水管道覆土深度一般控制在0.8米以下。4、管道基础自流管管道基础形式均采用砂基础,当地下水位低于管道基础时,直接采用15cm厚砂基础。砂基础密实度要求90。具体参见沟槽回填断面示意图。当地下水位高于管道基础时,需要采取土工布包裹处理,防止砂基础流失。5、沟槽回填管沟回填时,必须管道两侧同步进行,严禁单侧回填,两侧填筑高差,不应超过一个土层厚度(200-250mm)。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沟槽禁止采用机械回填,其余部分沟槽方可采用机械回填,但不得在

18、管道上方行驶。管沟回填材料要求:当管道位于机动车道下时,采用中、粗砂回填至管顶以上50cm,砂层以上至路面结构层以下30cm段按照道路要求的回填材料进行回填,其上至路面结构层以下采用3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3%)垫层,以防止管道过路段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当管道位于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时,采用中、粗砂回填至管顶,砂层以上至地面或人行道结构层以下采用山皮土(或原土)夯填,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管沟回填密实度要求:胸腔部分密实度应95%,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密实度要求87%,其它部分密实度根据管道位置不同采用不同标准:当管道位于

19、机动车道下时,其它部分密实度应满足道路工程设计要求;当管道位于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时,其它部分密实度应90%。6、附属构筑物(1)污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设置原则:管线转弯、变径、变坡、有支管接入、直线段固定间距均需设置检查井。直线段检查井间距5060m,转弯段检查井间距2030m。检查井大小:管径400时,采用700圆形检查井;管径600时,采用1000圆形检查井;管径800时,采用1250圆形检查井;管径1000时,采用1500圆形检查井;管径1500时,采用方形检查井,检查井宽度比管径外壁宽300mm。管道埋深大于6m或地下水位高于管底标高时采用混凝土检查井,其余情况采用砖砌检查井。(2) 跌水

20、井自流管线跌差大于2m时需设置跌水井,每个跌水井跌差不大于4m。跌水井大小选择要求与检查井一致。2.4.5 排水(雨水)工程方案1、排水(雨水)方案概述大连未来城项目启动区规划区西高东低,现状有若干自然冲沟,雨水沿自然冲沟排入现状金龙寺河、郭家沟河,本地区西部和南部为山坡地,排水条件较好,区内无涝洼地。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规划区雨水管重力流排放,雨水管渠的布置应遵循以下要求: 据地形、道路坡向、雨水干管及渠道的位置来布置雨水管,使雨水就近排放。 雨水管渠的最小坡度应保证不低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坡度。 雨水管的覆土深度不得小于0.8米。区内建设集雨设施,以充分利用雨水。在地面坡度较大的区域内

21、部建设新型的雨水排放系统,即用植草排水明沟取代管道排水,在该区域建造道路边沟、植草明沟、缓坡绿地相结合的一种雨水排放系统。屋顶、路面雨水植草沟与缓坡绿地均为城市绿化用地,旱季为城市绿化景观,雨季作为排水明沟。2、雨水管道系统附属构筑物(1)雨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是雨水管渠上连接其它管渠以及供养户工人检查、清通的构筑物。通常设在管渠交汇、变径、变坡及方向改变处,以及相隔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段上。检查井在直线管段上的最大距离应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的规定(2)雨水口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地面及道路上的雨水经雨水口通过雨水连接管流入雨水管渠。雨水口一般应设置在交

22、叉路口、道路两侧边沟的一定距离处以及设有到路边石的低洼处。雨水口的形式与数量通常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额汇流量确定。雨水由连接管和道路雨水管渠的检查井连接。连接管的管径一般为d300,坡度一般为0.01,连接到同一连接管上的雨水口不宜超过3个。(3)出水口出水口是雨水汇入受纳水体的设施。其位置与形式应根据水体水位及其变化幅度、水流方向、岸边地址条件及下游用水情况而定。雨水出口一般采用非淹没式,管底最好不低于多年平均洪水位,一般在常水位以上,以防倒灌。2.5 电力工程方案变电所位置:规划区外有现状66KV营城子变电所一座,变压器总容量60MVA(40+20);北侧有双台变一座,变压器容量为40MVA

23、。预测规划区10KV最大供电负荷约为120MW,66 KV最大供电负荷约为96MW。区域电源由南关岭变电所及革镇堡220KV变电所供给,规划220千伏前牧变电所建成后也将为区域供电,保证区域供电安全。66kV电网规划区内新建66kV变电所二座,每座用地控制在3000平方米左右。穿越规划建设用地的66KV线路均规划为埋地电缆敷设。66KV电力电缆944米。10kV电网规划规划设开关站5座,每座用地面积控制在200平方米左右。 10KV电力线路均埋地敷设,区内路灯线均采用直埋电缆。路灯控制应采用光控或时控装置,以利节能。10KV电力电缆4109米。2.6 基础设施工程量表2-3项目基础设施施工量明

24、细1供电配套工程单位数量备注1.166KV电力电缆m17171.210KV电力电缆m10131.3开闭所座3A3/B2/E22供热配套工程2.1供热管线m7772.2换热站座1B23燃气配套工程3.1低压燃气管线m3.2中压燃气管线m24553.3煤气调压站座2A3/B24供水管线4.1自来水m27114.2中水系统m21575污水配套管线m26266雨水工程m23957道路m22018土方工程万立方米1209绿化工程万平方米152.7 征地拆迁2.7.1 征地本工程启动区规划占地面积660800,均为村集体土地(主要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菜地、果园和荒地,无基本农田)。动迁居民150户(总拆

25、除面积约25380)。2.7.2 拆迁本项目用地范围内有4家小型工业企业,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拆除。2.8 工程进度本项目工期预计为1年,2013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11月结束。施工人数约200人。3 项目区域概况3.1 自然环境概况略3.2 社会环境概况略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4.1.1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由于本项目路网及配套管网的建设与生态科技创新城建设同步进行,即本项目建设时,项目沿线的环境敏感点多已拆迁,故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不会对边界居民区以外的其他敏感点产生影响。根据预测结果可以分析,昼间部分时段机械施工噪声对该部分居民区的影响将超过评价标准要求

26、,夜间施工噪声在居民区处超标较严重。因此,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高噪声机械在居民密集区段的施工作业,以保证居民夜间良好的休息环境。4.1.2 运营期公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主次干线道路红线外45m范围内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支线交通噪声与1类区标准比较,昼间夜间均超标,路边8m处近期昼间超标10.89dB(A),夜间超标12.38dB(A)。本项目道路均与生态科技创新城同步建设,建设时沿线的原有敏感点多以拆迁,仅1号路、5号路邻近居民点,故本次评价只考虑1号、5号路近期(2014年)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至近期

27、(2014年),A1区北侧居民距离公路最近的居民处噪声值昼间达到58.24dB(A),夜间达到50.03dB(A),与1类区标准比较,昼间超标3.24dB(A),夜间超标5.03dB(A);受5号路交通噪声影响,E区东侧居民噪声值达到昼间53.01dB(A),夜间达到44.56dB(A),与1类区标准比较,昼间、夜间均不超标。4.2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4.2.1 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的环境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的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浮于空气中的粉尘被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吸入,不但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粉尘夹带大量的病原菌,传染各种疾病,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

28、健康。此外,粉尘飘扬,降低能见度,易引发交通事故。粉尘飘落在建筑物和树木枝叶上,影响景观。因此建设单位应严格加强管理,采取适当措施,严格控制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2)施工场地沥青烟的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采用商品沥青砼铺设路面,不在工地附近专设搅拌场,可避免沥青熔融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路面、桥面铺设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影响只有沥青冷却固化过程中挥发的少量烟气,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135-165,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沥青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且沥青摊铺采用全幅一次摊铺成型,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时间短暂。4.2.2 运营期汽车尾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经过预测,本项目建

29、设的各宽度的道路,均在边界外10m处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值最大。4.3 水环境影响分析4.3.1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夹带泥砂、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包括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以及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施工机械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若这些污水直接排放,会对受纳水体产生影响。4.3.2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道路上的污染物随暴雨径流进附近市政雨水管网造成,以下仅对路面径流污染物排污情况进行分析。(1)路面径流污染物种类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各种类型车辆排放尾气中所携带的污染物在路面沉积、汽车轮

30、胎磨损的微粒、车架上粘带的泥土及人类活动残留物,车辆制动时散落的污染物及车辆运营工况不佳时泄漏的油料等,都会随暴雨径流进入水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石油类、有机物和悬浮物等。(2)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尚无理论模式或经验公式,主要是依据实测资料进行综合计算得到路面的污染负荷。通常在大暴雨持续一小时后,路面径流污染物的浓度相对稳定在较低水平。根据目前国内的环境评价经验,类比分析,拟建路网运营后,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的各类污染物的贡献量很小,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3)收集生活污水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完成后,工程本身不会产生污水,工程收集该地区污水后,将该地

31、区污水的非点源排放方式转变为点源排放,污水排放量和种类没有变化,将收集的污水排往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小。4.4 景观影响分析道路作为一种线状干扰廊道,其特点是连通性高,新廊道的出现对现有景观功能的发挥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如使景观的斑块数量增加、破碎化程度提高、异质性增加等。而本工程原有区域景观主要为空地,对于评价区景观而言,影响不会很大,尤其是对沿线的建筑景观的影响不大。4.4.1 施工期间对评价区景观的影响分析施工期对评价区的影响主要在于景观基质与斑块破碎化,地表形态改变显著。整个施工期间,道路施工时的土层裸露、分割,对现有景观都有破坏。各立交方案以及对原有道路

32、的修整将会有施工材料的堆积,以及施工设施和噪声都会与现有景观发生冲突,破坏原有景观的协调性,还会对沿线建筑造成影响。在道路施工时,为防止景观上的视觉污染,在用地范围内,一般不宜设置广告牌、宣传栏等,附标线、标志、护栏等按规定涂覆色彩外,一般不宜涂刷特别刺眼的色彩。在施工时道路沿线纳污设施、临时废弃堆弃点等地应通过绿化或工程措施予以遮蔽,不能无序堆积。4.4.2 工程建成后评价区景观的影响分析大连未来城启动区路网建成后,评价区内的景观将发生一定变化,生态环境人工化程度有所提升。道桥工程本身就是景观,优秀的道桥形式往往是所在城市的文明象征,代表着建造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和社会审美趋势。本项目的建设和现

33、代城市建设相比较,在城市景观的本身更注重于实用。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社会和生态的眼光关注其自身的生活环境,人们对景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拓展。公路景观包含一定的社会、文化、地域、民俗等涵义,可以说公路景观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既有功能性,实用性,又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因此,大连未来城项目启动区路网的建设对城市景观的将是良性的改变。4.5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主要来自被扰动的地表,由于土壤疏松,雨水冲刷后均会产生水土流失。项目涉及范围较大项目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雨季,其水土流失强度更为严重。因此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并采取

34、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使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4.6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4.6.1 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土石方挖掘,房屋拆迁、施工残土生产的建筑垃圾。工程土石方总量290万m3,项目内部平衡。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排放量为40kg/d,统一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由于施工期中固体废弃物是沿着公路呈线性分布的,若堆放不当或处置不及时,将直接破坏公路沿线的植被,堆置过久覆盖灰尘后遇风还将产生扬尘对附近居民造成影响;生活垃圾还会引起细菌、蚊蝇的大量繁殖,导致当地传染病发病率的提高和易于传播,垃圾

35、带来的恶臭气味影响居民的生活,影响景观环境。因此,在公路施工期间,应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及施工结束后的及时清运、处置可以减少和防止这类影响,对于建筑材料等可利用废弃物应尽量再利用。4.6.2 营运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沿途道路行人产生的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会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污染空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营运期固体废物道路行人产生垃圾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道路两侧设垃圾桶,并实行分类收集,不能利用的垃圾集中运往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毛茔子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4.7 社会环境影响评述略4.8 环境风险分析(1)风险源分析本项目是道路管网工程,通过类比调查,确定工程的环境

36、风险环节为,项目建成后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2)道路的风险防范措施鉴于危险品运输的风险由突发的交通事故引起,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加以预防。就该路段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可能带来环境影响而言,为防止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及控制事故发生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特提出以下措施:严格限制各种无证、无标志车或泄漏、散装超载危险化学品车辆上路。托运单位必须及时向公安机关的相关部门报申,并获得批准且由公安机关切实监管。承运单位需具有危险品运输资质,承运司机、押运人也应具有资质并切实履行职责,提高驾驶员的技术素质,加强安全行车和文明行车的教育,承运车辆及容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7、如运送剧毒化学品应按公安机关核发的“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的规定实施运输。对从事危险品运输的驾驶员有关部门应定期进行排除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业务培训,以使从业人员增强忧患意识,将危险品运输所产生的事故风险降为最低。在事故易发区域设置限速标志和减速带,减少事故发生几率;并安装视频的在线监控系统,终端设置专职的值班人员,发生危险品运输事故后,应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启动应急计划。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交管部门、公路管理部门接受报案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报告方式进行急报,启动应急预案;随后报告可通过电话、传真方式进行速报和确报,事故详细情况说明可通过电子邮箱传递。向市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38、报告可通过如下方式:直接拨打电话12369环保热线或拨打110、119。直接拨打污染举报电话:87690934通过电子邮箱进行报告:123695 污染防治措施5.1 设计阶段的环保措施5.1.1 减缓社会环境影响的措施规划设计时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基于现状条件,尽量减少占用种植地,结合地形合理采用技术指标,保持线形连续,保持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协调,突出生态环保效果,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现状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在路线选择和施工点位上尽量避绕居民集中区和重要的学校等敏感建筑。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将涉及到居民的搬迁和安置问题,设计单位在制定路线方案时应尽量避让居民住宅、学校和重要的基础设施,尤其是

39、集中的居民居住点和较大的学校。应根据敏感点分布情况确定合理的路线方案。对重要的基础设施,应综合考虑路线的走向问题,做到与被交叉公路、水利、电力设施的协调,尽量减少相互干扰和影响正常的运营。雨水管线应考虑使用生态管线,使雨水能直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中水管线尽可能多设分水口,提高中水使用率5.1.2 景观绿化设计工程的景观绿化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风景区环境特点,力求公路绿化、建筑物造型与周围景观的协调统一。(1)公路绿化以植物为主造景植物造景不仅能改善公路的生态环境,在降温、增加空气湿度、改良土壤吸尘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且植物造景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小,并能改善地形地貌,还可以遮蔽一些不美观的人工构

40、筑物,使僵硬的道路景观富有生机。从整体效果进行绿化设计公路的绿地呈线状,在构图要素选择上,应保证整个沿线绿地有统一协调感,栽植与风景区风貌一致的树木、花卉进行乡土树种,减少分割影响,形成整体效果鲜明,景观开阔、简洁。(2)桥梁景观桥梁设计除了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外,还应考虑桥梁景观与区域自然景观的协调,利用景观元素对桥梁的造型和色彩等方面的设计,形成靓丽的桥梁景观。5.1.3 减少公路建设土地占用影响(1)减缓土地占用措施在路线选择中应将少占种植地资源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设计单位应认真执行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164号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种植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作好公路选线和

41、绿化设计工作。路线布设应尽可能少占种植地,路基设计要做好路基高度、道路纵坡设计、路段土石方计算工作,最大限度的利用公路开挖的土石方。在设计阶段还应做好施工营地、施工便道、料场等临时工程对土地的占用工作,减少临时占地数量,特别是占用种植地的数量。(2)减缓受征地影响人群权益措施对公路建设带来的征地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征用土地的补偿安置的政策法规执行,以确保受征地影响的居民利益不受影响。施工活动对沿线的环境尤其是敏感点的环境将产生不同程度影响。项目承包者在项目施工期有责任保护环境和减缓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缓解环境影响的措施应写入招标文件并纳入工程承包合同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以督促施工人员在施

42、工过程中对施工地点和临近的区域采取切实有效的环保措施以保护环境并保障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5.2 声环境污染防治和减缓措施5.2.1 施工期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通过预测结果可知,该项目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噪声部分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虽然施工作业噪声不可避免,但为减小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规范施工行为。另外,建议建设单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采取适当的实施措施减轻其噪声的影响。(l)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

43、禁止其入场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各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2)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与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区应远离声敏感点,对个别影响较严重的施工场地,需采取临时的隔音围护结构,也可考虑在靠近敏感点的侧建临时围墙代替隔声墙的作用,土方工程应尽量安排多台设备同时作业,缩短影响时间。相对于运营期来讲,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期行为,主要为夜间施工干扰居民休息,因此,应禁止高噪声机械夜间(22:006:00)施工作业;敏感点路段的施工应酌情调整施工时间,要求承包商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敲击等作业施工活动的声源。尽量将施工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对于道路邻近居民点

44、采取临时性的降噪措施,如木制隔声板或采用半地下施工等。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工点,施工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及时与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规定申领夜间施工证,同时发布公告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3)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应合理确定工程施工场界,由于道路项目沿线两侧部分居民点和学校距路较近,应尽量避免将施工营地设置在有关声环境敏感点附近。施工运输车辆进出场地安排在远离住宅区、学校等敏感点一侧。(4)应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物料的运输时间,在途经社区、村镇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加强对集中村庄等路段的施工管理,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监理单位应做好施工期噪声监理工作,配备一定数量

45、的简易噪声测量仪器,对施工场所附近的居民区进行监测,以保证其不受噪声超标影响。(5)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贴通告和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报案后应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若采取降噪措施后仍达不到规定限值,施工单位应向受此影响的组织或个人致歉并给予赔偿。5.2.2 运营期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根据对道路运营近期、中期、远期的交通噪声预测和沿线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道路建设后交通噪声预测和沿线敏感点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需要采用措施。(1)道路相关的噪声防治措施尽可能铺设降噪路面,道路建成后初期要在道路两侧尽可能种植高大乔木,建议在道路两侧空地中建设道路的绿化带,降低道路噪声的影响和减少道路的生态影响。道路建成后远期,应该加强道路的维护,保证路面的平整,有条件尽可能改造路面为降噪路面。另外,加强机动车管理,保障上路的机动车是在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沿线道路严禁鸣笛。(2)主要环境敏感点的噪声防治措施根据道路运营期近期、中期、远期的各主要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拟建公路运营近、远期将会对沿线居民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影响,需要根据环境敏感点噪声超标情况采取措施。营运近期交通噪声影响主要为1号路对A1区北侧居民及5号路对E区东侧居民点的影响。为了减轻对这些敏感点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