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软件设计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家居软件设计开题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智能家居软件设计 系 部: 信息工程系 姓 名:学 号:专 业: 计算机控制技术 班 级: 指导教师:2011年12月26日一、论文题目智能家居软件设计题目来源导师指导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 随着智能家居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居开始引进智能化系统和设备。智能化系统涵盖的内容也从单纯的方式向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本选题的目的就在于加深设计人员对智能家居控制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的本质要求,让我们初步的了解设计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流程。掌握面向对象语言的编程和调试仿真检验程序的基本方法。2、意义(1)理论意义适应时代潮流与科学发展,对智能家居能有
2、一个全面性的了解。利用所学知识,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软件到硬件,都能充分全面地掌握。(2)实际意义分析设计流程,分析家居的控制要求,人性化界面的设计,分配好主次与侧重面,利用模拟仿真的方法完成系统设计。完成系统设计,不仅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充分运用,更是对将来就业方向的一个把握。在过程中,通过自己对智能家居以及各类信息的了解,都能对以后有所帮助。三、 立论依据(所选课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在国内,智能家居不是一个单独的产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智能小区”概念,而是基于小区的多层次家居智能化解决方案。它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家电控
3、制、综合布线等技术,将家庭智能控制、信息交流及消费服务、小区安防监控等家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传统“智能小区”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家的延伸,创造出高效、舒适、安全、便捷的个性化住宅空间。致力于智能家居产品的应用接轨,很多问题并不在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在于怎样去做到实用、易用、人性化,而第四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无论从峰会背景、意义还是从其议题来看,也都能看出其尘埃落定,返朴归真的寓意所在,只有更加贴近实用、易用和人性化的智能家居概念,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才能真正体现智能家居的价值,这也是现代科技价值的核心所在。 四、 论文写作的指导思想及技术方案(研究方法)1、 指导思想 利用串口通讯
4、实现与无线收发模块的通讯从而控制家居设备,用面向对象语言VB编写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用单片机模拟家居设备。在计算机上创建虚拟串口仿真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不断完善系统人性化界面直到完成控制要求。2、技术方案(1)技术路线 深入学习面向对象语言VB深入分析各个模块的控制要求设计界面编写代码模拟仿真完善系统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定稿。(2)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对企业的业务外包增值机理进行实证研究,对有关政策建议进行规范分析。典型案例调查法:调查典型案例,总结其业务外包的成功经验。文献资料法: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本论题的研究情况,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对比研究法:对国内外的业务外包
5、现状进行对比研究,了解国内企业业务外包管理的不足。其它分析方法:历史分析、因素分析、归纳分析、边际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3) 需要条件设计调查问卷。联系典型企业。五、编程环境选择1、Visual Basic 6.0面向对象语言编写智能家居控制系统2、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模拟家居设备3、keil uvision2编程软件编写控制家具设备的代码六、 系统功能模块图家居灯软件界面设计如下: 家居灯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空调软件界面设计如下: 空调热水器软件界面设计如下: 热水器七、论文的基本框架1 软件简介(1)Visual Basic软件简介(2)Proteus仿真软件简介(3)k
6、eil uvision2编程软件简介2 系统总体设(1)软件界面设计(2)程序总体设计(3)模块程序设计2 软件仿真(1)软件仿真的设计报告(2)空调的仿真情况八、主要参考文献【1】 孙秀梅,安剑,刘彬彬 编著VisualBasic开发技术大全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10【2】楼玉萍 编著VisualBasic上机实践指导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3】付永平,宋向红 编著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08【4】郑阿奇,梁敬东,曹弋,刘金定 编著VisualBasic实训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8【5】贾长云,朱香卫可视化编程应用VisualBasi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6】林卓然 编著VB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1【7】孟德欣 编著VB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7【8】龚运新 编著VisualBasic在自动控制中的编程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9【9】杨克玉 编著VB6.0程序设计实训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