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入门教程基本操作.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9138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S入门教程基本操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PS入门教程基本操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PS入门教程基本操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PS入门教程基本操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PS入门教程基本操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S入门教程基本操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S入门教程基本操作.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S入门教程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帮助 | 留言交流 | 登录 首页 | 主题阅读 | tags | 精彩目录 | 精品文苑 | 会员浏览 我的图书馆 休闲怡情 | 艺术 音画 美女 笑话 小游戏 壁纸 风景 健康养生 | 健身 食疗 治病 中医 减肥 经穴 亚健康 生活情感 | 哲理 情感 家居 母婴 美食 美容 百宝箱 文教社会 | 读书 人文 历史 社会 教育 职场 电脑 PS入门教程(转载)夜明珠1 收录于2010-10-01 阅读数:查看 收藏数:145 公众公开 原文来源 欢迎浏览 夜明珠1 个人图书馆中收藏的文章,想收藏这篇好文章吗,赶快吧,1分钟拥有

2、自己的个人图书馆! 我也要收藏 举报如果您在该网页中发现有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内容,请填写以下表格联系我们: 以文找文 如何对文章标记,添加批注? 大卫PS入门教程 第一课:开场白与照片虚化处理 第一课:开场白与照片虚化处理 今天,我们开始了PHOTOSHOP的讲座。PHOTOSHOP是鼎鼎大名的绘图软件了,对我们非常有用。这不必我多说了。 我想说的是:学习PS跟学习FLASH有不同的地方。如果说FLASH是以动画原理为主,类似于数学公式或是物理公式,那么,PS就有点儿像学化学,无数的化学分子式,稍稍有所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就像是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看上去差不多,性质完全不一样。P

3、S的方式方法,条理性的少,感性化的多。FLASH是线多点少,而PS是线少点多,无数个知识点,如天空中的繁星一样闪闪发光,学不胜学。再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FLASH是西药,PS是中药。三分党参二分甘草、三分甘草二分党参再加四分何首乌,效果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学PS需要较强的记忆力。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需要我们记忆的内容特别多。不然的话,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当时会做的效果,一段时间不做,又全忘记了。所以,我要特别提醒大家边学边记,努力记住。不光要记住知识点,同时也要记住一种效果的制作步骤与思路。当然,我在编写过程中,也会特别努力让大家容易记住,强调要记住的东西,反复实验,以加强记忆。 好了,开

4、场白就说到这儿了。现在上第一课。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我们先不去学那些枯燥乏味的概念和理论,我们来做一个有用的工作照片的虚化处理。请看原图与经过处理的图。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把四周杂乱的东西去掉,更加突出人物面部。虚化后,使得画面消去了四方的棱角,与周围更加和谐,看上去更舒服一些,更富有情调。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所以非常值得一学。其实也并不难学。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现在我们来制作,一边制作,一边学习新知识。 1、打开PS。在菜单“文件”下的“打开”,找到自己电脑硬盘上的原图后打开。 2、在工具栏上,按下第一排左边的虚线矩形按钮不放,(工具右下角有小三角的,表明这里面还有同类的工具), 会出来

5、四种选框工具。点“椭圆选框工具”,然后到照片上画个椭圆。在照片上出现一个虚线画成的椭圆。这时,画得不准确没有关系,一会儿就来调整。这个虚线框就是选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定要记住它。今后几乎每一堂课都要提到“选区”的。选区就是我们要进行处理的范围。 3、到菜单“选择”下的“变换选区”点一下,在选区的四周出现了大方框(调整框),它有一个中心点与八个方点(调整点)。 4、现在可以拉动右边的小方点,会把椭圆拉宽;再拉下面的小方点,可以把椭圆拉长一点;拉四角的小方点,可以放大缩小框子;在框外移动鼠标,可以旋转调整框;点框内空白处,可以移动整个调整框 。这样,不断地调整,直到满意为止。不过,不要拉

6、到离照片边缘太近的地方,需要留出一点余地。按一下回车,调整框就消失了。 5、现在选区的位置已经定好了。我们来制作边界的虚化效果。到菜单“选择”点“羽化”, 在羽化半径中填写20。这个20是指我们需要虚化的边缘的宽度,就是从清晰到不清晰直到消失的一个过渡的宽度值,这是一个估计值,这个估计值与原图的尺寸有关。如果不合适,可以回过头来改成30或者是任何数,主要是观察效果好不好再说。可是,现在是看不出来任何效果的。只好继续往下做,做好了再说了。 6、这个椭圆框里的画面,是我们框选的,是要保留下来的,而虚线框之外的画面,是我们要删除的。为了要删除那些不要的画面,我们就要选中不要的画面。现在,整个画面分成

7、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要保留的,另一部分是我们要删除的。不是选中要的,就是选中不要的。那么,只要把现在这个选区反个个儿就可以了。现在到菜单“选择”下点“反选”,虚线框就反过来了。在椭圆选框的外面,出现了四方的选框,这表示:现在所选中的,是椭圆与方框之间的部分。注意:原先羽化的宽度,是向着椭圆内部的。现在反过来是向着椭圆的外部了。 7、好,现在选中的这部分就是我们不要的了。到菜单“编辑”下点“清除”,这部分就没有了,露出了白色的底及虚化的边缘。 8、可能有些朋友点了“清除”之后,四周不是白色的,而是其它颜色的,这里就要补充说明一下颜色的设置了。 在PS中,设置颜色,分为前景色与背景色两个部分。如白纸

8、黑字,那么,白色就是背景色,黑色就是前景色。在工具栏下部,就有这么一块,我们来看一下: 这里有两块颜色,前面一块是黑色的,后面一块是白色的。这就是前景色为黑色,背景色为白色的情况。 前景色与背景色当然是可以对换的。按那个双向箭头就可以了。 现在的情况是对换过来了,前景色是白色,背景色是黑色的。就像是学校里教学的黑板,写上的是白色的粉笔字。记住这个双向箭头是前景色与背景色的对换按钮。以后非常有用的。 而左下角的那个黑白小按钮,是默认设置按钮。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什么颜色下,按下这个按钮,就会马上回到白底黑字的默认设置上来。 好。结合我们现在的情况,如果说要白色的背景的话,那正是一种默认的设置。这

9、样,你在清除之后,四周都是白色的底色了。关于如何改变颜色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课中会来详细讲解。今天我们所要掌握的,就是二点:什么是前景色?什么是背景色?如何交换?如果设为默认的颜色? 9、画面处理得差不多了,要把虚线框去掉。到菜单“选择”下点“取消选择”,虚线框就没有了。 10、现在看一下虚化边缘的效果。20这个半径值还可以。但是如果换了一照片,就不一定是20了,这个值跟原图的大小有关。如果羽化半径值太小,虚化得太突然。如果太大了,虚化部分会影响到主画面。(关于如何修改,重新设置羽化半径值,这部分内容以后会讲到。) 11、好。现在要把图片保存起来。因为起先打开的是“照片01.jpg”,现在如果

10、在菜单下点保存,也会是同样的文件名。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设置画面品质,可以看到保存后的文件量大小是多少K。这可以让我们保证能上传到论坛上。其它就不用设置了。但是,这样保存的话,原图就会被复盖了。万一你要做另一种效果就不能再使用了。为了保存原图,可以到菜单下点“存储为”,换个文件名保存下来。可以仍然保存为JPG格式。而且还以保存为PSD格式。这是PS的源文件,是可以修改的文件,正如FLASH中的FLA文件一样。假如你制作到了一半,要休息了,临时保存一下文件,就要保存为PSD文件,这样,回来还可以修改。这是要注意的。 好了,今天是第一课,还是少一点儿内容比较好。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11、也算是复习题: 1、什么是选区? 2、如何调整选区? 3、羽化半径是什么意思? 4、如何删除不要的部分? 5、什么是前景色、背景色? 5、保存有哪几种情况?PSD格式的好处是什么? 6、对照片进行虚化处理有哪几个步骤? 步骤是: 1、画出所要的部分的选区。 2、羽化这个选区。 3、反选,选中我们所不要的画面,把它删除。 这里是先羽化,后反选。也可以先反选,后羽化。效果是一样的。 大卫PS入门教程 第二课:照片的虚化处理2 第二课:照片虚化处理之二 上一节课,我们制作了圆形的照片虚化。但有时,需要我们制作勾勒轮廓的照片虚化处理。今天我们就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来制作一下,这样,也有助于加深对照片虚

12、化处理的印象。先来看原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是一张少女全身图,姿态优美。如果再如上一课那样,把它用圆框框起来,就不恰当了。这时,就要用轮廓图了。制作步骤是一样的,只是用的工具不一样。 1、打开这张照片。2、在工具栏第二栏的左边,点“套索工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套索工具可以画出绵延不断的曲线,把人物包围起来。现在先确定一个起点,按下鼠标不要松开,沿着人物的外缘拖动,与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断地画出大轮廓来。一直到画完一圈,全部包围之后再松手就可以了。这样,选区就做好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但是,有时我们会在走到半途时一不小心松了一下鼠标,就会自动产生一个选区,就会变成下面这个

13、样子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没关系。我们可以再画一个选区,把新选区与旧选区相加。今天要学的就是这点。先到上面的“工具属性栏”中,点中“添加到选区”这个按钮。(每一个工具点中后,上面都会出现这种工具的属性栏。如果你没有,可以到“窗口”菜单下去点一下“选项”。)这样,画出来的新选区就会与旧选区相加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现在我们可以继续画了。在原先选区重叠的地方点一下作为新起点,开始向上画,这时,套索工具上多了一个+号,表示是新添的选区。画的时候要与原先画的重叠。画一圈后一直回到这个新起点后放手就可以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放手后,就会产生一个大的完整的选区了。我们要掌握如何让两个选

14、区相加的手法。在做的过程中,PS允许后悔一次。在菜单“编辑”下点第一项“还原XX”。如果是用套索,就会写成“还原套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三课:图片的大小与裁剪 前两课算是玩了一回图片,今天可要来讲一点儿基础的理论了。别害怕,还是很好玩的,也是很有用的。就是关于图片的大小与图片的裁剪。我们自己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要上传到论坛上或是制作到网页中,就需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先打开一张图片。就看这一张吧。色彩很漂亮的风光照片。看上去这张照片并不大。其实这是我在制作网页的时候强行缩小的。所以说图片的真实大小,仅凭眼睛看是看不出来的。我们必须要知道它的具体尺寸。这有两个办

15、法: 第一个办法是下载图片:在网页上,用右键点“图片另存为”,就可以把图片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中。然后就可以看到这张图片的尺寸大小与文件量大小了。 第二个办法是:点一下图片,让它变成最大,然后用右键点一下图片,再点“属性”,可以看到一张图片的尺寸大小与文件量的大小。如这张图片的原图是800*568,它的文件量大小是447k。我们可以用PHOTOSHOP来改变它的长与宽,并改变它的文件量,以适应网页与论坛的需要。知道了原图的尺寸,我们就可以避免马赛克的出现。一张图片,如果放大到了超过它的原先尺寸,它就会出现马赛克。以后在制作FLASH时的时候就可以避免了。另外,有些图片需要进行选题与裁剪,让它更加突

16、出主题,更加精练。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内容。 现在我们打开PS,打开这张图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图片也不是它的真实大小,而是PS调整的适当的工作面显示大小。上面写着50%,只是一半。如果是百分之百的话,就要有四张拼起来那么大。它的真实大小如果在800*600的电脑屏幕上来,会占满整个屏幕,就是一张屏幕保护图片。(以下显示的图片,都是在PS中的工作图片,真实大小,没有进行网页的强行缩小) 一、裁剪图片: 先来学习如何裁剪图片。点工具栏左下第三个工具“裁剪工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然后到图上,按下鼠标,在我们需要留下的画面上划出一个矩形后松手。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矩形之外的画面变暗了,变暗

17、的部分是将要裁去的画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个矩形框我们已经熟悉了,它就是调整框。我们可以移动那些小方块进行调整,还可以把矩形框旋转,直到满意为止。现在我们要考虑的只是画面的精练与美观,长与宽的比例,而不必考虑它的尺寸大小与文件量的大小。这方面过后我们会再进行处理。当你对画面满意后,就可以按下工具属性栏最右边的“对勾”,(也可以在图片内双击鼠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就裁剪成功了。我们要的部分即矩形框内的画面被留下来了,其它部分就消失了。图片就成了下面这个样子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是不是比先前更精练,更有纵深感呢?这只是各人的艺术眼光不同而已。先前是突出山与石,现在是突出蓝

18、天与道路了。 那么,现在的新图的尺寸又是多少了呢?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处理。 二、处理图片的长与宽尺寸大小: 打开菜单“图像”下的“图像大小”。出来一个对话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注意:上面所写的“像素大小:642k”不是文件量的大小。“文档大小”也不是文件量的大小,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图片像素分辨率的问题,与屏幕显示分辨率的问题,这里所指的是打印机打印的情况。这些,我们都可以不去管它,我们只以像素值来衡量。如大多数的FLASH制作的尺寸是550*400。我们可以用这个尺寸也推断图片的真实大小。) 现在我们看到这张图是440*498像素。这正是经过裁剪后的图片的真实大小。而裁剪前的图片是80

19、0*600,近一半大小。 不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经过裁剪的新图也不是它的真实大小,还是在PS中的工作区显示大小。 看一张图片是不是真实大小,只要看图片上边沿的文件名后面是不是100%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要把这张图片的长与宽缩小。从这个对话框上,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尺寸是440*498。一般我们总是把图片缩小为好,而不是放大。因为放大会影响到画面的质量。同时也尽量把长与宽按比例地缩小,这样才不会失真。这就是要在“约束比例”前打上勾。假定你想把你的图片的宽度缩小到220像素,就把原来的440改成220,高度就不必填了,然后按“好”。图片就 会按比例缩小。成了这个样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现

20、在的尺寸是220*249。是前面的一半大小。 现在你如果把图片保存起来,它的画面不变而长与宽都变小了,文件量自然也变小了。你就可以这样用到网页或FLASH上去了。这样的做法是最经济的了,比网页强制缩小显示要节省很多的文件量。 第四课:制作朦胧照片 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朦胧照片。先请看下面这两张照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一张照片非常清晰,连头发丝一根根都非常清楚。第二张是改制的,带一点儿朦胧的味道,更柔和一点。各有特色吧。那么这是怎么制作的呢?我们就开始吧! 1、打开PHOTOSHOP,打开这张图。在窗口下面,点一下“图层”,出来图层面板。可以看到现在有一个图层,名称是

21、“背景”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看面板图,现在鼠标所指的按钮是“创建新的图层”。如果按下这个按钮,就会在上面创建一个完全透明的,没有任何画面的新层。我们现在不建新层。我们来把背景层复制一个。用鼠标点住背景层,把它拖到“创建新的图层”的按钮上,再放手,就会在上面产生一个一模一样的图层。名称是“背景副本”。上面的图层会把下面的画面盖住的。在工作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上面一层的画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上面的画面,我们要把它做成“毛玻璃”。现在“背景副本”层是蓝色的,我们是在这一层上工作。你在哪一层工作,这非常重要,绝对不可以搞错的。你要在哪一层工作,就点一下这一层。前面会出现一支笔。

22、到“菜单”“滤镜”下面的“模糊”“高斯模糊”点一下,出来一个对话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所谓滤镜,就是一种特殊效果。我们常常要借助与滤镜来实现各种各种的特殊效果。高斯模糊是最常用的。它能让画面模糊。模糊的程度由半径的值来决定。这个值究竟是多少为合适呢?这不一定,要由你的感觉来试了。值越大,就越模糊。你可以左右拉动下面的小三角,一边看效果来感觉。我这儿用了4,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你可以用3,也可以用7。在PHOTOSHOP中,有许多数值都是凭感觉来试的,这给了大家各自感觉发挥的自由。现在上面这一层就成了“毛玻璃”了。(注意看一下:在工作区的上沿写有“背景副本”的字样。这表明我们是在哪一层上面工

23、作。) 4、我们的目的是:人物的四周是朦胧的,但是,人物的面部是不应该朦胧的。所以,要把这个范围先选出来。现在用套索工具把面部勾出来。特别是脸部的亮的部位画出来。画完之后,再进行一下羽化。半径用5,主要是让虚线部分更圆润一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5、现在可以有两种做法: a、直接把选区内的毛玻璃删除,这样就显现出下面一层的非常清楚的眼睛口鼻来了。这个做法是上一节课学过的。这也达到目的了,方便快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b、我们再来学学新的一种办法:手工清除。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工具栏点中橡皮擦。然后到上面的属性栏,按下写有“画笔”右边的下拉三角,点到“柔角100象素”,这是选中了一

24、种笔刷样式。然后再到“不透明度”选20”。这个不透明度,表示并不是把画面完全擦得个干干净净,是还留有20的痕迹在。好,现在鼠标变成了一个大圈圈。用鼠标在选区内不断地来回擦拭。擦的时候要离虚线一点距离。直到慢慢变清晰一点为止。我们可以把最下面那一层“背景”前的小眼睛点一下,就是关掉,可以看到,“背景副本”变了样,还留有一点痕迹。(一格一格的,是表示透明部分)这就是说,脸部还留下一点毛玻璃。下面右边的图是把背景层前的小眼睛关掉了。(要打开就再点一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下面是关掉背景层后,背景副本的样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就是我们用橡皮擦擦拭的结果。最后,把背景层的小眼睛打开,并取消选

25、区,就可以看到右下图的样子了。这个制作特点是脸部还留有一定的朦胧,不像a制作的那么清晰。各有特点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最后,请你到“窗口”菜单”下点“历史纪录”。看,我们的制作过程全在这上面。一步一步,清楚得很。最下面有个指针。你如果想要反悔,就可以点反悔的起点。然后,再回到图层面板去工作。从哪一步反悔都可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今天我们学了增加图层。现在这个图上有两个图层。你在制作还没完成的时候,如果要离开,可以保存。在“文件”菜单下点“存储”,要把它存储为PSD格式,而不要用JPG格式。因为PSD是保存了图层等很多的信息,下次打开后,还可以继续工作。一旦存为JPG,就没办法修改了

26、。 好了。制作过程是重要的。能学到一些手法。回顾一下,今天学的内容是: 、图层、复制图层。 、高斯模糊。 、橡皮擦,柔角笔刷,不透明度。 、观察图层的办法(打开与关闭小眼睛) 你还得记住:象这种在原图的上面复制一个图层,然后在上面那个图层上做手脚,造成很好的效果,这是经常用到的手法。 复习题: 、如何创建一个新的图层?如何删除一个图层? 、怎样复制一个图层? 、怎么知道我们是在哪一层上面工作? 、怎样关闭与打看一个图层? 、朦胧照片的制作要点是什么? 、要反悔好多步怎么做? 第五课:制作照片边框(一) 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一个简单的照片边框,通过制作过程,来熟悉PS的一些工具与制作手法。 1、打

27、开PS,打开一张照片。现在我们要为这张照片做一个背景图,并改变一下照片的边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为背景层改名。在图层面板,现在有一个图层名为“背景”。这个背景层的右边有一个小锁。凡是第一次打开一个图片总是有这样一个上了锁的背景层。现在我们要改变它的名称。双击背景层,弹出一个对话框。在名称中写上“照片”后按“好”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 创建新的图层。按一下图层面板最下面的“创建新的图层”按钮,在背景层的上面出现了一个新图层,名称为“图层1”。新图层是不会上锁的,改名就比较容易。我们可以双击这三个字,改名称为“新背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凡是新建的图层,都是全透明的。

28、我们可以看到在“新背景”这三个字左边有个小图,全是格子,这表示它是透明的。我们还可以把“照片”层前的小眼睛关闭,这时,工作区中只有透明的格子样子了。现在我们要把“新背景”层填上颜色。 填充颜色分为两个步骤: A、第一步:要确定前景色还是背景色。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现在到窗口菜单下点“颜色”,出来一个颜色面板。在颜色两字的下面,有二个方的色块。前面黑色的是前景色,后面白色的是背景色。你需要设置前景色时(多数情况下我们是设置前景色),就点前面那块。现在我们按下前景色按钮。黑色的方块的外面多了一个外框,表示现在是设置前景色。 B、第二步:选择颜色。可以选择颜色的地方有好几个。 右边的R右边由黑到

29、红的长条下面,有一个小三角形,可以拉动它来改变颜色。你可以把这三条都拉一下,再看前景色有什么变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最右边的数字框也可以直接填入由0到255之间的数字。例如:在R(红)里,填入217;在G(绿)里,填入253;在B里填入249,现在前景色变成了浅绿色。这是RGB三原色组合表示一种颜色的方法。最下面有一个多彩的粗条,在这里可以多选一些颜色。最右边是黑白两色。这个颜色面板是非常方便来选择颜色的。 更直观的方法是点“色板”标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看右图)可以看到各种颜色。需要什么颜色就点什么颜色。但是颜色的品种比较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六课:制作照片边框(二)

30、今天我们继续做上一课没做完的照片边框。 9、还是在照片层上工作。按住CTRL键,用鼠标点一下照片层,这时,工作区里照片四周出现了选区。这是一种快捷方便的选取办法,它可以选取画面的全部轮廓,而不管它是弯曲的还是方的圆的,你一定要熟悉并牢记,这比你自己画好多了,既方便快捷又精确无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0、有了这个选区为基础,就可以进入制作边框了。到菜单“选择”“修改”“扩边”,弹出“边界选区”对话框,宽度写上30。点好。就有了边框选区了。记住“扩边”的意思是把原有的虚线变宽。而且本来是选中整张照片的内部,现在变成了只是选中一条宽宽的边线。这一点不要搞错了。图片的内部没有选中。 此主题相关图

31、片如下: 11、现在可以对边框进行制作了。怎么做都行。先来试一种:到菜单“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打开对话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把“亮度”的指针向左拉,到-8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再取消选择。现在的效果就是下图这样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刚才是把边框选区中的象素的亮度减小了,变暗了。这种效果是我们常见的很普遍的一种效果。它的边框只是变暗,而没有去掩盖或是变色。暗的部分我们仍然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是这种边框的好处。 12、再回过头来试另一种:仍然回到前面有宽宽的边框选区那一步。到菜单“滤镜”“风格化”“扩散”,弹出对话框:就让它用“正常”,点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

32、个“扩散”的意思是把选区内的象素扩散开来,变成毛边。现在变化不大。我们要继续扩散。你可以按快捷键CTRL+F多次,表示是重复刚才执行的滤镜。不必再打开对话框了。一边按一边看边缘的扩散情况。我按了十多次,现在成了这样的样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边界有点毛边了。这样也行。我们再来加工一下:到菜单“滤镜”“模糊”“动感模糊”,弹出对话框:角度为45度,这是一种向45度方向的模糊。距离是指模糊的大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个需要自己来体会感觉多少比较合适。你可以试用各种不同的数值来体会效果。本身是毛边,再加上一点儿动感模糊。这个边框就有一些特色了。最后,再到“滤镜”锐化进一步锐化,这个连对话框

33、都不需要了。它的意思是想把现在模糊的象素再搞得清楚一点,一丝一丝的。你可以再按CTRL+F进行多次重复这个滤镜。三次之后,成了这个样子。取消选择,就完成了。或者你也可以把前面的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如果想要改变边框的颜色,可以到“图像”菜单“调整”“变化”,会出来对话框。你可以点“加深绿色”,或者是“加深红色”,再加点儿红,再加点儿黄,任意地改变边框的颜色。上面有原稿与当前挑选。右侧还有较亮或是较暗。你可以不断地点点点,直到满意为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总之,有了边框选区,就怎么都好办了。现在我们已经用过好几种滤镜了。你得记住这些滤镜的作用,记住这些滤镜在菜单的什么地方

34、。 今天我们通过边框的加工,学了以下内容: 1、快捷选中画面的轮廓。 2、选区的“扩边”。 3、调整亮度与对比度。 4、滤镜中的“扩散”。 5、滤镜中的“动感模糊。 6、滤镜中的“锐化”。 复习题 1、如何选中画面轮廓的快捷键是什么? 2、怎样才能让选区选中宽宽的图片边框? 3、把象素的亮度变亮的值是正的还是负的? 4、重复执行多次滤镜的快捷键是什么? 5、“进一步锐化”这个滤镜在菜单的什么位置上? 大卫PS入门教程 第七课:图片的简单合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张图片的简单合成。 在第一课与第二课,我们只是把一张照片圈了起来,四周还是白色的。我们想把这个圈起来的照片再加上漂亮的背景。像下面这张照片

35、那样。这样的制作方法常用于广告与贺卡。 1、制作有透明外围的画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就跟第一课与第二课的制作方法基本一样。只是在制作的一开始,要先“复制背景层”,产生一个“背景副本”,我们的操作要在副本上进行。然后就是先圈定,再羽化,再反选,最后把四周的像素清除。具体的制作方法请参看第一课与第二课。现在我们的图层面板是这样的。请注意看:现在背景层的小眼睛关掉了,所以,在工作区,只能看到背景副本层的样子。现在这个圈定的图的四周不是白色,而是透明的。这里的效果就跟第一第二课不一样的。这样有了透明的四周,就可以放到别的图片中去合成图片了。也就是说:背景层是原始图层,它是不能透明的。要产生透明,

36、一定要新建图层才行。 2、复制并移动一个图层。现在打开另外一张将要作为背景的图片。就是说:我们已经同时打开了两张不同的图片了。你要注意到你是在哪一张图片上工作。当你点到第一张图,右下角的图层面板就显示的是第一张图的图层。如果你点第二张图,图层面板就会显示第二张图的图层。现在工作区是这样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这张抓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打开了第二张图。现在的图层面板是第一张图的,说明我们还是回到了第一张图来工作。同时可以看到:第一张图上面的提示条是蓝色的。(看第二张图上面的提示条是灰色的)并且,我们点中了“背景副本层”。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一层拖到第二张图上去再放手。看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

37、片如下: 好,现在的图层面板变成了第二张图的了。原先有一个背景层,现在增加了一个“背景副本”层。这个“背景副本”层实际上是第一张图的,只是复制了一个层。同时,图也跑到第二张图上来了。第二张图上的提示条现在是蓝色的。背景副本层也是蓝色的。这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关键方法。(其实这是复制粘贴的快捷方法。如果分步做的话,就是先点中第一张图的背景副本层,然后到编辑菜单下点“拷贝”。这样就把这一层复制了一个。然后再到第二张图点一下,点编辑菜单下的“粘贴”,这样就在第二张图上贴上了这个层。)现在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了,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我现在是在哪一张图片的哪一个图层上进行工作。 3、在新图中调整大小及位置。现在

38、你就可以在新图中,进行调整了。在“编辑菜单”下点“自由变换”,会出来一个调整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个调整框的使用方法: 一、旋转:四周有8个小方点。中间有一个十字架的小圆点。这是中心点。旋转就是以这个圆点为中心的。这个中心点也是可以拖动的。你可以把它拖到任意地方,甚至拖到图片的外面去。需要旋转时,只要把鼠标放在图形的外围,就会出现双头弯箭头,移动鼠标就可以把图片旋转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二、缩放:当把鼠标放在直线上的时候,就会出来直的双箭头,就可以拉动进行缩放了。为了防止图片失真,尽量按住SHIFT键,去拉动四角上的小方点。这样,长与宽是等比例缩放的。 关于图片的变

39、形,在编辑菜单下还有个“变换”,里面有好多项。自己去试着玩玩就知道了。这里就不细讲了。 调整图片满意之后,可以按回车定下来。 4、合并图层。现在图层面板上有两个图层。有的时候,我们为了进一步做别的效果,需要把两个图层合并成一个图层才能继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时,可以点图层面板右上角的小三角,会打开一个菜单,这里面有很多项目。我们点“拼合图层”。现在看到图层面板上只有一个“背景层”了,而图形已经粘合在了一起。再也分不开了。想要分开,除非到“历史纪录”去反悔了。所以,在合并图层之前一定要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到位,想好了再合并。合并后,存储为PSD格式,文件量会小很多。 好。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以下

40、内容: 1、制作有着透明外围的圈定图。 2、同时打开两张图片,并在它们之间进行图层的复制与粘贴。 3、对画面进行变形调整。 4、合并图层。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哦,原来所谓图片合成就是把几张图片上经过处理的图层放到同一张图片中来,然后调整它们的大小位置,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画面,同时也有一大块透明的面积,能让我们透过去看到别的图层。这样一层又一层,好多好多的图层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整体画面。图片合成就是这么一回事。有的广告可能会有十来个图层呢。 在图片合成的工作中,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图片的长与宽。两张图片的长与宽(要看它们的像素)相差不能太悬殊。否则就容易出现马赛克。 复习题: 1、能不能在背景层制作

41、有透明背景的图层? 2、怎样知道我是在哪一张图片的哪一个图层上进行工作? 3、怎样把一个人的照片翻个面?(脸向东改为脸向西) 4、为什么要合并图层? 大卫PS入门教程 第八课:快速蒙板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快速蒙板来画出选区。(请注意:这里我们学习的是“快速”蒙板,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蒙板。以后,我们还将会学习正式蒙板,即“图层蒙板”。) 以前,我们是用选框工具或是套索工具来圈定我们所要留下的画面,就是画一个选区;或者通过选区的增加与减去来确定我们所要的画面,最后通过反选,把我们不要的部分清除掉。 现在我们来看上边的这张图。它的边框是杂乱无章的,又像是用很粗糙的排刷刷

42、过的,刷到的地方就显示出来了,没刷到的地方就是白色的了。这种样子在艺术图片中经常会使用到。 可是,这样的选区,用椭圆选框工具肯定不行,如果用套索工具细细地描,也很难画出刷子的效果来。原来,它是用蒙板的方法制作出来的。 今天我们来学学这个方法。边做边理解吧。 1、打开一张照片,把照片放大到最佳大小,方便我们工作。 2、为了让大家方便理解,我们先来做个实验。你可以先用椭圆选框工具或是套索工具,在图片上任意画一个选区。 3、点一下工具栏中的“以快速蒙板模式编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现在画面上出现了大面积的半透明的红色毛玻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注意看一下图层面板,这里并没有增加一层。这红色的东西就是快速蒙板。在选区以内的画面,是没有红色的,只有选区以外才有红色。这让我们想到:这是选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凡是我们要的,就是完全透明,不发生任何变化。凡是我们不要的,就用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