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站点的自主设计与建设.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9464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灵通站点的自主设计与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灵通站点的自主设计与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灵通站点的自主设计与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灵通站点的自主设计与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灵通站点的自主设计与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灵通站点的自主设计与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灵通站点的自主设计与建设.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灵通站点的自主设计与建设 摘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发射站的架设需求越来越多,各种建筑楼顶都成了通信运营商们的必争之地。与生活水平提高同步的是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拒装基站的情况加剧了小灵通站点架设的困难。 本文主要从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如何自行设计创造小灵通站点的架设条件等方面,来阐述我们在如今拒装严重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找寻新出路来安装基站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藉此为今后的网络优化工作能不断开拓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抛砖引玉。关键词 站点 交接箱 远供电源 天线 自制铁箱目    录小灵通站点的自主

2、设计与建设 1摘要 2关键词 21 现状分析及解决思路 41.1 基站架设的难点 41.2 解决手段与思路 52 交接箱站点的设计与建设 72.1 站点设计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72.2 站点主要部件的选用 72.3 站点设计建设的工程实施 83 交接箱基站使用效果测评 103.1 覆盖效果测评 103.2 优点与不足 114 经验总结 111 现状分析及解决思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2.5G技术的成熟与普及,3G技术的茁壮成长,越来越多通信运

3、营商的基站设备需要在楼房、街道上进行架设,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各种办公楼顶、居民楼顶、商铺楼顶这样的弹丸之地都将成为各运营商的必争之处。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加上一些对基站设备的恶意攻击、歪曲误解,使得很多人对“基站”、“辐射”等词语非常敏感。这些因素都导致现在小灵通网络优化中的站点选取、基站架设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拒装、拆站的情况越来越多。对此,网优及维护人员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出新方法来解决站点的难题。1.1 基站架设的难点 现阶段选取站点安装基站遇到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站点用地的协调问题。 绝大部分基站的安装,无论是架设在楼顶还是地面,都

4、涉及到与站点用地所有者的的协调问题,包括单位领导、住宅业主、私宅房东、小区物业等等。不管多合适的站点,协调不下来,所有的后继工作都无法开展。(2)基站用电问题。 架设在建筑上的基站一般都能从本建筑接到电,但一些合适安装基站的草坪、邮杆、公话亭、广告牌等等,随着楼顶站址协调难度的增大,都成为了良好的站点资源,却苦于周边往往并无可接电之处。(3)基站安装点附近居民对基站的抵制心理。 小灵通站点数量众多,一个站点的可见部分其实主要是天线,如今八分集全向天线已为普通市民所熟知,在很多人眼里,看到“庞大”的天线距离如此之近,等同于感受到自身处在“强力辐射”的生活环境当中。1.2 一些

5、解决手段与思路 面对种种难题,网优人员也运用了多种手段加以应对。 针对楼顶、楼面架设基站协调难的问题,不断挖掘新的站点资源,包括小区的草坪、道路边的公话亭、广告牌,利用已有邮杆或新立邮杆等等,现今南宁市区共有270多根邮杆上安装有500mW小灵通基站。 针对接电困难的问题,使用远程供电系统,在局端将-48V机房设备用电升压至260V DC,通过双绞线传输,在基站端再转换为220V AC,解决了一部分基站的供电问题。 针对传统八分集天线欠美观、且为普通市民熟知易产生抵制心理的情况,筒状天线、路灯天线等美化、伪装天线的使用比例日趋增大,降低了市民对基站的敏感

6、程度,使拒装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筒状天线站点                          路灯天线站点 但是,在道路两旁建筑拒装基站,同时因为是城市主要干道不能随意立邮杆的情况下,该如对覆盖薄弱路段进行补点优化?南宁网优人员在2007年的DT测试优化工

7、作中,就遇上了这么一个棘手的问题。该如何突破现有思维的局限获得成功呢?细心的网优人员在多次现场勘察后,得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充分利用随处可见的电信交接箱,作为我们小灵通基站的站点资源!  2 交接箱站点的设计与建设 DT测试结果显示南宁市民族大道部分路段存在缺乏主信号,导致行车通话切换多,时间长,MOS得分低的问题,必须增加基站加以解决。但已有优化方式均不具备架设开通基站的条件:周边建筑拒装基站,作为城市第一主干道路不允许随意新立邮杆,公话亭线缆资源不足,无接电点。经过网优人员数次现场勘查,提出了在电信交接箱上架设基站的新方案。 由于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所有

8、的细节都需要缜密考虑,所有的设计与建设都必须我们自己动手解决。2.1 站点设计建设的前期考虑(1)线路问题。 在交接箱上安装基站,线缆资源“唾手可得”,我们只需考虑基站用电问题。由于交接箱位于自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隔离带,凌空飞线或者破路埋线找周边建筑接电都不现实,使用远供电源是唯一选择。(2)站点设备安全问题。 首先要求小灵通站点各个设备安装稳固,同时尽量不伤害交接箱原有设备。另外由于站点位置低,平地伸手可及,基站设备防盗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3)设备防水问题。 包括基站设备的防水问题和交接箱的防水问题。(4)远供电源安全问题。 远供电源通过双绞

9、线供电,交接箱内小灵通基站使用的线路带有260V的直流高电压,需要考虑其对交接箱内其他线缆及维护人员的安全问题。 2.2 站点主要部件的选用(1)电源的选用。 通常情况下,基站电源首选220V市电接入,但考虑基站安装位置处于人行道与自行车道间的绿化带,在这里我们采用“普天CP DHG05系列 PHS基站直流远程供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局端设备(JD)和远端设备(YD):局端设备主要完成直流升压,输入电压-48V,标准输出260V DC,完成U信号和电源(260V)的输出耦合;远端设备主要完成U信号和电源(260V)的输入分离。(2)天线的选用。 考虑到定向天线方向性

10、较难把握,往往覆盖达不到预期效果且指标较劣,因此选用了体积较小的全向天线:广东三水盛路下倾5筒状天线。筒顶上的1号天线为全向,负责CCH,筒内由四面定向天线组成360波瓣,负责TCH。 2.3 站点设计建设的工程实施(1)我们的网优及维护人员经过实地勘察及测量,设计了一个安装在交接箱顶上的六面铁箱,漆成与交接箱同样的蓝色,铁箱内部放置基站、远供电源远端模块等设备,筒状天线固定在箱顶上。(2)打穿自制铁箱的底部和交接箱的顶部,用螺钉贯穿固定。铁箱的重量平均分布在交接箱整个顶部,铁箱设计有门,外部加锁防盗。(3)天线馈线贯穿铁箱顶部,两箱的固定螺钉和基站信号线贯穿铁箱底部和交接箱顶部,所

11、有穿孔、接口处均用防水胶密封。筒状天线与铁箱的连接处也是穿孔固定,使用了特别的防渗剂密封。另外,铁箱底部设计了凸出的滴水檐,令雨水直接流到地上,不易进入两箱之间的缝隙。(4)由于民族大道树木茂盛且树冠较低,筒状天线直接固定在铁箱上,没有使用紧固件加高,尽量使天线高度在树冠以下,尽可能减少树叶对信号阻挡。(5)交接箱内的小灵通基站线路因远供电源带有高电压,使用单独的模块,尽量远离其他线缆。同时贴上警示标签,提醒维护人员注意。 我们在民族大道上共试安装了两个交接箱基站,实物图如下:    3 交接箱基站使用效果测评3.1 覆盖效果测评 使用DT/C

12、QT仪器对民族大道两交接箱基站覆盖区域进行路测,信号场强图如下: 图中用红线标记的长度为基站能较好覆盖的路段距离,约为250300米左右,实际通话保持距离约为400450米左右。原本主信号缺乏的路段的覆盖得到了较好的增强。受到安装高度、周边环境树木茂密等影响,基站的有效覆盖范围比楼顶安装方式的要小。如使用0下倾角天线,安装在开阔区域效果会更佳。 在两交接箱基站开通前后,选取相同时段,分别对站址前后约2000米的路段进行了往返10次的不间断通话语音质量路测,平均结果如下:测试时间 掉话率(%) 切换次数 接入时长(S) 语音质量(MOS

13、)    小于2(%) 大于等于3(%)开通前 0.00% 116 4.13 11.79% 80.35%开通后 0.00% 101 4.28 9.82% 81.00% 可见,开通两个交接箱基站后,在其周边道路行车通话能减少约13的切换次数,MOS的低分区间比例也有了一定的改善。3.2 优点与不足 优点:(1)电信的交接箱资源丰富,道路、小区均有分布,为小灵通站点的选取提供了新的方案。(2)交接箱内线缆资源丰富,节省了电缆敷设的

14、成本。(3)根据需要可以安装使用筒状天线以外的各类型天线,在拒装小区的交接箱上安装基站,使用小体积的天线,达到覆盖目的的同时,施工难度及建设成本都要低于使用路灯型伪装天线。 不足:(1)在道路旁的交接箱上安装基站一般无法接市电,只能使用远供电源。(2)安装位置较低,易被触碰到,对交接箱的防水防漏要求也较严格。4 经验总结 中国电信的各种固定资源丰富,不同设备之间的相互利用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我们就利用了交接箱作为支架,成功地避免了基站用地协调难的问题,这个案例的成功对一些基站难以安装的道路、拒装小区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只要有合适的位置,我们就能设法解决一些住宅小区的覆盖问题,对于小高层的住宅楼,甚至可以根据网优需求定制和使用特殊的上倾角天线。 积极开拓思路,发挥网优、维护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设备的配合使用,可以较好的避免一些烦琐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我们的网络优化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