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实验局网络优化案例总结.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9473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实验局网络优化案例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郑州实验局网络优化案例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郑州实验局网络优化案例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郑州实验局网络优化案例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郑州实验局网络优化案例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实验局网络优化案例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实验局网络优化案例总结.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概述21.1 WCDMA网优概述21.2 网优主要涉及问题21.3 郑州实验网概述3二切换问题32.1乒乓切换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32.2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62.3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92.4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112.5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122.6室外站与室内分布异频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15三干扰问题173.1小灵通天线阻挡和干扰3G信号覆盖173.2无主导小区导致HSDPA速率较低的分析报告20四覆盖问题204.1大楼阻挡引起弱覆盖造成H速率低的案例分析214.2楼面阻挡信号引起道路覆盖差的案例分析234.3城区规划站点未开通导致弱覆盖区导

2、频污染的案例264.4大楼阻挡导致主服务区信号弱引起Ec/Io变差的案例分析284.5小区接反导致扇区覆盖与实际不符304.6天线下倾角过大导致天线覆盖范围变形32五数据配置问题345.1漏配邻区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现象描述345.2漏配邻区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现象描述36六其他问题386.1天线收发接反导致的HSDPA下载速率低案例分析386.2由于下倾角过大导致天线后瓣信号较强的案例分析40郑州实验局网络优化案例总结一概述1.1 WCDMA网优概述移动通信网主要分交换传输部分和无线部分,由于用户的移动性和电波传播的复杂性,无线部分常常随着用户数量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着整个

3、通信网的服务质量,成为网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整个网络优化的重心是无线网络优化,优化工作主要集中在无线侧进行。无线的天面环境,天馈方案,无线参数等等都与网络状况息息相关。网优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对每个单站以及整个网络进行功能测试和无线射频优化,以及无线参数的优化,以保证信号覆盖,控制导频污染和软切换比例。总的来说,优化的目的就是使网络的无线信号的分布最合理化。1.2 网优主要涉及问题前期的网络优化主要是针对天馈的RF优化,在后期有大量用户以后会逐渐启动参数优化。对于RF优化,主要涉及的问题有:l 导频信号覆盖问题优化导频信号覆盖的优化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弱覆盖区的优化

4、,保证网络中导频信号的连续覆盖;另一方面是对主导小区的优化,保证各主导小区的覆盖面积没有过多和过少的情况,主导小区边缘清晰,尽量减少主导小区交替变化的情况。l 导频污染问题优化导频污染是指某一地方存在过多强度相当的导频且没有一个主导导频。导频污染会导致下行干扰增大、频繁切换导致掉话、网络容量降低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工程参数调整加以解决。l 切换问题优化一方面检查邻区漏配情况,验证和完善邻区列表,解决因此产生的切换、掉话和下行干扰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工程参数调整,保证合理的路测软切换比例。l 干扰问题优化在RF优化阶段排除由于导频污染或邻区漏配导致的下行干扰,通过网络内出现的干扰问题,有

5、效的发现因覆盖、切换等问题导致的干扰现象,从而解决问题。对干扰问题的优化将融合于以上三类优化过程中。1.3 郑州实验网概述郑州实验网覆盖区域24平方公里,主要覆盖密集城区及部分普通城区;连续覆盖区域133个站点;室内分布站点9个;覆盖场景包括CBD、高架桥、生活小区、高速公路、体育场馆、城中村、大型写字楼室内分布等。网优工作经历了单站验证,空载优化,加载优化,参数优化四个阶段;从内容上分连续区域RF优化,特殊场景专项优化,室内分布专项优化三个部分。从8月15日起与工程建设同步开展单站验证工作,到9月底完成了所有站点的单站验证;从9月15日开始全网射频优化,10月中旬完成优化工作。10月初并行启

6、动特殊场景专项优化和室内分布专项优化。经过一个月的网络优化,实验局的指标,包括覆盖,干扰,切换,掉话,HSPA吞吐率都完全达到了联通的测试规范要求。为后期商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切换问题2.1乒乓切换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1 现象描述2008-10-7 01:05:09.203,发生一次掉话,掉话发生前扰码172与468的小区进行了2次乒乓切换,切换完成后172扰码的小区Ec/Io迅速变差,导致掉话。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通过分析主要表现在掉话前172扰码的小区与468扰码的小区进行的频繁切换,2个小区RSCP值突然衰落又突然升高,Ec/Io值快速降低,主要表现为在较强目标小区信号的短时间作用

7、下,原小区信号经历短暂快速下降,又上升的情况,可以判断为针尖效应的概念。4 处理过程分析激活集更新发现,发现手机在掉话前进行了2次172扰码与468扰码的激活集更新,并上报了激活集更新完成,如下图:手机在掉话前的测量报告:上报了eventID:e1d,primaryScramblingCode:0x1d4 (468)。并且上报了:eventID:e1b,primaryScramblingCode:0xac (172)。并且在激活集更新里也上报了:172扰码的更新完成。检查信令可以看到不是因为激活集更新未完成造成的掉话问题。5 建议和总结解决切换来不及导致的掉话,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扩大切换区,也可

8、以配置1a事件的切换参数使切换更容易发生,或者配置CIO使目标小区能够提前发生切换;解决乒乓切换带来的掉话问题,可以调整天线使覆盖区域形成主导小区,也可以配置1b事件的切换参数减少乒乓的发生等方法来进行。降低触发时间为200ms,减小迟滞;调整安钢大厦(PSC:468)三扇区下倾角,通过工参得知安钢大厦站高61米,机械下倾已为10度,电子下倾为4度,建议调整电子下倾由4度调整到7度。原小区的信号可以在1s左右的时间内突然下降10dB,而目标小区的信号上升10dB左右,如果在信号开始突变之前原小区的信号已经比较差,如果1a事件配置成容易触发的情况下,从手机上的信令跟踪可以看到测量报告已经发出,从

9、RNC的信令跟踪可以看到RNC收到测量报告,但RNC在下发活动集更新的时候,由于原小区的信号太差,导致手机不能收到活动集更新命令而产生信令复位,从而引起掉话;如果1a事件触发比较慢(比如配置较大的迟滞或者触发时间),就有可能在手机上报测量报告之前下行就发生了TRB复位的情况。如果目标小区触发了切换,可能由于原小区信号太差使手机收不到活动集更新,导致掉话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两幅天线沿着两条街道照射,在两条街道交界的地方就容易产生针尖效应。2.2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1 现象描述2008-10-12 01:25:50.093在紫金山路与金水路交界口处发生掉话,掉话是由拐角效应引起。拐角

10、效应主要表现在原小区信号快速下降,目标小区信号很快上升,导致手机收不到活动集更新而导致掉话的情况。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主要因为在拐角处,由于楼房的阻挡,造成原小区信号迅速下降,无法完成软切换而导致掉话。4 处理过程在拐角处,可以看到活动集85扰码的信号Ec/Io快速下降到-22.06dB以下,而监视集68号扰码信号Ec/Io很好(-9.31dB),如图说示:查看UE记录的信令,发现UE已经上报了68的1a事件,但没有接收到RNC下发的激活集更新命令。5 建议和总结修改1a参数降低触发时间为200ms,减小迟滞;解决拐角效应的方法比较多,此处对不同的方法和相应的优劣说明。针对小区配置1a事

11、件参数,使得切换更容易触发。比如,降低触发时间为200ms,减小迟滞;一般情况需要针对小区进行配置,这个参数的更改会导致该小区和其他小区(没有拐角效应的小区)的切换也更容易发生,可能会造成过多的乒乓切换。配制拐角效应产生的两个小区之间的CIO,使目标小区更容易加入。由于CIO只影响两个小区之间的切换行为,影响面相对较小,但CIO会对切换去产生影响,这种配置可能导致切换比例的增加。调整天线,使得目标小区的天线覆盖能够越过拐角,在拐角之前就能发生切换,或者使当前小区的天线覆盖越过拐角,从而避免拐角带来的信号快速变化过程,来降低掉话;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天线工程参数的调整以及是否能越过拐角的判断

12、过多的依赖于经验,使得这个方法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2.3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1 现象描述00:26:03,发生一次掉话,掉话发生前UE激活集扰码SC444小区EC/IO很差,而监视集中SC436扰码小区RSCP和EC/IO都很好;但是HSDPA业务并没有将SC436小区切换为业务主服务小区,而是掉话小区重选后使用SC436小区。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此为典型的拐角效应造成的切换来不及而导致的掉话。4 处理过程通过信令分析,发现:掉话前,UE上报1A事件要求将SC436变更为HSDPA的主服务小区;但是在由于原服务小区SC444的Ec/Io不断恶化RNC跟踪到的数据中并没收到UE上报

13、的1A事件,而使业务无法正常切换导致掉话。5 建议和总结调整CIO参数由0调整为6。MOD INTRAFREQNCELL: CellId=11042, RncId=1, NCellId=11043, CIOOffset=6;2.4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1 现象描述2008-10-17 23:20:56.274,发生一次掉话,掉话发生前UE激活集扰码SC138小区EC/IO很差,监视集354扰码小区RSCP和EC/IO都很好,但是无法进入激活集;以至不能进行切换;导致掉话后,手机重选到SC354上。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此为典型的切换来不及而导致的掉话。4 处理过程分析手机侧记录的消息

14、,发现手机在掉话前上报了354扰码的1A报告,但是没有执行;实际上从手机的测量来看,掉话前一段时间内都是由SC138提供的覆盖;如下图:手机在掉话前的测量报告:可以看到,掉话前手机上报了354扰码的测量报告。再通过查看RNC侧的信令发现;RNC下发了激活集更新控制命令,但是UE没有上报激活集更新完成命令,说明掉话前UE的主服务小区信号已经恶化,来不及执行而造成掉话。5 建议和总结1.调整天线的方向角;良友大厦站点由原来的30调至50度。增大和河南宾馆三扇区的切换带宽度;2.调整CIO参数由0调整为62.5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1 现象描述2008-10-21 02:15:51.584在正

15、兴街与福寿路交界口处发生掉话,掉话点发生在街区拐角。主要是由于原小区信号快速下降,目标小区信号很快上升,导致手机收不到活动集更新而导致掉话的情况。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主要由于原小区EC/IO信号迅速下降,无法完成软切换,而导致掉话。4 处理过程在拐角处,可以看到活动集174扰码的EC/IO快速下降到(-28.20dB)以下,而监视集169号扰码信号很好(-8.47dB),如图所示:查看UE纪录的信令,发现UE已经上报了169的1a事件,但没有接收到RNC下发的激活集更新命令。接着检查RNC跟踪的信令可以看到RNC已经收到手机上报了169号扰码的1a事件,同时也下发了活动集更新命令。但由于

16、此时SC174的信号质量已经很差,造成手机无法收到该消息。导致下行失步造成掉话。5 建议和总结金林商场二扇区CELL CI 10332 P-SC174 方位角140调整到150。调整天线,使得目标小区的天线覆盖能够越过拐角,在拐角之前就能发生切换,或者使当前小区的天线覆盖越过拐角,从而避免拐角带来的信号快速变化过程,来降低掉话。2.6室外站与室内分布异频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1 现象描述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从统战部第三小区切换到室内分布省委办公楼室内分布,再到豫发大厦第二小区异频切换不成功。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室内分布占用10712频点,室外10662频点。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从统战部第三

17、小区切换到室内分布省委办公楼室内分布上,室内分布信号很好,在终端继续移动过程中,信号质量很差 ,检查省委办公楼与豫发大厦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发现配置有异频关系,2D事件没有及时启动切换不过去掉话。4 处理过程修改异频切换门限,实现2D事件及早发生:ADD CELLINTERFREQHOCOV: CellId=20081, InterFreqReportMode=PERIODICAL_REPORTING, InterFreqCSThd2DEcN0=-10, InterFreqCSThd2FEcN0=-8, InterFreqR99PsThd2DEcN0=-10, InterFreqHThd2DE

18、cN0=-10, InterFreqR99PsThd2FEcN0=-8, InterFreqHThd2FEcN0=-8; 5 建议和总结室内分布信号过强,与室外异频信号发生了切换,在终端继续移动过程中,室内信号逐渐变弱,在邻区关系已经存在的情况下,没有启动压缩模式,导致异频切换没有发生,通过更改异频切换的门限实现切换及早发生避免掉话的产生。三干扰问题3.1小灵通天线阻挡和干扰3G信号覆盖1 现象描述2008924 1:41:39 在商城路上由西向东进行H下载业务测试,主服务小区占用扰码是205,应该是汉博大厦第一扇区信号,但测试发现信号没有连续覆盖,有断续的现象。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由于

19、运营商为了节约成本和前期规划的需要,3G基站很多是采用了与2G基站共站的组网方式。由图二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一扇区所使用的抱杆是2G所使用的抱杆,可能在建网初期并没有此处的小灵通天线。由于2G天线抱杆不够高度,是3G的垂直和水平隔离度都没有达标,而且小灵通天线正好处于3G天线主瓣的传播方向上,因此存在干扰。4 处理过程由图一所示:由于商城路由西向东进行测试,发现在距离基站较近的地方EC/IO都不是很好,且这一路段存在不连续覆盖的问题。根据现场勘测,发现汉博大厦一扇区,扰码205覆盖方向存在干扰。由于小灵通的信号频率带宽使用的1900MHz,与3G所使用的频率带宽十分接近,而且此小灵通天线正好在3

20、G天线的主瓣方向上,因此造成干扰,使这一路段无法进行连续覆盖。5 建议和总结根据天线调整措施的优先方法(天线下倾角、天线方位角、天线位置、天线高度)的原则。建议一、二小区的方位角对换,这样相当于只改变天线的方位角。根据工参一扇区由30度增加到150,二扇区由150度减小到30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周围的无线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可能在前期勘测的时候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到后期建网完成后就出现这样那样的干扰。因此需要分析工程师到现场进行实际勘测。当在分析过程中遇到这样不连续覆盖,而且存在很大干扰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去现场进行勘测。如果确定存在干扰,应该根据天线调整措施的优先方法(天线下倾角、天线方位角、天

21、线位置、天线高度)的原则。建议一、二小区的方位角对换,这样相当于只改变天线的方位角。根据工参一扇区由30度增加到150,二扇区由150度减小到30度。如果在调整后还存在干扰,我们就应该增加抱杆的高度,使得3G天线达到它的水平隔离度,让它减小干扰。3.2无主导小区导致HSDPA速率较低的分析报告1 现象描述市建一公司站址较高,为了控制越区覆盖前期优化人员把三个扇区的下倾角都压到18度,造成站下三个小区的信号都较强,无主导小区导致HSDPA的吞吐量较低。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通过现场查看,怀疑天线下倾角压的太低导致天线波束变形。4 处理过程将市建一公司导频发射功率降低3dB;将市建一公司一扇下

22、倾角调整为16度将市建一公司三扇下倾角调整为16度将市建一公司二扇方位角调整为160度四覆盖问题4.1大楼阻挡引起弱覆盖造成H速率低的案例分析1 现象描述此处H速率很低,主要是覆盖较弱。主要是RSCP就不好,基本在-95以下,并Ec/Io也在-12以下。此处应该为联创大厦第一扇区(扰码为474)覆盖并且此路段距离基站为100m到200m,此扇区高35m,下倾角为4+6,应该对此区域良好覆盖。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到实际地方检查发现此扇区被大楼阻挡信号不能有效辐射,照片如下:4 处理过程经多种方法调整均不能使联创大厦二扇区信号较好对健康路辐射。观察附近基站发现会计学校距离较近(250m至30

23、0m),但是在此处信号也不太好,查找工程参数表发现是因为会计学校下倾角被压为10+8,而此站高48m,过大的下倾角导致不能覆盖。到实际地点勘察发现若通过此战覆盖也可以有效避开阻挡,故决定用会计学校覆盖此区域。5 建议和总结因此将会计学校第三扇区(扰码为200)方位角250度调整到270度,电下倾8度调整到5度,使之对此覆盖。4.2楼面阻挡信号引起道路覆盖差的案例分析1 现象描述郑州WCDMA实验网Cluster 1、2片区的红旗路段在多次路测中EC/IO值比较低,部分地点在-14dB以下,最差点达到-18dB,如下图:从路测的LOG上分析,此路段应该属于扰码为481的金质大厦1扇区进行覆盖,金

24、质大厦属于楼顶抱杆式安装,到达金质大厦楼顶天面分析,由于包干安装位置不合理,金质大厦1扇区(PSC:481)天线的主瓣信号被楼顶天面遮挡严重,旁瓣信号又被所建大厦旁边的高层住宅楼所遮挡,如下图所示: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金质大厦的一扇区信号无法有效覆盖,优化前的红旗路段无主导服务小区,激活集频繁更新,信号较杂乱,导频污染严重,EC/IO值较低。4 处理过程金质大厦一扇区的信号出不来,通过分析3D地图,利用荣华商务3扇区来覆盖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距离较远,但是比较开阔,信号屏蔽较小。但是荣华商务三个方位角比较乱,覆盖效果不好,如下图:5 建议和总结红旗路的覆盖放弃金质大厦1扇区,通过荣华商务

25、的3扇区来覆盖,调整荣华商务的天线物理参数如下:荣华商务调整前:CellNameAzimuthDowntiltE-DownTiltM-DownTilt荣华商务扇区1401266荣华商务扇区21051486荣华商务扇区32401688荣华商务调整后:CellNameAzimuthDowntiltE-DownTiltM-DownTilt荣华商务扇区13401266荣华商务扇区2751486荣华商务扇区31751688网络优化是改善移动用户所享有的整个网络质量且确保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过程,虽然覆盖的指标不反映在KPI中,但是覆盖优化是改善网络性能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无线性能优化才有意义。

26、4.3城区规划站点未开通导致弱覆盖区导频污染的案例1 现象描述2008-09-20 在紫荆山路原紫鼎商务站点站下导频污染严重;造成此位置导频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原规划紫鼎商务站点由于业主需要美化天线,联通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与其谈妥,此站点已被取消。站点取消之后周边基站离此位置相对比较远;到达此位置的信号不是很好;RSCP在78到83之间;但是没有绝对强的主导小区,形成导频污染,以至EC/IO很差。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紫鼎商务附近的导频污染相当严重;选取其中的某个点来看;可以看出Scanner中的扰码269、133、125、181、365的RSCP分别为:78.97、80.87、80.92、82.05、

27、83.08;这是典型的导频污染。2 告警信息无 3 处理过程调整前的工程参数如下表1所示:基站名称扇区方向角扰码电下倾角机械下倾角艺术学校一扇区308547二扇区15012547三扇区27013347新时代广场一扇区3016549二扇区15017349三扇区27018149崤山宾馆一扇区3034946二扇区15035746三扇区27036546宏兴商务一扇区5026966二扇区14527766三扇区27028545调整之后的工程参数如下表2所示:基站名称扇区方向角扰码电下倾角机械下倾角艺术学校一扇区308547二扇区17012547三扇区29013347新时代广场一扇区3016549二扇区15

28、017349三扇区270181411崤山宾馆一扇区3034946二扇区15035746三扇区27036549宏兴商务一扇区3026966二扇区14527766三扇区27028545 4 建议和总结确认导频污染问题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直接观察Scanner采集的数据,查看项之内的导频污染点在此区域或位置内的分布是否密集;可以清晰直观的看出导频污染的状况;导频污染的优化调整一般通过调整天线方向角、下倾角的方式来使区域内的强导频变弱或变的更强;4.4大楼阻挡导致主服务区信号弱引起Ec/Io变差的案例分析1 现象描述郑州WCDMA实验网Cluster 1、2片区的东明路段在多次路测中EC/IO值比较低,

29、部分地点在-14dB以下,最差点达到-16dB,如下图:从路测的LOG上分析,此路段应该属于五丰酒店1扇区进行覆盖,到达天翔大酒店楼顶进行天面的分析,发现第一小区天线所打的方向有高楼进行阻挡,而且在该区域还有两座大楼进行新建,使其信号不能覆盖到东明路成为主导小区,优化前的东明路路段无主导服务小区,激活集频繁更新,信号较杂乱,导频污染严重,EC/IO值较低。2 告警信息无 3 处理过程五丰酒店1扇区天线所打方向被高楼遮挡,导致一小区的信号在东明路不是很强,通过对五丰酒店1扇区的方位角进行调整,使其信号能够在东明路路段进行有效的覆盖,使得其它信号对主导频信号构不成干扰。通过天翔大酒店三扇区来覆盖,

30、调整天翔大酒店三扇区的天线物理参数如下:五丰酒店调整前CellNameAzimuthDowntiltE-DownTiltM-DownTilt五丰酒店1扇区401367五丰酒店调整后CellNameAzimuthDowntiltE-DownTiltM-DownTilt五丰酒店1扇区7012664 建议和总结网络优化是改善移动用户所享有的整个网络质量且确保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过程,虽然覆盖的指标不反映在KPI中,但是覆盖优化是改善网络性能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无线性能优化才有意义。4.5小区接反导致扇区覆盖与实际不符1 现象描述2008924 1:41:39 在商城上由西向东进行H下载业务

31、测试,当到达汉博大厦处发现此处,发现此处一扇区扰码189,与三扇区扰码205所覆盖的区域与规划覆盖区域有差别。图图1图2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造成小区接反的原因可能是工程硬件施工人员在对基站建设过程中,一、三扇区馈线在入室过程中连接错误,造成一、三小区接反。或者是在RNC侧对本基站进行加载数据时,一、三小区扰码配置错误造成。4 处理过程由于一扇区扰码189,根据工参记录其方向角应为30度,应该如图2所示,对商城路进行覆盖。而三扇区扰码205,根据工参记录方向角应为270度,应该如图1所示。5 建议和总结首先打电话到RNC机房,对本基站的小区扰码配置数据进行和对,如不同进行修改,然后重新对此

32、基站进行加载。如果相同,则需要工程人员对基站馈线进行确认。当遇到相应小区所覆盖的方向有出入时,首先携带测试手机(能测量不同小区的扰码的手机)到达此基站的每个扇区下对相应的扇区进行测试,观察每个扇区的扰码是否与工参相同。如不同,首先打电话到RNC机房,对本基站的小区扰码配置数据进行和对,如不同进行修改,然后重新对此基站进行加载。如果相同,则需要工程人员对基站馈线进行确认。4.6天线下倾角过大导致天线覆盖范围变形1 现象描述2008.11.07 1:41:39 在东大街上由西向东进行H下载业务测试,当到达城东路分局基站附近,发现此处二扇区扰码437,与三扇区扰码445所覆盖的区域与规划覆盖区域有差

33、别。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进行测试数据后台分析发现手机使用最好小区如下图所示:UE移动过程中首先使用PSC437作为主服务小区,然后才使用PSC445作为主服务小区。但是在位置并非PSC437理论服务区域。通过后台查看PSC437和PSC445小区主覆盖范围如下图所示:通过上图所示,我们不难看出城东路分局PSC437和PSC445小区在东大街上的RSCP分布几乎重合,由于本次路测在PSC437理论主覆盖范围上没有进行测试,故只能初步怀疑PSC437主瓣方向存在严重阻挡或PSC437和PSC445小区的主分集天线(发射)同时连接在PSC445小区天线上。需要联系工程人员对本周重新进行单站验证

34、,并且确定RNC测对本站扰码配置无误。4 处理过程1.经过和RNC机房进行联系,确认本站各小区扰码配置无误。2.到现场检查无线环境,发现天线是利旧天线,各小区主瓣不存在阻挡。3.配合塔工进行馈线连接检查,确认馈线连接正常。4.重新对此站进行单站点验证,发现在PSC437小区的主瓣方向存在此扰码的信号但是信号质量较差,RSCP值在-80以上。5.到此判断可能是天线存在问题,重新检查天线工参,此天线是利旧天线,天线不存在电下倾,机械下倾12度,与原有工参电下倾6度,机械下倾6度不符,由此判断可能由于机械下倾过大导致波瓣变形。5 建议和总结1将2扇区天线机械下倾由12度调整为8度。2此天线为利旧2G

35、天线,使用时间较长可能现在已存在前后比异常的问题,故需要在天线后瓣粘贴铝箔纸防止后瓣功率过大。当遇到相应小区所覆盖的方向有出入时,处理步骤大致如下:1.通过RNC,检查本基站的小区扰码配置数据是否正确。2.检查无线环境各小区是否存在阻挡。3.联系工程人员检查馈线是否接反。4.检查天线是否存在问题。工程实施中,天线机械下倾角一般不要超过12度,天线机械下倾角过大会导致天线覆盖方向变形。天线机械下倾角最大度数一般为垂直半功率角的2倍。五数据配置问题5.1漏配邻区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现象描述1 现象描述2008-10-9 22:50:08.321,在测试过程中发生了一次掉话,掉话发生时手机的主导小区E

36、C/IO很差,持续低于-15dB,导致掉话。下图是主服务小区的EC/IO图。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在测试路线上,195扰码的小区信号强度与EC/IO值都已经高于179小区,观察到195小区不是在监视集,而是在检测集,可以断定是因为195扰码的小区从检测集进入不到监视集而无法上报1A时间,造成无法切换。4 处理过程首先打开手机测量的激活集EcIo覆盖信息,可以看到掉话点位置附近手机活动集EcIo很差,可以看到掉话前手机记录的服务小区信号很差,基本上持续低于-15dB,当前的服务小区为179号扰码。分析手机活动集最优小区的EcIo和监视集最优小区的EcIo: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出195号扰码可能

37、是邻区漏配了,为了进一步确认,查看掉话点附近的消息流程,逐渐由后往前查找最近的同频测量控制消息,确认195号扰码是否出现在同频邻区列表中。结果发现没有出现,可以确定这个掉话是由于邻区漏配导致的。5 建议和总结增加邻区扰码179与扰码195两个扇区的邻区(由于RNC根据最优小区来更新测量控制,最优小区一般可以通过查找测量控制下发之前的有1D事件的同频测量报告来获取,一般情况下配置成双向邻区)。一般来讲,初期优化过程掉话占大多数是由于邻区漏配导致的。对于同频邻区,通常采用以下的办法来确认是否为同频邻区漏配:方法一:观察掉话前UE记录的活动集EcIo信息和Scanner记录的Best Server

38、EcIo信息,如果UE记录的EcIo很差,而Scanner记录的Best Server EcIo很好;同时检查Scanner记录Best Server扰码是否出现在掉话前最近出现的同频测量控制的邻区列表中,如果测量控制的邻区列表中中没有扰码,那么可以确认是邻区漏配。方法二:如果掉话后UE马上重新接入,如果UE重新接入的小区扰码和掉话时的扰码不一致,也可以怀疑是邻区漏配问题,可以通过测量控制进一步进行确认(从掉话位置的消息开始往前找,找到最近一条同频测量控制消息,检查该测量控制消息的邻区列表)。方法三:有些UE会上报检测集(Detected Set )信息,如果掉话发生前检测集信息中有相应的扰码

39、信息,也可以确认是邻区漏配的问题。5.2漏配邻区导致掉话的案例分析现象描述1 现象描述卫生路上,在冶金设计院(PSC=440)与晖达大厦(PSC=186)之间发生掉话。掉话后UE驻留在186扰码上。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检查UE信令和RNC配置参数,发现SC440与SC186未做邻区关系。4 处理过程对比掉话前Scanner和UE的CPICH Ec/Io,Scanner的CPICH Ec/Io良好,UE的CPICH Ec/Io在掉话前急剧恶化。比较掉话前Scanner和UE的最强信号的扰码,UE驻留在440号扰码的小区上,而Scanner的最优小区则是SC186。 5 建议和总结SC440

40、与SC186之间配置双向邻区。一般来讲,初期优化过程掉话占大多数是由于邻区漏配导致的。对于同频邻区,通常采用以下的办法来确认是否为同频邻区漏配:方法一:观察掉话前UE记录的活动集EcIo信息和Scanner记录的Best Server EcIo信息,如果UE记录的EcIo很差,而Scanner记录的Best Server EcIo很好;同时检查Scanner记录Best Server扰码是否出现在掉话前最近出现的同频测量控制的邻区列表中,如果测量控制的邻区列表中中没有扰码,那么可以确认是邻区漏配。方法二:如果掉话后UE马上重新接入,如果UE重新接入的小区扰码和掉话时的扰码不一致,也可以怀疑是邻

41、区漏配问题,可以通过测量控制进一步进行确认(从掉话位置的消息开始往前找,找到最近一条同频测量控制消息,检查该测量控制消息的邻区列表)。方法三:UE上报检测集(Detected Set )信息,如果掉话发生前检测集信息中有相应的扰码信息,也可以确认是邻区漏配的问题。六其他问题6.1天线收发接反导致的HSDPA下载速率低案例分析1 现象描述23:59:28.040 在郑州火车站南侧一马路、大同路、附近HSDPA业务的吞吐率非常的低; 如下图所示可以明显的看出HSDPA的下载速率: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一个基站的两个小区的覆盖方向基本完全一致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天线的两个接收端接在了一起;两个发射

42、端接在了一起;4 处理过程单独的观察一、二扇区的覆盖范围如下图所示:PSC-143的覆盖范围PSC-151的覆盖范围由上图可以明显的看出一、二扇区的覆盖范围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上述的分析定位;初步认定为“天泉大酒店”二、三小区收发接反;协同工程安装人员共同进入机房检查后;发现确实是收发接反;确认问题后;经过现场整改并进行测试确认整改后的效果。5 建议和总结近期工期紧,工程量比较大;硬件安装工程师再紧张的安装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此类天线接反的问题;对我们后期的优化工作就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针对某种问题定位时一定要考虑全面;首先把此类问题解决掉,然后在保证硬件施工无误的状况下进行网络的优化。6.2由于下倾角过大导致天线后瓣信号较强的案例分析1 现象描述在纬二路东段,在聂庄西基站第二扇区内,发现第三扇区后瓣信号较强,勘察此站周围环境,发现二扇区没有阻挡,周围建筑物也比较低矮,后检查此站的工参情况,得知此站用的是15米增高架,电下倾角为8度。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对于有增高架的基站天线,高空没有遮挡物,下倾角过大会导致天线后瓣信号过强,造成不必要的干扰。4 处理过程把第三扇区的天线下倾角修改为4+4(电下倾角+机械倾角),纬二路东段三扇区后瓣信号变弱,如下图5 建议和总结对于增加增高架的基站天线,可以考虑减小下倾角,或者在天线后瓣贴铝箔来减弱后瓣的信号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