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业务应用IT架构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9772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9.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业务应用IT架构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电力系统业务应用IT架构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电力系统业务应用IT架构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电力系统业务应用IT架构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电力系统业务应用IT架构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业务应用IT架构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业务应用IT架构设计方案.doc(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省电力公司“SG751”工程电力系统业务应用实施项目IT架构设计方案XX省电力公司二九年四月更改履历版本号修改编号更改时间更改的图表和章节更改简要描述更改人批准人注:更改人除形成初稿,以后每次修改在未批准确认前均需采用修订的方式进行修改。目 录1引言11.1编写目的11.2适用范围11.3内容组织11.4术语表11.5参考资料32总体架构设计42.1设计原则42.2设计思路52.3总体框架设计62.4总体框架说明72.4.1业务架构72.4.2应用架构82.4.3数据架构82.4.4技术架构82.4.5物理架构82.4.6应用集成92.4.7安全架构92.5部署模式92.5.1现状分析92

2、.5.2部署分类133应用架构设计153.1业务架构分析153.1.1业务分析153.1.2业务模型163.2应用架构规划183.3应用架构设计193.4应用部署设计203.4.1省集中部署设计214数据架构设计224.1数据架构规划224.2数据模型设计224.2.1数据建模思路224.2.2顶层概念模型234.2.3数据概念模型254.2.4数据逻辑模型254.3数据技术分类254.3.1分类方式264.3.2数据分类284.4数据部署设计324.4.1省集中部署325技术架构设计355.1技术要求355.2基于SOA的设计理念365.3面向服务的业务组件设计375.4基于J2EE的技术实

3、现385.5XX省电力公司与地市的技术交互405.6与“SG751”工程的一体化平台415.7涉及的关键技术425.7.1工作流技术425.7.2性能优化技术456物理架构设计496.1物理部署506.1.1XX省电力公司集中部署506.1.2一期系统硬件设备设计选型556.1.3二期硬件平台设备设计选型746.295598接入设计866.2.1部署设计866.2.2性能指标886.3电能量采集接入设计886.4系统软件平台设计896.4.1操作系统设计896.4.2数据库软件设计896.4.3中间件软件设计906.4.4数据复制软件设计906.4.5备份软件设计906.5网络要求916.5.

4、1网络构成916.5.2带宽需求926.5.3Qos要求946.5.4设备要求947应用集成设计947.1与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的集成957.1.1与目录服务与身份认证系统的集成957.1.2与企业门户的集成957.1.3与数据中心的集成967.1.4应用集成977.1.5流程集成987.2与企业内部其它业务应用的集成987.2.1数据集成/应用集成需求987.2.2流程集成需求997.3与企业外部相关应用的集成997.3.1银电联网997.3.2其他外部应用1017.4接口开发设计1027.4.1与集抄系统、负控系统接口设计1027.4.2与银行联网接口设计1037.4.3与IC卡系统的

5、接口设计1047.4.4与95598平台接口设计1047.4.5与抄表机接口的设计1047.4.6与各种电能表校验台接口的设计1057.4.7与短信平台接口的设计1057.4.8与目录门户的接口设计1057.4.9与ERP系统的接口设计1057.4.10与电力系统辅助决策系统接口1058安全架构设计1068.1安全需求1068.2风险分析1068.3安全原则与策略1088.3.1安全防护原则1088.3.2总体策略1088.4应用安全设计1098.4.1用户管理与认证1098.4.2权限管理与授权1108.4.3重要操作安全设计1138.4.4审计管理1158.4.5数据安全1168.4.6终

6、端访问控制1188.4.7重点防护建议1208.5基础环境要求1228.5.1物理安全1228.5.2网络安全1228.5.3系统安全1248.6管理安全1258.6.1安全防护组织机构1258.6.2安全管理规章制度1258.6.3安全运行管理1258.6.4应急机制1268.6.5安全培训与安全教育1261 引言1.1 编写目的IT架构设计根据XX省电力公司电力系统业务应用实施建设需要,并充分考虑电力系统业务未来发展需求,旨在电力系统总体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物理架构、应用集成和安全架构等方面形成统一设计,完成各部分的部署规划,明确系统建设中的具体软硬件配置,为XX省电力公司

7、的电力系统业务应用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1.2 适用范围本分册适用于XX省电力公司及下属单位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规划和实施。面向对象为XX电网公司和XX省电力公司的电力系统业务应用建设的有关领导、业务专家、技术专家以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设计、实施人员。1.3 内容组织对本文档各章节涵盖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描述IT架构设计的目的、适应范围、术语及参考资料;= 第二部分阐述本次IT架构设计原则及主要内容;= 第三、四部分按照省集中模式对应用功能部署及数据部署进行了详细设计;= 第五部分结合Component、J2EE、SOA等具体技术,阐述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的技术分层实现方式;= 第

8、六部分描述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详细配置规划设计;= 第七部分阐述电力系统业务应用与一体化平台、企业其他业务应用、外部单位的集成关系和实现要求;= 第八部分阐述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相关安全设计要求。1.4 术语表术语名称定义Call Center呼叫中心,或者客户服务中心。又称Contact Center。CSTAComputer Supported Tele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 计算机支持的电信应用CTI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计算机电话集成DMZDeMilitarized Zone,准军事区。在计算机网络中,DMZ指置于专用

9、网络和外部公用网络之间,作为“中立地带”的主机或小型网络,它可以阻止外部用户对存有数据的DMZ直接进行访问。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企业应用集成ETLExtract-Transform-Load的缩写,数据抽取、转换、装载的过程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业服务总线DWData Warehouse 数据仓库IVR/IFRInteract Voice/Fax Response,交互式语音/传真应答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JAVA2企业版LDAPLightweight Director

10、y Access Protocol 轻型目录访问协议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附加存储ODSOperation Data Storage 操作数据存储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联机事务处理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专用分组交换机Portlet一种专为将合成页面里的内容聚集在一起而设计的Web组件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1+0RAID 1和RAID 0的组合形式,有效使用空间为磁盘容量的50%RAID5RAID级别

11、中的一种,将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有效使用空间为(n1)/n的磁盘容量。RPORecovery Point Object 系统恢复点RTORecovery Time Object 系统恢复时间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PC-1SPC-1是存储性能理事会SPC创建的一个基于工业标准的存储性能测试基准体系。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WebService为了使原来各孤立的站点之间的信息

12、能够相互通信、共享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协议接口Work Flow根据WfMC的定义,工作流(Work Flow)就是自动运作的业务过程部分或整体,表现为参与者对文件、信息或任务按照规程采取行动,并令其在参与者之间传递。WSRPWeb Services for Remote Portlets 远程Portlets Web服务1.5 参考资料1XX电网公司相关标准和管理文件XX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XX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电力电力系统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十一五”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XX电网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XX电网公司信息化标准指南电力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XX

13、电网公司统一电力系统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集XX电网公司应用软件通用安全要求其他XX电网公司发布的业务和信息化相关标准2电力系统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成果电力系统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业务模型说明书电力系统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需求规格说明书电力系统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功能精化说明书电力系统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数据模型说明书电力系统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IT架构设计说明书3相关技术资料GB/T 8567-2006 计算及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5271.12000 信息技术GB/T 11457-2006 软件工程GA/T 387-2002 计算及信息系统安全等级XX电网公司企业数据模型模型规范XX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

14、工程“SG751”工程_业务咨询服务项目XX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工程“SG751”工程_技术咨询服务项目XX电网公司“SG751”工程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XX电网公司“SG751”工程一体化平台-数据中心典型设计XX电网公司“SG751”工程一体化平台-应用集成典型设计XX电网公司“SG751”工程一体化平台-企业门户典型设计XX电网公司“SG751”工程一体化平台统一目录、身份管理、认证系统典型设计2 总体架构设计2.1 设计原则IT架构设计作为XX省电力公司“SG751”工程电力系统业务应用试点开发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首先需要遵循“SG751”工程的总体要求,然后根据电力系统

15、业务应用IT架构设计的范畴制定相关原则。IT架构设计需遵循的具体原则如下:1实用性原则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的系统建设首先要坚持实用性原则,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先进性和前瞻性,选用符合标准的,先进成熟的产品和开发平台,构建一个切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2标准化原则电力系统业务应用具有业务复杂、流程繁多、信息量大、应用层次多的特点,通过统一的应用功能规划,实现在应用层面上就电力系统业务运作达成共识,指导各XX省电力公司、各基层单位以统一标准开展电力系统业务。同时电力系统业务应用建设所采用的系统软硬件平台和应用开发工具应符合国家标准、信息产业部部颁标准、公司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3一体化原则电力系统业务

16、应用作为“SG751”工程的八大业务应用之一,完全遵循公司“SG751”工程的建设标准,基于两级数据中心完成电力系统信息的集中存储,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和应用集成平台,实现信息和数据的纵向贯通和横向集成(如电力系统与财务)。4统一性原则遵循信息集中管理、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方针,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四统一原则: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统一组织实施。5适用性原则考虑XX省电力公司电力系统业务现状和系统建设需求,IT架构应具备良好的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通过灵活配置适应业务处理流程和处理逻辑的变化,满足XX省电力公司现有业务需求,并至少满足未来3-5年电力系统业务和管理发展的需要。6可靠性原

17、则软硬件资源需要保障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的724小时不间断、可靠运行,因此必须配备完善的可靠性措施设计,保证系统运行的高度可靠,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关键应用的可靠性要求,包括数据库、主机、应用部署、网络等关键环节配备多种高可用性方案。7安全性原则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应遵循XX电网公司应用软件通用安全要求的要求并结合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的特点加强信息安全防护,电力系统业务应用自身具备有效的认证、授权和审计机制,在权限分级和数据分类的基础上,能够对关键操作、敏感数据进行重点防护,同时对外部攻击和滥用具备一定的检测和防御能力。8投资保护原则考虑XX省电力公司现有电力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的软硬件设备和设施,尽可能

18、继承有价值的软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2.2 设计思路总体架构作为IT架构设计规范建设总体方案在高层的模型化,为了保证总体架构设计的先进性、成熟性和可实施性,在总体架构设计过程中,遵循“业务驱动”的原则,采用业务架构分析、应用架构设计到系统架构设计(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物理架构)的三步设计方法。业务架构是从电力系统管理和服务角度对业务覆盖范围内的过程、环节、规则的细化、抽象和建模;应用架构是为了支持业务运作的系统功能蓝图,是未来IT系统功能体系的抽象全视图;系统架构是目标系统体系的蓝图,是整体解决方案的模型化,系统架构主要体现了需要建设的系统、系统实现的技术采用,以及需要哪些IT基

19、础架构来支持系统的实现。三步设计方法通过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和系统架构的规划,建立了从业务到系统的有形、科学的方法,保证业务能够得到系统支撑。这是一种可以延续和扩展的方法论,不是一次性的过程,而是可指导未来持续的规划和分析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论。图表 1:架构设计过程2.3 总体框架设计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的IT总体架构包括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物理架构、应用集成和安全架构,如下图所示:图表2:IT总体架构设计业务架构是从业务角度去理解和规划电力电力系统的业务蓝图,并结合国内外电力系统业务的最佳实践和发展趋势,建立起电力系统业务模型。应用架构是基于业务架构,从系统功能需求的角度去清晰

20、准确定义应用范围、功能及模块等。数据架构是基于业务架构,从系统数据需求的角度去准确定义数据分类、数据来源及数据部署,以实现系统数据的标准化、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充分发现和挖掘数据价值。技术架构是基于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根据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实践经验,从系统技术实现角度提出系统总体的技术实现方案。物理架构是基于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从系统具体实现角度提出系统总体的软硬件物理部署方式,为系统运行提供充足的平台资源。应用集成是基于“SG751”工程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进行电力系统业务和企业其他业务应用、企业外部应用之间的业务耦合分析,实现电力系统业务应用和企业其他业务应用、企业外部

21、应用之间的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流程集成等。安全架构是依据XX电网公司对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的安全级别定义,从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和安全运行及管理等方面对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的安全进行了说明。其中,业务架构决定了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和物理架构支撑了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的技术实现,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和物理架构存在着一些互动,同时不同层次的架构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采用总体架构设计方法,能够独立地分析设计业务架构使得其更接近业务本质,基于实现业务本质而设计的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则更趋合理、完整与实用,可避免出现“为了技术而技术”的设计,技术架构和物理架构则成了技术实

22、现的手段和方式,回复技术本来面目,确保了整个系统技术的先进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2.4 总体框架说明2.4.1 业务架构在业务架构设计方面,强调以业务驱动为前提,以统一应用为目的,以集中管理为目标,在遵循和依照公司总部统一规划的电力系统业务模型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电力系统信息化最佳实践,结合“十二五”电力系统发展的新要求,设计出能够满足网公司、省公司、地市州公司和基层供电单位四个职能层次的统一应用要求及业务发展需求相融合的电力系统业务模型,以支撑电力系统业务与管理的高效运转,推动电力系统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同时还按照业务与管理的最细粒度进行功能设计,满足业务精细化管理要求,实现构建

23、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的电力系统管理目标体系。2.4.2 应用架构应用架构通过对业务模型的理解,采用IT信息化的系统分析方法,对电力系统业务过程、业务目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抽象,将具体的业务实现按照功能模块组织形成相应的功能域。2.4.3 数据架构数据架构设计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分类、数据部署设计。数据模型基于国际通用的公共信息模型CIM标准,结合电力电力系统业务的具体应用,采用引用、继承、组合的方式建立全公司统一的电力系统数据模型,满足全公司电力系统业务需求及集约化管理要求,形成全公司统一的数据标准,从而实现公司电力系统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透明共享。数据分类主要从数据特性、数据来源

24、、数据获取方式、数据获取频率等不同角度对电力系统业务的数据对象和数据属性进行了分类和规划。数据部署设计遵循两级数据中心规划,针对网省集中模式进行电力系统数据的逻辑部署和物理部署设计。2.4.4 技术架构技术架构实现上,遵循J2EE技术体系,采用组件化、动态化的软件技术,利用一致的可共享的数据模型,按照界面控制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实现多层技术体系设计,通过一体化企业级平台的应用集成,实现电力系统业务的各接口组件能够在企业内的协同工作、各层次上集成,实现重用,以满足全公司范围内各职能层次的电力系统管理的不同业务需求,纵向贯通与横向集成的信息交互,为客户和业务联系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为内部业务

25、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先进的工作平台和灵活的业务构造能力。2.4.5 物理架构物理架构设计重点对系统软硬件支撑平台(如主机、备份、应用中间件、数据库软件等)进行设计和说明,并根据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对公司统一规划的存储系统、备份系统和容灾中心提出要求。为XX省电力公司完成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的系统建设、设备选型提供建议和标准。2.4.6 应用集成应用集成指按照“SG751”工程的集成规划,实现电力系统业务应用与企业内部其他业务应用之间的横向数据集成、与企业外部相关应用的集成设计。电力系统业务应用与企业内部其他业务应用之间的横向数据集成通过通过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同时

26、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的总部、XX省电力公司的纵向数据交换。电力系统业务应用与企业外部相关应用的集成设计主要包括银电联网设计。2.4.7 安全架构安全架构指在“SG751”工程的统一安全架构和规划下,针对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的具体业务特点,按照管理信息内、外网分离的安全要求建立起强健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有效保护电力系统业务的信息安全,防范黑客和非法入侵者的攻击。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的安全体系可分为技术层面的安全和管理层面的安全两个部分。技术层面的安全设计主要包括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等,其中应用安全是电力系统业务安全防护体系的核心。管理层面的安全主要包括

27、安全组织及人员保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范、安全考核及监督等内容。2.5 部署模式2.5.1 现状分析2.5.1.1 管理现状通过电力系统信息化系统在全省范围内的统一建设和应用,XX电力公司各地市单位的电力系统业务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基本统一。在电力系统组织机构的建立方面,XX电力公司截止2008年所属14个地市电业局的“三个中心”已全部建成。1、电费管理中心各地(市)电业局电费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本区域内抄表管理、电费核算、电费发行、账务管理等工作。2、计量管理中心各地(市)电业局电能计量中心,负责本供电区域内电能计量装置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校验、检定,以及高压计量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等

28、工作。3、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负责城区营业厅、网上营业厅、等业务受理,呼叫中心管理以及城区客户安全用电管理,履行业务进度与服务质量监督,为电力系统部提供优质服务考核意见,指导县局优质服务工作(部分客户中心履行大客户管理职责)。电力系统业务应用需满足当前电力系统组织机构模式下各级电力系统业务部门的业务管理及业务处理需要。2.5.1.2 应用现状一)系统现状(1)现有电力系统业务系统XX省电力公司现有电力系统业务系统开发并投入运行应用的模块中包含了客户服务管理子系统(CALL CENTER)、业扩与变更管理子系统、电量电费管理子系统(包括电费收入管理子系统)、电能计量管理子系统、用电检查管理子

29、系统、用电稽查管理子系统、需求侧管理子系统、电力系统信息综合统计分析子系统、综合(含台区)管理子系统、与其它相关外围系统接口等10个模块以及06年后改造的电费管理中心、电能计量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存案电费管理、客户安全隐患管理、配网线损管理等子系统。电力系统主要应用系统如下:应用系统名称建设时间部署方式运行维护管理情况开发商应用情况电力电力系统信息管理系统2002年-2009年地市集中良好XX公司业扩管理、计量管理、电费核算、配网线损、收入账务、在线监测、电力系统稽查、用电检查、综合查询与统计等模块已深入应用95598系统2002年-2009年XX省电力公司+地市公司良好XX公司深入应用955

30、98网站2002年-2009年XX省电力公司+地市公司良好XX公司深入应用客服监管系统2007年-2009年XX省电力公司+地市公司良好XX公司深入应用电力系统监控平台2007年-2009年XX省电力公司+地市公司良好XX公司深入应用电力系统短信平台2005年-2009年地市公司良好XX公司(2)用户电能信息采集系统XX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使用统一系统,采用分布式建设,数据存储于14个地市公司。与集中式的标设系统将分别接口,即一套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系统与14个地市局采集系统采用一套标准接口软件实现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拓扑图如下 :二)主要功能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系统业务范围涵盖了XX省电力公

31、司全部核心电力系统业务,特别是业扩、电费核算、电费回收、电费账务处理、计量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的处理100%通过系统实现自动化、流程化,为电力系统业务精益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1)95598系统系统面向省、地市、区县三层架构,以地市集中为模式建设,区县采用远端座席实现;选择中兴、华为排队机平台设备。在省电力公司成立监控中心实施监控和考核各地市话务质量情况,业务规范标准等。(2)95598网站95598网站系统由九个前端系统功能模块和一个后台系统功能模块组成,包括:企业概况、服务指南、新闻中心、在线服务、网上营业厅、停电信息、市场调查、政策法规、服务承诺模块和后台管理。(3)电力电力系统信

32、息管理系统电力电力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业扩管理、计量管理、电费核算、配网线损、收入账务、在线监测、电力系统稽查、用电检查、综合查询与统计等功能。三)技术架构及平台目前XX省电力公司自行组织开发建设的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系统采用PowerBuilder+Sybase EAServer的三层架构,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以地市为中心实现了物理和逻辑集中),即在全省14个地市分别部署系统业务数据和应用。各地市的电力系统业务数据通过电力系统数据复制与上传系统以准实时同步方式上传至XX省电力公司本部数据库服务器,为电力系统业务查询网和电力系统分析与辅助决策等系统提供数据源。采用的开发平台为PowerBuild

33、er 9.0,数据库平台为Oracle 9i,应用服务器的软件平台为Sybase EAServer 5.3,与银行之间的交易采用Tuxedo 8.1。2.5.1.3 网络状况XX电力计算机广域网一级网(以下简称“广域网”)于2000年12月建成,目前覆盖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网络设备全部采用美国CISCO公司的产品(7500、7200、5300和3600系列)。广域网网络拓扑为以公司本部为核心节点的星型结构,目前14个电业局中长沙局通过长沙地区光纤环网(155M带宽)接入,其余13个电业局均采用100M主链路(EOS)和2M微波链路备用的双链路方式接入,县城区局都已100M接入到XX省电力公司广

34、域网。 2.5.1.4 地域分布1地域较大,用户按地市分区管理此类XX省电力公司通常下辖若干个地市公司,按照地市集中模式对用户进行集中管理,每个地市的管理用户数量中等(其中有一些地市用户相对较多),但由于地域相对较大,总体来说其管理用户非常高。XX省电力公司属于此种情况。2.5.2 部署分类采用XX省电力公司集中模式、地市分布式模式的部署在系统建设模式、软件设计、网络要求、维护管理、安全稳定性、故障影响、投资成本等方面比较如下:1)系统管理:省集中模式,有助于建立扁平化、透明化的电力系统监督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集约化管理水平,有助于提升全省电力系统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易于进行版本

35、控制和数据管理。地市分布式模式,必须通过建立省电力系统监管中心才能实现对地市业务的有效监管,对跨地市的业务实现复杂,另外各单位均可根据各自业务模式的需求变化对业务流程及数据库表结构进行修改,系统版本难于控制。从系统方面比较,省集中模式比地市分布式模式更节约管理成本。2)软件设计:省集中模式,从数据结构上保证了全省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系统数据源的标准性、唯一性和完整性,可以直接实现与XX电网公司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的纵向贯通,与XX省电力公司企业门户、数据中心、目录服务、ERP等系统的横向集成。地市分布式模式,系统数据的标准化、实时性难于保证,XX省电力公司只能实现准实时数据的查询和统计。XX省电力

36、公司需要与14个单位进行系统数据的复制,才能实现与XX电网公司电力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的纵向贯通,与XX省电力公司企业门户、数据中心、目录服务、ERP等系统的横向集成。从软件设计方面比较,地市分布式模式设计比省集中模式复杂度高,提高系统实用化的难度。2)网络通道:省集中模式,对XX省电力公司与地市电业局之间的网络带宽要求很高且应有 QOS 保证,建议提供 100Mbps 或以上的电力系统专用网络通道。地市分布式模式,对XX省电力公司与地市电业局之间的网络要求相对较低,有条件可建设电力系统专用网络通道。省集中模式比地市分布式模式对网络通道的可用性、可靠性要求更高,同时增加因网络通道事故导致全省电力系

37、统业务应用系统停用的事件发生的风险性。3)运行维护:省集中模式,系统维护工作主要在XX省电力公司进行,XX省电力公司需要组建一定规模维护服务队伍。运行维护人员稳定,可保证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质量。地市分布式模式,各地市电业局需要专业的维护队伍,负责系统维护管理。当前各电业局信息部门发展不平衡(人员数量和人员技术水平差异较大),通过培训使各电业局信息部门切实履行好运行维护职责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且难以保证运行维护人员的稳定性。从运行维护的角度比较,省集中模式比地市分布式模式更节约运行维护成本。 4)安全稳定性:省集中模式,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均部署在XX省电力公司信息中心机房,从系统的物理安全、网

38、络安全、数据安全及技术力量保障等方面来看,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都将得到较高的保证,但安全稳定性风险高度集中,故障影响面较大,故障定位相对复杂,一个故障可能影响到所有区域,因此安全稳定性保障投入会增加。地市分布式模式,XX省电力公司与各地市电业局数据同步复制维护的工作量将相当大,同时,因机房环境及人员条件的限制,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较难保证,但故障只影响本区域,故障定位相对简单一些。从安全稳定性的角度比较,省集中模式比地市分布式模式安全稳定性的技术上更有保障,但因安全稳定性风险集中、安全稳定性保障投入会增加。5)投资成本:省集中模式,可全省共享软硬件平台资源,但软硬件平台均需新购,利旧设备较少。

39、地市分布式模式,每个地市都需要单独部署软硬件平台资源,但利旧设备较多。从投资成本的角度比较,省集中模式比地市分布式模式的成本略高一些。综合上面的电力系统业务现状分析,XXIT架构设计按照网省集中部署模式进行设计。3 应用架构设计3.1 业务架构分析3.1.1 业务分析电力系统业务从具体应用上涵盖新装增容及变更用电、供用电合同管理、抄表管理、核算管理、电费收缴及帐务管理、用电检查管理、95598业务处理、资产管理、计量点管理、计量体系管理、电能信息采集、市场管理、线损管理、能效管理、有序用电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联络、稽查及工作质量管理、客户资料及档案管理共19个业务类。电力系统业务从管理职能

40、上覆盖公司总部、省公司、地市公司、基层(或区县)供电单位四个职能层次,每个管理层次的主要职能如下:1公司总部主要负责制定宏观的电力系统计划与电力系统策略,对各XX省电力公司与电力系统相关的经营、管理、服务等关键指标进行监管与考核,掌握公司系统电网供用电平衡情况,对客户服务、电费管理、电能计量等关键电力系统业务进行宏观指导。2XX省电力公司主要负责制定适用于本网省的电力系统计划与电力系统策略,对各地市公司的市场发展、电力销售、电能计量、电费回收、客户服务等各方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及时和准确掌握辖区内市场运营情况、电力系统能力、市场发展趋势及客户服务能力等电力系统总体经营情况,对各地市公司的电

41、力系统业务处理与客户服务的工作质量、工作业绩及服务水平进行动态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解决。3地市公司电力系统管理主要是围绕客户服务中心、电费管理中心、电能计量中心“三个中心”开展客户服务、电费抄核收以及电能计量管理等相关业务,以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取向,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客户需求受理与反馈、业扩报装处理、用电检查、电费抄核收管理以及电能计量器具从选型、招标采购、验收、检定到配送等业务处理流程。4基层供电单位主要负责执行上级电力公司制定的电力市场电力系统策略,具体落实市场开拓和客户服务等各项电力系统工作,对电力系统业务信息进行采集并加工处理,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在每

42、个管理层次上,电力系统业务分别与本管理层次的财务管理、安全生产、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等业务发生交互,同时,还可能与对等层次的外部单位存在业务往来。电力系统业务在四个管理层次的纵向架构模型如下图所示:图表 3:业务分析3.1.2 业务模型电力系统业务通过各领域具体业务的分工协作,为客户提供各类服务,完成各类业务处理,为电力企业的管理、经营和决策提供支持。同时,通过电力系统业务与其它业务的有序协作,提高整个电网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度。在对国内电力电力系统业务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充分研究、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最佳实践并参考埃森哲咨询成果,建立了在国内电力电力系统业务领域普遍适用的电力电力系统业务模型,该模

43、型如下图所示:图表4:电力系统业务模型框架结构客户服务与客户关系:通过统一客户联络,实现通过营业厅、呼叫中心、门户网站、银行网点和现场服务等多种服务渠道与客户交互;通过业扩管理、故障报修、客户投诉、客户举报、建议表扬、信息咨询、业务查询等业务的流程化处理,达到客户服务便捷、响应快速,并提供客户回访、业务通知、停电通知、缴费提醒、用电检查等主动式服务,实现客户关怀;通过客户细分,定义不同属性和行为特征的客户群,在此基础上对客户价值、信用、风险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找出大客户以及风险所在,并对大客户和风险进行管理,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防范电费风险。电费管理:通过抄表管理、核算管理、客户缴费管理、电价

44、管理、电力系统帐务管理和欠费管理等电费管理业务的处理,实现优化整合电价及电费抄核收管理流程,降低电费管理运营风险,提高电价电费管理的整体绩效和资金的规模化效益。电能计量及信息采集:通过计量装置从需求、采购、入库、运行、退役等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明晰资产状态,促使资源优化配置;通过计量点的设计、设备安装调试、竣工验收、维护管理及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维护、改造、评估管理,实现计量现场运行情况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室内检测、现场校验、轮换和二次压降测试等电能计量技术管理,规范电能计量检测、运行及工作流程管理,保证电能计量的全面准确可靠;同时,通过售电侧电能信息进行采集与监控,并利用调度、配电等相关系统的采

45、集信息,将购电侧、供电侧、销售侧三个环节的实时信息整合在一起,为有序用电、需求侧管理提供分析数据。市场与需求侧:通过开展市场调查,获取市场数据,开展市场需求分析预测;根据市场分析预测结果进行市场拓展和制定售电计划;同时,市场分析结果和市场计划数据将为有序用电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可以根据有序用电方案执行负荷管理措施;通过跟踪重点用能单位、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总结能效项目的实施效果,挖掘、实施有利于提高能效、降低电网峰谷差、提高电网负荷率的措施,促进电力销售市场的良性发展,形成社会、政府、客户、电力企业“多赢”局面。综合管理:包括客户档案资料管理、稽查与工作质量管理。客户档案资料包括以客户编号为唯一标识的客户基本档案、用电特性、服务需求、信用评价、合同信息、客户关系及客户调查信息,通过客户信息资源统一管理,为其他业务领域提供完整的客户资料数据。稽查与工作质量管理是通过对业务、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