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ERP(精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话ERP(精华).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话ERP之ERP物料编码的十大经验之谈大话ERP之系统报价单的妙用大话ERP之企业如何应对定单的频繁变更大话ERP之虚拟件 使得ERP管理化繁为简大话ERP之请购单维护锁定码使用技巧大话ERP之采购单指定结束几种情形大话ERP之物料请购作业不能一刀切大话ERP之供应商编码的几个技巧总结大话ERP之采购价格异常的追踪与管理大话ERP之采购包装量的应用篇大话ERP之如何改善仓库管理的水平大话ERP之备品管理解决方案大话ERP之生产入库单 ERP的背后功臣大话ERP之谨慎处理退货作业大话ERP之如何进行付款条件的控制大话ERP之巧妙应对出货收款问题大话ERP之解决预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大话ERP之B
2、OM应用对于成本计算的影响大话ERP之ERP物料编码的十大经验之谈众所周知,物料编码是ERP系统最基础的内容,其编制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ERP项目能否成功。现在对于物料编码的资料也比较多,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如一物一码等原则笔者在这里就不再阐述,笔者这里着重根据自己的工作经理,谈谈物料编码的十条经验,希望能够给大家有所帮助。一、物料编码应反应分类。编码的主要用途是帮助用户进行检索,如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呢?读书管读书的检索方法给了我们启示。他们检索时,都是按大类、中类、小类检索的。如要查询一本历史小说康熙大帝,可以通过文学(大类)、小说(中类)、古代(小类)找到对应的书
3、架,然后在去找相应的读书,这大大的减少了我们检索的范围,提高检索的效率。在ERP系统的物料编码中,我们可以成功的借鉴这种做法,把物料的分类信息加入到物料编码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只把物料的大类信息放入到编码中,如有的企业,因为物料比较少,只把物料分为包装材料、零件、成品三大类,则可以分别用B、L、P三个英文字符作为编码的第一位,用来区分物料编码的种类;而有的企业,因为原材料比较多,在管理中,分为了大中小类,如在零件这个大类下,又区分为木材制品、钢材制品,而在钢材制品下,又区分为螺丝套件、剪刀等小类,如何,就可以把大中小类的物料编码都放入到物料编码中去。如此编码,当我们要知道所有的包装材料
4、信息时,只要输入包装材料的分类码,如B,再加上一个通配符(有些ERP系统查询时,自动支持模糊查询,不需用户输入通配符),则就可以找到所有的包装材料信息。编码原则如此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查询的需要。二、编码应考虑扩展性的需要。企业不断的在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增加,其物料也会随之迅猛的增加。所以,杂设计物料编码时,也要考虑的未来的扩展性问题。一般,最常见的手段,是通过利用流水码来解决扩展性的问题。如我们把产品分为大中小三类后,并通过两位流水码来表示具体的物料,如LGJ01表示某种款式的剪刀,但是,若现在企业中,剪刀已经有了90款,而未来预计还可能有20款剪刀,怎么办?若把最后的流水
5、码设置成为2码的话,最多只能表示99种款式的剪刀(不考虑流水码00),而实际有11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把流水码的长度增加,增加到3位,这就可以表示999款剪刀。同时,大中小类的类别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如企业小类分的细的话,可能26个英文字符还用不够,怎么办呢?也通过流水号来实现,如可以用两位来表示小类,其中,第二位表示小类,如,LGJ1-001,第一位表示大类零件,第二类表示中类零件,第三类表示小类零件,如此,就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三、多少有别,巧用“其他”分类。在考虑到物料的分类过程中,有时候一个小类只有一个物料,甚至一个大类都只有一个物料,针对这种情况,若给其一个大类或小类编码的话,给人
6、一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感觉。我们在编码时,没有必要为这种罕见的物料进行专门的编码。完全可以把这些罕见、少用的材料合并在一起,用其他类来表示。一方面,可以减轻用户记忆的压力,毕竟要记住这些意义不大的字符,有点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其物料比较少,而且不经常用,把他们归为一类,不会影响用户的查询效果。利用其他分类,就给人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感觉。企业若在物料编码时,给每个种类的物料都编一个其他的分类,则,把一些常用的零件按其正常情况分类,把罕见的材料、不经常用到的材料和很难分类的材料,都合并到其他类中,可以减少用户很多的工作量,并且使用效果不会受到影响,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四、编码信息不能够反映材
7、料的具体信息。我们说的物料基本信息,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物料的种类信息,如包装材料还是零件;另外一种是物料的具体信息,如其规格、尺寸、颜色、供应商等等。我们在物料编码中,要把种类信息纳入其中,而对于物料的具体信息不应该纳入其中。有些用户,喜欢把物料的供应商放入到编码信息中去,如此的话,看到编码就知道该下个哪个供应商。这看起来是蛮方便的,但是,实际上,会产生其他很多的错误。如当该零件有多个供应商时,则会需要编写多个编码,供应商越多,编码越多;其次,当该零件多个供应商没有区别,每个客户都可以使用时,则编写BOM会遇到麻烦,不知道用哪种零件为好,虽然,可以指定一个供应商为默认的供应商,其他的作为
8、替代件来解决,但是,这也与企业实际管理有点差异,替代件的话,永远会只在被替代件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而有是企业需要进行供应商之间的平衡,若如此编码,ERP系统就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可见,若把物料的具体信息放入到物料编码信息中去,企业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般情况下,只有客户指定需要某个供应商的零件进行生产,才会考虑把这个供应商的信息放入到编码中去(有时候,有些客户会出于种种原因,如企业某个供应商是其子公司等原因,要求企业指定有某个供应商的零件),遇到这种情况,企业为了管理上的准确问题,可以把这些材料分离出来,进行独立的编码,把供应商的代码也可加入到物料信息的编码中去,除此之外
9、,不要尝试把供应商信息纳入到物料的编码规则中去。物料的其他信息,如颜色、规格等,也如同上面的例子,一般也是不纳入物料编码的规则为好。五、最好不使用中英文结合的编码方式。打中文速度快,还是打英文速度快?当然是英文速度快。打中文准确率高,还是打英文准确率高?当然是打英文准确率高。中英文混输快,还是光输入英文或者中文速度快,并且准确呢?当然是后者快而准确。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在编码中,加入几个中文汉字呢?有些企业由于用户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平时不怎么接触英文,所以,在物料编码时,他们希望通过利用中文来进行表示。这在实际工作中,非常的不方便。一是打汉字比较容易出错,如用拼音打字时,普通话不标准的话,
10、把尺(chi)打成了ci,还找不到尺这个字呢。一不小心输入了次,还找不到对应的物料,那不麻烦。二是速度慢,查询我们要求的就是快而准确,若我们在输入编码时,非常的费时,而且容易出错,那我们要物料编码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物料编码时,我们一般都不建议用户利用中文汉字来编码,这不是说我们鄙视汉字,而是因为汉字输入比较麻烦。当然,若企业用户对于英文不是很熟悉,我们可以使用最原始的拼音来进行编码,取每个汉字的第一个字符,就可以进行编码。如包装材料,我们可以用拼音字符B来表示,辅助材料我们可以用F来进行表示等等。其次,在进行物料编码时,我们若采用中英文或着汉字跟拼音结合的方式,更是大忌。切不说汉字输入麻烦
11、,每次进行中英文或者汉字与拼音的切换,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六、在编码信息中,避免使用特殊符号。有些人大概QQ等软件工具用习惯了,时不时的喜欢用特殊符号来进行说明,来强调某些东西。如有的用户喜欢利用符号来进行区分相关信息,如零件的分类信息。有一家客户,其从事电子通讯产品的生产。他们在编写编码原则时,把其他难以分类的材料都归属到其他类,用符号来进行表示。这个符号看起来很时髦,其实,输入起来比较麻烦,特别是,对于平时不怎么接触电脑的人来说,看看容易,输入难呀。还好在键盘上还直接有,就是输入比较费力一点。有些客户在做表单时,更喜欢用希奇古怪的符号,如键盘上根本没有的符号,他们以前在利用WORD进行
12、物料编码时,可以通过WORD的插入特殊符号时间,如上下标等来表示物料信息,而在ERP软件中,很难支持这一点。所以,企业在物料基本资料的整理时,要能够规范一下物料编码。把这些不规范、难以输入的编码,都剔除掉,用简单易行的编码,取而代之。七、长短应适中。物料编码不应该太长,若太长的话,一方面是不容易记忆,要用户记住一长串没有互相没有联系的字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要把痛苦强加在用户身上,不然,到最后,他会加倍的还给他们。另一方面,进行输入查询也比较麻烦。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编码长度最好不要超过12位,若像身份证这样18位的话,输起来够让人头疼的。那如何能够使得长度不超过12位呢?用户可以
13、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1、在物料编码中,编码时,不要想把全部信息都纳入其中。在上篇文章中,笔者也强调过,在编码时,只要考虑物料的大中小类即可,如此的话,12位已经足够使用;若把物料的颜色、尺寸、供应商等信息都包括进去的话,20位都不够。2、在物料编码时,每一为都要仔细考虑,这时候不要怕被别人说小鸡肚肠。在满足扩展性要求的基础上,位数越少越好,能够7位解决的,就不要用8位。别看只差一位数字,要知道物料编码在ERP各个功能中都要用到。根据有人统计,一个采购员用户在修改采购单、库存查询、对帐等操作时,平均每天需要用到的物料编码都是数以百计的,有的更达到千次的使用率,若这么累积下来,看看一天要多输多少字
14、符,若每个编码都节省一个字符的话,一个月下来,可以节省多少时间。3、可以为不同种类的物料设置不同的编码长度。企业在设置物料编码规则时,可以为不同的物料设置不同的长度,没有必要为了统一而把一些无用的编码加入其中。如企业某种物料的编码至少要11码,而有的物料只需要9码,则为了追求统一,把这种物料的编码加入两位没用的编码,而达到11码时,是没有必要的。4、同类产品编码务求统一。对于同一种产品的编码,长度最好一致,这主要是出现在流水码的问题上。如把01简写成1等,这些做法不是很合适。因为若长度一致的话,可以一目了然的发现一些简单的错误,如漏写一码等明显错误。八、应有防错功能。各位对于身份证号码应该都比
15、较熟悉,如身份证号码339005197805051818,18位为效验位(识别码),通过复杂公式算出,普遍采用计算机自动生成。所以,在编码时,最好也能够具有自动防错功能。1、能够根据类别等信息,自动判断物料编码的生成是否符合规则。这一般都是根据系统的功能加以区分。如把一材料分为零件、钢制品、螺丝大中小三类,分别为L、G、L代表,则人工输入编码后,系统就会帮助用户判断该材料的大中小类别分别是什么,提醒用户输入是否准确。2、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身份证一样,只要用户按照前面的信息输入相关的内容,ERP系统就会根据某种算法,生成一个校验码,并依附在原由的编码后面,以保证物料编码的准确性。ERP系统为
16、什么要提供这个功能来保证物料编码的准确性呢?为什么其他的内容没有这个功能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深刻了解物料编码准确性,对于ERP系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九、应容易记忆。物料编码是用来做什么的?是用来帮助用户快速的查找物料的,若用户不知道该编码代表什么产品、代表哪类产品,那物料编码也就失去了其意义。所以,物料编码在编写时,要考虑其如何才能快速被用户了解并被他们接受。有些企业喜欢用数字来进行编码,这我不是很赞成。如用10表示零件,20表示包装材料;10表示零件下面的一个小分类钢制品;最后两位流水码。如某个零件的编码即为101001。这个编码看起来比较难接受,也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刚到公司的新员工
17、,到企业的材料多、众类细的时候,不好记,也就会影响其推广。笔者喜欢利用英文字母或者拼音字母结合阿拉伯数字使用,如此即方便记忆、理解,输入又比较方便。如LG1001,第一位L表示零件,第二、三位表示钢材制品,001表示流水号。用了拼音后,只要对用户讲解每个字母代表的意思,一般就不用特别的去记忆,用户就会知道某个代码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大话ERP之系统报价单的妙用报价单,在ERP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用户,用不惯报价单,认为其麻烦,而他们在报价时,都不通过系统报价,而直接通过口头报价,价格确定后,直接修改价格表更改产品价格。就因为这个步骤没做,后续的很多功能都无法应用。1、报价
18、单,可以作为销售定单的模板处理。报价单,可以作为销售定单的模板处理,从保价单自动转换销售定单,可以方便销售定单的输入,提高销售定单的准确率。如现在企业开发出一个新产品,在ERP系统中,输入相关的信息后,可以通过报价单给各个客户进行报价。当客户下定单时,就直接从报价单转换成销售定单,如此做,有如下好处:(1)报价单上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原封不动的复制到销售定单上,这可以防止在制作销售定单的时候,跟客户确认过的报价单上的信息,如付款条件、客户特殊要求等,不能准确的反映在销售定单上,而这是因为企业自身的失误造成的,所以,最终的后果还是要企业自己来承担。(2)方便销售定单的输入。若没有报价单,则客户每下一
19、次销售定单,用户都要在系统中,重复的录入一遍。而如果有了报价单,相同的定单内容,用户都可以通过“报价单转换销售定单”作业,自动把报价但转换为销售定单,大大方便了销售定单的录入,特别是对于“返单”来说。(3)使得销售定单有据可循。若销售定单都通过报价单进行转换,则每张销售定单的价格,在以后进行查询时,都可以查到起产品价格的依据,即使几年后,来查询时,都是可以清楚的查到,防止错误。2、报价单,可以反映产品的历史价格变更信息。对于产品的价格变更,若都通过报价单进行变更的话,则可以通过相关报表,反映出产品价格的变动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采取某些优惠政策,对于企业产品销售量的影响等等。而这些数据,可以为企
20、业管理层,为产品重新定价提供依据。(1)在ERP系统中,保留产品的历史价格,可以为企业分析出,新的价格有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利润,若有,则说明企业的价格政策是可行的,可以继续下去;否则,就说明企业的价格政策是不可行的,虽然增加了销售量,但是没有增加企业的利润。(2)ERP系统的报价作业,还可以对同一种产品,不同的客户根据其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价格。有时候,可能同一种产品,针对5个客户,有五个价格。这主要是根据客户付款条件的不同、历史下单量及跟客户的合作程度有关。而利用报价单功能,可以分别针对多个客户设置报价单。然后,客户下销售定单时,则根据报价单自动转换成销售定单,如此,就可以实现不同的
21、客户不同的价格,防止张冠李戴。同时,因为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报价单,以后在查询时,也不怕那张销售定单找不到价格的依据。最后,通过报价单管理作业,即使同一个产品不同客户的价格变更,都只会影响特定客户的价格,而不会影响其他客户的价格。这一方面不容易出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统计,分析各个客户企业利润的贡献度,等等。(3)通过某个客户在不同价格情况下的销售量,还可以分析出客户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从而为企业的定价提供依据,为管理层提供决策的数据支持。3、报价单,可以使得价格控制更加严谨。销售价格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数据。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而报价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价格的准确性,其
22、提供了多种工具,可以协助用户管理好企业的价格。(1)最底价格的限制,可以防止业务员没有低线的报价。在报价单中,企业可以设置每个产品的最底价格,销售用户在给企业报价时,不能低于这个价格,若低于这个价格,系统是不允许审核的;也不允许其带到销售定单等相关的单据上去。(2)对于不同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报价单。从而实现价格的季节性变化管理。企业有些产品,随着季节的不同,价格呈周期性变化。为此,一般的方法,是通过价格有效期限进行管理。但是,有一些用户觉得利用这个更改太麻烦,为此,可以通过价格表来进行管理,即方便,又不容易出错。如某个产品,上半年跟下半年的价格不一样,分别为100元与130元,下半年由于材料
23、等原因,要比上半年贵30元。如此,就可以开两张报价单,一张上半年的,价格为100元,一张下半年的,价格为130元。如此,就可以通过报价单转换销售定单的功能,上半年的销售定单用上半年的报价单转,下半年用下半年的报价单转,从而满足企业的需求。(3)通过报价单管理,任何产品的销售,都有历史记录信息。企业有时候需要,一个客户某个产品的历史价格信息,在此提出上,来调整客户产品的价格。如企业发现,生产某个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发生了变化,材料成本比原先增加5%,企业就要考虑提高产品的价格。此时,他就要查看该产品的历史售价信息,判断一下,客户最容易接受的价格是多少。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可见,报价单在E
24、RP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企业不要因为麻烦,而放弃了这个优秀的管理工具,否则,就是因小失大,丢了芝麻,减了西瓜。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报价单,来实现对于销售定单价格的管理,利用报价单来提高定单生成的效率与准确率。大话ERP之企业如何应对定单的频繁变更我曾经碰到一个客户,其由于某些原因,定单变更非常的频繁。故,其想开发一个需求,就是当销售定单变更时,相关的单据,如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等也相应的更改。如销售定单的数量客户若更改的话,同时也要更改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的数量;交期若发生变更的话,也要相应进行调整;有时候甚至包装方式也可能更改,所以,相应的计划也要随之而发生改变。这么改变可行吗?从技术上来说,是
25、没有什么难度的;重点是,若真这么进行连动处理,在管理上会不会有什么漏洞呢?很明显,若如此处理的话,在管理上,可能会出现如下纰漏:1、当定单数量有100改为150时,若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都还没生成过时,如此连动处理没什么关系。但若已经生成了相关的计划,则当定单数量增加时,要在原定的交期内交货的话,则生产计划有可能要进行调整,该张销售定单对应的生产定单有可能会提前,而生产日期提前的话,则采购计划也要进行调整,采购的交货日期也可能要进行调整。若采购部门已经下单采购,则更加麻烦,采购要根据生产的安排,跟供应商重新确认进货日期,安排进货计划。若某个供应商不能在新的交货期内交货的话,采购可能还要更换供应商
26、,作废该定单,由此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又如何计算,是由客户承担呢,还是由企业自己消化?2、定单数量增加的话,有时候对企业来说,不会有很大的损失,企业也乐于接受。但是当定单数量减少的话,就会给企业带来比较大的损失。如当定单数量有100改为50的话,企业该如何应付?若还没有下单采购或者开工生产的话,对企业来说,只是生产计划或者采购计划的调整,企业还没有实际的支出,损失不是很大。但是,若企业已经按采购计划发单采购,甚至开工生产的话,则损失就会很大。如此情况下,若销售定单变更,其他单据还能随之变更吗?当然不行。需要相关人员的确认后才能进行。3、销售定单数量的变化,问题还不是很大。若是其他方面的变化,麻烦会
27、更大。若一个产品客户要求的包装方式发生了变更,能光在系统里默默的进行变更吗?肯定要跟相关人员确认,并且,有财务部门或者生产经理确认相关的损失,并由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判断该部分损失由谁来承担,是客户呢,还是企业自己?这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而不是象用户想的这么简单。4、损失的确认问题,是定单变更中的关于企业利益的问题。有时候,定单变更后,企业不但赚不到钱,反而是赔本买卖。而销售定单的变更,或多或少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至少是人力上的损失。为此,损失的确认问题就变得非常的敏感。所以,损失的确认流程该如何,不同情况下,损失该由那些人员确认,流程分别如何,这些都是企业要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
28、向该客户提了如下建议:一、审核后的销售定单的变更,都要通过定单变更单进行处理。销售定单一旦审核后,若还要根据客户的要进行变更,则一定要通过销售定单变更单进行处理。目的有二。一是可以保留历史记录,可以在以后查询时,用到;同时,也有利于用户评价客户、分析定单变更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减少企业的损失。第二,通过销售定单变更时,销售定单变更单在审核时,会进行相应的判断,如判断该张销售定单的材料采购部门有没有进行采购、生产部门有没有进行生产、成品有没有入过库、有没有出过货等,一系列动作,然后会把结果反馈给用户。若通过工作流定义,还关联其他流程的话,如销售定单变更损失确认流程,还发触发这些流程,
29、只有相关的流程走完以后,该张销售定单变更单才能够发到其他部门。二、对于没有生产或者采购的销售定单变更,可以简化处理。根据企业定单变化频繁的实际情况,若要变更的销售定单还没有安排生产或者进行采购时,企业的损失会比较少,这部分损失都由企业自己来承担。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的销售定单,不用走损失确认流程。但是,当销售定单变更时,业务部门还是有必要通知相关部门,如生产部门或者采购部门,让他们心中有数。在ERP系统中,若通过销售定单变更单来更改销售定单时,在单据审核时,会通过一定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这种方式,可以企业自己来确定,如邮件或者即时信息等,用户也可以指定该信息要发给哪些相关人员。并可以向邮件回执
30、那样,当用户看到这条信息后,会给销售操作员一提示,就说我已经看到了这个消息,会安排。如此设计,就不怕相关人员看不到定单变更的信息,而按照原先定单生产,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三、对于销售定单数量增加的定单,要另眼相待。若客户的销售定单数量增加的话,一般来说,总是对企业有利,根据企业的要求,应该放松管理。故,我建议若是数量增加的话,若该张销售定单已经在生产或者材料已经在采购的话,最好是通过另开一张销售定单处理,而不是通过定单变更来处理。然后在出货时,再把两张定单合起来出货。当销售定单的交期不是很急的话,如此处理,就可以不调整原先的生产计划或者采购计划。因为这些计划的调整往往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特别
31、是没有上排程模块的用户。所以,能够不调整生产计划与生产排程,最好不要改变。但是,当销售定单的交期很急的话,那没办法,用户只好调整生产计划。若用户用了产能模块或者生产排程模块,可以利用这些模块的功能来测算,加入这增加的产品数量的销售定单时,对于其他定单的交期有否影响,会否造成其他定单延期,及相关的处理方法,如是委外生产呢,还是让生产部门加工,或者调整其他销售定单的交期,等等。四、当客户减少销售定单的数量时,要由相关的损失确认流程。当客户减少销售定单的数量时,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根据不同的情况,又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该销售定单还没有采购或者生产,则损失是最小的;若该销售定单的采购已经去采购,则要根据
32、这些采购定单能否取消及这些材料能否用到其他定单等因素,考虑相关的损失;若该销售定单已经在进行生产,则要考虑这些产品能否卖给其他客户、剩余材料的处置、发生的成本支出等因素考虑。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跟企业沟通确认完毕以后,我最后把销售变更单通过工作流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流程处理方案。1、销售定单还没有采购或者生产时,若客户减少数量,损失部分有销售经理确认审核。ERP系统在销售定单变更审核时,会通知销售经理,确认损失,并判断该损失。2、若已经采购,还没生产,则由采购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认相关损失,然后再交给销售经理确认审核。ERP系统也会发相关的单据给相关的人员。3、当销售定单已经在领料生产时,则
33、要求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确认相关损失,然后交由总经理审核。用户按照这个思路,对销售定单的变更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最终的使用结果证明,这个处理方案还是很有效果的,被企业所认可大话ERP之虚拟件 使得ERP管理化繁为简 (定义组件,产品应用,变更组件未发布的产品自动更新)企业需求描述: 某企业主要从事自行车的生产,其现在有多款自行车,都要用到前轮、后轮、前轮固定架、后轮固定架四种零件,若用现在的管理方法,他们在建立BOM时,都要去指定一下,其用了这四个零件。而有20款自行车要用到这些材料时,则要指定80次,如果现在把前轮换掉的话,则又要到产品信息中去,重新指定新的零件,又
34、要20次重复的操作,显然这么管理起来很不方便。企业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能够实现以下目的:1、建物料清单时,尽量的简单、方便,不需要在物料清单新建时,多次的去关联相同的东西,这些重复性的工作最好能够避免。2、物料清单维护时,若有某个材料需要换掉,那最好只要更改一处即可,而不要去更改每个产品的BOM。当然,不能直接通过原由的零件信息更改而完成这个功能,一方面,原来的零件的信息要存档,以备以后查询,另一方面,这零件有可能以后还要用,所以,不能把原来的零件信息直接改掉或者删除。现行企业管理的状况:顾问通过对这家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对于物料清单的管理还是比较原始,如没有对BOM进行分阶管理
35、,没有进行虚拟件管理等等。对于客户提到的这种情况,他们主要遇到如下问题:1、产品物料清单管理错误百出。如自行车行业,很多零件都是共用并且是配套的。如前后轮及其固定架等零件都是配套,前轮换掉后轮也要换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为的疏忽,经常犯错误。如现在企业发现,有一种新的自行车轮子,质量好,价格又便宜,企业想换掉,他可以在现有的20款车型中使用。但是,企业在变更BOM时,要么只变更了一个轮子,要么只改变了部分车型。2、当有新款车型出现,建立BOM时,步骤过多,比较麻烦。如上举的例子。若自行车有4个是其他车型共用的零件,在建立新款自行车的BOM信息时,其要指定四次,当共用零件多时或者新款车型
36、多是,这管理起来非常的麻烦。ERP解决方案:ERP为了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虚拟件。其可以帮助企业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虚拟件是指把那些在多款产品中,要用到的共用零件虚拟成一个零件来管理,如此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企业,前轮、后轮、前轮固定架、后轮固定架等四个零件是20款车型中共用的零件。现在,通过虚拟件与虚拟BOM,把他虚拟成一个部件,如叫做车轮套件。然后在把这四个零件关联到这个个车轮套件中去。1、把共用零件当作一个零件来使用,则在新建BOM时,不用在重复的去关联这些共用的零件。如现在要新建一款车型的物料清单时,只要在BOM清单中,把车轮套件加进去就可以了,而不用再去选择
37、四个零件,如此,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同时,犯错误的几率也会小很多。2、当其变更时,也非常的方便。如当市场上出现更合适的车轮时,企业只需要更改车轮套件这个BOM中材料,则自行车的物料清单会自动更改,因为其关联的是车轮套件,而不关心车轮套件里面到底包含哪些内容。这就给更改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平台。以上两个虚拟件管理的优点,帮助企业解决了共用件管理的烦恼,实现了化繁为简的目的。这个虚拟件咋一看,跟半成品不是一样吗,其实,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半成品通俗的说,就是企业自己生产的、赋有一定价值的部件。用ERP专有俗语来说,半成品不是采购件,在成本计算时,只需要考虑其采购成本就可以;而半成品是企业通过加工形成的
38、,所以在计算成本时,还要把相关的成本计算进去。并且,在物料需求计划中,半成品是不会产生采购计划的。而会把半成品考虑到生产计划中去。而虚拟件其实就是采购件,一方面,其采购成本直接是其各个零件采购成本的累加,而不会去考虑其他费用,并且物料需求计划在考虑采购计划时,其考虑的是虚拟BOM下包含的各个零件的需要量,而不是考虑虚拟件的需求量,即采购单上带出的上前轮、后轮、前轮固定架、后轮固定架;而不是什么车轮套件。这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可见,半成品与虚拟件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在使用过程中,不要张冠李戴,不然,会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比较大的麻烦。ERP使用经验:虚拟件只是ERP提供的一个管理工具,用不用的好,还是
39、要看企业自己的努力。现在大部分企业,由于技术及管理方法的限制,在上ERP以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虚拟件,对其了解不深入。在顾问短短几个月时间的项目培训下,讲到虚拟件的知识估计没有一个小时。如此企业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在使用虚拟件功能时,会遇到一些阻碍。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1、把虚拟件跟半成品混为一谈。这是最常见的错误,关于其两者的区别,笔者在上面已经详细阐述过,这里只是再强调一下,因为这个错误实在是太常见了。虚拟件跟半成品有本质的区别,若把两者混淆起来,则企业管理要乱成套了。明明是企业要购买的材料,而ERP中显示,则要企业自己生产,那不是要了企业的命吗?2、若把虚拟件跟成套领料结合起来,可
40、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前轮、后轮、前轮固定架、后轮固定架这四个零件,在生产过程中,肯定要配合使用才行,少一个都不行。所以,在领料时,这四个要一起领。而这可以通过成套领料进行控制。这两个功能相结合,不就可以实现了吗。简单的两个功能组合起来,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关于成套领料笔者会另写文章叙述,笔者这里要提醒的是,有些客户在遇到此类需求的时候,没有挖掘系统的潜在功能或者功能之间的配合使用,一遇到什么不能实现的问题,就想通过二次开发来实现,这对企业是划不来的。3、对于虚拟件的组成,要正确管理、高度重视。虚拟BOM,其实也是BOM清单,其包括普通BOM清单所包括的所有要素,如零件的编码名字、零件的用量、
41、损耗率等等信息,所以,企业在组建虚拟BOM时,要把他提到跟普通BOM的管理一个高度上来,做到100%的准确。否则,给其他物料清单一样,若有错误,则后续的作业都会受到影响,ERP系统不会跑出合理的结果。毕竟天上没有掉下白吃的馅饼,企业为了用好虚拟件的功能,还是需要花费一番心思的。虚拟件的实现,可以说是物料清单管理上的一个进步,也可以说是ERP系统生产管理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现在很多企业,把它跟客户化BOM、产能管理等一起,作为考验ERP生产管理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可见,企业对其的依赖程度及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若把这个功能吃透,我相信,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会有很大的帮助。 大话ERP之备品管理解
42、决方案某企业是一家插头生产企业,其产品远销国内位。其原材料中,最主要的就是电线与端子。但是,在注塑、剥皮、组装等过程中,其损耗率也是蛮大的。根据生产部门统计,电线的损耗率在1%左右,而端子的损耗率达到5%。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层决定把这个损耗成本转移到供应商那里去,规定对于线材,要求每次采购供应商提供2%的备品,而端子则要求7%的备品。企业常用方法:对于备品,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解决方法一:随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下,虽然采购部门在下采购时,采购单上都注明了备品的数量,或者在跟供应商前期协商时,确定了要送备品的事项。但是,没有进行专门的控制。若在实
43、际进货中,供应商没有送备品或者送的数量不足,采购、仓库等部门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追踪处理。缺陷:此种处理方式下,很可能备品的管理政策成为空谈,最终企业没有达到备品管理的目的。在实际管理中,若采购、仓库部门没有对备品进行专门管理,则供应商常常能赖就赖,往往以忘记了或者下次补上等借口,不给备品。而当生产部门需要用备品进行生产、或者研发部门要求用备品进行样品制作时,往往找不到需要的原材料,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甚至影响到最终的出货进度,造成客户的投诉。解决方法二:严格管理控制。在严格控制下,企业要求供应商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提供备品数量,否则,就扣货款。例如,一次采购单下的线材数量为1000米,规定备品数
44、量为1%,即为10米。当供应商送1000米线材而不送10米的备品时,计算应付帐款时,先扣掉备品的数量10米,然后把剩下的9990米计入应付帐款。缺陷:如此管理,对企业来说,虽然从金额上来说,即使供应商不送备品,不会造成什么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与督促供应商足额提供备品。但是,仍然无法完全避免,供应商足额提供备品。因为采购、仓库追踪时,很麻烦。ERP解决方案:一般的ERP产品,针对备品都有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些解决方案也不能最终杜绝备品数量不足的现象,但是,其提供了一些报表与可控流程,可以帮助采购追踪等方面,提供帮助。一、BOM设置。BOM处有损耗率(有的ERP产品叫作产出率)的设置
45、。如一插头需要用到1米的电线,但是,其剥皮时,可能不能一次性成功,所以,企业设置了2%的损耗率。在企业在进行采购时,正常情况下,一根插头线的采购数量为1.02米,即损耗率也算到正常的采购量中。但是,现在企业要求损耗率不能计算到正常的采购数量中,即损耗数量不能计算价格。用具体的例子来说,就是一根插头线计价的数量只能为1米,剩余的0.02米要计算到备品中去,备品不用企业自其掏钱。在BOM管理损耗率设置处,就有一个选项“损耗率记入采购备品”,可以进行控制。若选种,在自动生成采购单时,则系统会根据采购数量,自动计算损耗数量,即为该次采购的备品数量。二、采购单管控。备品控制,系统也提供了多种级别的控制。
46、最轻的是不控制,也就是说,备品数量只是作为一个备注记录,当供应商超送时,仓库不要当作超收处理即可。第二个级别是警告,即当采购单有备品数量时,在该采购单入库时,系统会提示仓库管理人员,该采购单应收数量中,有多少是备品数量,及当应收数量不足时,如何分配等等,这个级别的控制,只是会弹出一个警告框,而不会对最终的操作有任何影响。第三个级别就是控制,这个级别上,严格要求供应商按采购单要求的备品数量送货,若不足量时,则先扣掉备品数量。这些级别可以在基本功能设置时确认,也可以在采购单时确认,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判断。三、入库时控制。开入库单时,系统会自动判断相应的备品控制级别,然后进行响应的操作,要么
47、忽略,要么对操作员进行相关提示,要么直接先扣备品数量等等。四、报表追踪。1、若采取备品不控制的策略,则系统有张备品未足额交付报表,采购员可以根据这张报表进行追踪处理。2、若采取备品控制策略,即应收数量中,先扣除备品数量时,则可以通过应交未交报表跟踪处理。五、供应商考核。在供应商考核功能中,企业也可以把这个备品事件,折算成一定的分数,如不交足一次扣一分等方式,计入到供应商的最终考核中。ERP操作经验:1、在实际工作中,除了上述提到的三个控制级别外,还存在另外的一种处理方式。就是当备品数量不足时,仓库员会告诉采购员或其他人员进行处理,等到采购告知最终的处理方式后,是不管控备品或者是先扣备品,仓库员再作处理。此时,级别可以设置为警告,然后,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入库会弹出警告对话框,仓库员暂停系统操作,跟采购员确认后,再进行操作,按忽略,就是不控制;按确认,就是先扣备品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