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应用实训.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0099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应用实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应用实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应用实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应用实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应用实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应用实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应用实训.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 络 应 用 实 训校园网络综合布线 -公共教学馆小组成员:张洪光、张柏通 侯堃、闫佰辉、韩震指导教师: 刘刚专 业: 网络工程所在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目 录第一章 概述- 3 -1.1校园网设计原则- 3 -1.2校园网设计目标- 3 -第二章 系统分析- 4 - 2.1系统需求- 4 -2.2系统框架- 6 -2.3通信网络- 6 - 2.3.1网络结构- 6 - 2.3.2IP地址结构- 6 - 2.3.3网络设备选型- 7 - 2.3.4网络管理- 9 -2.4应用系统- 9 - 2.4.1概述- 9 - 2.4.2软件系统功能- 9 -2.5Internet接入系统- 11

2、-2.6监控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集成- 13 -2.7系统安全- 15 -第三章 建设方案- 9 -3.1综合布线- 16 - 3.1.1系统功能-16- 3.1.2系统特点- 16 - 3.1.3系统组成- 16- 3.1.3.1 工作区子系统- 16- 3.1.3.2 水平子系统- 17 - 3.1.3.3 干线子系统- 17- 3.1.3.4 设备间子系统- 17 - 3.1.3.5 管理子系统- 18- 3.1.3.6建筑群子系统- 19 -3.2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 19- 3.2.1 设计原则- 19- 3.2.2 设计标准及安装设计规范- 19 - 3.2.3 布线系统结构- 19

3、- 3.2.4 设计说明- 20 - 3.2.5 物料清单及报价- 20- 3.2.6 系统结构示意图- 20- 3.3网络结构- 21- 3.3.2 快速以太网方案- 21- 3.3.3 千兆以太网方案- 22- 3.3.4 升级方案- 22 - 3.4安全系统- 22 - 3.4.1 物理安全- 22 - 3.4.2 网络安全- 23-第四章系统预算- 25-4.1结构化布线系统- 25 -4.2网络系统- 25- 4.4.1 快速以太网- 25- 4.4.2 千兆以太网- 25 -4.3机房装修- 25-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28 -参考资料- 29-附录1-小组成员分工情况- 30 -

4、总 结- 27 -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 33 -第一章 概述 1.1 校园网设计原则 1.合理规划综合布线系统: 融入的信息系统的种类与数量,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建筑物功能,校园网特点等因素。 2.技术先进,适当超前: 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方法和设备,做到既能反映当前水平,又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3.标准化的设计: 在设计时应符合最新的综合布线标准 ,还应符合在防火、接地、计算机战场地等方面的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规范的规定。在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国际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未经国家认可的产品或未经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4.系统的可扩展性:

5、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式结构,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及监控等系统的需要。在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时,应适当考虑今后信息业务种类和数量增加的可能性,预留一定的发展余地。 5.方便维护和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星状 / 树状结构,用层次管理原则,同一级结点之间应避免线缆直接连通。建成的网络布线系统应能根据实际需求而变化,进行各种组合和灵活配置,方便地改变网络应用环境,所有的网络形态都可以借助于跳线完成。 6.经济合理: 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力求线路简洁,距离最短,尽可能降低成本,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用。1.2 校园网设计目标u 符合当前和长远的信息传输要求u 布线系统采用设计遵从国际( IS

6、O/CEI 11801 )标准u 布线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建议的星型拓扑结构u 布线系统的信息出口采用国际标准的 RJ45 插座u 布线系统符合综合业务数据网的要求第二章 系统分析2.1系统需求 2.1.1总体需求: 实现校园基础应用,Internet服务以及安全与管理服务。 2.1.2功能需求: 1.校园基础应用平台:(1) 信息共享: 有关学校的各种资料、信息的上传和下 载,如图书资料、教学资料、应用软件,以及一些最新的学校公告等都可通过网络进行查询。 (2)信息交流: 校园网可通过连接Internet实现与外部资源的互通,从而实现教学科研水平的交流。(4) 现代化办公: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

7、术实现办公自动化,使学校的各种行政办公、财务结算、信息查询计算机化、无纸化,提高学校的办事效率和办公科学性。(5) 办公学习:向全校师生提供学习资料,交流平台,提供在线答疑系统和留言答疑系统:方便师生之间的联系。(6) 教务管理: 为学生提供成绩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学校通知等服务。(7) 电子图书馆: 为全院的师生提供电子图书的阅览服务。(8) 其他功能:还应具备档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功能,网络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2.Internet服务需求 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

8、的全球网络。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校园内共4000余师生,对上网冲浪、网络购物、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查询、休闲娱乐等服务需求比较大,校园网能否高速连接国际互联网也是衡量一个网络规划设计优劣的指标。3.安全与管理需求网络安全对于网络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正常使用。由于校园网与外部网进行互联特别是和Internet的互联,Internet是一个开放式网络系统,它的安全性是很差的。因此安全问题更加重要。应该采用一定的技术来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性,从内部和外部同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进

9、行控制。当前主要的网络安全技术有,用户身份验证、VLAN划分、ACL、SNMP、防火墙等技术。2.1.3性能需求:不同应用及数据流所占用贷款分析l 基础信息服务约占用 100MB;l 视频电话、网络会议、数字音频约占用 100500Ml 视频流媒体播放 5001000Ml WWW、FTP、E-Mail服务约占用 10Ml 文件传输、Internet访问约占用 15M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如果满足所有应用要求,单个用户所独占的网络带宽必须在 10M 以上,加上网络上固有的广播风暴,设计目标是使单用户在某一个时间独占的带宽不小于100M。这样就足以实现网络视频播放、计算机网络和各种网络服务合一,而且

10、也符合现今主流的10M/100M自适应网络的要求。2.1.4运行环境:吉林建筑大学的校园网络分成三个层次,即核心汇聚接入的模式。核心由1台千兆核心交换机华为3ComS6506R,通过千兆光纤链路连接到办公区、教学区及12幢宿舍等网络设备间的共计15台的华为3ComS5624P汇聚交换机,提供容量的主干网。办公、教学及宿舍区等的接入层采用了共计118台的华为3ComE328主要通过千兆光纤链路连接到网络中心的核心交换机S6506R上。在整个网络系统中,网络中心构架了5台浪潮NF280G2服务器和2台浪潮英信NF290D服务器在贸校校园网的网络系统中得到了不同的应用。同时在网络系统的接入层采用了华

11、为3ComSecPath1800F防火墙,在充分提升性能的基础上,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可用性。2.2 系统框架:2.3 通信网络: 2.3.1 通信网络结构VLAN号VLAN名IP网段默认网关说明VLAN 1-192.168.0.0/24192.168.0.254/24管理VLANVLAN 10Laboratory192.168.1.0/24192.168.1.254/24实验楼VLAN 20Canteen192.168.2.0/24192.168.2.254/24行政楼VLAN 30Library192.168.3.0/24192.168.3.1254/24图书馆VLAN 40teach192

12、.168.4.0/22192.168.7.254/22教学楼VLAN 50dorm192.168.32.0/19192.168.63.254/19宿舍楼VLAN 60Server192.168.8.0/24192.168.8.1/24服务器群表2-1 学校校园网络VLAN划分及IP的分配 2.3.2 IP地址划分核心交换机IP地址分配核心交换机虚拟接口Vlan号IP地址连接物理地址10192.168.1.1实验楼20192.168.2.1 行政楼30192.168.3.1图书馆40192.168.4.1教学楼50192.168.32.1宿舍楼60192.168.8.1服务器表3-1 核心交换机

13、IP地址分配表2.3.3网络设备选型:设备名称主要参数数量单价(元)金额核心层交换机CISCO WS-C4948-E 传输速率:10/100/1000Mbps 端口数量:52个 背板带宽:96Gbps 包转发率:72Mpps MAC地址:32K 网络标准: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z,IEEE 802.3ab,IEEE 802.1D,IEEE 802.1w,IEEE 802.1s,IEEE 802.3ad,IEEE 802.1p,IEEE 802.1Q,IEEE 802.1x 处理器:266MHz 2台55400110800汇聚层交换机CISCO WS-

14、C2960-24TC-L 产品类型:智能交换机 应用层级:二层 传输速率:10/100Mbps 端口数量:26个 背板带宽:4.4Gbps 网络管理:Web浏览器,SNMP,CLI 包转发率:6.5Mpps MAC地址:8K 17台470079900接入层交换机 CISCO WS-C2960-24-S 传输速率:10/100Mbps 端口数量:24个 背板带宽:16Gbps 网络管理:SNMPv1,SNMPv2c,and SNMPv3 包转发率:3.6Mpps MAC地址:8K 网络标准: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1x,IEEE 802.1Q,IEEE 8

15、02.1p,IEEE 802.1D,IEEE 802.1s,IEEE 802.1w,IEEE 802.3ad,IEEE 802.3z,IEEE 802.3 200台2200440000服务器IBM System x3850 X5 CPU型号:Xeon E7520 1.866GHz 标配CPU:2颗 内存容量:16GB DDR3 内部硬盘:最大支持8块串行连接 网络控制:双千兆网卡 3台62000186000防火墙CISCO ASA5510-K8 网络吞吐:最高300 并发连接:130000 用户数限:无用户数限制用户 网络端口:3个快速以太网端口 安全过滤:170Mbps 安全标准:UL 19

16、50,CSA C22.2 No. 950,EN 60950 IEC 60950,AS/NZS3260,TS001 控制端口:console,2个RJ-45 1台1470014700路由器CISCO 2911/K9 端口结构:模块化 广域网接:3个 传输速率:10/100/1000Mbps 网络协议:IPv4,IPv6,静态路由,IGMPv3,PIM SM,DVMRP,IPSec 产品内存:512MB,最大2GB 扩展模块:3个板载GE+4个EHWIC 插槽+2个DSP插槽+1个ISM插槽1台78007800双绞线AMP 超五类网线100箱750/箱(305m)75000光纤立孚6芯单模室外铠装

17、光缆3000米10/米30000系统集成、工程费用30000总 计1971400表6-1 主要网络设备选型及报价 2.3.4网络管理: 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实现监测、控制和记录电信网络资源的性能和使用情况,以使网络有效运行,为用户提供一定质量水平的服务。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包括配置管理、性能和记账管理、问题管理、操作管理和变化管理等。一台设备所支持的管理程度反映了该设备的可管理性及可操作性。2.4应用系统: 2.4.1概述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推动下,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出现了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经济,以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以信息文化改变着人类教育、生活和工

18、作方式及价值观念的新兴社会形态。信息社会对高层人才培养和高素质人才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代信息技术又为发展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提供了机遇。校园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它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平台。校园网应用系统建立在校园网平台上,是学校师生获取、加工、处理、利用、传播各种信息与知识的工具和载体。本文以高校为例,结合本校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的实践,讨论校园网应用的一些基本问题。 2.4.2软件系统功能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是校园信息化的应用平台,能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便快捷的办公、

19、教学和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办公事务子系统(包括校长查询、文件管理、文件查询、校务简报、会务管理、综合信息等模块);党群人事子系统(包括党务管理、团务管理、工会事务、人事管理、干部管理、档案管理等模块);教学管理子系统(包括教学计划、学科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设备管理、教务管理、教材管理、考务管理、试题库等模块);学生管理子系统(包括招生管理、新生入学管理、学籍管理、学分管理、学生奖惩情况管理、用人单位信息管理、学生分配管理、规章制度查询等模块);图书馆管理子系统(包括内部管理、网上查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等模块);科研管理子系统(包括科研项目计划、项目进展情况管理、项目评审管理、科

20、研成果管理等模块);后勤财务管理子系统(包括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管理、资金管理、帐务管理、工资管理、票据管理、报表管理等模块)。 、Internet服务系统 Internet服务系统为学校师生提供网上浏览、网上查询、远程访问、电子邮件和信息发布等功能,加强学校与国内外的联系,提高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它由DNS域名服务软件、Web服务软件、Email服务软件、Proxy代理服务软件、FTP文件传输软件和网络管理软件等组成。其中网络管理软件是关键,它负责完成子网划分、地址分配、线路管理、用户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失效管理、服务器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等功能,并对网络资源进行集中配置与调整,以

21、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远程教育应用系统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最具活力、优势和特色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办学形式之一。因此,各高校把握时机,继大力投入网络建设后,纷纷将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来定位。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之后,又有31所高校被批准开办现代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应用系统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支撑平台。它包括用于实时教学的双向交互式授课系统,用于非实时教学的视频点播系统,课后进行辅导、答疑、自由讨论、考试的教学辅助系统,教学备课系统,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教务管理系统和

22、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的学籍与资格认证系统等等。、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 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包括多媒体素材采编系统、多媒体素材管理系统、多媒体制作软件和多媒体课件库管理系统,利用摄像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多媒体技术将课程内容制作成图文声像并茂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同时可制作并管理各种可复用的教学构件,如教学模板、课程素材、课堂素材、动画素材等。从而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能随时随地在任何有问题的地方交互学习,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丰富的内容。2.5 Internet接入系统 2.5.1基于双绞线的ADSL技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系统(ADSL)是充分利用现有电话网络的双绞线资源,实现高速、高带

23、宽的数据接入的一种技术。ADSL是DSL的一种非对称版本,它采用FDM(频分复用)技术和DMT调制技术,在保证不影响正常电话使用的前提下,利用原有的电话双绞线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2.5.2基于HFC网的Cable Modem技术基于HFC网(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的Cable Modem技术是宽带接入技术中最先成熟和进入市场的,其巨大的带宽和相对经济性使其对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和新成立的电信公司很具吸引力。Cable Modem的通信和普通Modem一样,是数据信号在模拟信道上交互传输的过程,但也存在差异,普通Modem的传输介质在用户与访问服务器之间是独立的,即用户独享传输介质,而Cable M

24、odem的传输介质是HFC网,将数据信号调制到某个传输带宽与有线电视信号共享介质;另外,Cable Modem的结构较普通Modem复杂,它由调制解调器、调谐器、加/解密模块、桥接器、网络接口卡、以太网集线器等组成,它无须拨号上网,不占用电话线,可提供随时在线连接的全天候服务。 2.5.3基于五类线的以太网接入技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太网就成为最普遍采用的网络技术,根据IDC的统计,以太网的端口数约为所有网络端口数的85%。1998年以太网卡的销售是4800万端口,而令牌网、FDDI网和ATM等网卡的销售量总共才是500万端口,只是整个销售量的10%。而以太网的这种优势仍然有继续保持下去的

25、势头。 2.5.4光纤接入技术光纤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质量高、性能稳定、防电磁干扰、保密性强等优点。在干线通信中,光纤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接入网中,光纤接入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光纤接入网指的是接入网中的传输媒质为光纤的接入网。光纤接入网从技术上可分为两大类:即有源光网络(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和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Optical Network)。有源光网络又可分为基于SDH的AON和基于PDH的AON,本文只讨论SDH(同步光网络)系统。 (1)接入网用SDH系统有源光网络的局端设备(CE) 和远端设备(RE)通过有源光传输设备相连,

26、传输技术是骨干网中已大量采用的SDH和PDH技术,但以SDH技术为主。远端设备主要完成业务的收集、接口适配、复用和传输功能。局端设备主要完成接口适配、复用和传输功能。 (2)无源光网络PON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节省了维护成本,是电信维护部门长期期待的技术。2.6 监控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集成 2.6.1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是一套智能化、可扩展性、集成高效率及有效性的监控系统。系统采用了客户端/服务端(C/S)的架构,把系统划分成监控端及被监控端两个部分。监控端的

27、主要功能是发送控制指令,接收被监控端返回的信息;被监控端则接收监控端发来的指令,执行指令,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监控端。为了方便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增强系统的可重用性及可维护性,系统单独设计了信息结构及指令结构,同时设计了接口程序,以提高系统功能的稳定性。 1系统功能模块图 根据系统的需求,将系统划分成5个主要的子系统,即:远程屏幕监控子系统、网络监控子系统、远程资源监控子系统、远程磁盘监控子系统、远程信息管理子系统。 2监控指令设计 要达到系统的全部监控目的,需要对监控端及被监控端相互约定,以便实现顺畅的通信。首先,需要进行基本指令结构(Code)的设计,该指令结构中,规定了通过指令头来对指令类

28、型进行说明,依据该指令头,系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然后,具体的指令类型会将此结构进行继承,将自身应有指令内容添加进去。通过继承技术,极大方便了系统今后的扩展。依据此系统的功能需要,还需要设计出如下的一些指令:基本指令类(BaseCode)、磁盘内容发送指令类(DisksCode)、屏幕发送指令类(SendScreenCode)、文件发送指令类(FileCode)、计算机执行事件指令类(ExplorerCode)、鼠标操作发送指令类(MouseCode)、三指令类(ThreeCode)、双指令类(DoubleCode)。 在这些指令类里,还需要对含有特殊的结构进行特别的规定,例如磁盘信息发送指

29、令类中,需要有磁盘信息结构,而磁盘信息结构则由卷标号及磁盘名构成;在文件发送指令类里,需有文件信息结构,构成文件信息结构是文件名及内容等。 3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1)显示远程屏幕功能模块 利用监控端发出截取远程计算机屏幕指令,被监控端接收指令,然后对指令进行判断,然后截取本地电脑的屏幕,发送屏幕图片至监控端,在监控端图片显示控件上显示发送来的屏幕图片。 (2)屏幕实时监控功能模块 屏幕的实时监控功能,是建立在监视屏幕的功能基础上。具体实现时,是通过添加时钟控件在监控端实现的,每隔一段时间向被监控端自动发送屏幕截取请求,从而获取连贯的远程计算机屏幕画面。 (3)连接显示功能模块 监控端通过远程

30、计算机的主机名或者IP地址,进行该被监控计算机的连接;被监控端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建立起连接,并将成功连接的信息和计算机的主机名或IP地址发送至监控端,监控端以Tree-view控件的方式进行显(4) 文件传输功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了两个方而的功能:一是针对远程和本地文件的常用操作,例如删除、重命名等;二是在监控端和被监控端间的文件夹及文件的相互传输。 (5)远程进程监控功能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是对远程计算机实施关机等操作,例如远程计算机的重启、关闭、注销等操作。在实现过程中,是通过控制端对被监控计算机发送具体的命令实现的,即通过“shutdown.exe”命令和相关的具体参数,实现计算机的关闭

31、操作。 (6)操作记录功能模块 被监控端接收所有的指令时,均把收到指令的内容、时间以及监控端的IP地址,以固定的文件格式存储在系统中,并以控件的形式进行显示。2.7 系统安全 防火墙对流经它的网络通信进行扫描,这样能够过滤掉一些攻击,以免其在目标计算机上被执行。防火墙还可以关闭不使用的端口。而且它还能禁止特定端口的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马。最后,它可以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从而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 第三章建设方案3.1综合布线系统 3.1.1系统功能: 实现语音、数据、视频快速稳定的传输。 3.1.2系统特点: (1)高性能全交换,千兆骨干(多模光纤)、百兆交换到桌面(UTP双绞线

32、); (2)虚拟局域网(VLAN)策略,提高局域网络内部安全与性能; (3)多业务,办公管理、远程通信一网实现; (4)系统安全,架设路由器、防火墙,提供互联网接入的安全保障; (5)操作性强,流行的星型拓扑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3.1.3系统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本设计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组成,包括各个不同功能的工作区域构成。在工作区内的每个信息插座都是标准的8芯、RJ45模块化超5类插座,支持近100M以上的带宽。不同型号的电脑和终端通过RJ45跳线和RJ11跳线可方便地连接到通讯插座上。 a.插座及模块的连接标准如下:u 本工程使用的插座底盒全部为国际

33、 86 型。u 插座连接标准为 EIA/TIA568 标准。u 信息插座与强电插座距离 30cm 。u 配线架及模块的连接采用 T568B 标准。 b.信息模块: 满足 T-568A 超五类传输标准,符合 T568A 和 T568B 线序,适用于设备间与工作区的通讯插座连接。外形紧凑,有通用线序标签清晰注于模块上,便于准确、快速地完成端接,扣锁式端接帽确保导线全部端接并防止滑动。 c.面板: 安装自己打印的面板纸,一旦信息点编号更换,可从正面拆下有机玻璃标签盖板,将面板纸更换。(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直接从配线架延伸至用户工作区,并和工作区处于同一大楼中,末端接在信息插座上。本方案中,根据

34、TIA/EIA568-A 的水平线独立应用原则,水平子系统采用AVAYA超5类4对(UTP)线缆,完全支持将来千兆以太网的应用。每个信息点能够灵活应用,可随时转换接插电话、微机或数据终端,并可随着用户的进一步应用需求本方案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分配线箱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 a.线缆的敷设按下列要求:u 线缆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 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u 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u 线缆

35、终接后,应有余量。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应分隔布放,线缆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规定。 b.设置线缆桥架和线缆线槽保护要求如下:u 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 1.5 3m ,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 2m ,距地 1.8m 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u 金属线槽敷设时 ,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 :线槽接头处 ; 每间距 3m; 离开线槽两端出口 0.5m 处;转弯处。u 金属线槽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u 金属线槽、线缆桥架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火措施。 (3)干线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是用来连接设备间和管理区子系统之间的线缆,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主干。本方案的垂直子系统指连接

36、中心机房至楼层配线间的主干光纤和大对数电缆。主干光缆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缆,带宽可高达1Gbps以上,可提供高品质数据传输通道;支持的千兆位以太网的传输距离具有比国际标准更为优良的性能表现。 (4)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由主配线机柜中的电缆、连接模块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中心机房中的公共设备与各管理间子系统的设备互连,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本方案的主配线间设在1楼中心机房,语音和数据合用一个配线机柜,所有语音主干和数据主干全部连到该配线机柜的相应模块配线架上。主配线机柜采用19英寸42U规格机柜,除安装配线设备外,还可放置网络设备;机柜材料选用金属喷塑,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端接位

37、置。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的特点. 对数据中心机房的整体要求:u 数据中心机房应按机房要求装修,并考虑防雷和接地,及配套的UPS电源。 u 总配线室应避免电磁干扰。u 室内天花板高度不应小于2.5米;u 机房室内应铺设高约0.250.3m的防静电架空地板,为地下配线提供 ;活动地板平均荷载不小于500Kg/m2;u 机房里应备有合适的接地端子,建议独立接地,接地电阻阻值小于1;u 机房内室温应保持在18至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50%;,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u 机房面积不应小于14M2,室内应洁净、干燥、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

38、、NH3等)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u 机房内的电源插座宜按计算机设备电源要求进行工程设计,便于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的使用;(5)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间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设在各楼层配线间。管理间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 管理间环境要求:u 室温应保持在18至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55%;u 保持室内无尘或少尘,通风良好,亮度至少达30英尺*烛光;u 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u 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 u 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

39、有一扇窗口留作安全出口;u 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和电磁干扰源(如发射机和电动机);u 设备间的地板负重能力应为500kg/平方米。u 根据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要求,在配线间采用19”标准机柜。u 在主、楼层配线间,最好有供放置设备的设备柜,其大小可按设备的尺寸而定。在设备间尽量将设备柜放在靠近竖井的位置。 (6)建筑群子系统: 在有线通信线缆中,建筑群子系统多采用62.5/125um单模光纤,起最大传输距离为1km,满足该学院网内的距离需求,并把光纤埋入到地下管道中即直埋电缆布线。在吉林建筑大学校园网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中将使用光纤把各教学办公综合楼、教学楼、图书馆、教工宿舍楼互联。并集中于教学

40、办公综合楼网络中心,其敷设方式采用暗埋深沟填铺的方式进行。在设计中进入主设备间的所有光纤、大多数电缆、电信电缆都采用金属桥架或钢管进行硬件保护,同时采用IDC线对保护器对铜缆予以电气保护,避免人员和设备免遭外部电压和电流的伤害3.2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 3.2.1设计原则: 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3.2.2设计标准建筑安装设计规范:u 符合当前和长远的信息传输要求u 布线系统采用设计遵从国际( ISO/CEI 11801 )标准u 布线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建议的星型拓扑结构u 布线系统的信息出口采用国际标准的 RJ45 插座u 布线系统符合综合业务数据网的要求

41、 3.2.3布线系统结构说明: 3.2.4设计说明:(1) 吉林建筑大学公共教学楼是一座综合型建筑,共五层,大楼总高度约为15米,其中一层到四层的举架为2.7米,五层举架为3.0米,每层的走廊长度为40米。(2) 大楼以办公和教学为主,A区由办公室和教室组成,其中还有多媒体,B区、C区是一些教室。一层至五层分别有14、14、9、10、13个工作区,共60个工作区。因此,综合布线的等级可以为增强型,其特点为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信息插座,灵活方便,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要提供语言或数据服务,有发展的余地。该工程拟建成现代的、数字的综合办公的建筑,以提供一个安全、高效、共享、便捷的办公以及教学环境。具体配置

42、内容如下:(1) 每个工作区设有两个信息插座;(2)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两对双绞电缆;(3) 采用架接或接插式(110)交接硬件;(4)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3对双绞线。3.2.5材料清单及报价:1PT/XG.40U.6019”配线柜(40U)套35184.002PT/FA3-08VIIBRI45双位插座面板只10009.709700.003PT/5.566.021RJ45插座模块只200028.8057600.204UTP.S5.0045类4对UTP电缆箱50660.0033000.005PT/UTP.C3.0253类25对UTP电缆箱203994.0079880.006PT/FB.SN.0044芯室内多模光纤米76026.0019760.007PT/GP11A12口光纤分线盒件11000.001000.08PT/XQ401-C接线工具只2360.00720.009PT水晶头个20001.002000.00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