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雾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0204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氧、雾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吸氧、雾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吸氧、雾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吸氧、雾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吸氧、雾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氧、雾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氧、雾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讲解人:王 娜,并发症概念,指由疾病自身病理发展衍生或诊治过程中按医学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而产生的难以避免的病理性症状,并发症有关知识,医务人员是否尽到风险预见义务 医务人员是否尽到风险告知义务 医务人员是否尽到风险回避义务 医务人员是否尽到医疗救治义务,并发症有关知识,并发症的归责与免责是指患者发生并发症后责任的归属原则。目前,我国法律对医疗损害的归责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只有在对医疗损害的发生存在医疗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即无责任。,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过敏反应感染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暂停哮喘发作和加重呃

2、逆,氧气吸入常见并发症,无效吸氧气道粘膜干燥氧中毒(肺性氧中毒、脑性氧中毒)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腹胀感染鼻出血肺组织损伤烧伤过敏反应二氧化碳麻醉,并发症:1、无效吸氧 a、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b、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c、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d、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气管套管供给吸氧 e、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分泌物多的病人,易、宜取 平卧位,头偏向

3、一侧。f、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病人是否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是否变慢、呼吸是否平稳、发绀有无消失等。并定时检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g、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氧气吸入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氧气吸入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并发症 2、气道粘膜干燥 a、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对发热病人,及时做好对症处理。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b、根据病人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

4、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 4-6L/min,小儿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c、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d、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药液温和加热。并发症 3、氧中毒 a、严格掌握吸氧指证、停氧指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b、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根据氧疗情况,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c、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告诫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d、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氧中毒,立即降低吸氧流量,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5、。并发症4、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a、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小于40%。b、对于曾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应定期行眼底检查。c、已发生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早日行手术治疗。,氧气吸入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并发症:5、腹胀 a、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插管不宜过深,成人在使用单鼻孔吸氧时鼻导管插入的深度以2cm为宜。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时,必须准确测量长度,注意插入方法、插入鼻导管时可将患儿头部稍向后仰,避免导管进入食道,插入不可过深。b、用鼻塞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效的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c、如发生急性腹胀,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并发

6、症:6、感染 a、每日更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湿化液,湿化瓶每日消毒。b、湿化瓶内液体为灭菌处理的冷开水、蒸馏水。c、每日口腔护理两次。d、插管动作宜轻柔,以保护鼻腔黏膜的完整性,避免发生破损。e、如有感染者,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发症:7、肺组织损伤 a、在调节氧流量后,供氧管方可与鼻导管连接。b、原面罩吸氧病人在改用鼻导管吸氧时,要及时将氧流速减低。,氧气吸入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并发症:8、鼻出血 a、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如有阻力,要排除鼻中隔畸形的可能,切勿强行插管。必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吸氧。b、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c、长时

7、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做好鼻腔湿化工作,防止鼻腔黏膜干燥。拔出鼻导管前,如发现鼻导管与鼻黏膜粘连,应先用湿棉签或液体石蜡湿润,再轻摇鼻导管,等结痂物松脱后才拔管。d、如发生鼻钮,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局部止血处理。如使用血管收缩剂或局部压迫止血。对鼻钮出血量多,上诉处理无效者。请耳鼻喉科医生行后鼻孔赛填塞。并发症:9、烧伤 a、注意安全用氧,严禁烟火。b、为病人吸氧时要妥善固定吸氧装置,防止氧气外露。c、病人吸氧时要着棉质外衣。d、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及时关闭氧气来源。并用床单保护病人,将火扑灭。e、如病人烧伤,按烧伤处理。,氧气吸入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并发症:10、过敏反应 a、详

8、细询问病人过敏史,包括药物、用药等。b、酒精过敏者,湿化液禁用酒精。c、发生过敏反应者,及时去除过敏源,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并发症:11、二氧化碳麻醉 a、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b、对慢性呼衰病人采取限制性给氧,常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c、避免病人及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d、加强病情观察,对呼衰病人做好床头交接班。e、在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用氧浓度,以纠正低氧血症。f、一旦发生高浓度吸氧后病情恶化,不能立即停止吸氧,应调整氧流量为1-2L/分后继续给氧,同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二氧化碳排出。d、经处理无效者应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雾化吸入常见并

9、发症预防与处理,并发症:1、过敏反应 a、在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b、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马上中止雾化吸入。c、观察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克敏能等。并发症:2、感染 a、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将雾化罐、口含嘴及管道用清水洗净,并用500ppm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b、口含嘴最好专人专用;如行氧气雾化治疗,雾化器专人专用,每天更换。c、如口腔真菌感染需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局部治疗:1、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使口腔呈碱性,抑制真菌生长。2、用2.5%制霉菌素甘油涂于患处,每日3-4次。d、给予富含大量维生素或富有营养的

10、食物。e、肺部感染者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雾化吸入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并发症:3、呼吸困难 a、选择合适的体位,让患者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肺淤血减轻,增加肺活量,以利于呼吸。帮助病人拍背,鼓励其咳嗽必要时吸痰,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b、持续吸氧,以免雾化吸入过程中血氧分压下降。c、加强营养,以增加患者的呼吸肌储备能力。d、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器,严重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宜用超声雾化吸入,可选择射流式雾化器,吸入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及时吸出湿化的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e、对于某些病人,如,慢阻肺的病人或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等湿化量不宜太大,一般氧气流量1

11、-1.5升/分即可;不宜应用高渗盐水。并发症:4、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a、使用以氧气为气源的氧气雾化吸入,氧流量6-10L/分,氧气雾化器的外面用热毛巾包裹,以提高雾滴的温度,避免因吸入低温气体引起呼吸道痉挛。b、对于缺氧严重者必须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c、由于婴幼儿的吼及气管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呼吸道的缓冲作用相对较小,对其进行雾化时雾量应较小,为成人的1/3-1/2,且以面罩吸入为佳。,雾化吸入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并发症:5、呼吸暂停 a、使用抗生素及生物制剂做雾化吸入时,应注意因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b、正确掌握雾化吸入的操作规程,首次雾化及年老体弱者先用低档,待适应后,再慢慢增加雾量。雾化前机子需要预热3分钟,避免低温刺激气道。c、出现呼吸暂停及时按医嘱处理。并发症:6、呃逆 a、雾化时雾量可适当放小。b、发生呃逆时,可在患者胸锁乳突肌上端压迫膈神经或饮冷开水200ml,亦可颈部冷敷。c、经上处理无效者,可服用丁香柿蒂汤缓解症状。并发症:7、哮喘发作和加重 a、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湿化雾量不宜过大,在1-1.5升/分即可,时间不宜过长,以5分钟为宜。b、湿化液的温度以30-60度为宜。c、一旦发生哮喘应立即停止雾化,给予半坐卧位并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痰液堵塞立即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d、经处理病情不能缓解、缺氧严重者,应给予气管插管,人工通气。,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