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0214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5.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查房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护理查房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护理查房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护理查房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护理查房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查房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查房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风恢复期患者中医康复护理,护理查房,1.掌握脑中风后遗症的概念2.明确脑中风后遗症与脑中风恢复期的区别3.掌握指导患者口服中药的方法4.掌握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护理5.掌握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6.掌握康复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查房目标,患者朱春林 男性 88岁 因“右侧肢体活动碍3月余”为主诉,于2月26日入院。病例特点: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病人于2014年11月无明显诱因下忽然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渐致活动障碍,当时患者神志清,口齿欠清楚,无头痛,无恶心呕吐,后患者被送往芜湖市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 查头颅CT提示脑梗死,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2、后转入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系统康复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现为行下一个疗程康复治疗,来我院就诊,病例介绍,查体:右侧上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稍肿胀,右侧肢体刺痛觉正常,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舌暗红,苔白稍腻,脉细涩。患者发音障碍,咬字不清,说话含糊。模仿语言发音不如自发语言。患者进食会呛到,进食时间长,进食后感到疲惫。诊断:中医诊断:中风恢复期西医诊断:1.脑梗死恢复期 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3.前列腺增生4.慢性支气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满分100分。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Barthel指数得分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的效益最大。该患者ADL评

3、分35分。,ADL评分,肌力:是指肌肉的收缩力,一般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群的伸、屈、外展、内收、旋前、旋后等,用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及周围神经损害可致的瘫痪。,什么是肌力,肌力的分级,康复评定对比,抢救记录2015.2.27.11:38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咳嗽咳痰,痰不易咳出,喉有痰鸣音,伴有心慌及气促憋闷,无恶心呕吐,无头痛,无寒战发热。查体:BP:175/100 mmHg R:24次/min,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口唇稍发绀,颈软,颈浅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许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min,,治疗紧急予地塞米松及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以止咳化痰平喘,并予紧急吸痰

4、,背部叩击以促进排痰,后吸出少量粘白痰,患者病情较前好转后予进一步吸氧治疗,后患者缺氧症状较前好转,急查心电图,患者血压较高,综合考虑后治疗加用托拉塞米注射液利尿降压,减轻心脏负担,地塞米松注射液及氨茶碱注射液、沙丁胺醇气雾剂结合使用以舒张支气管,患者咳嗽咳痰,心慌及气喘憋闷症状较前改善,血压降至150/95mmHg。结合患者病史及症状、体征,特请呼吸内科会诊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及进一步协助诊疗。,病情变化,生化全套22015-2-27 9:13:04:葡萄糖:6.4mmol/L;总蛋白:58.7g/L;载脂蛋白B:0.6g/L;离子钙:1.07mmol/L;血细胞分析22015-2-27 10:

5、10:00:嗜酸性粒细胞绝值:0.42109/L;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0.5%;血小板压积:0.13%;,2015-2-27我院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4.ST-T改变;2015-2-27全胸片示:慢支肺气肿征象 2015-2-27我院B超示:胆囊已切除,双肾钙盐沉积,前列腺增生伴结石形成;2015-2-27我院肢体血管B超示:右上肢动脉及伴行静脉未见明显异常右下肢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形成,右下肢深静脉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

6、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中风概述,是由于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产生风、火、痰,瘀,虚,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脉之外。临床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别名:“偏枯”、“仆击”、“大厥”、“薄厥”、“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中医定义,中风的诱因,脑中风后遗症是指在脑中风发病一年后,还存在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或口歪眼斜等症状,就叫做脑中风后遗症,该期也被称为脑中风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恢复期:发病2周至六个月。,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的区别,中风,中医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为治法拟方用药;予

7、针灸、火罐以舒 筋活络;拟康复治疗;予川芎嗪粉针及生脉注射液以活血通络,益气通脉;予中药熏洗以活血通络;予活血化瘀、通便等中成药治疗。,中医治疗原则,(一)半身不遂,移动障碍(二)舌强语蹇,言语沟通障碍(三)吞咽困难(四)便秘(五)坠床滑倒的危险(六)焦虑(七)常见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下肢静脉血栓,护理诊断,1.病人躯体活动能力增强2.训练病人吐字,清晰发音3.训练病人及家属饮食方法,减少呛咳4.改善便秘5.无皮肤受损、坠床、摔倒等事件的发生6.改善焦虑,消除顾忌7.无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护理目标,(一)半身不遂,移动障碍 1.中药热熨:是将中药炒热后,加入布袋中,在患者患处或特定部位上反复移

8、动滚熨,或回旋运转的一种方法。利用药力和热力的双重作用,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等目的。中药热敷或中药热熨治疗骨关节疾病亦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中药名方五子散,方中的紫苏子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白芥子具有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菟丝子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功效,莱菔子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吴茱萸具有温经止痛的功效。5种药物合用,恰好具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功效。,护理措施,方法:将热熨包微波加热70,放于患者肿胀及活动障碍的部位上适时来回或旋转药熨1530分钟,每日12次,老年患者温度50,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及患者主诉,防止烫伤。局部无知觉处禁用药熨法。常用穴位:极泉、

9、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2.中药泡脚:足掌这个狭小的空间却汇集了身体一半经络。足为三阴经(肝、脾、肾)之始,三阳经(胃、胆、膀胱)之终,足部有52块骨头、66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中药泡脚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通过皮肤在温水作用下的强渗透能力,充分吸收中药成分强化其功能,调和周身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筋骨关节,改善体内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环,起到祛病治疗多种疾病。并且通过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针对局部及全身的疾病进行治疗。,,科室护士予患者每晚临睡前,协助患者进行中药泡脚。先将具有活血通络的中药粉剂用

10、100开水浸泡约5-10min,待中药粉浸泡开后,温度计测量将泡脚水调节至50-55,协助患者进行泡脚,热水浸至患者足三里为宜,协助患者盖上盖板,天气过冷可上盖毛巾。过程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或有无不适主诉,若患者心慌,头晕需停止中药泡脚。过程中防止烫伤。时间30分钟为宜。,中药泡脚方:伸筋草:祛风湿温经活络赤芍:散瘀止痛路路通:祛风通络红 花:活血通络祛瘀痛白芍:养血平肝止痛石菖蒲:开窍宁神川牛膝:钩藤:息风止痉生黄芪:利水消肿防风:发表 散风当归:补肝心脾 活血,3.针灸 火罐治疗人中:主治中风昏迷内关:宁心安神,理气止痛极泉:宽胸宁神尺泽:主治咳嗽,气喘委中:主治腰及下肢病症三阴交:主治内分

11、泌失调风池:平肝息风 驱风解毒完骨:主治头痛失眠肩贞:清头聪耳,通筋活络手三里:主治手臂麻痛,肘孪不伸环跳:主治腰腿痛,风市:主治中风后遗症阴市:散寒祛湿,痛经络阳陵泉:主治半身不遂丰隆:主治咳嗽多痰 气喘合谷:治疗头痛,口眼歪斜拔罐:大椎:清热解表身柱:宣肺清热 宁神镇咳神道:宁神安心 清热平喘 筋缩:主治头晕头痛脊中:健脾利湿,4.病人运动,感觉障碍,局部血液循环差,注意皮肤护理。减少和避免压迫,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每1-2小时翻身,排背,按摩受压部位,改善循环,防止压创发生。,5.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指导协助患者良肢位摆放、肌肉收缩及关节运动,减少或减轻肌肉挛缩及关节畸形。,(二)舌强语蹇,

12、言语沟通障碍1.建立护患交流板,与患者达到良好沟通,2.写下自己说不清楚的话语,护士针对性的指导患者发音 3.积极给予鼓励和肯定 4.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共同参与语言康复训练。5.语音训练:训练患者朗读散文诗歌,有助于控制言语速度。控制患者语言速度与患者进行简短问答回答。指导其清晰发出“a”“o”等音,再予继续指导患者发“ma”“ha”等较难的发音。日常生活中积极与患者交流,诱导患者清晰说出词组,短句发音。如“西瓜“吃饭”“床”等。护士给予了适当的提示,比如我们说“西”,患者会接着说出“瓜”,最后完整说出“西瓜”。,6.穴位按摩:遵医嘱按摩廉泉、哑门、承浆、通里等穴,以促进语 言功能恢复,(三

13、)吞咽困难 指导患者专心进食,进食时关电视机,避免闲谈,减少干扰。进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将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这样容易被吞下。尽量兼顾患者饮食的喜好和色香味等。指导家属购买薄而小的勺子,这样患者每次进食的量即可控制在3-4ml,如若每次摄食过多,会导致漏出或呛咳。,(四)便秘1.观察排便次数、性状、排便费力程度及伴随症状。2.指导患者保持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定时排便,忌用力。习惯性便秘者畅情志,克服对排便的恐惧与焦虑。3.腹部按摩:取平卧位,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每次2030周。每日23次。4.穴位按摩,遵医嘱取穴:胃俞、

14、脾俞、内关、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腹胀者加涌泉,用揉法。,5.鼓励患者多饮水,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ml以上,饮食以粗纤维为主,多吃有利于通便的食物,如黑芝麻、蔬菜、瓜果等;多饮水,戒烟酒,禁食产气多刺激性的食物,如甜食、豆制品、圆葱等。热秘患者以清热、润肠、通便饮食为佳,可食用白萝卜、蜂蜜汁;气虚便秘患者以补气血,润肠通便饮食为佳,可食用核桃仁、松子仁,芝麻粥适用于各种症状的便秘。,(五)坠床滑倒的危险病房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提供足够的灯光,病房床旁走道障碍清除,楼梯的收边处须有止滑条处理,浴室、洗手间地面应保持干燥,地板应有止滑设备,如防滑砖、具吸水及底面有防滑功能的垫子。护士将常用物品放

15、置在便于病人取放处,让呼叫器放在伸手可及之处,指导病人渐进下床,平时生活起居做到醒后30秒起床,起床30秒站立,站立30秒行走,提醒家属加强陪护,离开时通知护士。病床高度要适中,床、椅的轮子要固定,床两边要加床栏。无论照顾者是否在旁边,请拉起双侧的床档。(晚上睡觉时务必拉起床档)增添必要的设备:使用坐式马桶,在楼梯、浴室等处装置扶手,并将扶手调整至适当的高度,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鞋子:购买合脚的鞋子或拖鞋,鞋底要粗糙、防滑,且鞋内不要垫太厚的鞋垫,以免影响脚底感觉。,(六)焦虑运用语言,鼓励病友间多沟通、多交流。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家庭温暖是疏导患者情志的重要方法。通过戏娱、音乐等手段或设法培养

16、患者某种兴趣、爱好,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调节其心境情志,使之闲情怡志。,预防肩关节半脱位:软瘫期维持肩关节于正常位置的唯一组织是关节囊级韧带,在上肢重力的持续牵拉下,尤其是外力的牵拉下易拉长、松弛,甚至破坏,而出现肩关节半脱位,一旦出现肩关节半脱位多难以恢复,故早期加以保护、进行预防是必要的。多主张实用安置在轮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对各种吊带的使用争议较大,不仅吊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其还可能有许多不利影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预防深静脉血栓:嘱患者禁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抬高患肢,禁止腘窝及小腿下单独垫枕,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嘱患者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或者被动运动

17、。,中药是将药物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而成的制剂。具有吸收快,易于发挥疗效,且其药物组成和剂量都可随时根据病情灵活调整的特点。,中医特色护理 口服中药,方法:服药温度一般指服用中药汤剂时的药液温度,有温服、热服、冷服之分。该病人给予热服中药。协助患者将一日一剂中药,分2-3次 等量分服。对老人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次或浓煎后服用。,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特殊情况遵医嘱给药。病在上焦的(心、肺、脑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协助该患者饭后1-2小时服用。润肠通便药宜空腹或半空腹服,以利于清楚肠胃积滞。服药期间,医护人员必须认真观察,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其主要观察患者大便有无腹泻,有无汗出,汗出多少,汗液性质以及脸色、肢温、脉象的变化,凡发汗只宜遍体微汗,不可大汗。,口服中药的护理,黄芪60g 补虚药 补脾肺 利水消肿川芎12g 活血化瘀 补肝胆心包活血 行气地龙15g 补肝脾膀胱通络平喘利尿当归12g补肝心脾 补血 活血焦白术15g 补脾胃 补气健脾造湿利水麦冬15g 补心肺胃养阴润肺,三七15g 补肝胃 化瘀止痛麦冬15g 补心肺胃养阴润肺郁金12g 补肝胆心 活血止痛石菖蒲20g 补心开窍凝神胆南星10g 补肺肝脾燥湿化痰陈皮10g 补脾肺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12g 补心脾肾 利水渗湿炙甘草10g 补心肺脾肾 祛痰止咳,健康指导,中风恢复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