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相关知识、制度.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02706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输血相关知识、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临床输血相关知识、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临床输血相关知识、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临床输血相关知识、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临床输血相关知识、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输血相关知识、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相关知识、制度.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输血相关知识、制度,输血的原则:,1、可以不输血的,尽量不要输血。2、可不输全血的尽量不输全血。3、可不输新鲜血的,尽量不输新鲜血。4、大力开展成分输血,做到有目的使用血液。,应尽量少输血,输血可能传播疾病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即使是被认为“合格”的血液,往往因检测技术的局限和某些疾病处在“窗口期”而漏网,存在传播疾病可能性。再则反复多次输血使病人体内产生不规则抗体,容易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输血能传播哪些疾病,传播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乙肝 2、丙肝 3、丁肝 4、梅毒 5、疟疾 6、艾滋病 7、弓形体病 8、锥形虫 9、巴贝虫病,输血不是百分百安全!,1、从个体差异来看,世界上不存在白

2、细胞血型完全相同的人(除了同卵孪生子外),所以,虽然是“同”型相输,实质仍是不同型,只是红细胞A.B.O血型相同而已。因此,输血本身存在异体的免疫反应。只是因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其反应程度已经可以控制到最低,大多数不被患者感知而已。2、从操作环节上看,从血液检测、储血、发血到医院、给病人输血等一系列的环节,对血液来说只能是相对的安全。因为不管是检测试剂,还是储发血的条件以及医院给病人输血的条件都只是相对安全的。,3、虽然血液都经过严格的初复检,但仍存在经输血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尽管这个可能性已经降低到最低限度。原因是处于亚临床带毒者的病毒不能被现代试剂所检出,因此,经输血感染疾病也不能仅从检测血液

3、这一关而完全防止。综合上述因素,绝对安全的血液在目前条件下不可能存在,接受输血疗法的患者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备成高浓度、高纯度的血液制品,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相应的血液成分,以达到治疗目的。成分输血的优点: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血液的品种、适应症,成份名称:全血 剂量:每袋:200ml/400ml 所含成份:可提供红细胞及血浆以增加释氧能力扩张容积,白血球及血小板无作用,缺不稳定因子 适应症:1.适用于补充血量不足的病人,有大

4、量急性出血伴休克、总失血量超过总血量30%的病人2.血液置换3.体外循环剂量与用法:剂量视病情而定全血只用于补充血量不足的病人,要补充血小板及白细胞应使用相应的制品,血浆过敏者慎用,不要依赖全血扩容需交叉配血,血液的品种、适应症,成份名称:添加剂红细胞(添加红)剂量:每袋1个单位(U)总量:约120150ml所含成份:1U含有200ml全血中所有红细胞及 28ml添加剂,去除95%血浆,HCT80%可保存35天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慢性贫血、急性出血或手术出血,心、肾功能不全者输血,幼儿、年老体弱者、妊娠期输血。输血反应少,为提高红细胞输血率的最佳选择剂量与用法:剂量视病情而定,可按1U提升Hb

5、5g/L估算用输血器输注,因有添加添剂故输血速度较块需交叉配血,血液的品种、适应症,成份名称:洗涤红细胞(洗涤红)剂量:每袋1个单位(U)总量:约100120ml 所含成份:1U有200ml全血中约70%红细胞(60-70ml)及生理盐水50ml,该制品已去除了80%的白细胞及99%的血浆,也去除了钾、钠、乳酸、抗凝剂和微小血块 适应症:适用于输全血及血浆发生过敏反应发热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输血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PNH患者 剂量与用法:剂量视病情而定,用输血器输注,成人输3U约提升Hb10g/L注意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制好后6小时内必须输注完毕,4低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需交叉

6、配血,血液的品种、适应症,成份名称:去白细胞红细胞(去白红)剂量:每袋1个单位(U)总量:约120150ml 所含成份:由200ml全血制备成1U,白细胞清除率达99.5%以上,残余WBC2.5106RBC回收率90%适应症适:1.用于2次以上原因不明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2.准备作器官移植需输血者,需国反复输血者3.再生不良贫血、恶性肿瘤或药物抑制红细胞生成4.血液病贫血、地贫、PNH、自身免疫性贫血5.新生儿及免疫功能不全等受血者 剂量与用法:剂量视病情而定,可按输2U约提升H b8g/L预防TA-GVHD需使用辐照红细胞制品需交叉配血,血液的品种、适应症,成份名称:年轻红细胞 剂量:每袋1

7、个单位(U)总量:约120150ml所含成份:主要含年轻的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这种红细胞输入体内存活时间比普通红细胞长,携氧能力也强,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适应症:适用于长期依赖输血的贫血患者,如重型地贫,严重再障患者,以减少输血次数,减少铁积累延迟血色病发生.剂量与用法:用量依病情而定,每次输注1U近年国外提昌用高量或超高量输血方案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而使愈后大有改观.年轻红细胞不适作为常规RBC制剂输注需交叉配血,血液的品种、适应症,成份名称:粒细胞(浓缩白细胞)剂量:机采约每袋1个治疗量,约200ml 所含成份:1个治疗量由3000-5000ml全血制成含粒细胞1.0*1010 个 适

8、应症:适用于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有明确的细菌感染,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7292小时无效者,从严掌握输注适应症.剂量与用法:每次输注1个治疗量,用输血器输注每天输注一次,连续5-7天或感染被控制为主需要进行交叉配血,配好后应立即输注,血液的品种、适应症,成份名称:新鲜血小板(机采)剂量:每袋1个治疗量约200-250ml 所含成份:平均含血小板2.51011混入白细胞和红细胞很少,WBC5.0108,RBC8.0109 适应症:1.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低于20109伴有明显出血征2.血小板不低而功能障碍者引起出血者3.大量输血后稀释血小板引起血小板减少伴有出血者4.各种手术血

9、小板量应提升至5010,关健部位(脑、眼)应升至10010/L 剂量与用法:1.每m2体表面输入血小板数1.01011/L可提高血小板数(5-10)109/L2.每次输注1个治疗量,隔2天输1次,视病情而定.3.用输血器输注4.不需交叉配血,同型输注即可5.需预约.,血液的品种、适应症,成份名称:冰冻血小板(机采)剂量:每袋1个治疗量约200-250mL 所含成份:使用DMSO(二甲基亚砜)作为冰冻保存剂,80保存1年,回收率85 适应症:1.用于急性出血时止血2.用于对异体PLT输注疗效不佳的病人的自身PLT保存与输注3.不适于预防性输注.剂量与用法:无需预约,争取到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10、,血液的品种、适应症,成份名称:冷沉淀剂量:每袋0.5/1单位约20-30ml所含成份:以新鲜冰冻血桨制备,含有丰富的因子和,约80U/1单位,纤维蛋白原250mg/单位,还有丰富的纤维结合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适应症:1.适用于甲型血友病,Vonwillebrand病和因子缺乏病,低纤维蛋白血症和无纤维蛋白血症患者的出血治疗.2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肝功能衰竭等危重病剂量与用法:量:1治疗甲型血友病按每单位含因子100U计算,轻度出血给10-15U/Kg体重;中度出血给20-30U/Kg;重度出血给40-50U/Kg2.治疗血管性血友病的剂量为每10Kg体重输1U3.补充纤维蛋白原

11、一般成人每次输8U37C水浴溶解后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大速度输入,同型输注,不需交叉配血,血液的品种、适应症,成份名称:新鲜冰冻血浆剂量:每袋:150ml或50ml、200ml所含成份:1.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其浓度与新鲜全血相似2血浆蛋白68g%3纤维蛋白原0.2-0.4g%4不含血小板适应症:1.适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如严重肝病、DIC、大量输血致稀释性凝血障碍等)2.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而无相应浓缩剂3.用于烧伤、血浆置换等临床情况剂量与用法:1.剂量视病情而定2.通常首次剂为10ml/Kg,维持量为5ml/Kg3.37C水浴溶解,溶解后不能再冰冻,溶解后最好在2小时内输注完,未能及时

12、输注放2-6C冰箱内24小时内仍可输注。同型输注,不需交叉配血,血液的品种、适应症,成份名称:普通冰冻血浆 剂量:每袋:150ml或200ml、50ml所含成份:1除不含有不稳定凝血因子、外其他与新鲜血浆相同适应症:1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的缺乏2.适用于补充血浆蛋白如手术、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浆大量丢失剂量与用法:1.剂量视病情而定2.常首次剂为10ml/Kg,维持量为5ml/Kg3.37C水浴溶解,溶解后不能再冰冻,溶解后最好在4小时内输注完,未能及时输注放2-6C冰箱内24小时内仍可输注。同型输注,不需交叉配血,其他的血液品种,病毒灭活血浆辐照血液;用射线对血制品进行照射处

13、理;把血液中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灭活,使之不能复制和分化;防止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活或增殖;这是预防TA-GVHD(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唯一有效并可靠的方法。手工血小板(全血制备的血小板),临床输血指征(手术科室),红细胞 合理输血理由:1.血红蛋白100g/L 3.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临床输血指征(手术科室),血小板 合理输血理由:1.血小板100 X 109/L 2.血小板在50-100 X 109/L,无出血 3.量不足(一次性输注2.0 X 1011),临床输血指征(手术科室),新鲜冰冻血浆 合理输血理由: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输血量自身血容

14、量 3.凝血功能障碍 4.紧急对抗华法令抗凝血作用 不合理输血理由:1.无上述血浆输注指征 2.用于扩容 3.治疗低蛋白血症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5.用于补充营养 6.用于提高免疫力 7.促进伤口愈合 8.FFP量不足(10-15ml/kg),临床输血指征(手术科室),冷沉淀 合理输血理由:纤维蛋白原1g/L 2.纤维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 3.量不足(1.5单位/10kg),临床输血指征(手术科室),全血 合理输血理由:1.低血容量性休克 2.持续活动性出血,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不合理输血:无上述指征,临床输血指征(非手术科室),红细胞 合理输血理由:1.血红蛋白60g/L

15、或Hct0.2,无缺氧症状,临床输血指征(非手术科室),血小板 合理输血理由:1.血小板计数10-50109/L,伴有出血,可输血小板 2.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输血小板 2.血小板5109/L,未立即输注血小板 3.量不足(一次性输注2.0 X 1011),临床输血指征(非手术科室),新鲜冰冻血浆 合理输血理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缺乏并伴有出 血表现不合理输血理由:1.无上述血浆输注指征 2.用于扩容 3.治疗低蛋白血症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5.用于补充营养 6.用于提高免疫力 7.FFP量不足(10-15ml/kg),临床输血指征(非手术科室),冷沉淀 合理输血理由

16、:1.治疗甲型血友病 2.纤维蛋白原1g/L 2.纤维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 3.乙型血友病 4.量不足(1.5单位/10kg),临床输血指征(非手术科室),全血合理输血理由:1急性出血引起血红蛋白70g/L或Hct0.222出现失血性休克不合理输血:无上述指征,急性失血,根据失血量考虑输血需求,除非患者在原有贫血的基础上发生出血或由于严重的心肺疾患而而无法代偿所失血量,否则不需输血。,需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除非患者已有贫血,心肺功能障碍或失血持续不断,否则不需输注红细胞。,需要用晶体液或胶体液快速恢复患者血容量,并可能需要输注红细胞。,需要快速恢复患者血容量包括输注红细胞。,750m

17、l,8001500ml,15002000ml,2000ml,急性失血,根据血红蛋白浓度与失血速度之类的因素联合考虑输血需求,70g/L,70100gL,100gL,当估计实际的和预期的血红蛋白浓度100gL时,不需输注红细胞。,需要输注红细胞。应根据红细胞丢失速度来输注红细胞。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在成人应输2单位红细胞,此后应重新估计患者的临床状态和血红蛋白浓度。,尚无明确的输血策略。临床医生通常输注红细胞,但已有的证据表明并无正当理由。应根据临床表现判断。,红细胞输用指南,Hb(g/L)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为什么不输血,为什么要输血

18、,短期内能恢复,氧运输受其它因素干扰,在此范围内依患者状况决定是否输血,与输血有关的相关制度、文件,我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二级及以上医院必须成立独立的输血科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目的是要加强临床输血的管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促进输血医学的发展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临床输血会诊、审核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血库工作管理规程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程,由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制定,输血治疗病程记录书写规范,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对输血治疗病程记录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输血治疗病程记录书写规范,内容如下:一、每次输血结束24d时内完成输血记录,要求独立书写;二、输血记录内容包括:l、输血原因: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2、输注的血液成分、数量、ABO血型及Rh(D)血型;3、患者输血过程的病情变化:4、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5、输血开始及结束时间,输血治疗病程记录书写规范,三、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四、手术中输血不需要另写输血记录,而是在手术记录、麻醉记录中如实写出血量及输血量,并且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量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五、输血后及时复查相关的辅助检查并做出输血效果评价,在病程记录中体现即可,不需要独立书写。,Thank You,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