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脾影像解剖.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0450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胆胰脾影像解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肝胆胰脾影像解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肝胆胰脾影像解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肝胆胰脾影像解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肝胆胰脾影像解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胆胰脾影像解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胰脾影像解剖.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1,第二章 肝胆胰脾影像解剖,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2,第一节 肝胆胰脾X解剖 一、肝脏,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体内物质代谢和解毒的重要器官;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肝脏呈楔形,右圆厚,左扁薄;上下两面(膈面,脏面),前后左右四缘;脏面上看,有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呈“H”状,将肝脏分为右叶、方叶、尾状叶和左叶;左纵沟:前为肝圆韧带,后为静脉韧带,分左叶与方叶右纵沟:前部为胆囊,后部为下腔静脉,分左叶与右叶横沟即肝门,内有肝动脉、门静脉和总肝管出入肝脏,门静脉居后,肝动脉居左前、总肝管居右前,形成 三角形关系,前方为方叶,后为尾状叶。,2023/

2、2/17,江大附院 CT室,3,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4,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5,肝脏的裂隙及叶段的划分:1、斜裂(主叶间裂或正中裂),矢状位,胆囊窝中点 到下腔静脉左壁的连线,左右叶的分界,裂隙内有中肝静脉通过;2、纵裂(左叶间裂)即圆韧带裂隙,矢状位,与左纵沟一致,分肝左叶为内侧段和外侧段,裂的上部有左肝静脉干通过;3、左叶外侧段间裂,冠状位,分左叶外侧段为上、下两段;4、右叶间裂,冠状位,分右叶为前、后两段,裂内有右肝静脉通过;5、背裂,冠状位,偏于肝脏的后份,背裂的后方为尾状叶,斜裂分尾叶为内侧段和外侧段,背裂内含有左、中、右肝静脉的根部。,2023/

3、2/17,江大附院 CT室,6,肝脏为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供血器官;肝的内部以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三者伴行为 基础,合称Glisson系统;各肝叶肝段之间没有明显的结缔组织隔;叶段划分:采用国际上2叶8段的方法。,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7,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8,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9,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10,肝脏的血液循环 双重血供:肝动脉及门静脉 第一肝门横沟为第一肝门,为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等结 构出入肝的部位。第二肝门肝左、中、右肝静脉进入下腔静 脉的部位。,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11,平片

4、了解肝脏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肝脏位于右上腹,正位像呈三角形,肝左叶从食管 及胃底前面延伸到胸骨左侧约5cm处;肝脏密度均匀,呈软组织密度;肝角是常见标志,投影于髂嵴与肋弓连线中点;肝大小:左右径25cm 上下最大径16cm 前后最大径15cm 肝高度:从右缘下极到右膈顶的距离,正常 21.3cm 肝宽度:从肝门到右肋膈角的距离,正常 12.3cm,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12,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13,二、胆囊及胆道左右肝管在肝门下34cm合成肝总管左右肝管长 2.53.5cm,直径 0.3cm肝总管长 34cm,直径 0.50.6cm胆囊管长 34cm,

5、直径 0.20.3cm 与肝总管夹角为锐角胆囊呈梨型,容量4060ml分为底、体、颈、管四部分大小710cm*34cm,壁厚23mm胆总管长约78cm,内径 0.50.8cm,末端和主胰管 汇合成瓦特壶腹,开口到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口。,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14,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15,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16,腹部平片显示胆囊结石影,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17,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18,慢性胆囊炎,平片示胆囊膨大,胆囊壁钙化,形成“瓷胆囊”。,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19,三、胰腺位于上腹部,

6、横跨于L1、2之前,腹膜后器官,除胰尾外,位于肾前间隙,胰长约1215cm,宽3.44.0cm,厚1.52.5cm分为头、颈、体、尾4个部分,从胰头到胰尾逐渐变薄后方有肠系膜上动脉、静脉主胰管长约16.2+-2.5cm,直径向远侧逐渐变细胰头部3mm,体部2mm,尾部1mm65%主胰管与胆总管末端合成共同管道,即瓦特壶腹 部,再开口到十二指肠乳头口副胰管,副乳头,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20,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21,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22,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23,四、脾脏,脾脏为密度均匀软组织影,位于左上腹,第911后肋

7、处,长轴与第10后肋一致,新月 形,边缘锐利,下界清晰;一般人脾下极平第2腰椎;深呼吸时脾脏上下活动范围12cm;脾脏长径(上下极间最大距离)814cm;脾脏宽度(与长径相垂直的最大宽度)59cm。,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24,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25,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26,第二节 肝胆胰脾断面解剖,(一)肝脏CT断面解剖 正常肝脏密度均匀一致,比脾脏高,轮廓光滑,CT值 4070Hu,肝门区可见肝动脉、门静脉和肝管,三者伴行进入肝实质。门静脉居后,肝动脉居左前、总肝管居右前,形成三角形关系。平扫肝静脉、门静脉呈树枝状低密度影,与下腔静脉

8、相同,造影增强后,肝内外血管显示清楚。肝内胆管正常时不显影,扩张时才显示,无强化,呈低密度影,胆管CT值1030Hu。肝门和肝裂含较多纤维组织及脂肪,呈低密度影。左叶大小形态变异大,多数超过中线,有时可达左外侧 腹壁与脾脏接近或重叠。,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27,叶段划分:采用国际上2叶8段的方法。肝静脉在叶间裂和段裂内通过,而门静脉分支 在叶和段内通过在高的层面,以肝静脉为主要标记肝中静脉经过正中裂,分肝脏为左右叶肝左静脉经过左叶间裂,分左叶为内外两段肝右静脉经过右叶间裂,分右叶为前后两段在其他层面,以门静脉为主要标记,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28,2023/2

9、/17,江大附院 CT室,29,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30,肝静脉,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31,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32,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33,正常肝脏CT平扫,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34,正常肝脏CT增强扫描,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35,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36,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37,典型小肝癌CT多期增强特征,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38,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39,(二)胆道系统CT断面解剖正常肝内外胆管平扫不显影位

10、于肝左叶内侧段和右叶之间,呈水样密度卵 圆形影,胆汁CT值1030Hu。胆囊横断面直径 4-5cm,壁厚约 12mm,异常3.5mm胆总管显影率30%,正常直径1cm,胰内段为46mm,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40,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41,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42,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43,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44,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45,(三)胰腺CT断面解剖位于肾前间隙内,前为壁层腹膜,后为肾前筋膜,胰周脂肪呈低密度,可清晰分辨其境界;CT表现为宽带状密度均匀影,CT值为4050Hu

11、;多数胰腺影像密度不均匀,呈斑驳状,肥胖者及老年人,含脂肪较多,胰腺呈羽毛状结构;脾V在胰腺体尾部后缘走行,识别胰腺的标志从胰头到胰尾逐渐变薄,呈头低尾高位,钩突位置最低;第 2腰椎横径作为标准,正常胰头宽径不超过同层面 椎体的横径,胰体尾宽径不超过同层面椎体的23胰头 3.0cm(最大径)胰体 2.5cm胰尾 2.0cm,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46,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47,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48,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49,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50,水肿型胰腺炎,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5

12、1,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52,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53,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54,(四)脾脏CT断面解剖平扫呈新月形或内缘凹陷的半圆形,脾密度均匀 一致,CT值为42.2Hu,比肝脏密度低正常脾上下径不超过15 cm,正常脾脏大小范围 在5个肋单元以内。上下径:下极最低点到上极最高点的最大距离副脾出现率是5.7%,80%位于脾门附近,其密 度及增强方式、程度与正常脾脏一致。,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55,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56,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57,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

13、,58,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59,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60,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61,二、MRI 横断概述,肝脏正常表现 为均匀信号;T1加权肝信号高于脾,T2加权肝信号明显低于脾;肝门和肝裂含较多脂肪,T1、T2加权呈高信号;肝静脉、门脉显示率达90100%,流空效应,表现为低信号;肝动脉及正常肝内胆管管径细,显示不清;胆囊含浓缩胆汁,T2为高信号,进食或饮酒后,胆汁排空,信号有所下降;胰T2腺T1加权和N(H)加权信号强度与肝相似;脾的T1、T2值比肝胰长,与肾相似,信号均匀,T1加权信号低于肝胰,T2加权高于肝胰。,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62,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63,2023/2/17,江大附院 CT室,64,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