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1).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0741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统(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呼吸系统(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呼吸系统(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呼吸系统(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呼吸系统(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1).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呼 吸 系 统,掌握:呼吸系统组成与功能。,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部位。,喉的位置,喉软骨的名称、主要体表标志。,喉口的围成、喉腔的分部和各部的形态结构。,气管的位置,左、右主气管的形态差别。,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肺根的构成及各结构的排列关系。,胸膜的分部和胸膜隐窝的位置。,胸膜下界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胸膜顶的体表投影。,纵隔的概念及分部。,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喉软骨的连结及喉肌的组成和作用。,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胸腔、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概述,、组成及分部,呼吸道,肺,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肺实质:支气管树及肺泡,肺间质:

2、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等,、功能,执行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兼嗅觉和发音的功能,:气管和各级支气管,第一节鼻,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组成。,一、外鼻,鼻背,鼻根,鼻尖,鼻翼,外鼻表面由皮肤覆盖,鼻尖和鼻背处皮肤较厚,富含皮脂腺和汗腺,容易发生鼻疖和痤疮。,二、鼻腔,由骨和软骨的表面覆以粘膜或皮肤构成,以鼻中隔为界分为左、右鼻腔。,鼻腔,鼻前庭:皮肤覆盖,生有鼻毛,固有鼻腔:内衬粘膜,交界处为鼻阈,嗅区,呼吸区,易出血区(Little区):位于鼻中隔的前下方,该区域粘膜中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约90%的鼻出血均发生于此处。,三、鼻旁窦,对,额窦,上颌窦,筛窦

3、:前中群,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开口于中鼻道,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第二节喉,一、喉的位置,位于颈前面中份平对,上界是会厌上缘,下界是环状软骨下缘。,喉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前:舌骨下肌群,后:咽,两侧:颈部血管、神经甲状腺侧叶,二、喉的结构,、喉软骨,喉软骨构成喉的支架,有四种:,不成对,成对:,甲状软骨,杓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喉软骨的连结,环甲关节:声带松紧,环杓关节:开大、缩小声门,弹性圆锥,声韧带:与声带肌,喉粘膜一起构成声带,环甲正中韧带:临床穿刺建立呼吸通道,方形膜:是构成前庭襞的支架,甲状舌骨膜,环状软骨气管韧带,、喉肌,喉肌可分为喉内肌和喉外肌。其主要功能是

4、通过作用环甲关节和环杓关节,使声带紧张或松弛,声门裂开大或缩小。,、喉腔,喉腔是由喉软骨为支架围成的腔隙,上经喉口与喉咽部相通,下达环状软骨下缘与气管相续,喉腔侧壁上下两对粘膜皱襞:前庭襞与声襞。,喉腔分三部,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由会厌上缘、杓会厌襞和杓间切迹围成。,喉口:,声韧带和声带肌以及由其覆盖的喉粘膜组成的结构。,声带:,粘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水肿。,声门:声带与声门裂的合称。,第三节气管与主支气管,一、气管,、位置,气管位于食管前方,上接环状软骨,,于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内面的纵嵴称气管隆嵴。,分为,胸部:胸腔内,颈部:,常在气管软骨处做气管切开,

5、建立暂时的呼吸通道。,以胸廓上口为界:,气管由17个“C”形的软骨环以及连接各环之间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气管内面衬以粘膜。,、组成,二、主支气管,连于气管叉与肺门之间,分左、右主支气管,形态特点是。,临床:气管异物多进入右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短、粗较陡直,左主支气管:细、长较横平,嵴下角,第四节肺,一、肺的位置和形态,、位置:,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膈肌之上,左右各一。,、形态:,质柔软而轻,呈海绵状富有弹性,婴幼儿呈淡红色,随着年龄的增长颜色逐渐变暗红乃至蓝黑色。,3、功能:气体交换。,呈圆锥形,一尖:肺尖,高出锁骨内侧上方,一底:肺底也称膈面,三面,肋面,纵隔面:肺门、肺根,三缘:

6、前缘、后缘、下缘,左右肺形态区别,右肺:宽短,水平裂,斜裂,上叶,中叶,下叶,左肺:狭长,斜裂,上叶,下叶,膈面,二、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反复分支全部各级支气管形成支气管树,肺段:指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的全部肺组织,是构成 肺的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基本单位。,(级),(级),(级),第五节胸膜,一、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分脏、壁胸膜两部分。,是分别覆盖于左、右肺表面,胸廓内表面,纵隔侧面和膈上面的一层浆膜,、胸膜腔:,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两肺周围分别围成左、右各一个完全密闭的呈负压的潜在腔隙。,二、胸膜的分部和胸膜隐窝,、分部,肋胸膜,膈胸

7、膜,纵隔胸膜,胸膜顶,、胸膜隐窝,肋纵隔隐窝,肋膈隐窝:胸膜腔最低处,三、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肺尖(胸膜顶):高出锁骨内,。肺前界(胸膜前界):在胸骨后形成两个三角形间隙,上方的胸腺区,下方的心包区肺下界(胸膜下界):胸膜的下界约低于肺的2位肋。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岬线 后正中线肺下界 第6肋 第8肋 第10肋 T10棘突胸膜下界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T12棘突,第六节纵隔,一、定义,是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二、境界,前界:胸骨,后界:脊柱胸段,两侧界:纵隔胸膜,上界:胸廓上口,下界:膈,三、分区,胸骨角,上纵隔:胸腺、头臂静脉、主动脉弓等,下纵隔:心包为界,前纵隔:疏松的结缔组织等,中纵隔:心脏、气管杈等,后纵隔:食管、奇静脉等,解剖学常为分法临床常为:3分法,临床:前纵隔是胸腺瘤、皮样囊肿和淋巴瘤好发处中纵隔是心包囊肿发生部位后纵隔是神经瘤、支气管囊肿和膈疝好发处,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