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地球科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40804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36.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地球科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走进地球科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走进地球科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走进地球科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走进地球科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地球科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地球科学ppt课件.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进地球科学地球的研究历史(地质学史),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胡明毅教授(博士生导师),个人简介,胡明毅,1965.10。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1986、1989年分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地质学学士和石油地质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博士学位。1996年晋升副教授,2002年晋升教授。现任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石油天然气学报编委,湖北省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励评审专家。,地球上常见的地质现象,一、地质学发展简史二、槽台学说概述三、板块构造概论四、中国石油工业的转移,课程提纲,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古代地质

2、思想的萌芽(18世纪前),地质学的创立和发展阶段(18世纪-20世纪),现代地质发展阶段(20世纪-至今),古代地质思想的萌芽(18世纪前),人类从一开始出现,就逐渐产生了朴素的地质思想,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逐渐学会了有选择地利用岩石。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国家,早在公元前几百年或上千年以前就开始学会辨认铜、金、银和铁等元素的矿石。,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都曾对火山喷发,地震等的形成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根据岩石中的贝壳化石等得出海陆变迁的概念。,6世纪-12世纪的欧洲(封建时代)是教会严酷统治的时期,地质思想的发展处于停滞时期。,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

3、代)是具有进步思想的学者向黑暗的宗教思想挑战和进行激烈论战的时代。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前提出了“日心说”,他的学说的继承者和补充者意大利学者布鲁诺(15481600,52岁)提出“星的世界是无穷的,宇宙中包含无穷的世界,它们时刻处在形成和破坏的运动中”的论点,被认为是大逆不道,被宗教裁判处极刑,活活烧死。意大利学者利奥那多达芬奇根据海相贝壳化石推测海陆的变迁。,总之,地质学的发展是随着人们对太阳系,特别是地球的认识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地质学的创立与发展阶段(18世纪-20世纪),十八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产业革命,对煤和金属矿产的需求逐渐增加。矿物学地层古生物学和地质制图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到

4、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地质学的几个主要分科已基本形成。,地质学创立时期,学术思想论战对地质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水成论”,“火成论”,“水成论”(Neptunism)创始人:德国弗莱堡矿业学院矿物学教授 A.G.魏尔纳(Werner,17501817),主要观点:组成地壳的所有岩石都是从原始海 洋物质中结晶、沉淀形成的,否认 地壳运动的存在(化学沉淀而非物 理沉淀)。,“火成论”(plutonism)创始人:英国学者 J.郝屯(Hutton,1726 1797),主要观点:花岗岩、玄武岩和其它类似的岩石 都是“火成的”,即由地球内部熔融 体的结晶形成。,“均变论”,“灾变论”,灾变

5、论 创始人:法国古生物学家 G.居维叶(1769-1832)主要观点:地球的发展曾经历过多次周期性的灾变,每次灾变都彻底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和导致所有生物的灭绝。否认地球的自然发展过程,并把其演变历史归之为一系列不可知的突发事件。,均变论 创始人:英国地质学家 C.莱伊尔(Lyell,18131895)主要观点:认为解释地球的历史和各种现象,用不着求助于上帝和灾变,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许多看来是微小的自然力风、河浪、潮汐、火山和地震等地质作用,长期进行就足以使地壳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地质学上的均变论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一致的。,“灾变论”与“均变论”之争,最终以均变论的胜利和灾变论的失败而告终。,

6、C.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的问世,标志着进化论思想在地质学中的胜利,并促进了地质学的发展。恩格斯誉之为“破天荒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来,因此他以地球缓慢的变化的渐进作用代替了由造物主一时兴起所引发的突然革命。”(引自自然辩证法),新灾变论的崛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交叉和各种测试手段的更新,新的灾变论应运而生。,主要证据:距今约65百万年前(白垩纪末)恐龙的灭绝与小天体撞击地球有关。全世界范围内白垩纪/第三纪交界线附近铱元素含量普遍增高。主要观点:在宇宙和地球演化中,有一系列灾变文件,所谓灾变,是指突然的剧变,其特点是时间短、能量大、突发性。,与居维叶的旧“灾变论”的主要区

7、别:一是强调地球以外的因素;二是完全抛弃了神创观点;新灾变论的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生物的绝灭;地球内事件及其生物绝灭效应;球外事件及其生物绝灭效应。,近代地质学的发展(20世纪-至今),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为了满足能源工业对矿产资源、能源的需要,欧洲各国大力开展地质调查,并先后成立了国家地质机构。,一、地质学发展简史二、槽台学说概述三、板块构造概论四、中国石油工业的转移,课程提纲,槽-台学说,划分依据:根据地质作用的强烈程度,以及地壳构造的特征,将大陆划分为两类一级构造单元,即地槽和地台。地槽是指大陆地壳上相对活动的地带;地台是指相对稳定的地区。,地槽(Geosycline)的概念,1958年

8、,美国地质学家J.霍尔(Hall)最初提出;1973年,J.D.丹纳(Dana)正式引用了地槽这个名词;概念:地壳上地质作用强烈,地壳构造复杂的活动地区;特征:外形上是狭长的(长几千KM,宽数百KM);升降运动幅度大,速度快,差异升降明显,具有一定方向性;下降带可形成几km、甚至上万米厚的地层呈带状分布;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强烈。,地槽(Geosycline)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一)以剧烈沉降为主,使地槽成为狭长的沉降带,但由于下降的速度和幅度不同,将地槽又划分为一些拗陷和隆起;拗陷地区和整个地槽强烈沉降的同时,接受了巨厚的沉积;(二)地壳上升占优势,地槽总体呈差异性的升降和隆起

9、。一般情况下,前期的拗陷单位这时往往转变为隆起,而前期隆起单位反而转变为拗陷,该阶段又称为“回返阶段”。在上升过程中岩层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伴有规模巨大的岩浆侵入和喷出,最后形成狭长的隆起带,或称褶皱带。,地槽(Geosycline)的演化,地槽向地台的转化:地槽经过褶皱回返之后就丧失了活动性,称之为“硬化”或“固结”,逐渐转变为地台;现代地槽的位置:发育于大陆边缘上和靠近大洋方向岛弧的周围以及某些小洋盆内。这些地方都 呈较宽的线状槽地,正在接受较多的沉积,构造活动也比较强烈,处于地槽发育的初期阶段。,地台(Platform)的概念,概念: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质构造单元;上部覆盖着未经构造变

10、动强烈改造的沉积盖层,构造比较简单。地台一般都是经历地槽发展阶段后形成的,原先地槽阶段形成的地质构造,经过改造后成为地台的基础,叫褶皱基底(或结晶基底),形成“两层构造”,即“盖层+褶皱基底”;特征:外形上呈圆块状,或不规则状,升降运动幅度较小,速度较慢,不同区域两者差异不显著;盖层沉积厚度不大,沉积岩的岩相也较稳定,盖层构造活动微弱,岩浆活动一般不剧烈,变质作用也较弱;,地台与地槽发展的主要区别:地台内部的拗陷单位和隆起单位在其发展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在地台上就可以分出长期以上升为主的地区和长期以下降为主的地区;有些地区自地槽上升回返之后,就长期稳定地上升,因此,上面没有沉积盖层,结晶基

11、底直接出露,该构造单位叫“地盾”。,地槽和地台的历史概念:地槽:地质历史中,通常把活动期结束于下古生代末的地槽称之为加里东地槽;结束语上古生代末的地槽称之为海西地槽;结束于中新生代-新生代的地槽称之为阿尔卑斯地槽;地台:通常把发育在前寒武纪形成的褶皱基底之上的地台称之为古地台;基底褶皱属于寒武纪后形成的统称为青年地台;青年地台活动性稍强。,地壳发展的周期和规律,地球表面的山脉与盆地对持,No basin,No oil,根据盆地构造成因,可分三种类型盆地:拉张型沉积盆地:位于太行山以东的,如松辽、渤海湾和珠江口盆地。挤压型沉积盆地:位于贺兰山、六盘山以西的盆地,如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过渡

12、型盆地:介于上述两类盆地之间的盆地,如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陆相沉积盆地结构特征,是在陆壳上形成的,它们分布在西太平洋岛弧后面,与西太平洋俯冲带有一定的联系;大型断陷盆地(如渤海湾盆地)与莫霍面呈倒影关系;大多数断陷盆地均有基性火山岩活动,热流值和地温梯度均较高。,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特征:,陆相沉积盆地结构特征,渤海湾盆地,陆相沉积盆地结构特征,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特征,西湖凹陷北部93QY3大剖面:S20、S30、S35层序界面下削上超现象;下断上坳双层结构,陆相沉积盆地结构特征,中国中部的过渡型沉积盆地的基底坚硬,是中国陆块上最稳定的一部分,盆地结构表现为东西不对称的特点,盆地西

13、缘多发育逆冲断裂带,如四川盆地西缘龙门山逆冲断裂。,Stratigraphic framework cross-section of Ordos basin(T3-J2),陆相沉积盆地结构特征,中国西部挤压型盆地结构受控于印度洋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相互作用,盆地往往呈不对称状,发育了明显的中新生代山前拗陷无明显岩浆活动,盆地边界受逆冲断层控制,盆地局部构造多呈线状或雁列式排列。,一、地质学发展简史二、槽台学说概述三、板块构造概论四、中国石油工业的转移,课程提纲,观察世界地图,会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互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远隔重洋的

14、大西洋两岸,许多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存在相似性。在大洋两岸的大陆对应位置上的地质构造可以相互拼接。,现 象,研究后的观点,大约在两亿年前,地球上现有的大陆曾彼此相连,为一个统一的超级大陆,称为冈瓦纳大陆。当时大西洋尚未出现,北美东岸紧挨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西缘。我国西藏的南缘,却是一片汪洋大海。印度次大陆远在相距万里以外的大洋彼岸,它与南极洲紧紧相连。,以后,这块超级大陆开始四分五裂,美洲相对于欧洲和非洲向西漂移。而印度次大陆脱离南极洲向北漂移。板块构造说是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引伸发展而形成的.,板块构造说的基本论点,1、地球外部的岩石圈并非完整的一块,

15、它被构造活动带分割成许多块体,称为板块。2、岩石圈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不断地生长、移动、消亡。3、板块边界是地球表面最活动的地带,绝大多数地 震、火山分布于活动带上,而板块内部则是相对稳 定的地区。4、板块运动是形成地表各种构造形变的根本原因。,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第一节 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理论的历史渊源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的证据,近代自然科学最初阶段,形而上学的地球观占据统治地位,认为地球自古以来毫无变化,地球的面貌从来就是这样存在着的。16世纪荷兰麦卡托绘制了第一张世界地图,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形状相互吻合。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这种海岸线的吻合不是偶然的,但未作任

16、何解释。,一、大陆漂移理论的历史渊源,1858年法国地理学家斯奈德在他写的地球形成及其奥秘书中根据大西洋两边的古生物极其亲缘关系,推测大西洋是因大陆漂移形成的。,相隔的两个大陆的古气候、地层构造、岩相等的相似性、连续性现象,促进了大陆漂移思想的发展。例如北半球没有石炭二叠纪冰川遗迹,但在南半球的南美阿根廷、非洲南部、澳洲南部,以及印度的许多地方冰川遗迹普遍存在,说明南半球陆地曾聚合在一起,只是后来漂移开来的。,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魏格纳(A.L.Wegener1880-1930)生于柏林,在德汉堡和因斯布鲁克大学学习,为了考察高空气象,1906年乘座气球52小时,创世界记录。1910年他因

17、为身体不适躺着休息,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时,被大西洋两岸的相似性吸引,感到南美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一凸一凹互相对应。于此,产生了大陆漂移的想法。1911年他偶然在一些文献中看到一种古生物分布情况的比较,认为“南美与非洲有过陆地连接”的论述。这使他振奋,并且促成他从气象学的研究转移到海陆的起源上。开始深入研究,发展了他的大陆漂移思想。,1912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地质学院,他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讲演,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设。1914年他应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仍思考大陆漂移问题,受重伤后获准长假,他利用这个机会广泛收集资料。1915年出版了海陆起源一书,这是地质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从而诞生了全

18、面系统的大陆漂移说,是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魏格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的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的硅镁质洋底之上,硅铝层原曾覆盖过地球的整个表面,随后由于皱缩使其面积减小而厚度增大,到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初期演变成一整块联合古陆(即泛大陆),相应的海域只有一个,即泛大洋。,中生代开始,特别是侏罗纪时,这个大陆裂开、解体,并发生水平移动,于是形成今天的各大洲和各大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在大陆解体、漂移过程中的产物,原来的泛大洋缩小为今日之太平洋。,他指出大陆漂移的方向主要有两种趋势,一是自地球两极向赤道的离极移动 如两亿多年前聚集在南极的南半球诸大陆向北四散漂移,并在非洲、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

19、形成阿尔卑斯喜玛拉雅褶皱山系,是大陆从两极向赤道挤压的结果。,另一是向西漂移 如美洲大陆向西漂移因太平洋底的抵抗形成科迪勒拉和安第斯山系,是被挤压褶皱形成的。亚洲东缘的岛弧群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岛,在澳洲大陆东面的新西兰岛,在中美洲东面的古巴、安德列斯群岛,在非洲大陆东面的马达加斯加岛,印度东侧的锡兰岛,以及尾随在南美洲南端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等,是陆地向西漂移时落伍的残块;并且掉队愈远,岛屿愈小。,三、魏格纳之后的进展,魏格纳的学说曾经盛行一时。但是:硅镁层实际是刚性的,硅铝质大陆不能在其上航行;人们不了解有什么机制能使大陆发生漂移。大陆漂移说本身的依据还不足,某些证据可作另外的解释,尤其是

20、缺乏定量的证据,不易使人信服。加之传统的固定论势力强大,大陆漂移说在一些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权威的极力反对之下,未能得到广泛的支持。,1926年在纽约首届大陆漂移理论讨论会上,大陆固定说和漂移说势均力敌,斗争十分激烈。魏格纳对自己充满信心,为寻找大陆漂移的直接证据,重复测量格陵兰岛经度,1929、1930年又两次领导探险队去格陵兰探险,1930年11月1日,他五十岁生日那天,在格陵兰荒凉的冰源考察中因心脏病突发卒于途中,为科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杜.托伊特提出,古生代不只一个而是有两个联合古陆,即北半球的劳亚古陆和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其间为特提斯海分开。认为是重力驱动大陆漂移,大陆块由于边缘地槽

21、堆积负载而略倾斜,重力使它在地幔上滑向大洋,大陆中心受到拉张产生裂陷,这些裂陷使得岩浆得以上升而使裂陷地区进一步裂开和穹起,进而促使大陆外移.,霍尔姆斯提出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热和重力驱动下地幔将发生对流,大陆随流动的地幔而漂移。上升的地幔流使大陆分裂向两侧漂移,并在两块体之间产生新大洋。这种地幔对流驱动大陆漂移的概念为海底扩张说所采纳。,四、现代的概念,五十年代以来古地磁学的研究能用精密仪器测定亿万年前形成的岩石保存下来的剩余磁性的方向和大小,证明地史中磁极的变化是很大的,固定论无法解释,而用大陆漂移说则迎刃而解。,由于上地幔低速层的发现及其具有缓慢流动的塑性性质的确定,认为大陆漂移是在岩石圈与

22、软流圈界面上漂移。,即由地壳和地幔盖层组成的岩石圈板块,驮载在缓慢流动的低速层之上,借助于低速层的润滑作用,使得上覆的岩石圈板块受海底扩张和地幔对流等作用而向两侧移动。,五、大陆漂移的证据,大陆的拼合 古生物证据 地质构造方面的证据冰川证据 古气候证据 古地磁 深海勘测方面的证据,(一)大陆的拼合,魏格纳的大陆边界的拼合是以海岸线为标准的,但陆壳与洋壳存在着原则性的区别,陆壳边界并不是以海岸线为界,而应以大陆坡的坡脚附近为准 一般采取大陆坡某一定的等深线(915m)进行拼合,(二)古生物证据,物种起源的单科论观点认为,相同的生物物种是不可能在相隔遥远的两个地区分别独立地形成的,它们必定起源于某

23、一地区,然后直接地或通过第三地区传播到另一地区。在大西洋两岸找到的某些化石极为相似,如果不考虑这两个大陆曾经相连在一起,是很难解释的。,古生物证据,(三)地质构造方面的证据,有许多地质构造在非洲大陆的海岸突然中断,而在大西洋对岸大陆的海岸重新出现 如果把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对接在一起,不仅在地形轮廓上,而且在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上也可以对接起来。如非洲的开普山和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山可以连接起来,视为同一个地质构造。,(四)冰川证据,古生代晚期(约3亿年前)在南半球各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普遍发生过冰川作用。这次冰川作用所遗留下来的堆积物及冰川痕迹是极易辨认的,冰川底下的基岩上,由于冰川移动所留下的擦痕

24、与沟槽,表明了冰川流动的方向。这些确凿的冰川遗迹,广泛分布于现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部和印度半岛(以后在南极洲也有发现),这些地方除了南极洲现在仍为冰川覆盖之外,其它地方目前都处在热带和温带。,(五)古气候证据,一些显著的气候变迁的证据,也有利于大陆漂移的理论。南极洲的大量煤炭沉积表明,现在这个几乎完全为冰川覆盖的地区曾经是大量植物繁茂的地方其他一些大陆上的岩盐和风成砂岩沉积,也提供了古气候的特征标志,根据这些沉积物可以恢复以往的气候分带,这种分带现象说明 当时大陆是联结在一起的.,(六)古地磁,许多岩石都显示磁性,它是在岩石形成时获得的,岩石内原子按磁力线方向固定后就获得了极性与当时地

25、球磁场一致的磁性,称化石磁性,是永久性的、稳定的。,由于岩石的磁性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如果通过适当的方法把岩石在形成以后获得的一些磁性消除掉,就可以把岩石的原始磁性测定出来,这种原始磁性可以指示岩石生成时期古地磁场的方向,并算出当时的古地磁纬度以及古地磁极的位置;古地磁极位置与目前所处的地磁极位置差别,为大陆漂移提供了重要证据。,(七)深海勘测方面的证据,在洋底进行的勘测结果说明,大西洋洋中脊平行于大西洋的大陆边界,它几乎把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洋底分成了二等分。洋中脊的中间为一条裂谷性质的中央山谷,可能代表联合古陆破裂和分离所产生的痕迹。,而从另一些洋底勘察资料来看,海洋盆地是地球表面比较年轻

26、的部分。而且在洋脊下面不断发生地幔物质的上涌。这些观点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更充足的证据,也为海底扩张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海底扩张的概念。,第二节 海底扩张说,基本观点: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或大陆裂谷上涌,向两旁溢流并推开旧有的洋底物质,对流物质不断上涌逐渐向两侧对称地扩张,形成新的洋底。大陆地壳与洋底是粘合在一起的,并随着洋底的扩张一起运动,当运行到海沟处,便向下俯冲,插入地幔,重新被熔融,成为一个巨大的循环运动体。海底扩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扩张着的洋底同时把邻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大陆仿佛冻结在相邻的洋底上,与洋底一起向同一方向移动。並且造成板块的张裂作用。,另一种情况是当洋底扩展移动至大洋

27、边缘的海沟处时,沿贝尼奥夫地震带向下俯冲潜没,重新返回到地幔中去。这时,洋底并不推动相邻大陆向两侧漂开,相反,大陆逆掩于洋壳俯冲带上。,第三节 板块构造,板块的划分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板块运动的方式,一、板块的划分,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请说出下列板块的名称,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 极 洲 板 块,二、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离散型边界汇聚型边界转换型边界,三、板块运动的方式,板块构造的基本观点认为岩石圈随着软流圈的流动而移动,在地幔物质上升的地方,岩石圈拱起,形成洋中脊,板块在地幔对流的带动下,两

28、侧板块便产生了相背的扩张运动。板块运移至海沟处向下俯冲进入软流圈因而消亡。,北美板块,欧亚板块,冰岛大西洋中脊,根据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向,其运动方式有三种类型:1)离散运动:发生于离散型板块边界上,导致洋壳形成,海底扩张。大洋中脊是板块运动的发源地,是新的大洋地壳形成的场所。在这里软流圈熔融物质的不断涌出,形成较大规模的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推挤两侧板块作相背的离散运动。,2)汇聚运动:板块运动过程中与另一板块相碰发生的汇聚运动,可以是一个板块俯冲于另一板块之下的俯冲运动,也可以是两个板块直接碰撞造山的碰撞运动。板块的汇聚运动发生于汇聚型板块边界上,导致大陆增生,大洋消亡。,3)平错运动:两个板块

29、以转换断层为界,两板块既不分离也不碰撞,而是作相互滑动,两个板块既不增长也不破坏。,Earths 14 lithosperic plates and their movements,四、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地幔对流作用是板块运动的动力。认为对流运动主要是在软流圈中进行。而引起对流运动的动力主要是热能以及重力对流等。上地幔下部物质因温度升高,体积发生膨胀而上升。上升热流使洋底隆起,一部分涌入洋脊形成了洋壳,而大部分呈水平方向流动,并带动上面的岩石圈板块运移。软流圈物质在水平流动过程中,逐步变冷,密度加大,到一定地区,形成下降流,带动板块产生俯冲消亡作用。,Crustal Mov

30、ement,Continents Adrift,Continents Adrift,Continents Adrift,Continents Adrift,Continents Adrift,一、地质学发展简史二、槽台学说概述三、板块构造概论四、中国石油工业的转移,课程提纲,127,中国油气工业的战略转移,从东部向西部转移;从单型盆地向叠合盆地转移;从浅层向深层转移;从中新生代向古生代转移从陆相向海相转移;从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转移。,128,121世纪初期我国油气需求预测,海相层系我国油气勘探战略转移的重中之重,全国石油供需平衡预测图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2004),产量平

31、稳,需求增加,缺口增大,129,121世纪初期我国油气需求预测,国内1.8亿吨,进口2.7亿吨,2020年石油需求量4.5亿吨,国内仅能满足供给40%(据中国工程院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04),130,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2000亿m3,国内可以满足供给60%(据中国工程院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04),海相层系我国油气勘探战略转移的重中之重,131,中国工程院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04)指出:发挥国内油气资源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努力保持原油 产量持续稳定和天然气的快速发展。重点研究解决前陆盆地、叠合盆地分析技术和碳酸盐 岩油气成藏理论。,2立足国内实现油气资源可持

32、续发展,海相层系我国油气勘探战略转移的重中之重,132,东部,单型盆地,浅层,西部,叠合盆地,深层,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战略转移6大特点,3油气勘探战略转移的主要特点,133,4为什么要转移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海相沉积盆地分布广,面积大,资源量大,战略意义重大,39.7亿吨油当量,94.9亿吨油当量,气7.5万亿方,气3.58万亿方,气5.45万亿方,据二次资评,转引自钱凯 李本亮 许惠中,2002,主要盆地海相层系约300亿吨油气当量的分布,我国海相沉积总面积大于455万km2:陆上海相盆地28个,330万km2;海域海相盆地22个,125万km2(据周玉琦等,2

33、002),134,海相资源集中:三大盆地天然气资源22.4万亿方,占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7.6%,数据来源:四川盆地,西南局,2004;南方,李干生,2004;塔里木盆地,陈惠超,2004;鄂尔多斯盆地,李良,2004,4为什么要转移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135,海相资源探明率低:三大盆地22.4万亿方天然气,仅探明1.42万亿方,探明率仅为6.3%,三大盆地天然气资源量占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7.6%,探明率仅为6.3%,4为什么要转移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136,海相天然气资源量22.4万亿方,仅探明6%,海相油气总资源量385亿吨油当量,仅探明7%,海相石油资源量161亿吨,仅探明8%,海相资源探

34、明率低:海相碳酸盐岩总资源量约385亿吨油当量,仅探明7%,7%,8%,6%,4为什么要转移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137,钻井822口,平均每1000平方公里钻井密度4.6口;进尺374.13104;共探明12个大中型气田、发现20余个工业性含气构造。,塔里木盆地二维和三维地震工作量(至2004年),钻探工作量对比图(美国数据据潘继平、金之钧,2004),海相油气探明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勘探和研究程度较低,4为什么要转移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138,已经在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找到一批油气田,轮南塔河油田15亿吨,奥陶系缝洞灰岩(1997),普光气田1144亿方,三叠系鲕砾滩白云岩(2003),五百梯气

35、田650亿方,石炭系白云岩(1989),和田河气田620亿方,石炭系奥陶系灰岩砂岩(1995),靖边气田3000亿方,奥陶系古岩溶白云岩(1989),威远气田400亿方,震旦系白云岩(1964),4为什么要转移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139,围绕大型古隆起、古斜坡进行探索,发现轮南塔河大油田,三级储量15亿吨,海西期岩溶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沙48:最高日产油623吨、累计产油64万吨,证实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有大型或巨型油田轮南塔河大油田,4为什么要转移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140,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1143 108m3,三级天然气储量已超过3500 108m3鄂尔多斯靖边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

36、量3272108m3,也证实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发育大型气田普光气田、靖边气田,4为什么要转移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141,5海相层系油气勘探遇到难题,烃源岩演化及对现今油气成藏的贡献 储层多样性和非均质性 多期成藏、破坏和调整 保存条件复杂 深层高温高压油气成藏机理,海相层系我国油气勘探战略转移的重中之重,142,长江大学在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果。,海相层系我国油气勘探战略转移的重中之重,参考资料查阅,1.地球科学概论 汪新文等主编 地质出版社2.普通地质学 徐成彦等主编 地质出版社3.地质学简明教程苏文才等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4.普通地质学 夏邦栋主编 地质出版社5.地质学基础 学院自编(李建明主编)6.普通地质学 杨伦等主编 地质出版社7.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相关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