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上课.ppt.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0818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词两首上课.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李清照词两首上课.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李清照词两首上课.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李清照词两首上课.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李清照词两首上课.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清照词两首上课.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词两首上课.ppt.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李清照词两首,教学目的,了解婉约的词作及闺怨的题材;感受李词的风格及家国的情怀。,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漱玉词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

2、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

3、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学习导入,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闺怨”的传统题材,用以表现女子的生活和情感。但作者多为男性,故所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是代替女子们说话。李清照是女词家,她的“闺怨词”是独书自我的生活和心灵,是自话自说。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一道特别瑰奇的光芒。李清照的创作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有过安逸、美好的家庭生活,也有着国破、家亡、夫死、寡居的不幸人生。故李清照的创作有前后两个时期,生活与心态不同,,韵味与格调也就有别。,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如梦令、一剪梅、醉

4、花阴如 梦 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如 梦 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前期代表作,醉花阴,李清照,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醉花阴朗读感知,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要求:1、读准字音、句读。2、结合注释,读通大意,注意红色词语含义,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金兽:兽

5、形的铜香炉。纱橱:纱帐。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 菊东篱下”。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 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 盈怀袖,路远莫致之。”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字词积累,词意梳理,薄雾弥漫,浓云笼罩,心有愁思感觉白天太漫长,瑞脑在铜兽香炉中早已烧尽。又到重阳佳节了,洁白的瓷枕,轻薄的纱帐,独自一人,半夜秋凉刚刚透入。,独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莫说不忧愁,秋风卷起珠帘,闺中人比菊花更显清瘦。,品读赏析醉花阴作于什么时节?通过哪些景物突出节令特点?重阳节。初秋,气候渐凉,夜里更觉得凉意袭人。作者抓住初秋时的气温变化,西风起,菊花开

6、等自然现象来突出秋天的节令特点。,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的具体内容。为什么?,“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愁的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表现的是一种孤寂难耐之情。,词人主要借助了哪些意象来表露这种情感的呢?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营造出轻雾迷漫、西风中黄菊飘摇,佳人自怜的清幽、宁静、凄凉的意境。,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是哪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元 伊世珍琅嬛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

7、三,曰:只有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李清照被人戏称为李三瘦 第一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第二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第三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形象。内容上,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刻骨的离愁的。词人因相思而成的寂寞忧郁跃然纸上。,瘦字的妙处,诗人由愁生凉,满怀寂寞之意;因凉而形瘦,一片忧郁之情,

8、由此,我们知道了,词人的愁是一种闺怨之愁,是因相思而致的寂寞忧郁。,人比黄花瘦,1、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2、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3、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你觉得有何妙处?,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淡雅、清秀,与作者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它象征高洁、淡泊,也酷似作者芳华和清品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当的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 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和内心情感。,我们来看黄花、西

9、风是经常出现在诗词中的意象,我们同学能不能再说出几句利用这两个意象渲染氛围的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因此,我们要知道西风、黄花这两个意象一般都与凄凉萧索的意境相关。,李清照是运用语言的大师,清代的陈廷焯曾评论此词“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上片开篇即用一“愁”字点明心情。除此外,还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凉”,“凉”一语双关。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

10、觉孤独凄凉。,在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往往都有那种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或句。这些词句往往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活用字词,多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景物,使得情感表达得更淋漓尽致。它们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我们在鉴赏一首诗歌时,要特别注意从这些词、句入手深入肌里,去理解诗歌情感。,凄凉寂寥的意境思念丈夫的情感寂寞忧郁的基调,29,诗词鉴赏,醉花阴写词人在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上阕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下阕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是千古绝唱。,感情基

11、调:寂寞、忧郁。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声声慢,李清照,文章音乐欣赏,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初读 感知,要求:1、读准字音、句读。2、结合注释,读通大意,注意红色词语含义,字词积累,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乍暖还寒:时暖时寒。将息:调养,保养。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怎生得黑:怎样捱到天黑。次第:光景,状况。,词意梳理,四下里张望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独处家中若

12、有所失东寻西觅,凄凉惨痛悲戚,痛彻肺腑,天气忽热忽冷让人难以养息。害怕孤独喝下几杯薄酒取暖,怎能够抵挡住临晚深秋寒意。正在伤心,抬头瞥见大雁飞过,这传信大雁实在是曾经相识。满地是衰败零落的黄色菊花,眼下饱经忧患哪朵可供采摘?独自守着寒窗怎样捱到天黑?捱到黄昏却偏偏下,起绵绵细雨,雨珠点点滴滴洒落梧桐叶上,这般光景一个愁字怎能说尽!,声声慢词,是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夫死、人骗等不幸遭遇,内心郁结无法排遣,写下的血泪文字。可谓忧患余生,呜咽满纸。,整体解读,声声慢原曲胜胜慢,押平声韵,调子也较徐缓。李清照创造性地将其改为押入声韵,并多用叠字,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切。以随心肆意笔墨写生离死别之

13、情,成千古绝响。,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抒情的句子:,.声声慢开头三句,用十四个字构成了七组叠字。这七组叠字一直为词论家所盛赞,说这样连叠七字是“创意出奇”,是“卓绝千古”的。这个开端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寻寻觅觅”表现了作者由于远离故乡,飘泊异地而产生的一种前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冷冷清清”描写了她在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生活状况。“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她此刻已是人到晚年,身体衰弱、情绪低落,饮酒也不能祛寒解愁,就只有苦挨着来打发这残年余岁了。在这种情

14、况下作者的心情当然是极度的凄惨、悲戚的。作者用这七组叠字,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整体内心世界,层次清晰地概括了在靖康之难以后,她的不幸经历和生活状况,以及在身体和心灵上所受到的摧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 作,环 境,感 受,前路渺茫 孤立无援,寂寞冷清,凄凉惨淡,一连用十四个叠字,富有音韵美;层进式地揭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淡酒,急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间接抒情,(选择典型意象,借景抒情),处处生愁,物物助愁,景景牵愁,一个“愁”的世界!,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

15、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酒,结论:酒是“愁”的象征,三杯两盏淡酒,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结论:酒是“愁”的象征,风,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结论:秋风渲染愁情,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雁,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因为“雁”是“旧时相

16、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结论:“雁”有离愁的象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黄花,“黄花憔悴”有什么寓意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结论:黄花憔悴喻女子憔悴的容颜。,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首词中的菊花和醉花阴中的“黄花”有什么不同?,醉花阴中的黄花正值胜放之时,所以才会“有暗香盈袖”。其后,作者又借花写人,写道“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点出词人思念丈夫极苦时的消瘦之态。虽然如此,但当时作者和黄

17、花一样,依然拥有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作者心里有愁,但仍未至彻心入髓的地步。而这首词当中的“黄花”,花香早已消散,堆积满地的,却只是败损的花瓣。枝条上的花,看起来也是憔悴无比,实在教人无可采摘。这里的“黄花”其实也是词人心境的反映。它象征着遭逢家国巨变、丈夫离世、四处漂泊的词人凄愁惨淡的晚景。与醉花阴里的黄花相比,这里的黄花显然也已经到了衰败之时,不仅让人伤感,更牵扯着词人内心的隐痛愁苦。这时的凄苦,比起醉花阴时的闺怨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而且更彻入心脾,极富于感染力。,黄 花,花盛乐景哀情反衬,花衰以花喻人正衬,凄苦忧愁,梧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18、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抒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眼),间接抒情,(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意境),悲秋显悲愁移情于景,1.抒情造境,情景交融;2.运用叠字,创意出奇;3.造语清新,蕴藉深挚。,本词的写作特色,叠字运用的表达效果,一是加强诗词内容的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二是加强诗词音韵效果。加强节奏感。,总结:,通过

19、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赏析诗词要通过分析诗词的形象语言以及表达技巧来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比较阅读醉花阴与声声慢,这两首词一首作于早年,一首作于晚年,同是写愁思,从以下四个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两首词选取的意象有何异同?两首词的意境有什么不同?两首词表达感情的方法有何异同?,离别相思之愁,同:酒、黄花、风、黄昏,瑞脑、重阳,雁、梧桐、雨,青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清新、寂静意境,晚风送寒、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意境,情景交融,多白描,融情于景,直接抒情,国破、家亡、夫死后浓

20、重的悲痛与哀愁,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李清照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题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挼,读ru,“揉搓”之意。(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

21、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答:(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2)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