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热性疾病及对策(1).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0887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高热性疾病及对策(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夏季高热性疾病及对策(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夏季高热性疾病及对策(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夏季高热性疾病及对策(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夏季高热性疾病及对策(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季高热性疾病及对策(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高热性疾病及对策(1).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夏季高热性疾病及预防方案,唐万勇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内容,“高热病”态势20062009年的流行2010年现状蓝耳病及蓝耳病病毒研究进展病原学研究进展流行病学及传播研究进展与其它致病因子的关系对夏季“高热病”的结论回盛综合性控制方案(讨论),“高热病”态势,1、20062008年:蓝耳病与高致病性蓝耳病在全球的发生,2005年至2009年,蓝耳病主要在亚洲养猪国家、俄罗斯、北部欧洲国家、南非、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发生,2006年至2009年,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生国家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家。,来源:Defra:Global Animal Health Monitoring,2009

2、/10;转引自:OIE,2009,2、蓝耳病和高致病性蓝耳病在中国的流行,1995年进入中国(郭宝清等,1996),后随着引种和猪只贸易迅速蔓延至全国范围;2006年开始出现蓝耳病变异株,病毒致病性增强,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和大量猪只死亡或淘汰。20062009年每年夏秋季均出现发病高峰。,PRRS流行回顾2006.5-6,1990s江浙地区的“夏季无名高热”:弓形体;附红细胞体*,*卫秀余等.2000,PRRS流行回顾2006.7-9,PRRS流行回顾2006.7-9,PRRS流行回顾2006.7-9,PRRS流行回顾2006.10-12,PRRS流行回顾2007,PRRS流行回顾2008,P

3、RRS流行回顾2009,3、高致病性蓝耳病2010,2010年56月,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开始出现疑似病例,与前几年临床特征一致。,“高热病”的临床特征,1、生长育肥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40.5-41.0C,厌食,打堆,体表皮肤、眼睛可见发红。有时见流鼻涕。用药后短期缓解,但很快反弹。,2、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食欲废绝,被毛粗糙。持续3-5天左右。,3、体表发紫,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或有腹泻。,4、公母猪发热,流产。母猪产下大量死胎、弱仔。母猪返情率升高。公猪精液品质下降。,“高热病”涉及的主要病因,蓝耳病病毒/高致病PRRSV热应激细菌性病原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全身性大肠杆菌弓形体;附

4、红细胞体霉菌毒素其它病毒:PCV2;CSFV;PRV,高热病 蓝耳病,蓝耳病与高致病性蓝耳病研究进展,1、病原学研究进展,PRRSV属于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us)、动脉炎病毒属(Cavanagh,1997)。“nido”源于拉丁语nidus,相当于英语nest,意为“套叠式的一组物体”。,PRRS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GP5(E蛋白)诱导中和抗体,细胞凋亡;GP4诱导中和抗体,GP2,GP3功能不详;M蛋白是细胞免疫原性最强的蛋白,N蛋白为免疫原性最强的蛋白,含量最高(20-40),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无中和活性,可作为血清学诊断的基础。,猪生殖与呼

5、吸综合征病毒(PRRSV):生物学特征,持续变异=免疫的困难复制过程中“准种”的产生,多种多样异源性毒株存在仔猪初生126日龄,病毒即可变异;每年变异率1-2%异源性毒株之间交叉保护作用弱在同一个猪群中,甚至同一头猪体内,可能几株毒株同时存在持续感染=清除的困难控制本病中最为重要的特征免疫抑制=继发感染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多种多样的混合感染模式需要综合性的控制措施:管理、营养方案、保健与免疫抗体依赖增强(ADE)现象传播特性传播方式:“滚雪球”式的传播传播途径:多样化的传播途径生物安全体系的应用,PRRSV的持续感染:个体,与其它大多数病毒不同的是,PRRSV既可以持续存在于单个猪只的体内,也可以

6、长期存在于整个猪群中。,个体感染后病毒血症峰值3周左右,持续70天病毒血症消失,猪只仍然可能成为传染源!公猪的病毒血症先于精液带毒传播之前发生=血清学检查精液带毒检查,PRRSV在不同组织的巨嗜细胞中的持续感染研究感染67天后,使用抗PRRSV单克隆抗体SDOW17作荧光染色Zhengguo xiao,Laura Batista et al.2003.,PRRSV及其它病毒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 Murtaugh,2005,BigPig对PRRSV持续感染的综述,2004,PRRSV的持续感染:群体,PRRS对猪群的感染是较为缓慢的过程(虽然近年的高致病性PRRS常快速发病),急性期并非猪群中所有

7、猪只同时血清阳转=未感染猪随后感染,携带PRRSV=持续带毒并继续传播给其它易感猪=猪群“易感亚群”的存在造成PRRS的地方流行”4-10周龄墙”后备猪(引进或自留)断奶仔猪:母源抗体保护时间短(3周左右),仔猪可在410周龄感染生长猪消除猪群中的易感亚群有助于使猪群稳定。,PRRS在猪群的感染/免疫状态与病毒循环,(1)、Carlo UM,2005:对亚洲猪群PRRS感染状态的描述,(2)、Lising RT,2005:亚洲PRRS控制的田间事例(2003),2003年4月,2004年4月,PRRSV持续感染状态的清除,如果猪群内所有个体都同时得到感染(消除“阴性亚群”),经过一段时间,则排

8、毒减少,病毒在猪群内的循环不复存在,猪群会归于稳定甚至阴性状态。猪群管理(消除母猪群中的阴性亚群):猪群封闭6个月;后备猪驯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全进全出;严格的清洗和栏圈消毒检测:持续检测多点式生产:消除PRRSV在母-仔间的循环分胎次饲养,2、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的研究,200609年,对中国部分地区20052007 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株ORF5 基因和Nsp2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表明:PRRSV出现了变异;Nsp2基因缺失30个氨基酸;全国各地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基因同源性超过90。,高致病性PRRS:病理学,PRRSVJX-毒株1A人工感染。引自:罗冬梅,2008,3、传播和

9、生物安全进展,后备猪:引进后的隔离和驯化非常重要!人员:可以传播车辆:非常主要的传播途径!车辆清洗并消毒后8h,仍可传播此病国外建立了TADD措施,用热风吹干车辆空气:已经证明空气可以传播该病,距离达4.5km;强毒株比普通毒株的传播速度更快病死猪,4、“高热病”:病因,高致病性PRRSV猪瘟、伪狂犬免疫失败和野毒存在圆环病毒2型细菌性病原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肠外大肠杆菌应激霉菌毒素,对“高热病”的初步结论,“高热病”是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猪群的结果。病因既包括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也包括其它病毒、细菌、猪群应激和霉菌毒素。“高热病”可迅速在某一地区传播,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目前尚无有效

10、的治疗方案。疫苗免疫对预防“高热病”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是不能保证猪群不发病。综合性的措施进行预防是保证猪群安全的有效手段生物安全细菌性病原的预防免疫力提高霉菌毒素控制应激的控制,回盛综合性控制方案,(讨论),1、生物安全,翻译和编写蓝耳病生物安全手册,7月中旬印刷唐万勇产品:消毒剂驱虫猪病检测所开始工作,2、霉菌毒素控制,为何霉菌毒素的控制非常重要?霉菌毒素可以导致:免疫力下降肺部水肿肝脏损伤肾脏损伤皮炎;体表坏死繁殖失败如何预防和控制霉菌毒素?回盛的产品有何特点?,3、猪群免疫力的提高,免疫抑制:临床表现原因免疫抑制性病原:PRRSV,PCV2,CSFV,M.hyo.应激霉菌毒素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哪些药物易导致免疫抑制?营养;饲养管理;环境如何提高猪群的免疫力?,,4、应激的控制,不同状态下机体对营养的需要产品和方案?,5、抗菌药保健,夏季母猪的基础保健方案:哺乳仔猪的保健方案保育猪的保健方案猪场蓝耳病稳定方案,谢谢!,唐万勇 1387 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