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ppt.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0985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球.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排球.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排球.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排球.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排球.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球.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球.ppt.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小排球基本技能教与学方法手段设计,南通市天生港学校 陆 萍,2,一、小排球教学特点:球体较小,重量较轻,比赛场地小,比赛规则简化。多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熟练球性的基础上,逐步学习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主要技术动作: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上手传球;侧面下手发球。,3,二、小排球教学安排:结合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跨度较大,而各年龄段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差异大的实际特点,将小排球学习分成三个阶段:12年级为第一阶段,34年级为第二阶段,56年级为第三阶段。,4,第一阶段 课时安排:6课时 器材选择:用重量较轻、质地柔软的气球或者球囊。教学目标:通过小排球游戏的学习,喜爱并积极自主参与排球学习,培

2、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教学要点:在各种不同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和了解一些简单的排球基本常识和动作方法。1、让学生认识排球(软排和硬排),并让学生体验击球的感觉。2、让学生体验有关正面双手垫球基本动作。3、让学生体验与模仿排球相关的移动方法。组织形式:散点站立或围成圆形练习。,5,第二阶段 课时安排:8课时 器材选择:使用软式排球或多功能球。教学目标: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和侧面下手发球的技能。教学要点:在各种趣味性的游戏比赛和练习中,教会学生正面双手垫球技术。1、让学生体验正面双手垫球的手型和技术动作。重点是双臂的动作要规范、协调;双脚移动蹬地要及时;努力做到对准来球;抓住接球的时机;2、让学生体

3、验并学会简单的发球(下手);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组织形式:散点站立自主练习;分二人一组面对面合作练习;划分68个区域,设置不同的分值。,6,第三阶段 课时安排:10课时 器材选择:用软式排球或正规排球。教学目标:知道排球运动的常用的术语和比赛的基本方法和规则,学习、强化、排球运动的技术、技能和不断增长的排球知识。教学要点:1、学习基本站立姿势、垫球、移动、传球、发球。2、体验有关正面上手传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能力、反应速度及整体配合以及比赛方法和规则。3、了解排球比赛的方法和主要规则。组织形式:划分68个比赛区域,设置不同分值。,7,三、教学内容设计水平一:以培养学生参与排球游戏的兴趣为主

4、要教学目标,以拍球和抛掷球游戏为主要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其它球类游戏,培养球感。一年级:戏耍排球,熟悉球性,和同伴一起拍球、抛掷球、一起合作游戏。二年级:感触排球、自主戏球、花样拍球、拍球比多、抛接排球、花样抛球。炸“碉堡”: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各队再将成员分成相等的两小组,分别站在网的两侧。双方队长用猜拳决定发球方,游戏开始发球(进攻)方将排球扔过力求击中对方的“碉堡”,防守方成员努力将球挡接住快速转向进攻,如此往复,先将对方的“碉堡”炸倒的组得一分,一局中先得到7分者胜。培养移动接球的意识和定向目标投准的能力,能抓住或接住来球并快速将球掷抛出。,8,水平二:在趣味抛排球、接住地面反弹球

5、等各种有趣的游戏比赛和练习中,教会学生正面双手垫球和侧面下手发球技术。三年级:手式排球:游戏两组分别69人(视人数而定),规则与排球相似,发球顺时针轮流近距离侧面下手发球,采用双手接球投球、传球进行游戏,本场的传球不得超过三次。局数和每局的分数视情况自定 四年级:超级反弹球:每队69人,规则与排球相似(允许接一次性的地面反弹球)。采用垫球动作接对方来球。局数和每局的分数视情况自定。,9,水平三:通过有目的地简化规则、变革场地器材的手段来设计若干排球游戏;准备姿势;移动抛抛乐;移动步伐教学;传接球的配合,发球准过网。五年级:模拟比赛:每队6人,发球采用侧面下手发球(距离可以适当减少)。六年级:排

6、球比赛:规则同正规排球比赛。灵活利用所学基本技能进行比赛,局数和每局的分数视情况自定。,10,小排球的技术性很强,指导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提高”,逐渐打好基础。做到区别对待,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一开始不直接教相关的技术,而是先从游戏开始,自然地掌握技能。当学生的技能有一定提高时,通过改变游戏规则的方法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诱导。融“教”、“学”、“练”为一体,在教学中做到“四精”:精通教材、制定目标精、讲解语言精、教学手段精。,四、教学方法的设计,11,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1、用最精炼的语言(术语、口诀)、最短的时间,把排球技术动作的概念、要领,直观形象地讲明白。如学习正面

7、双手垫球,采用儿歌:两臂夹紧插球下,提高送臂腕下压;蹬地跟腰前臂垫,轻球重球有变化;撤臂缓冲击重球,轻球主动抬臂打。,12,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1)讲解:正面双手垫球是各种垫球技术的基础,利用蹬腿移体和提肩抬臂的协调动作,以两前臂所组成的平面击球的后下方,同时身体重心伴随击球动作前移,将球向前上方垫出。动作要领:“一插二夹三提”插:及时移动取位,降低重心,两臂前伸插至球下,使两前臂的垫击面对准来球,并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夹:是指两手掌根紧靠,手臂夹紧,手腕下压,用平整而稳定的击球面去迎击球。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顶肘、压腕的动作去迎击来球,身体重心要随球前移,两臂在全

8、身协调动作的配合下伴送球。,13,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2)示范:准备姿势:准备姿势分半蹲和深蹲两种。击球手型:目前常用的击球手型有两种。一种是叠指法,另一种是包拳法,击球点、击球部位 正面双手垫球的击球点一般应尽量保持在腰腹前的一臂距离,有两小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内侧平面击球为宜。击球部位过高,既不便于控制球,而且易造成“持球”或“连击”犯规;击球部位过低,垫在虎口上,球易不稳,对球的方向、力量控制不准。击球动作 击球时蹬腿提腰,重心随之前移,同时含胸提肩,压腕抬臂等全身协调动作迎向来球,将球准确地垫在小臂击球部位上。击球用力 一般说来,垫球的用力大小与来球的

9、力量成反比,与垫出球的距离成正比。手臂角度 手臂角度对控制垫球的方向、弧度和落点的影响很大。,14,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15,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3)教学重点:一插(插到球下)、二夹(臂)、三提(肩)、四压(腕)、五蹬(地)教学难点:垫球手型和击球部位。,16,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4)击球动作要点:根据来球落点,迅速移动,对正来球,双手重叠合掌互握,两拇指平行朝前,两前臂靠拢稍外展,提肩压腕,在手腕关节以上10cm处,形成一个垫击的平面。垫球时两臂夹紧前伸插入球下,击球点保持在腹前约一臂距离,取好手臂的垫击角度,击球的

10、后下部,利用蹬地、跟腰、身体重心随送的协调力量,用前臂的平面将球击出。,17,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5)垫球技术常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常犯错误动作:屈肘,两臂并不平,不会用力;移动不及时,对不正球;动作不协调,抬臂动作过大;上体后仰。纠正动作:徒手模仿;垫固定球;原地一抛一垫;练习多种步法移动;连续移动垫抛球;徒手做垫球协调动作;垫固定球;对墙垫球;垫球后上体前屈。(6)注意事项:垫球教学应先在简单条件下进行练习,如原地徒手练习以及击固定球的练习,原地垫击一般弧度和落点比较固定的球,再进行移动垫球练习。在学生垫球动作基本正确,能初步控制垫球的方向和落点后,再逐步加大练习的

11、难度。,18,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如:正面上手传球 口诀:两手张开稍后仰,手指微屈成球状。(1)讲解:正面上手传球是最基本的传球方法,其中较难掌握的是触球时的手型。由准备姿势、迎球、击球、手型、用力5个动作部分组成。,19,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如:正面上手传球,(2)示范:正面传球的动作方法 准备姿势:稍蹲姿势,面对来球,双手自然抬起,放松,置于脸前。迎球:当球下降至额前时,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向前上方迎击来球。击球:击球点在额前上方一球距离处。有利于看准来球和控制传球方向。手型:两手自然张开成半球形,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型,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

12、指二、三关节触球。无名指和小指在两侧辅助控制传球方向。用力:传球动作是全身协调用力。用力的顺序是:蹬地,伸膝,伸腰,手指手腕屈伸。最重要的是利用伸臂和手腕手指的紧张利用和球压在手指上产生的反弹力将球传出去。,20,(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如:正面上手传球,(3)教学重点:击球手型和触球部位;教学难点:蹬地、伸臂、拨指动作协调。(4)传球技术常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常见错误:传球手型不正确:掌心向前,手指不弯曲或不分开,两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没对准来球,击球点过高或过低;迎击球时不蹬地或蹬地不及时,身体无伸展动作,用力不协调。纠正方法:二人一组,一人持球于额前,另一人把球拿开,观察其手型是否正确;自

13、主练习对墙上手传球、向上自传。(5)场地器材:多备些球,初学时用软排,可用小皮球代替。,四、教学方法的设计,21,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1)讲解:正面下手发球、侧面下手发球 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发球时,手臂由下向前上方摆动,并利用身体的转动将球击出。按其动作,可分为正面下手发球和侧面下手发球。,如:下手发球,22,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如:下手发球,(2)示范:1、准备姿势:发球学生面对球网站立,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膝稍弯屈,上体前倾,左手持球于腹前下方。2、抛球摆臂:左手将球平稳抛起在腹前右侧,离手高度约30cm左右。在抛球同

14、时,右臂伸直往后下方摆动。3、挥臂击球:以右脚蹬地,右臂伸直,以肩为轴,由体后下方向腹前挥臂摆动,身体重心随之前移,在体前右侧以全掌或掌根击球的后下方。击球后,迅速进场比赛。,23,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如:下手发球,(2)示范:正面下手发球 主要强调非持球手的右臂摆动前挥很重要,而不是直臂前撩,手去击球时用什么部位由各自自定。本人认为用掌根力较大。侧面下手发球 主要强调利用转体的力量来带动手臂向前的挥摆,本人觉得手臂的挥摆有一个“抽扫”的过程,抛球的高度不需太高,一点即可。,24,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如:下手发球,(3)教学重点:抛、转、击动作连

15、贯协调。教学难点:动作正确协调。(4)常见错误:抛球不平稳;击球点不准,过前或过后,过高或过低;挥臂动作不连贯;击球手法不正确;发球时手没有推压动作。纠正方法:单手向上抛球练习,不能过前或过后,过高或过低;二人一组,一人持球于同伴腹部前,另一人直臂挥摆击球,体验击球过程。(5)场地器材:尽可能利用较多的球,以小组形式分散练习,场地大小与网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25,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如:下手发球,2、对关键技术动作要重复示范。首先,示范的目的要明确。如:新授课学习垫球技术动作,应先做完整示范,再根据教学要求讲解示范,对关键技术动作要重复示范,示范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

16、清观察示范的方向、部位和时间,重点突出示范:插、夹、抬等动作要领,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示范时向上抬的动作,这有利于学生直观效仿,便于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其次,示范的位置、方向要正确 示范的位置,要根据学生队形、动作性质以及安全的要求来选择最佳位置进行示范及带领学生练习。让全体学生都听得见,看得到,采用横队队形,教师就应站在横队的等边三角顶点方位示范,如果是学生自由练习时教师临时校正,采用散点练习。示范的方向,可采用正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和镜面示范等形式。,26,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如:下手发球,第三,示范的形式要多样化。例如:在新授课垫球技术动作的教学中,先完整示

17、范一次给学生看,使学生初步了解垫球技术动作结构。也可用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如录像、图解等,以弥补示范不足和增加讲解的实效性。在练习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表演错误动作,让掌握技术动作较好的同学示范表演正确动作,让学生观察对比,加以理解。,27,四、教学方法的设计,(二)直观教学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相结合。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技术、战术教学,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有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再结合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三)循序渐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要求。处于不同年龄的学生会出现不同差距,所以,不仅要有计划,有系统进行,而且必须在不同阶段

18、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问题去解决。,28,五、练习方法的设计,(一)采用游戏、竞赛学练法 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学练基本动作,提高教学效果。(二)采用自主、合作练习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29,1、练习方法(1)垫球手型的练习:集体原地徒手模仿完整的垫球动作,教师进行检查纠正。动作要求:小臂要夹紧;手臂要伸直;垫击面要平整。(2)垫击固定球 两人一组,一人持球固定在小腹前高度,另一人从准备姿势开始,做垫击动作,但不将球击出,只体会击球动作。击球手型和触球部位要正确,注意全身协调用力。,正面双手垫球,30,(3)垫击抛来的球 两人一组,一抛一垫。球要抛准,尽量固

19、定抛球的高度、速度及落点,垫球人用原地正面垫球的动作将球垫回。当初步学会垫球动作后,再逐渐加大难度,适当将球抛在练习人的前后、左右,要求练习者移动后仍作正面垫球。(4)对垫 先练习原地对垫,再练习移动对垫,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但要求在上述练习中,都必须采用正面垫球。(1)两人一组,相距4米,连续对垫。(2)3人一组,三角垫球。(3)两人一组,先自垫一次后再垫给对方。(4)两人一组,相距4-5米,向同一方向移动垫球。(5)两人对垫,一人固定不动,另一人向前后左右移动后垫球。,1、练习方法,31,2、常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常犯错误动作:屈肘,两臂并不平,不会用力;移动不及时,对不正球;动作不协调,抬

20、臂动作过大;上体后仰。纠正方法:徒手模仿;垫固定球;原地一抛一垫;练习多种步法移动;连续移动垫抛球;徒手做垫球协调动作;垫固定球;对墙垫球;垫球后上体前屈。,32,初学阶段:(1)原地做徒手模仿传球技术,领悟动作过程。(2)自传球。一人一球,在头额上面做自传球。(3)传固定球。两一组,一人按传球手形持球于额前、另一人用手压住球,传球者按传球用力方向,向前上方伸展,体会传球手形和身体的协调用力。(4)近距离对墙传球。两人一组。传球的距离要逐渐加长,体会腿蹬地的用力动作。(5)两人一组,自传一次再传给对方。(6)传抛来的球。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传球。要求抛球人尽量把球抛准,距离可由近至远。(3

21、米6米9米)(7)移动传球。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前、后、左、右移动传球。(8)两人对传。相距约5米,要求传球有一定弧线,随时准备移动,对准来球。(不同弧度的练习)(9)三人一组,三角传球。(10)四人一组,四角传球。,正面上手传球,1、练习方法,33,巩固提高阶段:(1)在网前沿网移动自传球。(2)两人一组,平行移动互传球。(3)两人一组,一人向对方左右抛球,传球人移动后将球传给抛球人。(4)四人三角移动传球。(5)结合球网和球场进行三角传球。(6)在中场向各个位置传各种角度的球。,正面上手传球,1、练习方法,34,正面上手传球,综合运用阶段(1)接抛球一传、二传结合练习。(2)接发球一传

22、、二传结合练习。,1、练习方法,35,常见错误:传球手型不正确:掌心向前,手指不弯曲或不分开,两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没对准来球,击球点过高或过低;迎击球时不蹬地或蹬地不及时,身体无伸展动作,用力不协调。纠正方法:徒手模仿;自主练习对墙上手传球、向上自传、向地面传;二人一组,一人持球于额前,另一人把球拿开,观察其手型是否正确。,正面上手传球,2、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36,(1)徒手练习:抛、转、击动作(2)单手抛球练习:左手将球平稳抛起在腹前右侧,离手高度约30cm左右。(3)挥臂击球练习:在抛球同时,右臂伸直往后下方摆动,以肩为轴,由体后下方向腹前挥臂摆动,身体重心随之前移,在体前右侧以前臂或

23、掌根击球的后下方。(4)二人一组:间距68米,面对面发球(5)对墙发球:距离56米,(6)发球过网:计成功率(连续发10个球)(7)发球比赛:在场地上划分68个区域,设置不同的分值。发球落在哪个区域得相应的分。,下手发球,1、练习方法,37,下手发球,常见错误:抛球不平稳;击球点不准,过前或过后,过高或过低;挥臂动作不连贯;击球手法不正确;发球时手没有推压动作。纠正方法:徒手模仿;自主练习单手向上抛、接球,不能过高或过低,过前或过后;二人一组,一人持球,另一人直臂挥摆击固定球,体验击球时的部位及用力过程。,2、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3、场地器材:,尽可能利用较多的球,以小组形式分散练习,场地大小

24、与网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38,强调评价多元性,注重形成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对基础比较好的要用高的标准来衡量,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用一般的标准来衡量。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进步幅度,并增加进步幅度得分值。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要强调绝对成绩的评价,更要强调对学生进步的关注。综合成绩=(绝对成绩分数)+(相对进步幅度分数)。结合学校的等级评价标准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多元化评价形式,以积点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具体A,B,C,D,E五个等级来评定。从高到低依次为A B C D E相应

25、的成绩,分别以5 4 3 2 1分,所占比例分别为A 20%B C D 均占25%,E 5%,对于不合格者(E)可进行补考,并结合其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及运动能力,给予降低标准和免予执行,真正把考勤学习态度列入考核内容,利用考试的手段,起到了考核促健身,考核促兴趣,以考核促进巩固。,六、学习评价的设计,39,一年级:1、考核项目:两臂伸直托球跑2、评价要点:动作正确。3、评价方法:计托球跑时间。二年级:考核项目:正面双手垫球。评价要点:动作正确、连贯;评价方法:计总个数。,40,三年级:考查项目:合作垫球;评价要点:协调配合;3、评价方法:计总个数。四年级:1、考查项目:侧面下手发球;2

26、、评价要点:动作正确;3、评价方法:计成功率。,41,五年级:1、考查项目:正面上手传球;2、评价要点:动作正确、连贯;3、评价方法:计总个数。六年级:1、考查项目:小排球比赛;2、评价要点:团结合作;3、评价方法:计总得分。,42,思考题:1、准备姿势有几种?有什么作用?2、垫球时两臂为什么要夹紧成一平面?3、垫球时为什么要注意观察来球方向?4、当学生两臂伸不直、夹不紧垫球时,应采取什么措施?5、怎样解决上手传球的手型错误?6、上手传球的触球部位是否重要?为什么?7、侧面下手发球的动作要领是什么?8、为什么发球时找准击球点很重要?9、请分析一堂排球课的设计案例,说说自己对这堂课设 计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